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3年经济工作走向

2023-05-30

记者观察 2023年1期
关键词:民生会议政策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发展的步伐迈进了2023年,这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迈向“后疫情时代”的过渡之年。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做好2023年的经济工作可谓是任务艰巨、意义重大。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作为了解年度经济政策的“风向标”,此次会议的召开传递出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走向。

稳定

202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稳”字仍旧被放在重要位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被多次提及。会议要求,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同时明确了五大政策要求,即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这些表述都体现出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会议表明,对于我们这么大的经济体而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做好2023年的经济工作,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三稳”之前的“突出”二字,点明了2023年经济工作的重心。

此次经济工作会议中将“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转变为“三稳”,这种提法的转变与国内经济形势变化、政策重心调整有关。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一方面,经历三年疫情反复,市场主体预期不稳、信心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不仅加重青年群体就业压力,居民消费也持续疲弱,稳增长紧迫性明显提升。因此,此次经济工作会议将“稳增长”摆在“三稳”首位,通过稳增长实现稳就业。另一方面,防疫政策的持续优化将扭转偏弱的市场预期,消费需求有望得到快速释放,但可能会推升国内通胀压力。因此,稳物价的表态,既透露出政策层对未来通胀升温的担忧,也指向未来可能通过保障劳动力供给、稳定资源品价格等方式稳定物价水平。

市场

推动经济平稳运行,做好稳增长的工作,离不开市场主体的参与。自2018年12月提出“提振市场信心”以来,时隔多年,本次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添加的“大力”二字表明政策对市場信心的高度重视。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离不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会议指出,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尊重市场规律,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要着力发展实体经济,依靠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纵深发展,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潜能。围绕经济发展和民生急需,推动补短板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消除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利因素。

在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提升内需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同时,会议强调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会议强调,2023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很多,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要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既要做好当前工作,又要为今后发展做好衔接。

此外,此次经济工作会议还强调了“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一’,这也是2018年10月政治局会议后的首次重提。所谓“两个毫不动摇”,是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近年来,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部分民营企业受到较大压力,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发展预期偏弱,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和预期因而受到了一定影响。此次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并且明确“要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这表明了中央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意味着2023年党中央将为民营企业创造更良好、更安心的发展环境。

民生

民生改善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在保障民生方面,会议围绕稳定物价、保障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方面进行了部署。

会议要求,要做好岁末年初各项工作,强化市场保供稳价,加强煤电油气运调节,确保群众温暖安全过冬。同时保障好因疫因灾遇困群众和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强化安全生产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长远来看,会议强调兜牢民生底线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基层医疗成为保障人们基本权益的关键。会议强调,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2023年,大力推动乡村振兴依然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点。会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

房地产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房住不炒”被首次提出。在此次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房住不炒”再次被重申,体现出党中央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决心。会议指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猜你喜欢

民生会议政策
政策
《八七会议》
政策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会议通知
助企政策
政策
会议通知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