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具有思想支撑的学术场域

2023-05-30康宏

编辑之友 2023年1期
关键词:编者场域栏目

康宏

对于个体而言,语言变,意味着内容变;对于杂志而言,“变迁了形式,就变迁了内容”。

本刊2023年的改变,首在栏目的增设。“新闻出版业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一栏,首次推出三篇力作,从不同方位就一个主题予以阐述。常设栏目之外,非常设栏目适时设置,既体现刊物顺应时代的灵便性,又力图学术指导实践的前瞻性。

还有一个变化,即新LOGO的启用。其取形为方胜纹,即两个正方形叠加的构图,寓意本刊所涉编辑出版与新闻传播两个学科,又寓作者与编者、编者与读者的社会关系,以直观的视觉图形,旨在抽象表达一个平等互融、淬炼优化、整合梳理、润色提升的标准体系。色彩方面,取自创刊号封面的两种色彩,具有鲜明的年代辨识,一冷一暖,具有顯著的年代特征,代表着创刊之初的理想与理念。视觉形式强调视觉特质与内在能量,形式美的进一步推进,便是抽象美。抽象也是人类认识世界、表达思想的一种基础语言。组合式抽象,注重视觉形式与造型结构的流动性、连贯性,韵律感极强,且具表现力。

评价前一年所刊文章的质量,似乎为期尚早,却是一个年度总结时,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沙里淘金,湮没无闻者多,不是学术发展太快,而是尚未摸清发展的脉搏。学术的伟大与尊严在于思想,思想者不老。学术场域的构建,需要思想场域的支撑,学术期刊在其间的作用,是为之营造一个孵化的出版场域。面对建制微小的编辑部,何能以一当十?广开风气不可少,首先成为倾听者,而非指点者。入乎其内,专为学术行役,故有生气;出乎其外,不为个人张本,故能高致。编辑队伍建设重在提升自身素养,不升即降,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疫情是编辑工作之外,不得不提及的话题,三年来的影响自不必说,尤其2022年以来,干扰多多,或编辑人员染疾,封困在家;或印刷发行误期,延迟在途。好在阴影渐去,曙光又现。伴随着春柳春花春光,这个春天已经到来。土无莱芜,人敦本业,我们又该下地干活了,天时第一,地利第二,田制第三,播种第四,耕治第五,灌溉第六,粪壤第七,占验第八,纸上耕耘与田间劳作,素无区别。

疫情中的陪伴,与疫情后的振翅,同等值得敬重;疫情中的坚守,与疫情后的蜕变,一样令人神驰。作为一家有着四十多年历史的学术期刊,默念平生,最擅长者莫过于从长计议,静待其变,当然也不惧受锤,不惧起伏波折。筮不过三,一切终将过去,一切终将如常。

猜你喜欢

编者场域栏目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关于栏目的要求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编者语
编者有话说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编者语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