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2023-05-29刘瑞瑞
刘瑞瑞
统编教材在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安排了“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的学习目标,但许多教师认为批注式阅读应属于第二学段。实际上,批注式阅读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在训练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与自己、文本、编者进行多重对话的同时,把具有个性解读的内容用批注的形式表达出来。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现状
批注式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是不是真的行之有效呢?从当下的阅读实践看,是不尽然的,主要有以下情形。
首先是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批注。对于批注,很多学生把它当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教师哪天在哪一课上提出了批注要求,学生就用笔去圈画一下或者写上几行字就完事。实际上学生对批注的感觉不是“我要批注”“我想批注”,而是教师“要我批注”“逼我批注”,由此可见,学生对开展批注式阅读缺乏目的感,不知道批注式阅读对形成自主阅读能力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总是在被动地进行批注。
其次是教师不重视对批注方法的指导。批注式阅读有一定的操作规程,包括批注经常运用的符号、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批注角度、方法与内容等。但有些教师自己搞批注都一直停留在圈圈画画上,自然在指导学生批注时找不到抓手,只好让学生随便找个词句写上一些话。因此,学生在自主开展批注式阅读时也难以找到发展的方向,造成这种情形的关键是教师在批注式阅读上的不重视。
再者是批注式阅读整体上不景气。与生字词自主学习、课堂上朗读文章等相比,批注式阅读在学生中似乎难以形成气候,最典型的表现是:在相关单元学习中有认真的批注,之后就不了了之,这说明学生在批注式阅读上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除了上述原因外,教师没有把批注式阅读这种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的行为纳入课外学习评价体系中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换言之,教师在批注式阅读方法上实施有效指导后,还需要对学生在课外进行的批注结果设计多种关注方式,如让学生在相互督促预习情况时关注批注的情况,提倡学生在课后多交流自己批注的内容等。教师也应经常在教学中进行批注示范,发现学生有好的批注内容应及时表扬、展示、推荐。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特征
小学不同学段所进行的批注式阅读,其要求也是不同的。批注式阅读需要学生在大量实践中积累读写经验,并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方能实现思维水平的提升。
首先,批注式阅读具有层级特色。统编教材中由分散渗透、专题学习等形式来体现批注式阅读的层级特色。分散渗透式批注在低年级是通过课后练习来体现的,如《青蛙写诗》的课后练习:“青蛙写的诗里有逗号和句号,请你圈出来”,渗透的就是圈点勾画的基础批注方法。到了中高年级,分散渗透式批注出现在阅读策略单元和习作单元中,主要以旁批的形式呈现相关的核心知识,帮助学生从中学习、理解以及把握阅读策略或习作方法、技巧等。如阅读策略单元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文章就是将旁批作为引导学生进行情节预测的抓手,在习作单元的例文中,也有通过旁批来体现表达方法的相关内容。
其次,批注式阅读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在进行批注式阅读时,需要思考圈画什么,批注什么,在批注的过程中,思维一直在忙个不停。一般情况下,初读阶段多以圈点勾画的方式进行批注,这样的批注可与阅读同步开展,要求的是记录第一次阅读时所形成的判断;也可以批注一些简单的感想和疑问,让圈点勾画的内容变得更具体清楚。这些虽然属于浅层次思考,但屬于最基础的学情,包含了学生学习的起点,指明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入品读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针对需要深入思考的内容采用赏析式批注、审辨式批注等,把自己的领悟记录下来,也使自己的深度思维通过文字清楚地体现出来
再者,批注式阅读能培养学生品质。批注式阅读通常是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将个性化理解以文字的形式加以呈现,具有明显的理性特色,符合学生的心理逻辑,体现了学科的育人属性,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学生在学习不同文本时留下的批注,能够显示自己的心路历程。如学习《牛和鹅》,学生在对鹅“咬人”的认识上进行批注,显示的是自己如何克服内心恐惧感的过程,体现的是面对生活挫折的勇气;学习《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学生选择如何面对质疑和嘲笑进行批注,体现的是将心比心的待人处事之道;学习《陀螺》,学生对“鸭蛋”获胜的批注,能够体现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价值观。这些都可以说明,学生在批注式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反思能力。
三、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策略
批注式阅读作为一种传统的学习方法,要想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价值和意义,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打造批注式阅读的多维场域和多元样态,让学生习得适宜的批注阅读策略。
首先要激活学生批注的动力。激活学生批注的动力应从低年级开始,当学生尝试在课文中圈点勾画字词句时,教师一方面应肯定学生的批注行为,另一方面应有效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批注。具体的做法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批注范本,在自己的教材上进行以符号为主的批注,把自己的批注投屏到大屏幕上并进行讲解,如圈画标注难读的字词的翘舌音或后鼻韵母,以示强调;学生在读的时候,一看到标注就知道纠正自己的读音。学生仿照这样的方法,对自己觉得需要注意的内容进行标注。这样的批注能够帮助学生学得扎实,学生自然会坚持做下去。
其次要由仿到创,习得批注的方法。学生在学习批注式阅读方法时,教师要指导统一的批注符号,既方便学生快速进行批注,又方便学生互相交流时容易识别。如重点的词句用着重号标记,有新鲜感的词句用波浪线标记,不理解的词句用问号标记,感受深刻的地方用感叹号标记,关键性的词句用圆圈标记等。尤其是学习感想式、疑问式、评价式、赏析式、思辨式等以文字进行表达的批注时,选择什么样的批注角度、使用什么样的批注语言,学生一开始是仿照范例进行,逐渐地应以体现个性化为主,形成具有自己独特见解和创意表达的批注。
再者要在反复实践中形成批注的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探索新的场域与样态,摒弃传统的一次成型的理念,让学生通过反复实践真正掌握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这种反复实践不仅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即学生在课前预习时以感想式、提问式批注为主,课中深入研读时以评价式、赏析式批注为主,课后以思辨式、总结式批注为主;还体现在课内课外结合上,即课堂上学习运用批注方法开展阅读活动,课外尤其是在家庭中,与家长开展共读活动时把阅读所获以批注的形式呈现,并上传到相应的班级微信群中进行展示。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在课外积极开展批注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批注习惯。
总之,教师要充分认识批注在教学中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从小学习运用批注体现自己在阅读中的思考与发现,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