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野战军首创的“三大政治运动”
2023-05-30
1946年9月下旬至12月初,华中野战军利用战斗间隙在江苏省涟水县境内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整训。在检讨作战过程中,部队自下而上地开展了立功运动、评定伤亡运动、融化俘虏运动(简称“三大政治运动”)。华中野战军政治委员谭震林、政治部主任钟期光对“三大政治运动”非常重视,大力向华中部队推广,在全军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
立功运动
苏中战役后,华中野战军新成分急剧增加,对部队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第一师第一旅第二团在苏中战役中俘虏1600余人。全团战役前1690人,战役中伤亡532人,战役后补充俘虏及新兵1089人,人数增加到2247人,新成分占了近一半。由于干部伤亡较大,全团新提拔干部207人,占干部总数的90%。因此,干部指挥能力、战士军政素质等,都比战役前下降。部队转战苏北后,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忽南忽北,打走不定,干部战士怨言越来越多,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难做。
第二团在涟水县大桥镇整训中改选党支部时,对党员提出“到战场上去竞选”;对候补党员提出“在战斗中表现好,缩短候补期”;对非党员干部战士提出“在战斗中争取创造入党条件”。这些口号对提高士气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解放战士(原是国民党军士兵,被俘后经过教育参加解放军)接受得更快。该团第一营有一个解放战士在战斗中缴获4支枪,就对指导员说:“请把我的功劳记下来。”连里满足他的要求,正式建立了功劳簿。接着,又有许多战士的功劳记在了功劳簿上。该团政治处主任郑克总结这个经验,向全团提出 “在战场上比比看,为人民立功劳”“把功劳记在功劳簿上”。全团指战员接受号召,功劳簿成了激发战斗情绪的一种好形式。
第二团总支在调查研究基础上,讨论以往战时政治工作的经验,认为建立功劳簿制度比支部竞选工作前进了一大步,应该充分肯定。但是,最初建立功劳簿,主要目的是为评选英雄模范人物积累材料,实际涉及的还是少数人。只有以普遍激励士气、提高部队战斗力为目的,号召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建立功劳,功劳簿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1946年10月8日,第二团总支经过热烈讨论,正式作出《关于开展功劳运动的决定》。功劳运动一开展,立即受到广大指战员的热烈欢迎。
随着作战训练中新问题的出现,功劳运动也在不断发展。例如,有的单位提出,指战员立功应发给功劳状,将功劳状寄回家,全家光荣。这对于提高指战员的斗志,减轻家人的忧虑,密切军民关系,提高人民群众的胜利信心,都有好处。第二团宣教股通过《勇士报》大力宣传这一运动,引导指战员正确认识这一运动的意义,使功劳运动深入人心。第一连战士把功劳运动的意义归纳为12个字“功劳功劳,刻苦耐劳,把仗打好”。为防止立功后骄傲,第三连的战士提议,在功劳簿上加条备注,把立功者的缺点也记上,立功不忘批评和自我批评。
第二团总支和政治处集中大家的智慧,进一步向全团指战员提出“有功报功,论功行赏,人民功臣,个个尊敬”的口号,向全体党员发出“党员应在功劳运动中立头功”的号召。全团正式建立三证制度:个人有个功劳证,功劳跟人走,调到哪里也光荣;连队有个功劳簿,大家记功,集体光荣;向立功人员家里发个功劳状,一人立功,全家光荣。
第二团开展功劳运动引起上级重视,华中野战军第一师第一旅政治部主任张日清派宣教科科长吴健人前去总结经验。吴健人带领两名干部随第二团行动,深入连排班调查研究。他们回去后,除向领导汇报外,还撰写了一篇《怎样开展功劳运动》的文章,发表在苏皖边区《江淮日报》上。后来,该文经延安新华总社转发各地。1946年10月13日,吴健人还撰写了一篇《海丰大队热烈开展功劳运动》的通讯,海丰大队即第二团的代号。后来,这篇文章由新华社华中前线分社发到延安总社,延安新华总社立即刊发,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也播出了该报道。1946年11月11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加速全面抵抗胜利的到来,华东开展立功运动》的头版头条新闻,并高度评价了这一运动。从此,华中野战军的功劳运动改称“立功运动”并在全军迅速推广,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发展。
评定伤亡运动
第一次涟水保卫战,是华中野战军主力到达苏北后进行的第一个战役。虽然取得胜利,但也付出了较大代价。面对重大伤亡,面对大规模运动战的空前残酷,部队指战员坚韧的战斗意志、朝气蓬勃的创造精神,都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如何用积极的方法来解决消极思想问题,成为政治机关和政工干部的当务之急。
涟水保卫战后,华中野战军第一师第三旅第九团按照慣例进行战斗检讨。结果,各营连的汇报都是枯燥而无内容,方法是老一套,思想情绪是愈检讨愈低落。第二营副教导员张本和到第四连进行调查研究,同连长、指导员谈话,打通他们重新研究问题的思想。接着,他召开副班长以上干部会议,要求干部带头,检讨出新的战斗经验来。他亲自参加第三班的检讨会,同战士们促膝谈心。他问大家:“你们这次伤亡几个?是怎样伤亡的?”该班班长回答:“第一个第二个都是在攻击中被打倒的,一个重伤员未包扎就大声叫唤,被敌人发现目标,连打两发炮弹,又被打倒三个。要不叫唤,这三个伤亡是可以避免的。”班长这么一具体讲,引起大家的兴趣,觉得这是与大家生死相关的问题。大家争着发言,并用柴草、手榴弹摆成地形、工事、火力点等实战情景,具体评议每个伤亡情况与原因。举例和评议结果,3个班伤亡的14人中,只有2人是不可避免的,12人是可以避免的。
第三班从寻找伤亡原因着手,具体评定每个指战员的伤亡,打开了战斗检讨的新路径。全连学习该班经验,战斗检讨热烈地开展起来了。总结起来,第四连共伤亡34人,有24人伤亡可以避免,有3人伤亡原因不明,只有7人的伤亡不可避免。这样一评,大家心里亮了——当兵打仗,不一定个个会死,人有很大的机动灵活性,讲究战术,注意战斗动作与技术的巧妙结合,是完全可以减少伤亡的。各班热烈讨论战术,启发了干部检讨指挥的自觉性,于是纷纷献计献策,研究战术技术。最后,张本和引导大家认识到,评定伤亡不仅打破战斗检讨的老一套,而且关系到每一个人生死存亡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战斗的胜败。只有认真研究和改进战术、提高技术,才能有效地消灭敌人,保存自己。
为了推广第四连“评定伤亡,研究战术”的经验,第九团政治处下达了《关于运用四连战斗检讨方法的指示》,使第四连的经验迅速在全团普及推广。1946年11月20日,第一师第三旅第九团政治委员梁竹吉、政治处主任夏峰上报了《关于从评定伤亡中来提高战术的经验》。华中野战军政治部主任钟期光看到这个报告后,十分兴奋,感慨万千。12月5日,他写下《对评定伤亡工作的意见》,指出:“从评定伤亡中来提高战术,是自卫战争政治工作新的成就之一。我们决定,将一师九团政委梁竹吉、主任夏峰两同志对评定伤亡的意见,变为领导上的意见,拿来推广到全野战军中去。”“这个评定伤亡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敢打,但不会打,是不行的,这就叫做‘有勇无谋’。所以在战斗进行中,应提倡‘智谋与勇猛相结合’。”钟期光的意见和第九团的经验,得到陈毅、粟裕、谭震林等人的赞同,在华中野战军逐级传达贯彻。1947年2月5日,华东野战军政治部编印《政治工作经验介绍之一:从“评定伤亡”提高到战术研究》下发部队,使评定伤亡运动在华东野战军推广。此后,评定伤亡运动在全军推广。
融化俘虏运动
苏中战役开始后,华中野战军陆续俘虏了大量国民党军官兵。1946年7月,华中野战军为了处理大批俘虏,将苏中第一军分区复员局改为“苏中俘虏管理处”。不久,又在苏中俘虏管理处基础上,成立“华中野战军俘虏管理处”,韩念龙任处长,房少庸任副处长。
在我军历史上,过去宽大俘虏政策重点放在瓦解敌军,而忽视壮大我军,结果是捉了放、放了捉。现在,华中野战军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将宽待俘虏政策发展为“瓦解敌军”与“壮大我军”两者并重,把俘虏作为扩军的重要来源。
1946年9月5日,钟期光给韩念龙、房少庸写了一封信,提出要从战争全局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敌军俘虏,从“瓦解敌军”“加强我军组织建设”的高度,而不仅仅从处理俘虏的狭小意义上对待俘虏工作。他还就俘虏军官和士兵的处理,分别提出了一些原则意见。其中,对争取俘虏士兵入伍归纳了三条好处:第一,节省根据地人力动员;第二,减少蒋介石反共兵源;第三,保证连续作战。
根据这些原则,华中野战军把大部分俘虏交给团以上政治机关训练教育,然后补充到部队;当时称为“融化俘虏”,提的口号是“从火线上扩军”。在对俘虏的教育训练中,华中野战军以国民党军士兵为重点。被俘虏士兵一旦补入部队,就成为光荣的战斗员。他们政治上同翻身工农入伍的士兵一样平等,思想上一样接受教育,生活上一样被关照,各方面都无歧视。对他们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两种社会、两种军队的阶级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建军宗旨教育。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訴苦”“挖根”“换心”,还有共产党员、各级干部以身作则的模范行为。这些内容和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发展,不断深化提高,不断完善丰富,形成了一整套制度与经验。
1946年11月,在华中野战军宣教部长联席会议上,钟期光在推广第一师和第六师“融化俘虏”的经验时,提出“随抓随补随打”的“火线扩军”意见。但是,因为当时战争规模、思想认识等局限,没有引起普遍重视。随着战争规模越打越大,减员与补充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单靠后方补充新兵,或等待上一级将俘虏送后方审训后再返前方补充,在时间上和数量上都成了问题。而当时战场上大量国民党军士兵被俘,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革命战争兵源认识与实践上的一个新突破,是战时政治工作的一个发展。于是,华中野战军融化俘虏运动逐渐发展为即俘、即补、即战运动,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摘自《百年潮》刘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