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议鼓掌的三可、三不可

2023-05-30刘兰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3年1期
关键词:会场会议领导

刘兰

前段时间,在某高校物理学院工作的王晓鸿参加了一次学校会议。会前,她接到一份“鼓掌指南”,标明了在会议期间,哪些环节需要鼓掌。“比如,领导入场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落座,都要鼓掌;主持人介绍各位嘉宾时要鼓掌;揭牌仪式要鼓掌;党委书记讲话中提到学校名称要鼓掌;某市长讲完话,最热烈鼓掌。”王晓鸿告诉记者。

王晓鸿解释,学校要举办一个大型活动,不仅学校主要领导参加,还邀请了市上领导参与,因此学校便做出上述规定。“虽然有规定,但实际参加会议时,大家并没有都鼓掌。”王晓鸿说,被要求鼓掌,她还是第一次遇到。

这种被安排的掌声属于整治文风会风的范畴,也是纠治“四风”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此背景下,持续整治会风也将进一步推进。那么,会场上的掌声该不该响起?该如何响起?记者采访了多名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听听他们的声音。

不鼓掌写进了文件

在宁夏工作的刘新田是一名央企的员工,每年年底时,都会有北京总部的领导来宁夏视察工作,并开员工大会。“这样的会议是我们一年中比较重要的会议,领导讲完话后,我们会自发地、礼貌性地鼓掌,时长也就几秒钟,没人提前安排。”

自2015年参加工作以来,刘新田参加了不少各种规格的会议,但鼓不鼓掌完全出于自愿,不会有人强迫,也没人中途制止。他说,他在十八大之后开始参加工作,会风已明显改善,对前后的变化体会不深。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已经十年,经过持续整治,“四风”问题得到有力遏制。经历整治前后变化的郝博凯感触颇深。

十年前,郝博凯在某地级市委宣传部工作,经常参加市委以及市级单位的会议。在他印象中,很多会议介绍领导出场都要很久,每介绍一个领导,台下掌声一片,气氛似乎很热烈。可真正进入开会主题时,有的会议台下甚至能听到鼾声。这也说明大家并不喜欢开这样的会,鼓掌也没有实在意义。除了开会,领导下基层调研时,也会有基层干部和群众鼓掌欢迎。

十八大后,精文减会力度增强,郝博凯轮换了几次岗位,但开会鼓掌的情况越来越少。“刚开始时还有点不习惯。才通知不鼓励在会场上鼓掌那会儿,有一次开委机关大会,我习惯性地鼓掌,发现会场掌声稀稀拉拉,周围不少同事看着我,台上讲话的领导停下来,等掌声过去再继续讲。从那以后,我也注意到,会场的掌声越来越少。现在,‘介绍式’鼓掌的情况没有了只有一些特殊的会议才会鼓掌,比如两会之类的,一般会议很少听到掌声了。”

即使是两会,也存在不鼓掌的情况。2019年1月22日,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政协一届三次会议的小组讨论会上,没有了掌声。

讨论会一开始,区委副书记王正坤说:“今天的讨论会,主题就是双城同创。大家不要客气、不用鼓掌,单刀直入,不讲成绩,就说问题,只提建议。”区政协委员陈海生首先发言,用6分钟谈了对该地双城同创的建议,比如建议城管不仅管白天,更要管夜晚等,他的发言全是干货。

发言结束后,王正坤称赞:“就要像陈委员这样谈,不谈成绩,只谈问题建议,不要鼓掌,节约时间,提高会议效率。”

2个小时的小组讨论会,12名委员竞相发言,献言建策。“我当政协委员10多年,这还是第一次经历了几乎没有掌声的小组讨论会。这种清新流畅、高效快捷的会风,新鲜有趣!”陈文辉委员的感慨,说出了在场50多人的心声。

2015年某省两会期间,省长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不时有掌声响起。其中一名参会的省人大代表注意到,中间有很多掌声显得很尴尬,“其实掌声不是越多越好,我觉得大赞无声,很多代表部门利益或者零星的掌声,打断了省长作报告的进程和节奏。”该人大代表说。

一些地方甚至将“不鼓掌”的规定写进了文件。2019年5月8日,湖北荆州市出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的二十条措施》,其中第9条提出,“会议发言时不准在称呼前加‘尊敬的’等敬语,不鞠躬,不鼓掌。”此外,该措施还提出,领导调研不得安排“群众演员”等要求。

以文件形式规定在会议发言时不鼓掌,这在其他地方并不多见。这说明,荆州在倡导求真务实风气,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做出更多探索。

什么会议可以鼓掌?

改会风是为了给基层减负,不提倡鼓掌是为了提高会议效率,但并非所有的掌声都要“一刀切”地喊停。

“前几年我们单位的一个内部会议上,局长通报了各部门的工作进度,并表扬了业绩突出的几个科室。当时有同事为先进科室鼓掌,局长马上制止,还说‘已经喊不要鼓掌了,怎么不听招呼呢?’场面一度很尴尬。”四川某县生态环境局股长胡莉告诉记者。

不鼓励鼓掌不是禁止鼓掌,为了禁止而禁止反倒陷入另一种形式主义,应手随心动,声由感触而发。

作为地方的国家权力机关,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非常庄重严肃,极少鼓掌。但在2020年2月27日的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响起了罕见的掌声。

当年2月,南京市警方连续破获两起重大案件。在当天的会议上,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龙翔专门提到了这两起案件,并说:“我们南京公安真的很不容易,平安南京建设,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有今天。所以南京人都说,犯罪分子不敢到南京来,来了就让他走不了。南京公安让我们坚信,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当天,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全体人员集体在会场内为南京公安鼓掌。

因此,会议上到底要不要鼓掌,应视情况而定。通过采访,记者梳理出三种会议不鼓掌,三种会议可以鼓掌。

中央或省上等上级单位和部门来检查工作时,下级单位召开的汇报会,一般不会鼓掌。“比如前几年整顿清理高尔夫球场,中央和省上都派了检查组来检查工作,我们会和市级其他单位一起做汇报。这种会议很严肃,不仅不会有掌声,甚至会有批评声。”山西某市发改委原科员李金道说。

其次是从上而下的工作部署会,从中央到省再到市县,一般是视频会,不方便鼓掌。“这两年,关于疫情防控的会议就属于这一类。接近年关,关于保障农民工工资的专项工作部署也会通过这种会议形成传达。”郝博凯告诉记者,因为是视频会议,又是安排工作,所以不会鼓掌。

有专家参与的座谈研讨会也少有鼓掌。“在地方经济发展上,我们越来越重视农业的发展,比如苹果产业的发展,地方会经常邀請农业方面的专家来座谈,传经送宝。”李金道说,这种会上气氛很放松,但是因为讨论的议题比较专业和聚焦,也不会有掌声。

什么情况下可以鼓掌呢?“其实不是某种类型的会议会鼓掌,而是参会时,觉得领导讲话出口成章,内容精彩的,参会人员会自发鼓掌。”某市农业农村局干部代印说,他参加过一次全市规模的大会,市长讲话很有水平,脱稿讲了两个小时,深入浅出,条理清晰。讲话结束后,大会现场掌声不断。

“另一种情况是和参会者切身利益相关的会议。”代印解释,他曾参加了该市“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在动员会上,市委副书记为大家加油鼓劲儿,当副书记提到,干部驻村回来之后,三分之一的人要首先提拔时,会场响起了掌声。“这一剂‘强心针’让参会干部兴奋起来,掌声也特别热烈。”

最后一种是年终表彰大会,表彰先进时会鼓掌。“这是团体和个人的高光时刻,这种会议就不用再吝惜掌声了。”李金道说。

猜你喜欢

会场会议领导
《八七会议》
会议通知
会议通知
会场交流
来自十九大会场的福建女代表心声
会场内外
2016重要领导变更
ISO/TC8/SC8 期间会议在沪召开
开会呢,严肃点行吗?
不能比领导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