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而不耀 静水流深
2023-05-30綦德周
綦德周
眼前的笔、墨、纸、砚乍一看,没什么别样,但仔细端详,就会发现大有玄机,这不正应了东坡居士那句话吗?笔墨纸砚精良乃人生一大快事。继而,我顺手端起他精心煮制的普洱茶,入口小试,便沁人心脾,口感醇厚,回甜不显,气韵沉重。果然,众友的评价在我这里得到印证,尧忠是一个低调有品位的人。
与尧忠相识晚一些,90年代初,我在一个机关部门欢迎了尧忠的加入,不过,不在一个科室。那时,他是以理论骨干调入的,不用说,新的岗位是需要他来“当砖顶梁”的。那时的尧忠,中等个子,乌黑的头发,方正的脸庞,不经意间透露着浅浅的微笑,经一副窄边眼镜画龙点睛的修饰,这个帅气的尧忠的确如同平静的池水中融入一股清流,令同事们为之注目。
不久的一个丽日,我和尧忠随从兄长到威海刘公岛短游。所及之处,尧忠观察得都很投入。尤其是在北洋海军提督署大门前,对李鸿章为北洋海军的题联久视不移,那鎏金对联:万里天风永靖惊鲵波浪,三山海日照来龙虎云雷。“真是笔精墨妙,大气磅礴,气韵生动,汪洋恣肆”尧忠不住点头自语,虔诚有加。见此瞬间,我料定尧忠是一个懂书法的人。细聊之,果不其然,我的判断得到了印证。
尧忠的童年与其他人无大异,也有过花开、月圆般的梦想,对自己的爱好是什么,迟迟没有投去橄榄枝。17岁,对,就是这个年龄,他有了自己的专注,有了自己的专情,于是,便果断地把藏在身后的橄榄枝拱手送到了书法老人的手中。
发自真情方为艺。书法是什么?是一种民族文化积淀已久的结晶,是国人的精神内涵。书法可育人,养人,或成就人,但,更多是磨炼人。不少人从事书法,付出终生心血,到头来却碌碌无为,无名无利。尧忠很坚定,选准的路就一直走下去,这也是他“初心斋”雅号的含义之一。要问尧忠的意志有多坚定?“不怕念起,唯恐觉迟。既已执手,此生不负”。
书法之路是有奥秘的,“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一路走来,他领略了中国文化的笔墨,总算在书法的海洋里窥测到了一些端倪,书法技艺得以初成。他的书法以小楷见长,取法魏晋,气息高古。须知研习小楷者易收难放,易严谨难散淡,易精巧难粗狂,易秀润难苍厚。谢小毛有言:“尧忠的小楷结字宽绰,古雅阔厚。”刘彦湖曾对其小楷之作颇为赞赏。尧忠自己说:“我作小楷,多重意趣和韵味,平时取舍诸家,力求‘融天机于自得,会群妙于一心’。”自此,尧忠的作品获奖过,巡展过,收藏过,索求过,一时间,尧忠声名鹊起。虽如是,可他不以为然,仍在自己这块嫩稚的书法小田园里默默耕耘着。
尧忠积蓄了这么多年的临帖、创作、探究,他的书法已由师法走进无法,已由师古走进师自然。他的书法意境中或姿媚于苍劲之中,或含蓄在平淡之肌理,但依然掩饰不住那种含蓄、厚积、繁习、勤思的品格,继而,用书法无形的墨色与线条,书写内在与外在不同的自我,形成了不同风格,不同书体的完整统一。
与尧忠相识之后,他曾将一幅小楷作品赠予我。对于书法,我汲取的“营养”偏少。细赏之,我情不自禁地暗叹,这幅小楷,权当是线条和笔画的圆舞曲,飘动流畅的线条,轻盈清华在浅黄宣纸上,那飞翔的身姿走近,依稀听到衣服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窸窣声,虽风致嫣然,却并无轻薄浮艳之气。我不知道什么样的作品算是“墨宝”,但我知道这幅作品尧忠定是费过心血的,他用多年的厚聚,呈现了古人墨客根性意趣,妙造出的古今原一体,却笔笔古有,意意古无的文人书境。
乐者,智者,书者,不与心违,是为光明。他以专注、痴迷、虔诚、敬畏的态度为小楷创作倾注的心力,让我们今天有幸在众多楼、阁、厅、堂等场所,在有限的尺幅里,看到得意忘形的浓酣笔墨。
时间在亘古不变地前行着,总有慧眼生出。这些年来,尧忠在书法领域成绩斐然,先后加入中书协会员,青岛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书法作品曾与天柱书会同道在北京、青岛、大连、吕梁等十余地举行过专题展览,书法成就在《中国书画》《东方艺术·书法》《中国书画报》等媒体做过专题介绍,赢得了书法界同道的一致好评,一些书法界重量级的人物也关注起他来。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是尧忠走向书法成熟之路的标志之一。他知道,书法艺术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它是与其它艺术学科有联系、有区别,有相融,有分隔。要想书法有点成就,就必须在知识的多领域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武装自己,在这一点上,要想走捷径是行不通的。于是,他理智地静下心来,“老老实实”地读了一系列书籍。《傲慢与偏见》《战争与和平》与书法有关吗?他看了;《国富论》《资本论》与书法有关系吗?他看了;《旷代逸才》《冰鉴》与书法有关系吗?他读了。当然,与书法有关的书籍、资料他更是读了不少。关于读书,这位功底厚实的理论干部自有独到的见解,他说:“读书给人希望,给人力量,给人智慧,给人自信,给人快乐。不读书虽然可以一样生活,但对世界的认知、生活的质量和境界肯定是不一样的。”
尧忠从书近四十载了,这是一种文化人的耐心,还有一种沉静之心,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睿智。同时,我们还看到书法有它自身永恒的不竭的魅力,也才会使他能够用这几十年的时间去不断地沉浸其中,砚田耕耘,情之所至,无怨无悔。
这是地方举办的一个展览,其中,尧忠的5幅作品选入其中。小楷、行书;斗方、对联、中堂、折扇栩栩如生,许多参展的内行人驻足在其作品前不住地点评,并留下赞赏、敬佩、折服的目光。从展览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幅幅佳作蕴含着浓浓的深情、厚厚的底气、满满的学识。是啊,尧忠就是这样一个人。自己有学富五车的资本,却从不以专长而自矜。他性格豪爽洒脱、儒雅而淡泊,一到书案拿起毛笔却坚韧果敢、自信,以纯真之眼、道悟之心和心灵之光,挥洒出随心所欲、恣意放旷的笔墨线条,留下一幅幅灵动的艺术作品。所以,观展的人们才有幸大饱眼福。
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书法是最不能掩饰自己的一门艺术,只要是你留下的墨迹,都隐隐约约地都透露着自己的信息。是的,尧忠日常对书法的探究影子就是最好的注脚。实践证明,任何一项艺术没有理论做指导,是永远都走不远的。作为理论根底深厚的尧忠何能不清楚?“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于是,他在书法的学习、实践中,注重加强了对理论的探究。尤其是对《王铎诗稿》的探究,反复了几个反复。尧忠认为,《王铎诗稿》中的小字代表了王铎书法的最高水准。王铎诗稿最大特点是多有涂抹,信手为之,见缝插字,没有丝毫安排雕琢的痕跡,这就是“无意为佳乃佳”。同时,尧忠更倾心于王铎的书法艺术,反复思考找他书法里那些“有意思的意思”,心摹手追。
我们熟知,环境改变人,同样,环境对书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尧忠住所北行不到30公里即是著名的天柱山魏碑。就是这一古迹,对当地书法的热潮有着促进作用,至今日,已有十几人加入中书协。尧忠从牵手书法之日,怀着推崇的心情不知去观摩了多少次,次次有收获和感慨。后来,巧的是尧忠又到了天柱山脚下的一个镇挂帅,即使他走村串户、踏街穿巷访问民情之暇,也不忘抬头仰望西北方向的天柱山!那个周日中午,他送走了来访的客人,几人乘兴来到辖区的桃花涧,天空蓝蓝,果园绿绿,鸟语花香,风吹牛羊,好一个世外桃源!目视此景,微醺的尧忠情不自禁诗兴大发:“醉卧桃花涧,神游天柱山。”这是何等的豪迈?何等的境界?何等的自信?又是何等的洒脱?
成熟起来的尧忠,在书法研究和实践中,就跳出了小楷的圈子,着力在行书研究和创作上下功夫。徐海曾经对他的行书大加赞赏,并说:“不能小看你的行书,如果全国选100个行书写得好的,里面应该就有你,并且要靠前。”近几年来,他又在行书原来的基础上,寻求向“古雅、拙朴”方向突破,全新的书法面目,彰显着作品的创新和突破,墨友们不禁又对他刮目相看。
宠幸书法的人多与茶有着不寻常的关系。作为茶圣的唐朝陆羽怎么也想不到几千年后茶会成为书法爱好者的“宠”,如果他有预知,能否在其所著的《茶经》里添上浓浓的一笔呢?
如今看来,陆羽没在《茶经》里记述,是历史的局限,不是遗憾。当时陆羽没写,并不代表以后无人去填补。是的,二十一世纪的一天,我读到了一本精致的书——《泡上茶》,这本书是初心斋茶语和书法的结合体,精读里面的短语,你会觉得这是“茶语人生”的精缩版。不用说,你也知道,这是尧忠书法境界的又一次升华。
“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无需花”“茶随心而定,心因茶而清,喝进去的是茶,得到的是一种超然的心境”“我泡了茶的身躯,茶泡了我的心灵”……我也是天天泡茶,读着这本《泡上茶》,一切便入佳境了。
尧忠喜欢两件事,一是茶,二是书法,这是自己业余生活的最重要部分。看吧,“读书涂墨我所乐,品茶灌园心自闲”“无忧取笔三行字,有客聊天一碗茶”,这就是尧忠。开始,尧忠也就是练练书法,小息之时,泡杯茶放松一下自己,到后来,便对喝茶与书法之间的联系有了新的感悟,随之,日有所记,年终成书。
读着《泡上茶》这本书会让你的心很快平静下来,在浮躁焦虑的环境中会让你辩证地冷眼观潮,顺势前行!我知道,如今尧忠的周围瞻望咨嗟者众,但他仍然保持一颗平常心、一颗初心低调行事!
“辞暮尔尔,烟火年年”算是我对尧忠的最好祝愿吧!
——选自西部散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