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看待教育中的“躺平”叙事

2023-05-29谢良梅

师道 2023年5期
关键词:躺平职称管理者

谢良梅

“万物皆可卷,躺平即正义”,成了当下一个颇具争议性的话题,教育行业亦不能避免。一方面,应试教育、升学竞争以及数字化评价加剧了教育内卷,引发了社会的不满;另一方面,教育中的躺平叙事又进一步触及大众的神经,引起管理者的不安。“躺平”叙事,首先表现在被称之为“佛系”的教师对学生不想管不愿管,也不在乎职称与荣誉的无欲无求的“超然”心态;其次表现在教师“不读书不思考不深耕”的工作状态,难以适应新时代对教师的更高要求。为此,教育管理者祭出治理“躺平”的法宝,就是惩罚与激励并行,如时下网络舆论热议的教师退出机制,或者学校普遍推崇的绩效工资差异化、等级化的运行方法,但更多的还是借助于荣誉、称号、職称与利益深度捆绑的手段来提升教师的职业成长空间,维持教师的职业热情。这就不难理解眼下连正高职称评定的门槛都在不断降低的现实。

对于教育管理者而言,教师的“躺平”叙事是不可容忍的,也时常需要拿到台面上对教师进行敲打,但在教师眼里,用“躺平”一词来定义自己的工作表现也是不可接受的,双方之间围绕“躺平”内涵常常展开拉锯战。比如,管理者认为教师不读书,就在寒暑假布置一堆书目,要求教师阅读甚至写读后感;管理者认为教师不学习,就搞出一堆名目繁多的培训,哪怕是上班期间都不得缺席;管理者认为教师工作不走心,就有了各种表格、记录让老师写得手软;管理者认为教师不深耕教育,于是各种教育教学比赛、各级课题申报以及各类名师工作室“满天飞”。教育管理措施呈现出主观化、运动化、痕迹化、功利化的特点。

我们理解教育管理者的苦口婆心,然而,结果是,许多教师的表现与管理者的初衷还是存在相当大的距离,他们用形式主义、功利主义消解了命令主义:读后感成了网络版;线上培训成了打卡,线下培训让课堂空转;教育教学比赛、评比得到专家的拍手称快,却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违和;课题研究大多数就是在填塞材料;甚至不少名师工作室都滑入圈子游戏与名利场的困境之中。大家辛苦忙碌一场似乎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毫无关系,与学生的成长毫无关联,除了一堆束之高阁的打印材料、少有人问津的论文论著,以及光鲜亮丽的宣传报道、从中获取实际利益的少数教师。

对抗教师的“躺平”叙事,教育看起来热闹非凡却似乎脱离了育人的本质。很多教师看起来挺忙,却不能稍微停留一下脚步去倾听孩子的声音,关注孩子内心的烦恼。这不由得使人产生疑惑:我们的教育系统是否制造了大批忙忙碌碌却遗忘了初心的教师队伍?

当我们把教育看作工具的时候,事实上我们的管理举措就固化了教育的工具性、功利性,早已背离教书育人的初衷,而这一切喧闹制造的背后难以避免走向资源抢夺、利益争夺的人性陷阱中。当然,管理的本质应是尊重人性,如果管理是放大人性的欲望,凡事都与利益挂钩,哪怕是隐形的,就不免带来投机主义、精致主义、利己主义,加剧教育生态的恶化。我们身边诸如此类性质的案例比比皆是。应该认识到,我们正通过各种平台与机制对教师进行分层,把师资队伍分成了三六九等,一方面,造成资源的分配不公,实际效益的差强人意;另一方面,大家都忙于锦上添花,而忽略了教育的公平更需要雪中送炭,由此又造成教育更大的“内卷”。换言之,“躺平”叙事在很大程度上促发了教育的喧闹。管理者总想做点什么的想法带来的可能是什么都没做好的结果。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既要利用利益手段对抗“躺平”,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又要教师保持一定的矜持以及较高的师德标准而不能吃相难看,还要心中怀有教育的初心以及对教育的敬畏,正如我们不能既要应试教育又要素质教育还要精英教育一样。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既要,又要,还要”的混乱逻辑带来的就不仅仅是折腾,还有可能是大规模资源的浪费。

喧闹过后,万物无声,一切事物都会回到它的原点,最终,评价学校的办学业绩、教师的教学实绩看的还是学生的成绩,似乎白忙碌了一场。这再次证明,有时候,管理者的想法过多,对教育来说不见得是件好事,一线教师想法多才更有意义。由于教育行业育人的特殊性,教师的想法应建立在职业的荣誉感之上,而非利益的考量上。想想看,职称如果不与利益挂钩,愿意奔忙的老师自然就少了,恰如多年前,对课题问津的老师不多而现在却是趋之如鹜,因为课题是当前职称申报的必然选项。或许,有人会说,这不就是反向证明了“躺平”叙事的真实性吗?事实却是,教师为了称号、荣誉、职称难免就疲于奔命、投机钻营,却忽略了对课堂的关注、对学生的关心。比如,那些评审、评比中一票否决的规定就让老师在管理学生时候选择了“维稳”“佛系”,以此来规避风险。立足这个角度看,解决问题的人无疑就是制造问题的人。正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只是个待遇却成了头衔一样,教育中的百千万人才工程只是为了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却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帽子,甚至在职称评审中拥有了“特权”。又如有些获得名师称号的老师就成了培训达人,不是在接受培训就是在培训别人的路上,造成本属于自己的课堂长期空转,引发学校其他老师的不满。凡此种种,提醒我们,人性是经不起利益诱惑的,借助利益之手来克服“躺平”,以往“躺平”的还是会继续“躺平”,因为资源会越来越集中在少数教师的身上,但是教学重任却仍在绝大多数教师的肩上,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这种错位倒挂在令人莞尔的同时,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躺平”叙事的合理性。

“去躺平”叙事寄希望于极少数教师、少数学校的辐射力、影响力带动更多学校的品牌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雁阵效应”,这种想法无可非议,却忽略了教育工作的平凡性、具体性、琐碎性、人文性与公平性的特点,本质上还是一种宏大叙事观。过分强调叙事的宏大往往就会忽略了对个体的关注,正如每个学生的成长有其独特的路径一样,每所学校、每个教师的发展也有自身的规律,本身需要岁月的沉淀、经验的打磨。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克制“一统江湖”的冲动,避免行政、经济等手段过分干预,进而强化了教育的标准化、模式化,把学校打造成了训练营,抹去教师、学生的个体性差异。

有时想想,我们为何不能给学校一个安静的校园,给老师一个安静的讲台,给学生一张安静的书桌呢?所谓宁静方能致远,教育智慧需要安静的思考与静心的耕耘。撇去利益的诱导,鼓励教师的自主成长,留下的才会是大批真正有初心的教育者,师德示范才更有实际意义,教育才能变得更纯粹、纯洁。

换个角度看,“佛系”教师也未为不可,有时候管得越多问题越多,问题往往也是管出来的。教育管理者一定要警惕滑入“躺平”叙事的认知陷阱之中,须知有距离的管理才能释放彼此舒适的空间。当然,度的把握也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躺平职称管理者
安全100分也不能躺平
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
躺平 花香自来
那些躺平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职称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