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激发活力 惠东老区华丽转身

2023-05-29刘芳朱浩然

源流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洞惠东县惠东

■ 本刊记者 刘芳 ■ 特约记者 朱浩然

1.《中洞改编》雕塑

2.白盆珠水库

花开三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记者一行再次踏上高潭这片红色的土地。青山环抱的小镇依然散发着山区独有的令人神清气爽的气息,而崎岖坑洼的道路却已被宽敞平坦的柏油路替代。挂着红色标语的太阳能路灯,肃穆威严的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红旗飘飘的马克思街、列宁街,各具特色的街头小店,络绎不绝的行人游客,宏伟壮观的东江干部学院……昔日落后破旧的山区已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现代化小镇。

“高潭的变化就是惠东振兴发展老区的缩影。”惠东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李江雁告诉记者,惠东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老区振兴,全县上下同心、想方设法推进山区老区发展,如今惠东的老区日新月异,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红色山区小镇之变

春风和煦,记者记忆中冷清寂寥的中洞革命纪念广场游人熙攘,阳光下的《中洞改编》雕塑巍然耸立,令人肃然起敬,周边的百庆楼、红军井、百祥楼、湖山书舍等已修缮一新,讲解员正认真对游客讲述红色遗址上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原来百庆楼旁简陋的擂茶档已被整洁的擂茶馆替代,不少游客在这里品尝独特的擂茶,体验制茶乐趣。

高潭是东江革命斗争的发源地之一,这里发动了较早的农民运动,建立了农会组织、党组织,诞生了全国最早的区级苏维埃政权之一。在长达二十多年的革命斗争中,高潭人民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建立付出了巨大代价,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加快高潭老区振兴发展,惠东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抓住上级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大政策机遇,加快山区老区振兴发展。2016年,惠州市启动“三个基地、十件实事”工作,至今各级先后投入20多亿元,相继完成东江干部学院、革命历史陈列馆、马列街改造、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等20多处革命旧(遗)址修复、潮惠高速连接线高潭段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高潭老区面貌焕然一新。据统计,2022年高潭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亿元,比2016年增长40.5%;全年接待学习旅游人数26万人次,比2016年增长2.7倍……这些直观的数据,见证了高潭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展现了高潭进入振兴发展快车道的实力。

2020年9月,作为省委批复的省级三所干部学院之一,东江干部学院揭牌对外运作,并成功入选72所全国党性教育干部学院名录。截至今年2月,学院累计承办培训班800多期,培训学员约3.87万人次,其中来自省直、地市厅级单位培训班120期。如今,东江干部学院辐射全省、面向全国的影响力初步显现,办学知名度持续提升。

2022年12月,被列为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能源建设项目的惠州中洞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全面动工建设,这座规划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总投资约83亿元的水电站,也是全省重点项目。该项目将于2026年全面投产,预计可拉动地方生产总值达38亿元。

3.安墩镇美丽乡村

山区老区连片开发

惠东县南邻大亚湾,北部是莲花山脉,拥有广袤的山区,当中大部分是革命老区。这些山区老区山林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受地理因素、交通条件等因素限制约,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近年来,惠东紧抓机遇,实施推动老区振兴发展支持政策,在2019年至2022年期间,获得来自中央、省、市各级补助资金和专项债券超100亿元,重点用于强化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健全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体系,为老区振兴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今年,广东省提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如何把山区优势和政策优势相结合,转变成为振兴发展的优势,成为惠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

“立足山区资源,以高潭老区建设成果辐射带动安墩、宝口等山区老区连片发展。”惠东县委书记邬泽勤介绍道,惠东高标准实施《惠东县“山区五镇”连片开发发展规划(2022—2030)》,推动高潭、安墩、宝口、白盆珠、多祝“山区五镇”组团发展,以“生态、农业、旅游、文化和特色产业”等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增强山区造血功能,加快山区老区连片开发。

目前,惠东规划建设“惠东县北部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公路”,打通北部片区路网,让山区老区人民出行更加方便;同时,加快建设惠州中洞抽水蓄能电站、新型储能等重点项目,并积极做好项目储备,争取更多政策机遇,助力老区人民“喝好水、走好路、读好书”。

“红色引擎”擦亮老区品牌

惠东是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东省革命老区重点县,县内革命文化遗产数量多、级别高、影响大。据统计,目前惠东已确认革命史迹163处,可移动革命文物239件,不可移动红色革命文物32处,遍布全县17个镇和街道。如何充分挖掘、保护、利用这些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惠东振兴老区面临的重要课题。

“让红色资源成为老区发展的生产力,就是最好的保护和传承。”邬泽勤表示,惠东将继续实施“红色引擎”工程,加大红色资源保护力度,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内涵,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开发文化经济价值,激活红色文化资源生命力。

4.惠东多祝镇

5.白盆珠镇横江村沿白马修建的碧道

“红色引擎”工程,就是要通过紧抓“挖掘整合中色资源”“强化组织体系建设”等工作,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紧密结合起来,打造“红色党建”特色品牌。“一方面对革命遗址活化利用进行评估,分级分类科学管理,另一方面开展红色宣讲、红色教育培训和红色体验等活动。”惠东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惠东将加强红色资源专项规划,加强对革命遗址保护管理和活化利用,确保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科学规范、协调有序发展;同时通过一系列行动打造出具有惠东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让红色文化融入到城市基因中。

近年来,惠东先后完成了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修复、中洞革命纪念广场修建、中共东江特委等20余处旧(遗)址修复工程,打造了一批省级、市级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墩五大革命遗址修复、粤赣湘边纵队展览馆、党员培训基地等已基本完工;稔山雁湖红军出港纪念地、梁化谢洞遗址群等也正加紧推进中……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为惠东壮大红色旅游产业,优化红色产品体系开发,探索“红色+民宿”“红色+生态”“红色+旅游”等特色化、多元化的乡村振兴模式,提供了丰富坚实的资源基础。

猜你喜欢

中洞惠东县惠东
我国首个超大容量变速抽水蓄能电站开工
最后的洞居式部落——贵州“中洞”探秘
第七届华夏诗词奖颁奖大会在广东惠东县召开
惠东渔家
“东江红都”中洞村
惠东港口
惠东渔歌的渊源、艺术特色及发展新思路
不同氮素水平对惠东甜玉米生长及叶片SPAD值的影响
龙门石窟擂鼓台南洞、中洞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