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开展“十大领域”专项治理严查严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

2023-05-30黄彭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3年1期
关键词:成都市监委专项

黄彭

“2019年,四川天府新区籍田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涛在负责农村户用厕所改造提升工程期间,通过说情打招呼等方式,让刘某承揽原大林街道黄堰村人工湿地建设项目以及黄堰村、合力村户厕改造项目,并收受刘某好处费1万余元。2022年4月,刘涛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日前,成都市纪委监委再次公开通报曝光10起“十大领域”典型案件。一经发出,迅速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2022年以来,成都市纪委监委围绕乡村、教育、医疗、养老社保、城市住房建设管理、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执法司法等“十大领域”,系统施治、标本兼治,大力开展群众身边“可视”“有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坚决维护群众权益。

明确重点 精准发力

“乡村领域,重点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公示不规范、制度执行不到位和以权谋私、优亲厚友,村(社区)自有资金、'两委'办公经费、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保障资金(含激励资金)三项资金专账核算中的挤占挪用等问题。”

“养老社保领域,重点整治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养老保险管理不规范、贪占挪用、优亲厚友,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及待遇发放等环节监管不到位,以及对公办养老机构管理失察、对民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综合管理不力等问题。”

……

每个领域都有各自的整治重点,每项整治重点都事关民生民利民心。在开展专项整治前,成都市纪委监委成立多个调研组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群众中间,面对面收集了解群众意见建议和问题反映。同时结合近年来信访举报和案件查办工作情况,经过系统梳理,最终确定“十大领域”及各自整治重点。

专项治理伊始,该市纪委监委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媒体平台等载体开设信访举报专区,畅通信访举报“绿色通道”,广泛收集群众信访举报。结合日常监督、巡察监督等情况,深入开展问题线索“大起底”,集中梳理一批重点问题线索进行转办督办和严查快办。

“我们定期调度专项治理工作,对涉及专项治理的信访举报、重大问题线索、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媒体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案件查处、追责问责、工作推进等情况,会商分析工作短板和薄弱环节、取得的实效、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等,及时研究部署,强化跟进督办、工程把关和督促落实。”该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陈洪说。

坚持办案引领,对违纪违法问题,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该市纪委监委强化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巡察监督,对发现的违规违纪违法和失职失责等问题,依规依纪依法严肃查处、精准问责。对行业领域问题多发频发或者对突出问题整治不力、责任不落实、搞形式、走过场、推诿扯皮、弄虚作假的,同步追究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对顶风违纪、边治边犯的,坚决从严查处,对典型案件点名道姓、适时公开通报曝光。

2022年,成都共查处“十大领域”违纪违法案件1548件1915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40人;督促主动讲清问题94人次,上交违规违纪资金66.62万元。

“两个责任” 同频共振

“自担任主要负责人以来,12次召开动员会、推进会、领导小组会等推动落实。”“通过‘当面交办、挂牌督办、公开晒办’三种方式,全市安全生产领域闭环治理风险隐患6834项,整改群众身边作风问题830个,移交问題线索13个。”……

2022年12月27日,成都市纪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开展“十大领域”专项治理工作总结暨述职述责。会议现场,该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等10个市级单位“一把手”就牵头本行业、本领域开展群众身边“可视”“有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情况进行述职述责。

“专项治理不是纪检监察机关‘单打独斗’,压实主体责任是关键。”陈洪介绍,乡村领域由该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等为责任单位;城市住房建设管理领域由市住建局牵头,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城管委等为责任单位。“牵头单位与责任单位加强协作联动、情况互通、信息共享,统筹抓好治理工作落地落实。”

与此同时,相关职能部门采取召开专题会、自查自评、走访干部群众、信访反映“大排查”等方式,对近年来收到的涉及“十大领域”资金、工程、项目相关问题线索进行排查梳理,着力找准问题症结,建立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方案,列出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进度清单,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时限,实行挂账销号。问题台账报送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备案,相关问题线索及时移送。

纪检监察机关(机构)立足职能职责,做实跟进监督。为精准发现问题,成都市纪委监委采取监督式调研、组织媒体暗访检查、参加会议研判和专项监督检查等方式,深入排查,摸清底数。相关纪检监察组、纪检监察室以参加党组会、组(部)务会、座谈会、联席会等方式,认真传达学习市纪委监委部署要求,书面反馈问题,督促推动工作,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两个责任”同频共振,带动专项治理不断取得新成果。乡村领域,推动工程招投标不规范、“三资”监管及独立公厕管护不到位等1374个“可视”“有感”问题整改;教育领域,深化“双减”试点落地工作,对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额资金加强数字化监管,信访投诉同比下降90%;医疗领域,严查医疗机构收受供应商贿赂、违规开具处方等问题,处理医疗机构25家、医务人员86名,追回(或拒付)医保基金2180余万元;执法司法领域开展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评查和“非羁押案件审查不及时”排查,发现并整改瑕疵案件70件、取保候审长期未结案件406件;等等。

据统计,2022年成都市纪委监委共发出督办函、提示函等969份,推动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3645个。

延伸深化 常态长效

在开展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领域问题治理中,成都市纪委监委查处了一批“窗口”人员与中介人员勾结,违规收取好处费问题。

“‘窗口’是服务群众的最前端,是‘十大领域’均有涉及且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环节,事关民生福祉、营商环境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陈洪说,“我们随即深化治理,2022年6月在全市部署开展‘净窗’行动,深挖严查‘窗口’人员单独或勾结中介违规谋取不当利益等问题。”

新都区行政审批局工商食药审批科原工作人员赵伟程违规为中介提供帮助并收受财物,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邛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桑园市场监督管理所原二级主任科员汪虹违规为中介提供帮助并收受财物,受到开除公职处分,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成都市纪委监委持续加大办案力度,重点查处利用隐蔽手段勾结“黑中介”,进行违规审批、“加急”办理、出具虚假证明等行为,并以中介人员为突破口,深挖细查,摸清涉案人员和涉案网络,查处“窗口”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62件210人,立案110件139人,移送司法30人。

专项治理,关键在治,重在常态长效。

“我们坚持‘一案六查’,落实以案‘三促’制度化常态化要求,一手抓问题整改、一手抓源头治理,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等220份,推动建立和完善制度机制882个,督促主体责任单位党组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90次,推动发案单位组织警示教育等418次。”成都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部署4個市级部门和10个区(市)县探索创新行业领域监管机制和群众评价体系,扎实推进“两项试点”工作,初步探索形成了相关试点做法。

比如,在养老社保领域,持续规范资金管理,印发《困难群众救助资金管理办法》,新增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临时价格补贴等7200余万元,救助困难群众60余万人次,提高困难群众救助水平;在城市住房建设管理领域,加强维修资金监管,清理维修资金账号122个,新增个人多账号预警等监管措施,出台《维修资金监管银行考核办法》等制度,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持续用力开展群众身边‘可视’‘有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际行动,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治任务。”成都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刘光辉表示,将建立“纪局地”协作机制,把“十大领域”专项治理与落实“九责工作法”、纠治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常态化普规普纪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健全完善群众评价体系标准,确保治理成效可检验、可评判、可感知,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猜你喜欢

成都市监委专项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联合发布5起行贿案例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5个多月近2万名干警向纪委监委投案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英文名及简称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