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捐出去的二手衣物去哪了?

2023-05-30章梦晗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3年1期
关键词:旧衣衣物慈善

章梦晗

2022年年底,家住南京建邺区的王女士正准备把家中几件不穿的旧衣服放进小区的旧衣回收箱,但却发现小区门卫旁的绿色大箱子已经不见踪影。回想起前段时间网上的相关争议,王女士怀疑自己小区原来的旧衣回收箱也是“不正规”的,因此被撤掉了。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2600万吨旧衣服被消费者扔进垃圾桶。将旧衣随意扔掉让不少人感到浪费,风靡一时的旧衣回收箱应运而生。然而就在这几年,旧衣回收箱“涨了商人腰包”的声音不断出现。旧衣服回收后的下一站到底是哪里,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

回收箱里的乾坤

王女士小区的旧衣回收箱从哪里来的,里面的衣物又去了哪里?

记者电话询问了该小区物业一名工作人员,但对方表示具体不太清楚,旧衣回收箱在三四年前进驻进来,当时对接的领导现在已不在小区工作。工作人员说,设立箱子的人会定期给小区交一些管理费用,放满后门卫会给负责人打电话让他们来清空箱子,但里面的衣服怎么处理他不清楚。在记者问到回收箱上是否有备案号时,对方表示没有看到,但有“环保回收”的字样。

记者在某知名二手平台搜索发现,有不少旧衣回收箱在挂卖,价格在100—300元不等,有卖家在商品介绍中写道:“泰安出售旧衣回收箱,60个箱子已投放小区,接手就能赚钱。”这些被挂卖的旧衣回收箱以绿色为主,记者将图片发给王女士后,她表示自己小区之前投放的就是这种。

记者与四川、陕西、云南以及江苏等地的一些居民沟通时了解到,不少小区的旧衣回收箱不止有绿色,其上文字也不统一。记者走访发现,具有慈善公益资质的旧衣回收项目,在回收箱上会标明该箱由某基金会或慈善组织设立,且有备案号或所属组织社会信用代码。而一些仅仅写着“环保”“循环”“绿色”等字样的旧衣回收箱则没有这类标识,有的也没有所屬机构、组织的具体信息与联系方式。

对于旧衣回收箱管理混乱、归属不清,无资质机构乱设回收箱等问题,去年3月,民政部发布了相关提示,强调“禁止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以慈善名义开展旧衣回收”。根据慈善法的规定,只有登记或者认定为慈善组织且取得公开募捐资格的社会组织,才能开展公开募捐活动,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展。而以公益慈善名义开展旧衣物等废旧物品捐赠回收,属于公开募捐活动,因此若以慈善名义回收旧衣物却用于牟利,则属于违反慈善法行为。

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些无资质备案、来源不明的旧衣回收箱虽不在箱体标注“慈善”“公益”字样,却与有资质的慈善回收箱放在一起,很容易让人误以为两者有着什么联系。

记者通过成都某小区旧衣回收箱上的备案信息,联系到中国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儿慈会”)西南地区项目负责人,对方表示该旧衣回收项目于2019年开展,在成都地区大约投放了1024台回收箱,但根据现实情况变化,这一数字有浮动。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该旧衣回收箱属于环保回收项目,为义务处理。“一般一个箱子装满是50公斤,我们有专门的消杀设备,进行消杀、清理之后,一部分会进行捐赠,一部分会进行环保再生处理。”但这位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将于今年结束。“现在很少有人接收旧衣物。而消毒、清洗和捐赠工作,无论是物流还是人工成本都非常高,我们想把慈善做足,捐赠剩下才去做环保处理,但环保处理所得都不够维持项目的基本费用。”

记者又询问了 四川省及成都市慈善总会,两家机构均表示近年来没有设立过旧衣回收箱,旧衣回收项目也相对较少。其中的原因可能在于“缺衣少穿的人少了”,四川慈善总会项目部相关负责人说。

“2022年我国就宣布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现在温饱问题早就不是贫困地区的主要矛盾。”一名慈善组织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年该组织都会接收到不少捐赠旧衣,但由于需要衣物捐赠的地区越来越少,这些衣物都被积压起来,出现浪费甚至污染。“以慈善为目的的旧衣回收箱将慢慢退出舞台,这是毋庸置疑的。”

集装箱里定去向

一张成都七中校服出现在非洲当地人身上的图片下,一名网友这样评论:“我的旧衣服还能这样进入‘全球化’的环节中?”

2022年年末,记者采访到成都龙泉驿区的吴老板,他正忙着嘱咐手下的人再收几批旧衣,并赶在春节前打包好运往广州。在那里,有一个他的老客户会对衣服进行处理,并于广州港出海。

在广州港的一百多条外贸集装箱航线中,大部分通往非洲和东南亚,而吴老板的这批衣服也将在分拣、处理、打包之后,从这里出发前往非洲。

吴老板对记者说,他的“货物”来自收荒匠,他也在一些小区张贴了二手衣物收购广告,广州二手衣物出口商则是他的“上线”。吴老板说,款式好、新一点的衣服广州老板才要,余下的旧衣做成地毯、大棚保温材料等。

记者发现,在“旧衣服网”上,吴老板也发布了广告,其业务范围里写着“专业供应出口类旧衣物”。而该网站大大小小的广告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样就是“出口”“海外”“非洲海运”。广告大多来自沿海省份。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经营有衣物回收项目的企业数量达到了11.4万家,而两年前这一数字为5.2万。将关键词加上“出口”,搜索出的相关企业也达到了2.4万家。

美国杜克大学文化人类学系博士候选人麻博洋曾于2016年到2017年间在非洲进行二手衣物市场的田野调查。第一次在非洲看见街边的男人穿着余姚中学的校服时,他感到十分诧异。“你可以想象到中国的商品在非洲很受欢迎,但很难想象有一天你穿过的校服会变成商品在非洲流通。在肯尼亚,或许有9成以上的人都穿着二手衣物。”

麻博洋在对中国—非洲二手衣物贸易历史进行回溯时发现,2011到2012年对于广东出口商来说是一个转折点,在这之前,更多的是非洲的贸易商到广东本土来寻找货源,而在这之后,越来越多的广东出口商开始进入到这条国际贸易的链条中。

“现实情况是,非洲这些国家的纺织业发展不完善,服装工厂主要为欧美发达国家生产衣物,这些衣物对于本地人来说不止是贵,同时款式也不多。他们认为二手衣物相对于收入水平更能接受,而且能穿出自己的时尚。”麻博洋说,二手衣物已经深入当地文化,当地人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好。

记者在与广东的几名出口商交流时得知,除了非洲,他们还在东南亚,印度等地进行二手衣服市场的开拓,还有商家在去年将二手衣投向东欧的一些国家。

尽管这些旧衣是走合法程序报关出海,但这些出口商还是有些讳莫如深。一名出口商认为,现在旧衣出口非洲已经不是小众生意,不少人对此有所耳闻,但许多人对于他们收旧衣物赚钱的做法还是有所微词,甚至觉得他们是“黑心商家”的也大有人在,因此许多贸易商并不太愿意公开谈论自己的“赚钱之道”。

“但我们的二手衣物销售商在非洲当地基本只能做批发商而不能做零售商,因为二手衣物的零售端为当地带来了数百万的就业机会。当地保护本土商家,我们的老板很难去做零售。”麻博洋在与肯尼亚的中国销售商交流时,一些销售商表示也曾试图发展零售,但较为困难,因此他们也在追求转型,将目光投向国内废旧衣物循环产业。

互联网里有新路

隨着旧衣回收箱的整治,以及旧衣受捐需求的减少,一些人在网上找到了处理自己二手衣物的渠道,也间接参与了旧衣物循环产业。

杨笑梅是一名来自成都的自由职业者。朋友们笑称她为“买衣狂人”,她说的衣服总是不断更新。“在他们的想象中,我的房子里有个空间会堆满不穿的旧衣服。”杨笑梅觉得朋友们的想象“合理”却又有点“落后”。

她对记者说,自从小区的旧衣回收箱取消之后,她就把目光完全转向线上。“我在网上搜索发现有不少回收衣服的平台,他们上门接收衣物,在网络平台以其他形式返利。”杨笑梅说,捐衣服不是为了钱,“我不反对一些商人把衣服拿去进行二次处理,但我应该有知情权。”

杨笑梅表示自己会看平台的介绍,或询问客服,了解自己旧衣的去向,“有些说得很清楚,收上去的哪些衣服会去做慈善,哪些衣服会进行循环利用。”

记者在网上找到一家二手回收平台。该平台客服表示,他们有合作的物流公司进行上门回收,回收之后,会按重量、品类等进行评估,并以“某豆”的形式返利给用户,而用户可以选择再用这种“豆”去做公益。

对于回收上来的衣服怎么处理,该平台相关部门主管郭鑫蕊告诉记者,对衣服进行分拣后,会将一部分合适的衣服交予评估过的慈善项目,而大部分将进行环保处理。据郭鑫蕊介绍,现在行业所说的环保处理,主要是通过化学或物理处理方式,把材料再生投入到建筑、工业等领域,比如环保布料的制作。

“现在国家倡导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但是我国每年的废旧衣物达千万吨,这些衣物如果不进行处理,只是当做垃圾进行掩埋和焚烧,会对环境造成相当大的破坏。”郭鑫蕊说。

一名二手衣物回收的创业者表示,这类平台的收入并不是依靠“二手衣物”本身的买卖进行营收,依托互联网,可以将赢利点转移到广告、咨询、策划甚至带货等方面。“互联网思维是二手衣物在市场循环中的一大助力。”他认为,人们的公益思维也在发生转变,以前的人可能更愿意直接把衣服交给需要帮助的人,但现在有很多专业的机构和平台,有针对性地做慈善,也更便捷。

郭鑫蕊也表示,其平台收入确有一部分来自慈善项目策划,“越来越多的公司想要通过做慈善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并树立良好的形象。我们则提供公益咨询、策划,这也是收入来源之一。”

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我国总体上仍存在回收体系不够健全、关键技术较为薄弱、行业标准有待完善、综合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意见》将“互联网+回收”作为了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但目前,该市场尚未成熟。

猜你喜欢

旧衣衣物慈善
旧衣的旅途
复古时尚的兴起
慈善之路
二手衣物在台“从黄金变垃圾”
慈善义卖
保暖的衣物
动脑筋,仔细看
女人衣物寄存公司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