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溪古村与燕山书院的传奇
2023-05-30卢文芳
卢文芳
夏日,我驱车来到遂川县堆子前镇鄢溪自然村一睹“中国家庭私塾奇葩”的燕山书院芳容。
沿着开满百日菊的乡间水泥小道我来到了燕山书院。书院大门是典型的随墙西洋门,大门上雕刻着一副对联:右联为“山色真图画”,左联为“水声奏管弦”,横联为“燕山书院”。对联有清代正楷书法的秀润稳健、圆润大气、骨力遒劲的独特之美。
推门而入,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偌大的庭院。整个院落具有朴拙之美:青砖、灰瓦、素石、黑栗色木柱及雅淡的清代绘画自成一体;厚重的墙体,刚直的屋脊、檐口等表达着粗放的风韵。庭院正中小道由八组“v”型青砖铺就,立体感强,视觉效果好;小道两旁是院坪,院坪上绿草如茵,富有生机;书院古墙体斑驳,古墙前有马厩和棂星池,虽已陈旧,仍有过去的模样。
燕山书院采用传统建筑中独特的“金包银”墙体。“金包银”是在建筑工程上的一个俗称,即三分之一厚的外皮墙体,用砖或石砌,称“金”;三分之二厚的内墙体,用土坯或夯土垒筑的砌法,俗称“银”。砌墙称“金”的青砖或石砌垒筑的外墙体防火防盗,坚实耐用;土坯或夯土垒筑的内墙通风透气,让室内温度恒定,从而达到整个四合院落冬暖夏凉的舒适状态。
四合院建筑结构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汉族的一种传统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将庭院合围中间,故名四合院。这和中华文化中哲学、宗教中强调的“天人合一”“阴阳和谐”和“万法归一”等中国思想文化的精髓融合在一起,符合我国历来已久的风水学说、民俗风俗等。
沿着青砖小道前行,便来到书院的第二道大门前,传统的大门门楣上横着两个门簪,成语“门当户对”中的“户对”指的就是门簪。门簪是门楣上的装饰物,它像妇人们头上的玉簪,也像门的眼睛,纵目圆睁,历经着风雨,感知四季的更替,年年岁岁见证了燕山古书院的发展历史。大门前矗立着两根圆形房梁,梁上刻有对联:右联为:“鄢地钟毓应有新诗怀孔孟”,左联为:“溪水哺英才重开书馆访圣人”。对联仍是正楷字体,对联内容把山水宝地鄢溪融进孔孟圣贤的思想中,让鄢溪这个古村多了几分文气。古语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顿时给人气场大开,旷达辽远的意境美,更彰显了书院深厚的文化底蕴。房梁顶部的藻井上的画图精美,意蕴深远。其中房顶正中的藻井上的“鱼跃龙踞图”的绘画更是美轮美奂。画图中风起云涌的海面,一条神龙腾空而舞,光芒似骄阳,神龙目光如炬,鳞爪飞扬,口中水柱喷射而下,一条鲤鱼在翻滚的浪花中昂首挺身,用尽全力回应神龙,刹那间,龙鱼的缘分就此开启,天为证,海为媒,那场面气势磅礴又余味无穷。自古龙和鲤鱼都是人们心中的吉祥之物,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它是高贵、权势、尊荣的象征,是正义的化身,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鲤鱼是好运的象征。在我国古代的绘画中,鱼龙一起一般都跟鲤鱼跳龙门有关,而在燕山书院绘画中鲤鱼与祥龙一同遨游大海的场景却是极少的,足以突显建造燕山书院的黄氏先祖高远的庄老境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家族先祖对后人有生养和开化之恩,祖先的圣德的庇荫和智慧的引领让家族后人兴旺发达。这是家族精神的传承,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燕山书院是徽派建筑和客家建筑的融合体。徽派建筑又是中原建筑形式与当地土著建筑融合发展后逐渐形成的了特有的徽派建筑风格。燕山书院传承了徽派民居的多间四合大院的格局,既传承了中原文化中的大气方正之美,又具有江南水乡的精细雕琢之美。
跨过第二道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正方形天井。书院天井院落结构为平面方形,布局紧凑,实用便当。天井四周檐牙高啄、勾心斗角。站在天井下举目四望,天碧蓝,云纯白,有明澈清新之感。巨大天井由麻石条铺就,地面长满了青苔,绿意浓浓。阳光照射下,整个书院亮堂、开阔、舒适。书院天井两侧为砖木结构的厢房,厢房被隔成一个个大小均等的小教室和学生宿舍,两侧靠墙有窄形廊屋,窄形廊屋的卷棚上绘有众多图画,雕刻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人物、花鸟、走兽、山水等;雕刻的人物多选材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画面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房屋的屋面均向天井内倾斜,形成著名的“四水归堂”式结构。古人采用院内天井建筑结构,寓意深远,天井是气口,不光便于取光,而且还能聚财延寿,汲天地灵气。书院天井是住宅内唯一能感受外界变化的地方,更是学子们情怀的寄托之所。遥想,某一个晴天,学子们坐在天井旁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儒家经典,他们摇头晃脑,长辫在背脊甩动,婴儿般的小脸蛋上洋溢着青春与活力,清澈的眼眸里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盼。黄昏日暮,春雨嘀嗒,雨雾迷蒙了天井,课后的学子们依旧坐在天井旁,他们双手托着小腮帮子,凝视着灰蒙蒙的天际,思绪伴着和煦的春风飘向远方,学子们寻思,远方的双亲一定还立在水田,他们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弯着腰,不一会儿,一行行嫩绿的秧苗就插满了田地,田坎角上的缺口春水哗啦啦地流淌着,预示着又是一个丰收年。冬至的夜来得格外的早,家人们早早吃过饭,围坐在火炉旁,母亲抱着刚出生的弟弟喂奶,年幼的妹妹穿着厚厚的棉衣,情不自禁地从棉被子里伸出小手烤火,炉盆火让妹妹的脸变得红彤彤,像蘋果树上熟透的红苹果,她嘴里还喃喃道:妈妈,快过年了,哥哥什么回家呢……
书院里的学子们每天与书香为伴,夜深人静时,还会传出“人之初,性本善”等的余音,瞬间又恢复了小村子里的寂静。
天井的北面圆形木梁上刻有对联:右联刻有“燕舞莺歌欣遗古院传国学”;左联刻有“山环水侥幸有贤才济家邦”。天井南面木梁上刻有对联:右联刻有“崇文重教敬长尊贤成典范”,左联刻有“尚礼敦伦和邻睦友立家风”。这两副清代行书对联字体平稳中和、珠圆玉润、飘逸洒脱,也足见黄氏先祖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高远心境。书院正楼天井右侧房檐上刻有四个正楷大字“天地吾庐”,左侧也刻有四个正楷大字“古今吾友”。黄氏先祖是有德行和文化素养的儒商,靠木材生意发家,家族兴旺后,黄氏先祖始终不忘把儒家思想融进家族的生产生活中。徽派建筑的精美细腻的建筑格调里融有黄氏先祖心怀天下的大情怀、大格局。这些木板上的刻字历经200多年岁月的洗礼,字迹仍然非常清晰,这是黄氏先祖们对黄氏学子的殷切厚望,也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沿着天井四周的走廊漫步,楼下的小教室里都摆满了仿制的桌凳,小教室泛黄的墙上还挂着一幅幅介绍遂川自古以来的著名书院和从遂川古书院学成后的名人轶事:《西溪砥英书院》《新兴书院》《八角楼书院》《遂川古代书院名录》《遂川古代书院的管理》《遂川古代科举名录》《遂川古代书院诗聊选辑》《彪炳千秋两知府》《一门俊杰“孙氏三龙”》《“庐陵首宰”刘沆求学遂川考记》《北宋刑部尚书郭知章》《明末兵吏两部尚书郭维经》《周题赠书院诗词选》……一个远离城里喧嚣的小山村,居然有如此规模的家族书院,人才辈出,这是鄢溪自然村的骄傲,也是堆子前镇的骄傲,更是遂川县的骄傲。顿时,我的耳边似乎传来了琅琅的书声,书声伴着清风,从天井上传出去,声音很清脆、很响亮。
沿着天井旁的游廊,我来到了书院二进文昌阁,这是书院的主体建筑。“阁”是旧时楼房的一种,一般两层,周围开窗,多建于高处,可凭高远望。文昌阁是砖木结构的两层建筑结构,楼下大厅是讲学堂,讲学堂摆放着桌子,试想:一群半大小孩在此学习,氛围一定很好。文昌阁上厅木屏风上方刻着“文昌阁”三个正楷金色大字,字体遒劲有力,力透纸背。大字下面的木屏风上雕刻着“孔子作揖行礼”的金色画像。画像中的孔子身着长袍,长须冉冉,两手相交,手心向上放在胸前,身子向前微倾,表现出谦恭礼让。此孔子形象创意来自唐代吴道子的《先师孔子行教图》。孔子作揖,传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仁”和“和”的精神,而黄氏家族在燕山书院里雕刻“孔子作揖行礼”图,意在引领黄氏后人对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者爱人、天下一家的思想和精神的传承。文昌阁楼下卷棚上的木质绘画非常精美,内容有狮啸鹤舞,凤翥龙腾,明理求学和修身仕途等,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讲学堂左右两侧有两个小门上分别写有“文行”“忠信”四个大字,“文行忠信”四字是孔子教学的思想内容,意指“文献、品行、忠诚、信实”。“子以四教”是由外至内,由浅入深的教育理论,在孔子的理念中,一个人成才必须是才智教育和道德教育融为一体的。“文行忠信”四个字言简意赅,却道出了教育的大方向,这也是一个人生命教育的根本。通过小门入内,两个长方形小天井矗立其中,这是书院厨房所在地。
通过文昌阁木屏风两旁的小木门,可以拾级而上二楼。二楼是书院的教师宿舍,宿舍门口挂着一件蓑衣,宿舍里摆放着古旧的黑栗色办工作,黑栗色八仙桌和木箱子,还有毛笔、墨水等。站在二楼凭栏而望,远山如黛,峰峦起伏;近处檐牙高啄,钩檐斗角,浑然雄伟。整座二进四合大院自成一体,有浓烈的历史厚重感。阁楼卷棚上的绘画富有文化底蕴,阁楼上木雕更是精妙绝伦,栩栩如生。书院内的木雕有典型的徽派建筑特点,多用于梁架、梁托、斗拱、雀替、檐条,楼层栏板、柱棋、窗扇、栏杆等部位,尤其民居天井四周的栏板是木雕装饰浓墨重彩的部分。其中门窗、横梁和栏杆等处的木雕是最大亮点,有西番莲花的木雕,图案华丽传神。二楼外檐额舫与柱相交处的雀替木雕古朴大气,雀替从柱内伸出,起承托额舫,拉结梁架的作用。
如此高大上的燕山书院,并不是公办书院,而是供黄氏家族子弟亲友免费研习的普及式私家学府。由黄氏由相带领其子义方、义言、义齐兄弟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紧随井下正亮堂大屋兴建,于嘉庆十一年(1806年)竣工。燕山书院建筑面积为1982平方米,高9米,由内外两院组成,整个书院建筑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为四水归堂的四合院式建筑。书院为砖木结构,飞檐翘角,楼下有房20间,楼上有房6间。
怀着一份敬仰之心,我来了黄氏正亮堂。“燕山书院”离“黄氏正亮堂”相隔300多米。“黄氏正亮堂”建筑面积为3240平方米,占地面积为6000平方米。该房是典型客家围排屋,正亮堂正面有平排五扇双开木大门,围屋前有一宽阔的禾坪,赣南红粉石镂空窗户,结构独特,风格古色古香。屋内为二进三厅一天井,整栋围屋由九个厅堂和十八个天井组成,俗称“九厅十八井”。围屋内部的木隔门、门窗、斗拱、屋梁和支撑都有设计精美、雕刻精细、花纹各异的图案。正屋前东西两侧各建有90平方米的“兰庭”和“桂室”两陪屋。两米高的围墙将围屋紧紧围住,围墙外设有半月形风水池塘,水面清浅,有鱼儿在嬉戏。“池塘”是客家人的“风水塘”,塘能蓄水,荫地脉,养真气,故有养人蓄财的寓意。围墙的西面设有大门楼,石质门楼上的精美石雕代表黄氏先祖的高雅情趣,西面角设高大雄伟的石雕大门也彰显了黄氏先祖低调中的奢华。恢宏的黄氏正亮堂、明镜般的风水塘和四周的花草茂林与内敛的燕山书院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黄氏正亮堂是清代书斋文化、庐陵文化与客家文化建筑风格的完美融合,这是古代阴阳思想、儒家思想的投射,也符合“天人合一”的哲学道理。
自黄氏正亮堂和燕山书院的相继完工,黄氏家族便热闹起来了。做工的,求学的,教书的……每天人来送往,门庭若市。为解决众多人的喝水问题,黄氏先祖特意在正亮堂西面大门不远处开凿一口水井。
从西面大门出来右拐20米处,便来到了一眼仍然冒着水雾的古井旁,井水清澈见影。一块块新旧交替的青石板铺满古井周围,见证岁月的沧桑。古井的左右旁边,坚如磐石的水泥地板把古井紧紧抱住,固如金汤。
我怀着深深的恋水之情,探究古井渊源。于是,我找到了七十多岁的黄老伯。当他听说我来探访古井,便滔滔不绝说起了古井的故事。1806年的一个秋日,鄢溪黄氏正亮堂正式落成后,正亮堂男主人黄由相带着他的几个儿子踏上了寻找水源的道路。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番周折,在离正亮堂后山三百米处一棵老樟树下找到了一处泉眼。老樟树雌雄两棵同根生着,百年屹立,蒼翠勃发,一位老先生根据山坡地理,断定树下有泉眼。黄由相的儿子们根据老先生的指点,在老樟树下深挖下去,一股泉水汩汩而出。之后,黄由相命家人买来几十根烟囱,在烟囱上抹上桐油石灰,然后把小烟囱连接起来,最后用火砖将烟囱拼接密封,做成一条长龙一样的水管,通向了正亮堂大院前左侧,一股泉水轻轻柔柔,清清爽爽地来到了正亮堂院门前落户。
黄由相请来了当地最好的凿井泥匠,连夜加班,一口井便落成了,圆圆的井周身直径近两米,水深约1.8米,井口由麻石条砌成,井的周身和井底都由青砖砌成。井底的前侧井壁上特意留了一个口子透进山泉水,井底的后壁井壁上也留了一个口子把井水引到井旁的一个长形的小池子里,作村人洗衣洗菜洗澡之地。
井是人类生命的圣物。一口井掘成了,便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生命源泉。1988年秋天,黄氏后人黄南生从台湾归来省亲。两鬓花白的黄南生抚摸着黄氏正亮堂陈旧的雕花窗棂和斑驳的墙面,感慨万千,岁月可以带走许多,但带不走的是他一颗回归故园的赤子之心。秋风里,他站在古井旁,思绪在风中飞扬。古井没有变,依旧清澈甘甜,依旧是麻石条的井沿,青砖的井围和井底,还有他儿时在井边的歌谣。古井安然,不喜不忧。古井变了,多少人喝了井水悄然走了,又有多少孩子不断来喝古井里的水。井围的青砖参差了许多,都是岁月做的蛊,那过往的岁月里古井边那一张张幼稚可爱的脸,苍老颓废的脸,英姿勃发的脸,像一幕幕电影在他脑子里闪现。黄南生决定出资修葺古井。修葺后的井围结实耐用,古井依旧清凉可口,井底整齐排列的青砖上的青苔见证了一切过往。
古井一路走来,风雨兼程,不改的是它的古朴,年年岁岁,风吹雨打,雷电霜雪,也不曾动摇过她静卧听雨、滋润每一个黎民百姓的初心。
一代又一代的小伙伴们最喜欢在古井旁玩耍。盛夏,疯玩后的小伙伴们总会来到井边,先咕嘟咕嘟地喝个饱,然后把清凉的井水用小瓢淋在穿着汗衫小短裤衩的身上,有的小男孩会干脆脱光衣裤让井水在他的小屁股上尽情流淌。嬉笑声冲向云天,在空中回荡。女孩子相聚到古井边挑水回家煮饭,更喜欢在古井边洗头洗衣洗菜,轻柔的话语像雾像云又像雨,在青春的记忆里流淌成一条河。
据说,这口古井曾经还有祛毒治病的神效。解放前,有一年乡民大规模染上痢疾,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十分落后,很多乡民得不到有效医治,苦不堪言。不久,人们发现唯独鄢溪村井下组的乡民没有患上类似病症。查探原因后得知,皆因村民同饮了黄氏古井的井水。这一消息顿时传开,有些邻村人慕名前来取水饮用,发现此井水果真有治病的奇效,就连一些染上痢疾的病人喝井水后也医治好了。后来,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十里八乡的乡民都闻讯而来,每天古井旁都排着取水的长队。黄氏家族的人们非常慷慨,对前来取水的乡民提供便利,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
一口古井彰显了一个家族成员的高贵品格。古井和黄氏后人互相成就,抒写着黄氏家族的春秋故事。
2012年,百年不遇的大旱灾,小河枯水了,但古井清泉依然汩汩而来。据说,这口古井最热闹的时候是正亮堂主人黄由相继建起正亮堂后又再建起燕山书院之后,黄氏家族子弟亲友都在这个私塾学府免费研习。这个建筑占地面积约三千平方米的书院,容纳了几十上百名不同年龄段的学子。每天清晨,学子们有的穿着青布长褂,有的穿着宽大的短衫,大裤,梳着长长的辫子在古井边洗漱,黄昏时分学子们在井边洗衣服,清晨,他们在井边诵读,咿咿呀呀的诵读声在井边萦绕。站在古井边,我仿佛看见了学子们的身影,听见了他们的琅琅书声,看见了黄仁波(曾任婺源巡检)、黄常棠等秀才款款走来。
昔日学子们的足迹已经远去,但他们的身影却在井边留下了印记。每当鄢溪小学琅琅的书声响起,井边棒槌声回荡,村民们就会引以自豪地讲起燕山书院黄氏家族的文化传承故事,就会情不自禁地谈论燕山书院与古井的过往。
“天地为庐,古今为友”的书院文化精神就像这口古井一样在鄢溪这块美丽富饶、历史悠久的小山村源远流长、流芳百世。
“鄢水迴环源远流长”,“鄢溪”发源于“九龙山”,绵延数十里,溪水清澈甘甜,环绕大半个村庄,经过村前流向对面山脚下,汇入右溪河,使鄢溪村成为一座清水环绕的水中村。水是生命之源,水利于万物不与外物争。古人云:“上善若水”。一个家园因为水而变得灵气,寻找诗意的栖居地,营造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而水,是家园最为诗意的载体。
水的滋养下,鄢溪古村到处生机勃勃,呈现出一派新农村建设的新面貌。一条条水泥小道四通八达,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片片茶油树硕果累累,黄澄澄的金橘随处可见,荷塘里的映日荷花香远益清,村里人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谈论着丰收的喜悦,生意的成功,孩子们的家庭教育,还有村里通高速的大喜事……
护村河静静地流淌,碧水盈盈,清澈见底,河中鹅卵石下有小鱼小虾在嬉戏;高大的皂荚树,古老的樟树和一些不知名的大树矗立在溪水旁;不远处,一座叫“稻香亭”的亭子婷婷立在河畔,亭子顶上的稻草让人心生浓浓的乡愁;开放渠有幸福水陂,陂上一座巨大的水车矗立水中,水车转动,飞溅起玉珠般的水花,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美景;碧绿的菜畦掩映在良田修竹间;风吹稻浪,稻花飘香;闲暇时,你可以带着家人来到堆子前镇鄢溪村,沿着鄢溪河的仿古九曲长廊漫步,去感受鄢溪的秀美景象。你可以远眺,也可以近观,兴奋时可以摆弄几个满意的姿势,拍几张美颜照片;也可以在长廊的石凳上休息,闭上眼睛,放松身心,尽情吮吸乡村的清新空气。月亮爬上星空时,鄢溪村如一个迷人神秘的西域美女,吸引着人们驻足欣赏。皎洁的月光下,灯光五彩缤纷,闪烁璀璨,绿得灿烂,黄得耀眼,鄢溪古村俨然成了不夜城。最妙的是观赏文化长廊展示的最精美摄影作品,作品内容是鄢溪的古今风貌:有靓丽的村落、文化广场、网红打卡点、碧水映新堤、书院古学堂、燕山书院、古村通高速、大若古寺、黄氏大宅院、黄氏正亮堂、金橘果园和古村新貌。鄢溪传统手艺有打铁匠、编斗笠、裁缝匠、老篾匠、爆米花、剃头匠,传统手艺能工巧匠们“工匠精神”的一种弘扬和传承。游人还可以了解鄢溪婚俗文化,也可沿着鄢溪古村主游道步行数百米,去观赏一处精美的仿古景观雨读桥,雨读桥通往高标准农业基地,与下游的晴耕桥相呼应。“晴耕雨读”是古代农村读书人的一种生活作息习惯,也是文人士子理想的文化境界和精神家园。晴雨之间的变化和耕读之间的变换是社会中的实践与反思的过程。人生旅途中,我们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更好地去适应社会,凡事“无可无不可”,看似无为而治,实则是把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这也就是生活的“道”,生活时时做到“道法自然”,就有了生命之美,才能活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站在雨讀桥上,隐约中,我的耳边似乎又传来了两百多年前那燕山古书院里的琅琅读书声,声音依旧很清脆,很响亮……
——选自西部散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