APP下载

聚焦时事·选点钻探·启发导引

2023-05-30丁胜宏

教育·教学科研 2023年1期
关键词:时事生活语文

丁胜宏

写作能力是高中生的必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文规定:“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应着力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语文实践”囊括教与学的一切课内课外行为;学生“语言文字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口头表达能力,二是写作能力。从目前情况来看,写作层面凸显的问题不容小觑。具体说来,就是学生习作普遍缺乏对现实的关注,而侧重于对“小我”弱缘由的空泛表达;素材匮乏,熟识的几个事例在个体的作文里高频出现,几乎沦为了论据公式。而且同质化现象严重,多人一面:“青春”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考试”动辄“与素质教育相悖,羞于提及”,“滴水穿石”当是持之以恒……并非不能这样立意,关键生活是多面的,教师不能赋予生活单一的面貌。长此以往,一些高中阶段学生的写作结果是可以预料的,只是时间问题罢了。现象背后的原因及解决之道众说纷纭。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创设机会,对学生进行时事写作的训练。

陈军老师在他的专著《我的语文生活》中写道:“我每次用母语来记录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时候,那些扑棱飞起的文字不就是生命重生的样子吗?与语文相依为命的时候,我觉得我拥有了一个安静的人生常态,这一定就是我追求着的语文生活吧。”陈老师情系语文、情系语文教学、情系语文理论研究、著作等。在他看来,写作能升华生命的意义,语文即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而时事是生活的有机组成——素材原生态,富有时效性,厚重。作为正在发生的历史,呈现社会面貌的多极性。基于此,我认为解决学生写作困境的路径之一,当是启发指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时事素材,并以之为依托,进行目标性写作。问题是学生正常的生活,是单线循环,高中生课业负担尤其重。让学生为找寻、积累时事写作素材而经常走出教室,走到户外,没有可操作性。经过摸索,我总结的做法是:

这里主要是指重大的时代事件。一个时代总有一些大事件,或政治、或经济、或文化的。它们一般出现的周期较长,对社会各层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是改变。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属性决定着每个人都无法置身大事件之外。不管主动还是被动,有意还是无意,都会被大事件的各种讯息所裹挟,内心受到触动是必然的。而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人生格局培育的黄金时期,教师要启发学生表达自己处于事件浓厚氛围中的时代之感。这不仅是写作能力提高的需要,也是难得地让学生直面时代课题的机会。比如,正在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五年一次的盛会,是擘画中国发展蓝图的盛会,每个国人都与之息息相关。作为高中生,耳闻之,目睹之,不会没有感触。我适时安排了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效果很好。比如,有学生写道:“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十年如一日,无论是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非凡十年,还是汲取奋进力量,营造温暖中国的美好十年,都书写在物阜民丰、万家灯火之中。这十年,是很多穿越山川湖海的便捷,是很多覆盖城市村庄的蜕变,敬每一位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普通人,无论谁都是繁荣里的星光。”可以看到,学生置于宏阔的时代背景中,写出了中国过去十年惠及民生的巨大改变。字里行间都是对普通劳动者的致敬,“功成必定有我”的自信与向往,无不彰显着现代高中生对重大时事的深刻思考,写作过程中的内心悸动,还有瞬间的长大。

这里的时间节点即写作内容。以传统佳节和纪念日为主要代表。

(1)传统佳节经历千年行进至今,以其绵绵不绝的文化传承和最抚凡人心的人间烟火气,给国人以精神的温暖,教师可以之进行固化的写作训练。例如端午节,有学生是这样写的:“菡萏浅,榴花红,夏日未央,端午至,古韵留朴。与家人共卧藤椅品粽沉梦,偷得浮生半日闲。一行青艾,一枚青粽,一杯花茶,一曲离骚,并带五色丝及棟树叶,皆汨罗之遗风。千百年前,汩罗江上,渔舟缓渡,横波荡漾。你在当年奋不顾身,忧国忧民,纵身一跃;众人今日破釜沉舟,壮志凌云,砥砺前行。愿用棟叶护你一世英名,不沾淤泥,不着红尘。将以瑜盘遗所思,光耀千古爱国情,河清海晏天下敬。”

对于端午,宋颖说:“恶月、毒月的观念已成为端午民俗共同的认知传统。可以说,端午节是古代中国的‘逐疫节’。在‘万物满长,初实有成,阴气萌作,疫疠流行’的五月,端午的诸多礼俗都是‘应天顺时’传统文化流脉的具体表现,无论是祛病避恶,空间洁净,还是采取措施保障家人安康,都表达着人们的‘生存欲’和对美好生活的守望。”与之相比,学生习作零碎而具體,选取了皆具端午风貌的“青艾”“青粽”“屈子”入文,意象的选用几无新意,思维亦不够开阔,但读起来很美。为什么?极具古文风味的语言表达,读来如沐春风。

又如中秋节,学生写道:“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站于阶上,人在回廊,月在回廊。举杯邀明目,感念月下刀光剑影,终得千年回首。或执笔帐中书十论,或跨马阵前杀千敌,或独斟一瓢斜阳饮。他们不想岁月轻逝,当时青衿,怎可白头醉翁。纵然不胜意,纵然遗恨生,仍愿用至纯心境拥抱草木山河,让心有所栖居,让奔波生命得以缓行,让罅隙中洒落微光。他们满卷剑气书气缠绵意,闪耀于暗地,流照千秋,而这份力量跨越千年的凭依,是中国传统文化。此时此刻,时间和文字潮涌,是文化存在极温暖的方式。历年中秋月华不灭、家人不散,则不忘热爱、不忘理想。只愿来年共度佳节,共赴未来。”

学生抓住“月”“酒”来立意,塑造了亦真亦幻的历史人物群像;又连古缀今,抒发至情,读起来让人赏心悦目。这个模块的内容与上下模块的不同点在于它是静止的,写不写,它都在那里。学生如能打破惯常思维而出新,固然要肯定,但如若以常规思维行文亦无可厚非。学生经受传统文化的濡染,在节日熟悉的风景中有贴近节日的认知,又有具古文韵致的语言表达,即是一种获得。这就是文化传承,就是民族共通的精神隧道。

(2)纪念日是对史上某个事件的年度回望,出于现实的考量,以纪念日的形式交相唤醒民众的记忆,让人们在时间永是流逝的常态里能强化记忆的刻度。这些都是很好的时事写作的素材和机会。比如,我每年都要求学生写的作文是《今年国庆》。这个开放性的命题作文并不仅仅要求学生写与国家庆典有关的内容,它更接近于话题作文,开而有度,合而能张,凡是与国庆假期有关的都可入文。国庆假期长,学生大概会随父母外出。特别是乡村有亲朋故友的,他们基本上都会利用这个时间点去那里。果然,目之所及,乡村确实有触动学生内心的真实存在,确实有平时校园看不到的景象。因为前置性的任务布置及启发导引,学生自然会特别留心和注意,所以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丰富,情感真挚,与平时很多状态下的作文有着云泥之别。为什么?有生活啊。比如,有学生写自己和家人在国庆假期看了《万里归途》这部电影,观影感是这样的:“你看,平凡里也可以长出茂盛的英雄主义。这个世界未来会怎样,我不能预料。但能够和平地生活着,一定有许多人在背后默默无闻地付出努力。因为他们的存在,我深深为我的祖国感到自豪……影片最后是一段飘雪的北京街景,安谧而震撼。前方炮火纷飞,恍若隔世,耳边的烟花声让人心惊又心安。原来,这样平淡到不值一提的一天,却是有人跨越山海终于归来的日子。”简短的文字凸显的是学生的感恩和对平常生活的顿悟。也有清新、画面感强的:“奶奶将那些叶子一翻,青青绿绿的小菱角就跳了出来,原来菱角就长在那叶子下面,和平常买的黑紫色不一样,那是青涩的嫩绿色。坐在河边,吃着从河里捞出来的菱角,看着河面上泛起的圈圈波纹,感觉时间都慢了下来。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其实时间从不被归还,从不被影响,一直稳稳地向前。我真希望自己也如时间一般,稳步前进,不滞留在原地。”由景触发的情如此细腻温婉、真实动人。情景相融,物我合一。此外,学生还写到了新农村面貌的巨大改观、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土地抛荒污染等现象。“见”是真实的、原生态的,“思”是触及内心的。这些思考未必是洞见,对现实可能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改变,但至少在学生心里种下了“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种子,这也许比写作本身更有意义。再如,每年的9月18日,每座城市都会拉响防空警报。“9·18”事变是国人心中一个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也是一个让学生宣泄自我情绪、培养民族情感的好时机。我都会要求学生即时写作,条件允许还会播放主题视频。我相信,三遍鸣笛声能碰触学生的内心一隅。他们回首那段遥远历史时的煎熬和沉重,他们直面现实后的欢喜和幸福……笔端流淌的文字,一定是爱国情,报国志,以及努力学习、有所作为的豪情。

这里主要指的是启发学生从生活的偶发现象入手,来表达个人的认知。偶发现象是独立存在的,具有不可预知性,缺乏延续性,但有的现象显示的意义和影响却可能非比寻常,偶然中蕴含着必然。机会来了,当引发学生强化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比如,今年全国不少地方遭遇了持续干旱,这些天灾有没有人为的因素在里面?我适时给了学生写作的启发和要求。学生身在其中,对“热”感同身受。不少学生写到了长江水位创60年新低,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达1951年有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低水位,其他几大淡水湖面积也在萎缩等。这些固然是天灾,可极端天气不是一时一事促成的,可能包括人类对自然掠夺和破坏的因素,是量变引起的质变。这也许是大自然在向人类发出警告。我们要引以为戒,敬畏自然,修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陈军老师始终坚持认为“认知就是教育”。学生写作的过程就是用文字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他们对生活现象进行了由表及里的个性化思考,再诉诸文字又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两个方面的收获,一是思想教育,二是组织文字、布局谋篇的能力。

生活是一本大书,时事是生活中的精彩章节。时事写作的最大優点,我以为当是泛情境化的氛围感染,让学生的习作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刻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的也是这个道理。李镇西老师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探索并实践“生活语文”,命题之一是“语文教学生活化”。具体实践包括“语文训练生活化”,强调的是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陶行知语)。他的语文实践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于漪老师所说的“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中学生,不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我的以上尝试正是基于这个方向的思考和实践。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对于时事写作,学生很容易堕入“口号式”写作的泥淖中。貌似高亢嘹亮,实则是一种歇斯底里式的虚弱,一种无根基的无边空洞,这是要坚决摒弃的。这个时候教师的启发导引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思想内容”上点拨的要素有:或关注大事件产生的话题热度、区域范围内的影响力,或关注生活中的陌生面,或于规律性的节点去探寻不同的景致,而获得或深或浅的生命体验等;“表达技巧”上,主要是“小切口,高立意”。无论是怎样的时事,只能截取它的一个横切面,甚至是一个点,然后由点到面,见微知著,表达真切的生命感受。当然任何点拨都应该是有限的,特别是当堂作文,须在学生思维凝滞处才可实施。“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这是来自苏霍姆林斯基的灼灼目光。

进行时事写作训练,并不意味着有时事就能写作。时事是生活的一个分支,只是为写作提供了一种特质的“源头活水”,这些“源头活水”能在学生内心产生波澜,能触发学生的思维风行水上才是关键,学生能“以我手写我心”则是时事写作的目标达成。否则,时事也只是一种时事。正如周国平谈写作时说的那样:“哪怕你外部的经历再多也没有用,如果不能转化为内在的精神财富,不能变成你的印象和感受,那都是白费,你必须你用心去生活,去感受和思考。”如何提高学生对时事的敏感度,促使他们在时事里倾注个人情思,感性又理性地、有文采又朴素地呈现个人思考,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教师采取的时事写作训练让学生的习作有了鲜活的素材,让他们的写作不再是无本之木了,而且还要告诉他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照生活中的美;既要埋头读书,又要抬头看世界,关注时事,并为我所用。

猜你喜欢

时事生活语文
时事半月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时事政策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漫画时事
漫画时事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