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学生是个技术活
2023-05-30叶存洪
叶存洪
人是需要被肯定的。大人听到一句赞扬的话心里都会美滋滋的,甚至心花怒放、乐不可支,何况孩子?所以,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走进新课改之后,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悄然发生了变化,课堂上越来越多地倾向于使用表扬的方式鼓励学生,也因此收到了积极的效果。但深入中小学课堂,发现教师在使用表扬的方式上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表扬过于笼统,指向不清晰,比如“你真棒”,到底“棒”在什么地方,言之无物,让人不知所云;不够真诚,达不到真情流露之效果,故而难打动人,比如向学生竖大拇指夸赞他,头几天学生很感动,但时间长了,学生发现这纯粹只是教师的一个习惯性动作而已,教师在向他竖大拇指的时候面无表情,甚至都没有看他,渐渐地他也就不再当回事了;表扬学生“机会分配”不均,教师给成绩好的学生频频送去表扬,甚至明显地存在表扬“过剩”现象,而成绩差的孩子经常被无视,导致这些学生经年累月几乎没有“存在感”;表扬太频繁,整堂课不停地“你真棒”“你真聪明”,不停地为某个学生竖大拇指或领着全班学生为某个学生鼓掌,热热闹闹,给人一种“太廉价”的感觉,等等。
表扬学生其实是个技术活,看似很容易的一种方式,要娴熟地运用好,并非不学而能,教师要像修炼教学基本功一样修炼表扬学生的功夫,甚至可以说它本身就是教师的一项教学基本功。
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关系。有些教师喜欢使用物质奖励的方式,因为一般不可能向学校申请这个“专项经费”,教师往往动用班费买些小奖品奖励学生,这无异于用“差生”的钱去奖励“优生”,做法有些欠妥;有些教师偶尔自掏腰包买奖品,我以为也不宜提倡,因为这并非教师的义务。对学生的奖励,我们不否认适当地发点学生喜欢的小奖品确实能起到让他们兴奋的效果,但正如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所说,不可用奖品去取得儿童的欢心,不可把奖励作为鼓励儿童去做某些该做的事的条件,而应以培养他们的荣誉心为旨归。也就是说,更多的还是提倡以精神鼓励为主。而精神鼓励不仅仅是“你真棒”“你真聪明”这种廉价的话语,更深层的是要满足学生“被看见”的愿望,表扬学生的时候尽量走近他,微笑地看着他,甚至拍拍他的肩膀,说些具体的话语,比如“你刚才帮助某某同学的画面太美了”“你刚才回答问题的角度很新颖、很独特,老师之前都不曾想到”等。
点与面的关系。有些教师的表扬往往集中于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因为评价的标准比较单一,典型地反映了“分数至上”的思想,如此,成绩差的学生自然就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值得教师表扬。我们在走课观课的时候就经常发现,一些课堂里经常被提问而由此获得教师表扬的学生比较集中在C位,而另外一些学生则事实上成了“边缘人”,他们渐渐地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转变理念之后,就可能做到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原来学生都是值得表扬的,这样就可以将表扬惠及多数甚至全体学生。
课内与课外的关系。现在的表扬多集中于学生课堂内的表现,所以,自然就更多的是聚焦于学业、分数,有些教师或许也想表扬学生其他方面的优秀表现,但苦于没有“素材”,因为你对学生其他方面的情况缺乏了解。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教师)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2009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八条规定“班主任应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以发现作为个体的学生的独特性。事实上,教育应该有更广的场域,学校除了教室之外,还有更广泛的空间。学校应鼓励教师在课余时间比如大课间或一天的课程全部结束后,放下手中的活,走出办公室,跟学生一起玩。我很赞同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周彬校长的观点:“课后你不陪学生玩,课堂上学生为什么要陪你玩?”课后真正走进学生之中,一是可以融洽师生感情,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二是可以多角度了解学生,他们在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乐群助人等方面有什么可圈可点的东西,迁移到课堂上的表扬中,你对学生的表扬自然就会素材丰富,信手拈来。
单一方式与综合运用的关系。现在对学生的评价有一定的偏颇,典型的问题是存在“晕轮效应”,对成绩好的学生“一好百好”,怎么看怎么舒服,怎么看怎么顺眼,连他们的缺点也被“包容”“融化”了;对成绩差的学生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因而一味地批评、指责。导致成绩好的孩子“骄娇”二气,如同温室里的花朵,一旦移到户外,它绝对做不到像黄山雪松那样顶风傲雪,一遇挫折便脆弱不堪;成绩差的孩子抬不起头来,缺乏自信,觉得“我啥也不是”“我谁也不如”,这对两类学生的社会化都是不利的。实际上,学生好比“半杯水”,一半是满的一半是空的,成长而不成熟,对“满”的部分应该表扬、鼓励、夸奖,对“不满”的部分也应该及时、恰当地提出批评、惩戒。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也,易言之,对每个学生综合运用表扬、批评的教育方式,而不是单一地对优生表扬、对差生批评。
表扬聪明与表扬勤奋的关系。有些教师出口就是“你真聪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彭凯平教授认为,经常表扬孩子“聪明”,容易激发孩子的固定型思维。孩子会认为“聪明”是件很重要的事,所以他们会想方设法表现自己的“聪明”,在做事时也去选择那些相对容易完成的事情,以证明自己的聪明。一旦遇到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或遇到比自己更聪明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们就很容易崩溃,继而失去走下去的勇气。确实,聪明这种“天生”的东西不值得过于表扬,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努力、付出,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学会把成败与自己的努力程度联系起来——成功,是因为自己不断努力;失败,是因为自己努力程度不够。比如,学生考试后成绩有进步,表扬“你很努力,所以这次取得了明显进步”“希望你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从而激发他们更加勤奋地投入学习。
满堂表扬与恰到好处的关系。我不赞成过于廉价的表扬,或许可以更准确地说,低学段多一些表扬也未尝不可,但“物以稀为贵”,学生付出了艰苦的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之后,教师恰到好处地给他表扬、鼓励、夸奖,学生更会有荣誉感,有来之不易的成就感。否则,轻而易举地就可以收获一个个“大拇指”点赞,收获一片片掌声鼓励,收获一句句“你真棒”的喝彩,总让人觉得“得来全不费功夫”。
公开表扬与单独表扬的关系。教育中有一条铁律叫“公开地表扬,悄悄地批评”。孩子有点儿“人来疯”,在家里,有客人来了,小朋友来了,孩子会显得格外兴奋。同理,在学校、在班级,学生一般都渴望教师能在同学、其他教師面前予以认可和表扬,这时教师若能及时给予满足,会激发学生新的动力,使学生获得新的发展契机。有些教师觉得“优点不说跑不掉,缺点不说不得了”,对学生的优点不怎么肯定、不当众肯定,倒是经常“当众”批评学生,希望以此实现“批评一人,教育全班”的同时,以此激发被批评的学生“知耻而后勇”甚至“愈挫愈勇”,着实是搞反了,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作者系南昌师范学院江西教育评估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