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中村社区营造研究
2023-05-30滕丽娟关凯泯
滕丽娟 关凯泯
摘 要:城中村社区营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基于此,结合广东深圳城中村现状和国内外社区营造研究,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通过查阅文献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深圳城中村社区营造策略。研究发现,南头古城通过社区营造,改善了整体环境,完善了社区功能,带动了商业、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对深圳城中村社区营造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深圳;城中村;社区营造;南头古城
深圳作为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外来人口流动性强,住房需求量较大,很多人会选择一个距离适宜、租金便宜的地方进行居住。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来说,城中村的房子是比较好的一个选择。在深圳这所快速发展的城市,大量人群涌入城中村,如何进行城中村社区营造,使居民和谐相处值得探析、思考。深圳南头古城作为在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典型城中村,通过社区营造、功能嵌入等设计方式缓解居民的生活压力,创造出新业态、新价值。社区营造的重点在于处理人与空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如果要产生交往行为就要有交往空间,而交往空间作为载体能较好地维系居民之间的感情联系,使得这里的居民感受到归属感、家园感与幸福感。同时,南头古城有着多年历史,蕴含丰富的文化,能够最大限度展现岭南文化特色,保留城市文化遗产。
一、深圳城中村概况
(一)总体概况
深圳城中村的改造从一味拆除逐渐转为以改造、整治为主,可见,微更新更利于城中村发展。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促使设计师与居民之间进行较为充分的沟通交流,使设计师及其团队在城中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居民的需求,促进了深圳城中村的改造。
深圳城中村具有一定的经济、文化、社会价值,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深圳城中村的房子以出租为主,可以容纳更多的外来人员,涵盖多样化人群,向租客提供了一个生存空间,降低了租客的生活成本。每个城中村的特征、蕴含的历史文化有所不同,在社区营造过程中应因地制宜,重视城中村具备的经济、文化、社会价值,充分发挥其潜力与活力。目前,深圳城中村社区营造面临挑战。早期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中村,后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青年创客等知识分子涌入城中村,他们需求多样且流动性强,而原有的城中村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城中村作为一个本土概念,是从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型的一个重要过渡形态,是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国外没有与城中村内涵相同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但自助型居住区(self-helping housing)与城中村具有较强的类比性。国外自助型居住区多缺乏必要基础设施,生活环境较差,在空间和社会经济活动上与其他城市社区隔离。很多学者将国内城中村与国外自助型居住区进行对比研究,研究二者的差异。
(二)南头古城概况
原南头古城有两旁高低错落“握手楼”形成的天际线、狭窄道路、古时遗址和青砖灰泥建筑,也有庙宇、西方元素教堂,还有改革开放的空间物证。原南头古城呈现出狭窄、拥挤、混乱的面貌,居民在街道的空地上晾晒衣物,整个街道空间狭窄,没有供小孩玩耍的场所(图1)。
改造后的古城保留了文化建筑,美化街道和建筑物,还引入了多元业态、公共活动空间,但仍存在运动空间不足、空间不够舒适的问题。受访者保安A有空就会去附近的公园跳舞,参加不同社区之间的广场舞比赛;当地居民B接送完孙子上下学后会在附近的公园散步,休息时唠唠家常进行社交;街边商人C表示运动设施比较单一,希望加以改善;周边居民D表示一到周末人很多,希望运动场地更大一些。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样本总量为200份,实获有效样本195份。调查显示:居民集中锻炼的时间为18:00—21:00,也有部分居民在7:00—9:00、13:00—18:00;部分居民选择在楼下、广场和街道活动,也有部分居民在附近公园与健身房活动;居民运动量不够的主要原因为活动空间规模小,缺乏活动场所。未来,需提升空间舒适度,开展节日活动、志愿活动与兴趣爱好社团活动。
二、社区营造研究概述
(一)国内外社区营造研究现状
“社区营造”的概念诞生于日本,日本的社区营造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70年代,日本为解决城市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城市公害问题,重视环境立法工作,依法治理环境问题;第二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日本动态地保护社区建成环境与传统街区民俗文化,引导社区居民參与公共设施的设计,以增强居民的社区意识;第三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日本社会中的非营利组织逐渐成为改善公共治理的新力量,与市民共同参与社区营造。
相较于国外,我国研究社区营造的时间较晚,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社区营造”被认为是,居住在同一地理范围内的居民,持续以集体行动来处理共同面对的社区生活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创造共同生活福祉的过程。目前国内学者主要从“空间”和“关系”角度对社区营造进行研究,探讨人与环境、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
(二)社区营造主要理论观点
社区营造的主要理论观点涉及人本化理念、人与空间的关系、地域文化遗产以及宜居性分析等方面。
1.人本化理念,即以人为本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的需求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与自我实现五大需求层次。从生理到自我实现这五个层次也体现了从级别最低需求到较高层次需求、最高层次需求的递进。在深圳城中村社区营造视野下,目前需要满足人们的较高层次与最高层次需求,即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需求。其中归属和爱要求建立起人与人情感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开展体育比赛或者组织集体聚会实现;尊重和自我实现则要求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人的行为要有目的性和创造性。
2.人与空间的关系
建筑师盖尔的《交往与空间》指出人们在户外空间中的活动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必要性活动指平时去上班、上学等活动,这种活动对环境的要求并不高;人在进行自发性户外活动时自身的意愿很重要,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在天气、设施、地点等因素都合适的情况下人才会进行此活动;社会性活动是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重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也是社区营造的重点之一,该活动建立在空间合适的情况下,当空间满足人的需求时,居民在此停留,产生社交行为。本文重点关注南头古城社区营造的交往空间所产生的社会性活动,探讨人与空间的关系。私密性、半私密性、半公共性、公共性空间对应着不同的社交程度,若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考虑参与活动的人数、交流活动的时间以及活动类型的丰富程度。
3.地域文化遗产
地域文化遗产包括建筑物、风俗习惯等。南头古城位于广东地区,体现了岭南文化特色,呈现出明清建筑风格。进行南头古城社区营造时,需要结合地域文化遗产元素。
4.宜居性分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是很难被改变的,如古城市井生活中的聚集性行为。在社区营造时,应考虑气候、人文等方面因素,增强社区的宜居性。
三、深圳南头古城社区营造实践
(一)南头古城社区营造概述
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深圳南头古城社区营造以更新改造、文化与商业结合为主。早在20世纪80年代,古城内外的保护和改造就已开始,相关部门也一直试图开发古城文化和旅游资源,促进古城发展。直到2011年,相关部门指出要把古城定位成一个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2017年,第七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在南头古城成功举行,主题为“城市共生”,通过室外展览与室内主题展,探析当代艺术介入公共生活、街区店铺更新升级以及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问题。在展区中,当地居民、游客都参与进来,思考“城市共生”问题。自2019年起,采用相关部门主导、企业实施、村民参与的模式,对南头古城进行改造,对文物建筑进行保护利用,基本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南头古城发掘社区问题,落实小巷点亮计划,召集了设计师与创意达人进行社区改造,进行“轻量的小设计”,对历史街区进行更新。
(二)延续历史文脉
南头古城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国时期。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岭南地区要地之一。现存的南头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明代万历时期,在此设新安县,县衙就在如今的南头古城中。南头古城在进行社区营造时延续历史文脉,将城垣、關帝庙、东莞会馆等历史建筑和街巷格局进行保留,充分展现历史文化特色。在古城社区营造过程中,设计师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文化传承问题,还原社区历史形态,以增强当地居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营造交往空间
古城南门广场保留了大榕树、散置石等元素,居民、市民都可以在广场上驻足。在古城内,“if工厂”屋顶花园给居民提供了交往空间,利用竹子作为隔断,分为了不同类型的功能区域,丰富多样的活动空间让受众面更加广泛。这些活动空间包括老年人喜欢的休息区与茶室、年轻人喜欢的健身房与互动式舞台、小孩喜欢的蹦床与秋千等。竹林屋顶给不同年龄层居民的交往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营造了清爽的交往环境,提供了功能混合度高且互不干扰的区域。
在南头古城“小美架”项目中,设计师根据各个场所的实际状况,设计了一系列功能性的模块,将小单元自由组合,构成大单元,以满足不同人群需要。该项目改善了公共空间环境,既设置了停车棚、垃圾桶等服务设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又营造了供人交流的空间,满足居民之间社交需求。
总体来看,南头古城通过组织活动与景观渗透等方式为居民与来访者营造社交空间,激发他们的社交欲望,促进了他们之间的深度交流。
(四)进行人本化设计
南头古城在社区营造时,遵循以人为本理念,进行人本化设计。考虑各类人群的行为模式,设置了小孩子喜爱的游乐设施、年轻人喜欢的智能化设施、中老年人喜欢的健身器材,满足了不同年龄层群体的需求。南头古城充分利用空间资源,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在社区营造中融入书法、舞狮、音乐等元素,在一个或多个空间中定期组织文化活动,如书法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区氛围。当地还为社区居民提供了练习、创作书法时需要的桌椅等设施,营造了展示、交流空间,促进了书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的设施符合人机工程学,能够保护老人身体,减少老人弯腰、蹲起等动作。
此外,南头古城挖掘社区人、事、物之间的关系,寻找能够引发当地居民参与社区营造的方法,提高了居民参与社区营造的热情。古城改造后整体环境得到改善,社区功能得到完善,年轻人的涌入带动了商业、文化产业发展。
四、结语
在城市化进程中,采用一味拆除重建的方式进行深圳城中村社区营造会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不利于城市文化的传承。深圳城中村是人口非常密集的地方,也是多元文化共存的场所,留存着宝贵的历史文化记忆和城市记忆。在进行深圳城中村社区营造时,应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遵循以人为本理念,营造交往空间,延续历史文脉。本文以南头古城为例,对深圳城中村社区营造进行研究,希望促进城市经济、文化等共同发展,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林,涂欣,陈升彪.哲学思维下的“城中村”归宿判断:从消亡走向重生[J].规划师,2017(9):134-139.
[2]李蕾蕾,任珺.城中村遗产价值:公共地理学视角与深圳案例[J].人文地理,2017(5):33-39,88.
[3]李海涛.从对立到融合:对城中村价值的补充认识和城村融合发展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21(1):53-59.
[4]车洁.借鉴日本福冈市经验 提升深圳城市宜居性[J].特区经济,2010(3):25-26.
[5]张松.留下时代的印记 守护城市的灵魂:论城市遗产保护再生的前沿问题[J].城市规划学刊,2005(3):31-35.
[6]李倩,许晓东.城中村改造研究热点及趋势[J].城市问题,2018(8):22-30.
作者简介:
滕丽娟,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关凯泯,西安美术学院视觉传达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