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人才振兴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融合发展的对策分析

2023-05-29丁明杰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农民院校职业

丁明杰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才。乡村的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组织建设等诸多具体工作都需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长期以来,乡村受教育、产业、环境和经济等诸多方面影响,留不住青年,吸引不了人才,形成发展的困局。2021年,广东实施组团结对帮扶模式,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科技特派员、“三支一扶”人员、高校毕业生志愿者、金融助理组团对901个乡镇“一对一”驻镇帮镇扶村。以陆丰市博美镇为例,围绕一年多以来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经验和调研结果,立足博美镇乡村人才现状,对乡村人才振兴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融合发展进行思考和探索。

博美镇地处陆丰市东部,总面积66平方公里,东与陂洋、内湖相连,西和城东镇毗邻,南临乌坎港,与桥冲镇交汇,北与八万镇相连,距陆丰市区15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镇下辖1个社区和11个行政村,47个村民小组,可耕地面积约2.1万亩,其中水田1.5万亩,旱地约6千亩,山地约3.4万亩,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适合农业种植,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广汕公路(国道)、厦深铁路(动车)、深汕高速公路和博碣公路(县道)贯穿镇区,交通条件便利,基础设施基本完善。而在人口情况方面,全镇共有约9万人口,常住人口不足4万,青年空心化严重,人口结构不平衡。在产业方面,集体产业力量单薄,大多数是个体小农经济,未能规模化科学种植,抗风险能力较差。在人居环境提升方面,雨污分流、农村道路建设、巷道硬体化、公共休闲运动设施等方面均存在不足。围绕博美镇的优势和不足,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优势,进行以下对策分析。

一、坚持产教融合,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也是强村富民的重要支撑。过去一段时间,产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缺乏产业致富带头人,导致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市场资源无法集中。二是缺乏科学种植知识,农民学习科学种植能力差,大部分农民的生产种植全凭经验,如长虫施药、过度用肥等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只能停留在低端市场。三是机械化种植程度低,在种植过程中人工耗费较大,如小番茄、茶叶、芝麻、花生等作物的人工成本超过收益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农产品的收益价值未能体现。四是现代化农业产业门槛较高,农民试错成本高,如设施农业需要搭建大棚,才能保证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但搭建大棚的费用需10万元/亩,这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遥不可及。五是产业模式落后,大多数情况是由收购商上门收购,没有市场定价权,若遇市场行情不好,很大可能就面临滞销。

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优化教育供给结构是国家对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的要求,鼓励校地合作、育训结合,加快培养乡村振兴人才。近年来,随着农民越来越重视对子女教育和高等教育结构的改革,乡镇每年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高中应届学生入读大学,包括本科教育、高職(大专)教育,但每年大学毕业生返乡工作的人数却寥寥无几,青年大学生人才严重流失。围绕农村产业发展需求,一是培养产业致富带头人,青年大学生群体是培养成为农村产业致富带头人的最佳人选,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可引导鼓励学生以农村产业发展为主题进行模拟训练,以赛促学,在比赛过程中学习农村产业的特点、发展前景和运营管理模式等。二是打造一批特色产业产教融合教育基地,为学生更好地发现、思考和服务产业发展搭建平台,定期组织教师、学生到基地进行研习,实地调研,了解不同产业的特色,分析各产业的优势和存在不足,思考处理问题的对策措施,解决农村产业的发展需求与专业技术服务能力相统一的问题,让学习更有目标性和实践性。三是发挥高职院校教育服务优势,开展职业培训班,组织行业专业学者到农村讲授和现场指导,传播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规律、机械化农业的优势、绿色有机种植的市场需求等,改变农民的传统种植观念。

二、坚持德技并修,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农民既是户籍身份,也是职业。但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大部分人只认可农民是户籍身份,不是职业,对农民一词的理解存在误区。从户籍的角度,具有农村户口的即是农民,而从职业的角度,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即是农民。正是对农民这一职业的曲解,很多农民希望自己的子女通过读书进入城市工作,从事真正的职业,很多大学生也不认可农民是职业发展的选择。乡村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领头羊,不仅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是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的传播者。更是先进科学技术的学习者和领头羊。[1]加强职业教育是高职院校的任务,一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中,加入对农民职业的教育,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农民职业和职业农民的定义和分析,融入家乡情怀教育,引导学生对新时代农民的理解,激发学生返家乡创业就业的热情。二是做好技能服务“三农”教育,在专业理论课和技能实践课程中,专任教师和实训教师应重视技能的应用服务范围的讲解,特别是适合运用到“三农”工作的技能,现代化农业对信息智能、机电、自动化、新媒体技术、公司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均有需求,在第一课堂融入关于“三农”的思政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热情,有利于提高技能的运用能力。三是加强专业实训教育,结合农村的特点、农村产业的需求开展专业实训教育。调研发现,博美镇的萝卜产业、冬瓜产业都停留在原始的种植方式,如遇恶劣天气影响则颗粒无收;小番茄产业的卡脖子问题则是采摘人工,农民的收益跟自己付出的人工成本基本持平;荔枝产业则是品质品种问题,农民对市场缺乏了解,对荔枝的更新换代缺乏技术,导致产品被市场所淘汰,久而久之,上千亩荔枝林成了撂荒果林。高职院校可把实训课堂放在农村的田间地头上,带领相关专业的学生走进农田试验所学的专业技术成果。如解决农作物的人工耗费问题,提高耕种和种植管理效率,种植条件的风险控制、农产品市场调研和实地分析等,让学生在实训学习中认识职业农民所需的专业技能,树立信心处理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三、坚持面向实践,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全面实现了小康社会的目标,解决了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但农村的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村饮用水、污水管网改造和农村道路(两水一路)问题离目标依旧存在差距,农村饮用水基本实现入户,但由于农民节俭的生活习惯问题,入户但不用,仍坚持饮用“免费”的地下井水,污水管网改造因改造难度大,资金紧缺,污水处理成本高等问题仍停滞不前,经调研,污水处理设备每天的运行电费高达500~700元不等,处理覆盖范围却只有100~200户,对集体收入较低的村是一笔较大的费用。农村道路建设仍存在部分巷道未硬化,如恶劣天气,通行安全隐患大。二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欠缺,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农村都有硬体化的小广场,但用于晒稻谷、停车,未安装休闲运动设施或运动设施较为简单,使用率低;公用厕所缺乏管理,卫生问题严重;鱼塘水质差,成为蓄污池等。三是交通安全问题严重,缺少交通安全警示牌,交通指示灯,农民交通安全意识薄弱等,交通事故常有发生。作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力军,青年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创造者与推动者。[2]高职院校是青年学习成长的集聚地,农村是最需要青年的地方,高职院校应坚持面向实践做好教育。一是锻炼学生的管理和服务能力,通过高职院校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平台,培养学生干部组织策划、沟通协调、志愿服务以及心理疏导等多方面能力,提升青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寒暑假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鼓励青年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知识运用到农村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深入了解基層所急所需,深刻感受家乡农村的变化,在农村的广阔田地寻找自身的价值体现。三是鼓励青年大学生毕业返乡参与乡村振兴工作,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乡村振兴”“广东山区计划”等,高职院校应将相关政策在学生群体中广泛宣传和解读,引导青年从基层社会治理的“旁观者”“搭便车者”转变为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成为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主力军和生力军。[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国家在推动现代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强调:启动实施技能型社会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地方试点,支持办好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强化校地合作、育训结合,加快培养乡村振兴人才,鼓励更多农民、返乡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应发挥教育优势,赋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强化职业教育特色,创新办学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参考文献:

[1]段月.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问题研究[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2(03):16-17.

[2]王道勋,陈延斌.社会治理中青年参与能力提升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9(01):70-74.

[3]邓蕾.培养特色人才 助力乡村振兴[N].华兴时报,2022-03-25(003).

[课题项目:本文是2022年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乡村振兴人才振兴与高校人才培养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项目编码:GDCP-DJ-2022-034。]

责任编辑何丽华

猜你喜欢

农民院校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