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大屠杀:从中国记忆上升为人类记忆

2023-05-30黄金生

记者观察 2023年1期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日军南京

黄金生

编者按:2014年3月,国家档案局以世界记忆工程中国国家委员会的名义,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秘书处递交了《南京大屠杀档案》提名表。2015年10月9日,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其中包括11组南京大屠杀档案,全部为记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第一手史料,包括当时身处国际安全区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舍监程瑞芳写下的日记;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6毫米摄影机及其胶片母片;南京市民罗瑾冒死保存下来16张侵华日军自拍的屠杀平民及调戏、强奸妇女的照片;中国人吴旋向南京临时参议会呈送的日军暴行照片;南京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谷寿夫判决书的正本;美国人贝德士在南京军事法庭上的证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证词;南京市临时参议会南京大屠殺案敌人罪行调查委员会调查表;南京军事法庭调查罪证;南京大屠杀案市民呈文;外国人日记:“占领南京——目击人记述”。本文选取了其中三件档案,希望大家铭

记那段充满血泪的历史!

中国版的《安妮日记》

《程瑞芳日记》现珍藏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日记记述的是1937年12月8日至1938年3月1日这段时间里,南京国际安全区第四区,也就是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难民所内发生的一切。日记描述之详细,情景之真实,说明作者亲眼所见日军对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安全区烧杀淫掠的暴行。

以下为日记中记载的部分内容:

12月18日

真不得了,这些(日本兵)猖狂极了,无所不为,要杀人就杀人,简直没有人道…

12月19日

这些难民真可怜,有的家烧了,有的丈夫被日兵杀了,有的被日兵拖去了不知生死,哭的哭,叫的叫,惨不堪言……

12月22日

德国领事在下关也不许进城,自然他在兵船上,他不要第三国看他们无道德的行为,在路上睡的死尸也不要人看,有的路上只见死尸不见路,简直把中国人不当人……

《程瑞芳日记》-共3万多字,与已出版的《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及《东史郎日记》互相印证,各自从受害国、加害国和第三方的不同角度,共同揭露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同时,它与著名的《安妮日记》—样,出自女性之笔,字里行间充满了人类痛恨战争、谴责残暴、渴望和平的正义与良知,因而亦被誉为“中国的《安妮日记》”。

唯一的动态画面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美国牧师约翰·马吉担任国际安全区总稽查。目睹日军暴行,马吉感到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痛苦”,他拿起了以前用于拍摄福音传播的贝尔牌16毫米家用摄影机,在鼓楼医院一带拍摄纪录片。当时日军对外籍人士行动严格控制,摄影摄像绝对禁止。马吉在影片的引言中写道:“必须小心谨慎地行动,摄影时千万不可让日本人看见。”

在他拍摄的这些镜头中,日军的坦克和大炮正疯狂地炮击南京城,机关枪正对着成群的市民进行扫射,城内也到处是残垣断壁,以及受日军奸淫的中国妇女,被汽油烧焦的尸体惨不忍睹,街道上、水塘中到处是被日军血腥屠杀的平民。1937年12月21日,马吉在南京鼓楼医院拍摄了许多被日军残害的市民,他们中有些人成了控诉南京大屠杀“活的证据”。他拍摄的正在被救治的病人,就包括当年怀有6个月身孕的李秀英,她因反抗日本兵强暴,身中37刀。

马吉在南京期间先后拍摄了4盘胶片,总时间为105分钟,这些真实的镜头是日军在南京大屠杀的有力铁证,是留存至今的有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唯一动态画面,是全世界最早、最多的有关这段历史的影像。1953年,马吉在匹兹堡去世。1991年8月,他的儿子大卫·马吉从家中地下室里存放的父亲遗物中,找到了父亲当年拍摄的胶片拷贝和使用的那台16毫米摄影机。2002年10月2日,大卫·马吉将摄影机捐赠给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留在马吉影像中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在南京军事法庭审判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案中出庭作证。但就是这样一位九死一生的幸存者,到了晚年却再次受到日本右翼分子的加害。1998年,日本右翼作家松村俊夫称1998年活着的李秀英不是南京大屠杀时候的李秀英,污蔑她是“假证人”。李秀英向日本东京地方法院起诉松村俊夫毁坏名誉权,经过漫长的八轮辩论,2002年5月10日,东京地方法院认定了侵权事实,判处松村俊夫等被告向李秀英老人赔偿名誉权损失150万日元。实际上,“李秀英案”不是李秀英和松村俊夫等人个人之间的诉讼,而是承认还是否定南京大屠杀史实的较量,其终审胜诉意义重大,是对日本右翼势力妄图否定南京大屠杀的有力一击。

同时代的第一手资料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美国的贝德士博士正在金陵大学历史学系任教,因职业习惯,他当时就做了大量实录与对外报道,并收集保存了各种宝贵的文字资料。1938年1月10日,贝德士通过美国海军一艘驶向汉口的拖船带出一封密信,这封信是被复印并秘密送出去的。信一开头就说明“这是在强奸、刺刀刺戳和毫无忌惮的枪杀之间仓促写下的简短笔记”,接着较为详细地叙述了近一个月日军在南京的种种暴行。

后来,贝德士同《曼彻斯特卫报》驻华记者田伯烈合作,向他提供了大量资料和信件,后者于1938年3月编成《战争意味着什么?日军在华暴行》一书。1938年7月,杨明译的中文本《外国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在汉口出版。贝德士直接参与了此书的编写,并审阅了全部文稿。这本书从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出发,全面真实地揭露了大屠杀的真相,是最早出版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原始档案史料集。以后此书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抗战胜利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始审讯第一批28名甲级战犯,为严惩这些刽子手,中方特邀贝德士这位当年的国际委员会委员出庭作证。贝德士以大量确凿有力的证据控诉了日军在南京的残暴兽行,使大屠杀的事实铁证如山,日本战犯难以抵赖。

1950年贝德士离开中国时将这些档案文献,连同1946年7月他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的记录副本悉数带回美国,后以《贝德士文献》案卷珍藏在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特藏室。这是迄今批量最大、最完整的南京大屠杀英文原始文献,堪称实录南京大屠杀的“同时代的第一手资料”。

南京大屠杀作为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严重罪行,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历史事.实,应该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记忆。当然,,现在我国有关南京大屠杀所收集内容远不止这次所申报的11组,南京大屠杀档案遍布世界各个国家,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美国,甚至日本都有南京大屠杀,的档案。作为历史事件的南京大屠杀的完全复原,还有待于各国学者,特别是中国史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南京大屠杀日军南京
“南京不会忘记”
侵华战争中的日军“三羽乌”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南京·九间堂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侨界寄哀思
南京、南京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日军“特攻战之父”大西泷治郎
对日军编制和军衔称谓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