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写作之 语言朴素 情谊深厚 ◎张存玲
2023-05-30
左读范文
夜深同花说相思
◎杨 荻
她叫秀花,果然手巧,擅长绣花。我有时候笑她,你的名字可真够土的,这时候她总露出很羞涩的样子,仿佛自己犯了错遭到批评,又自我解嘲地说:“土吗?都是这样的名字啊,我妹妹还叫秀莲呢。”
上大学那年,女生宿舍时兴拉床帘。我给她修书一封,不久,一幅床帏就绣好寄过来了,白色的细棉布,彩色的丝线缀着一朵一朵的花儿。我拉上床帘,小小的个人世界也跟着芬芳。可惜,毕业后,那块很长的白色绣花棉布跟着日子弄丢了。
我打电话问,干吗呢?她说,绣十字绣呢。她在绣十八个美女,原来想绣《红楼梦》里的十二金钗,可惜那个图案刚刚卖完,她就买了十八个美女,说是绣完送给我搬家用。我心想《红楼梦》我是喜欢的,毕竟有典,您弄十八个没有出处的美女,我挂墙上多俗啊。于是,我委婉地说:“您绣那多费事啊,少说也要两三年,再说眼睛、颈椎也受不了啊,我可不落忍,千万别绣了。”她不听,还是要绣。我只好放狠话,我不太喜欢的。她讪讪地说,那我就挂自己墙上。然而,我还是劝她别绣了,她又说,闲着也没意思。
搬家后,她离开了故居旧邻,陌生的环境里,她和夕阳一般孤单,我也就不好再强行阻止。高楼的西窗下,这个叫秀花的女子拿着绣针,在阳光下低头做着十字绣,一针一针,绣着一幅画,绣着寸寸光阴。远远看去,也是一幅画。
和她住在同城,却也不总见面,为此我常常自责。忙碌了一天,下班后只想回家,休息日只想放松。只覺得精力不够,不够再去腾出心打点一份感情。然而她有。我接到她的电话,说已经坐公交车到了单位门口。我急忙跑出去,看到她穿着齐整,站在银杏树下,在过往的人流中冲我笑,又露出那点少女般的羞涩。她的手里拎着沉重的布袋书包,都是吃的,牛肉蒸饺、炒花生、山楂酱、红烧肉、柿子、白萝卜。她从西向东,穿过多半个城市,只为给我送饭。有时候时间晚了,也会在我回家时路过的公交站点下车,于尘埃中等我。我接了沉重的布袋书包,开车绝尘而去,留她在黄昏的暗影里,继续等候开回的公交车。
衣柜里的衣服换了一茬又一茬,压箱底的是一件紫色缎面棉坎肩,她亲手缝制的。床上的床品换了一套又一套,压床底的是一床粉色缎面的棉被,她亲手缝制的。有些东西,不可再生,而你却贪婪地想此生永远拥有,只好压在箱底。
有时候,我想,如果我有能力,就给她建造一个世界,好比秦王的阿房宫,唐王的大明宫,我要把她妥妥地藏起来。有时候我又想,她的整个世界,无非是我开放的平安幸福花。如此深情如此夜,我真想热热地唤一声,娘。
夜深同花说相思。她叫花儿,我的娘亲,已经老去,正在更老。
(选自《中国散文年选》,有改动)
右写作文
最美的遇见
◎宋思源
此刻,我的书桌上摆放着复印好的课堂笔记,娟秀的字迹,清晰的步骤注解,这是我的好朋友媛媛放学后送过来的。看着那一沓厚厚的课堂笔记,我想起了我们的第一次遇见。
那天的校园,天空澄澈,桂子飘香,阳光透过树叶的罅隙,温柔地抚上她的脸颊。好美的女孩!我心想。看着她便觉得似曾相识,无意中四目相对,我们相视一笑,这一笑,便展开了我们的故事。
刚刚成为初中生的我便收获了一个朋友,我心中十分欢喜,也想对她有更多的了解。或许是缘分,我和她有着相似的名字和相似的经历,不过性格大为不同。她是一个温柔恬静的女孩,一头乌黑的长发如同瀑布一般,眼睛清澈透亮,眼角微微上挑,搭配两弯柳叶眉,白而红润的脸上镶着一个小巧的鼻子,下面是一张粉粉的嘴唇。她不善表达,做的永远比说的多,老师交给她的任务她总是做得井井有条。我则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女生,总能把好好的事情搞得一团糟。而她,总会温柔地帮我收拾烂摊子。
她学习成绩优异,数学尤其好,于是我一下课就去找她问问题,每次她都会很认真地讲给我听,直到我把知识点弄懂。在她的帮助下,我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她打心底替我高兴,并且鼓励我继续往前冲,看着她充满信任的眼神,我觉得她像天使一样。
周一课间操的时候,我感觉头晕、浑身无力,是她陪我请假。那天下午放学后,细心的她帮我把书包带回了家,后来每天都帮我把作业整理好,然后把复印好的笔记送过来。我从来不知道她也可以一刻不停地说话:提醒我多喝热水,按时吃饭;为我加油打气,说等我病好了,我们就一起去白马河公园跑步;她说最近新学了一种题型,到时候给我讲;她还说她每天都在盼望我快点好起来,不然连中午的水果都没有人解决了,乳瓜也没有人和她分着吃……那个瞬间,我感觉自己如此幸运、如此幸福,我何德何能拥有了这样一个爱我的朋友。
亲爱的媛媛,我们会吵架,但是我们也会和好;我们会有误会,但是我们会及时解释清楚。我们的友谊只能增不能减,你不是我生命中一翻而过的注脚,你对我来说,是不可缺失的。
遇见你的那一刻,是我生命中最美的瞬间!
【陕西大荔县城关初中】
点评
小作者用朴实却充满感情的语言回忆了自己与好友媛媛从相识到相伴的过程,通过外貌与语言描写,塑造出一个温柔恬静、善良优秀的女孩形象。通过写媛媛帮“我”补课,在“我”生病期间一直坚持帮“我”整理作业,送笔记给“我”参考,并陪“我”聊天、给予“我”关心等典型事例,表现出她的细心、耐心、真诚等美好品质。结尾直接抒情,表达了自己对媛媛的感激,以及对彼此“遇见”的感恩。
亮点借鉴
作者通过淡淡的文字,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母亲对女儿无微不至的关爱,同时也表现了女儿对母亲的感激与内疚之情。唯美的文字里涌动着母女之间的深情。
本文可供借鉴的亮点如下:
1.选取生活中朴素的小事,展现其间流淌的款款深情。母亲为女儿邮寄白色绣花棉布床帏,绣“十八美女”十字绣,穿过多半个城市为女儿送吃的,亲手为女儿缝制紫色缎面棉坎肩、粉色缎面棉被……这些富有代表性的日常小事里,皆藏着深深的母爱。
2.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一个心灵手巧、具有少女情怀、深爱女儿的母亲形象,加深了读者对母亲的印象。比如文中“在过往的人流中冲我笑,又露出那点少女般的羞涩”一句,表达虽简单,却给人一种画面感,让我们看到了母亲见到女儿时的喜悦,这份喜悦表现得不浓烈,却准确地传达进了读者的心里。
3.联系生活谈感受,使母亲的形象更真实,作者的内疚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作者说:“和她住在同城,却也不总见面,为此我常常自责。忙碌了一天,下班后只想回家,休息日只想放松。只觉得精力不够,不够再去腾出心打点一份感情。然而她有。”看望母亲只是作者生活的一部分,她自责无法腾出时间陪伴母亲;而她却是母亲的全部,只要有需要,母亲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她眼前。这就是母爱的无私,毫无怨言,毫无保留,这种来自生活的真实感受一下就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4.温暖的文字记录了生活中醇美的人情。本文语言没有哗众取宠之刻意,看似轻描淡写,却处处流露着温暖的气息,在记叙琐碎细微的生活日常的同时,让读者感受到了温馨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