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守正创新 探索课程改革
2023-05-30贺一松
贺一松
为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江西农业大学从2020年下半年起,在全校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选修课,采取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模式,由校领导领衔实行“一课多师”主讲制度。经过一年多的实践,2022年调整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该课程站位有高度、内容有深度、实施有温度、结果有效度,践行了“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的守正创新。
一、党委统筹,高位推动课程建设
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深刻认识思政课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作用,不断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为重点的课程群建设。该课程以“大思政课”综合改革为指导,按照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模式进行顶层设计,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江西农业大学方案。
为高标准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从策划、筹备到实施全过程,校党委坚持高位推进。筹建之初,校党委就坚持问题导向、以实践释理,从各个方面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价值,推动大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牢把握“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校党委书记黄路生院士亲自领衔课程建设,统筹指导、协调、推进课程教学工作。2020年7月,课程团队召开第一次集体备课会,全体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思政课专任教师共30余人参加,并邀请东北师范大学“长江学者”王占仁教授率领的国内一流思政教育团队对课程方案进行探讨和设计。2020年9月,校党委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课程建设方案》。此后,校党委每年召开专题会议,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
二、专题教学,用心设计课程内容
课程按专题化模式进行内容设计。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论入手,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内涵,自下而上,从点到面、从具体到抽象、从实践到理论,设置11个专题教学内容,保持了课程内容体系的完整。课程一改以往思政课教学的传统方式,高规格设计、高资源投入、高水平实施,采用课堂讲授、社会实践、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参观考察等多种方法,讲好新时代故事,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内容设计结合本省和本校实际,重点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江西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将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等内容嵌入专题、引入课堂,还结合学校办学特色,聚焦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生态保护等内容,做到以学为基、以行释理。
三、多师同堂,合力组建课程团队
课程按照“大思政课”的要求,充分发挥学校领导带头讲的组织优势、思政课专任教师协助讲的专业优势、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讲的资源优势,一改传统的思政课专任教师单一主讲方式,每个专题分别由一名校领导牵头、一名思政课专任教师全程参与,同时聘请若干校内外专家协同,组成“1+1+N”的高水平教学团队。课程开设以来,省内外专家及一批企事业单位、乡村振兴工作者、各行各业先进模范应邀加入专题教学团队。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课程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下主课堂由“1名校领导+1名外聘专家”主讲,线上课堂在固定教室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安排思政课专任教师辅讲。课程实践环节由团队成员、相关专业教师、基地人员共同组织。据不完全统计,含校内团队、校外专家、实践指导教师在内,直接参与首轮课程教学工作的人员就达80余人。
四、问题导向,用情组织课程实施
本课程按问题式要求创新教学内容,把学生最关心的现实问题提炼出来,并针对这些关键性的问题,作出理论阐释和现实解答,实现课程内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课程组每年由校党委书记主持召开一次集体备课会。各专题团队分别按教学计划编写教案、制作课件、邀请专家、实施教学,形成党委书记带头讲、领导班子一起讲、专任教师辅助讲、专家学者参与讲的“多师同堂”上一门思政课的生动局面。2022年实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来,线下主课堂与线上分课堂同步实施,2500多名学生同听一堂思政大课。学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一名思政课专任教师,承担课堂考勤、线上答疑、考查阅卷、成绩评定等教学任务。
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实地调研相结合,每期课程都安排学生开展课程实践活动。学生在南昌市新建区南矶山自然保护区看候鸟、测水质,领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江西的生动实践;学生在万年县稻作文化基地深入了解中华稻作文化的发展历程,深刻理解“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意义;在永修县蜜蜂产业园,教师以蜜蜂的团队精神启示大学生树牢“四个意识”;学生到小平小道、湾里工业文明纪念馆、南昌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廉文化主题公园等地参观考察,感受不同的思想文化和精彩的中国故事。
五、效果导向,着力提升课程实效
“习近平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选修课开设两轮,覆盖各专业学生600人;调整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之后,首轮面向全校2500多名大二学生,实现全覆盖。本课程开创了思政课教学的新模式、新格局,收获了学生的高“抬头率”和高“点头率”。有学生感慨:“这是我永生难忘的一堂思政课。”听完课的学生纷纷表示收获很大:“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与现实体现。”“更加坚定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添了对国家的热爱与自豪。”因为课程质量的高水平,每次上课还会吸引很多师生主动前来旁听。
课程同时在校内外收获了高“支持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校动物科学学科、资源与环境学科、作物学科等一批专业教师参加了教学活动,促进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良性互动。在2020年全国农林水院校党建与思政工作协作会上,全国同行对本课程的开设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对教学组织和教学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