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分析及解决对策
2023-05-30苗学成
苗学成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
1.应试教育的束缚。
虽然现在国家大力推广素质教育,但是许多初中学校在课堂教学方面还是提倡应试教育,老师和学生仍然非常重视考试成绩。学生对历史学习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而老师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将教材内容原封不动地“灌输”给学生,违背了历史教学的初衷。
2.学生对历史学习不够重视。
对于历史学习,学生通过考前的临时突击背诵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这样就给学生留下了死记硬背也能考出高分的印象。长此以往,学生对历史课也就不够重视,平时根本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在历史学习上,因此在历史课堂上没有积极性,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而且许多家长也认为历史学科只是一门副科,其重要程度远不能和语数英三大主科相比,这样也会导致学生对历史课不够重视。
二、初中歷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的解决对策
1.注重历史课堂的知识框架构建。
考试前的“临时抱佛脚”虽然会让学生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这种短期记忆并不适合长期的历史学习。许多学生在期末复习时会感到苦恼,因为需要记忆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很容易陷入背了忘、忘了之后继续背的死循环里。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要为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注重不同知识点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清晰的知识结构体系。在平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专题总结,便于考试复习。这样,学生会更加容易接受所学内容,进而激发了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2.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对未知的事物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新鲜感,降低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通过组织故事会或角色扮演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效率。例如,笔者在教学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时,组织了一场故事会,讲述有关岳飞的故事。学生积极参与,效果非常好。在教学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时,笔者安排了四名学生分别扮演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并让他们阐述自己的主张。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使他们高效地掌握了相关历史知识。
3.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对某些学生来说,历史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这是因为历史事件时间久远,并且各个时代的背景、人们的生活方式差异很大。所以,教师要尽量创新教学手段,使学生“置身事内”,切实感受当时的历史背景。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与重要历史事件相关的图片及视频,寓教于乐。例如,笔者在教学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时,让学生观看电影《安史之乱》的片段,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效果很好。在分组时,教师可以按成绩进行搭配。这样,学生之间就可以互帮互助,发挥长处,弥补短处。在课堂上,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学习任务,让小组成员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进行讨论、思考、探究,发散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历史学科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要注重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改变学生对传统历史教学的刻板印象,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和学生都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改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的现象,打造高效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