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地名概说(下)
2023-05-29孙进柱
孙进柱
以自然地理实体命名的居民地地名共75个,其中带有“河”字的村落26个,带有“淀”字的村落7个,带有“堤”字的村落9个,带有“龙”字的村落13个,带有“口”字的村落16个,充分反映了这一地域淀河密布、居民以水为伴的地理特点。安新县南河、河西庄,容城县大河、罗河,雄县北涞河、岔河等村落,均为因古河道或地处古河道而得名;容城县北河照、东河村是因北临南拒河而得名,雄县杨临河、大临河则是因临赵王河而得名。以淀为名的村落主要集中在安新县,其中有的地处白洋淀周边,如大淀头、西涝淀;有的坐落在白洋淀内,如光淀。以堤为名的村落,多是坐落在堤岸之上,如安新县崔、王、高、朱公堤,原统称公堤村,位于新安北堤边。以龙命名的村落,多是取龙治水之意,期盼能够减少水患,如容城县白龙村[1]。雄县龙湾原称郝、郭二庄,因村庄坐落于大清河拐弯处,村名改称龙湾[2]。以口名村的村落多是坐落于河口地带,如安新县赵北口,战国时期为燕国、赵国交界处,又为白洋淀诸水东流之咽喉,故取名赵北口[3]。容城县黑龙口,因古时此处为萍河渡口,传说水中有一条黑龙,故名黑龙口。元末,在河岸边修建一座龙王庙,部分居民迁至渡口附近定居建村,即以渡口名为村名[4]。一些村落的名称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带有水的意象,如安新县漾堤口、采蒲台,雄县茫茫口、马蹄湾等,体现出鲜明的地理和生态特色。“而雄安新区也将建成一座生态城市,这些都是可以归纳梳理的待保护地名”[5]。
以所在方位命名的居民地地名有63个。这一类地名以派生地名为主,多是围绕县城或某一区域核心地名而产生,相对县城的方位命名,如安新县南合街,容城县东关,雄县三铺;相对某一区域核心地名命名,如安新县南关、东角均是由古安州城而衍生的,容城县仇小王、李小王是围绕平王命名,雄县米东大村、米西庄由米家务派生而来,城东、七里庄是因古鄚州城而命名。这一类地名与此区域原生地名连带关系紧密,地理方位指向明确,易于为当地人所接受。
以某种寓意命名的居民地地名共52个。其命名多是蕴含着人们的某种希望,或是乡愁、或是愿望、或是一种选择,如安新县山西村,明朝永乐年间,有几户人家由山西迁至此地定居,他们怀念故土,便将定居之地取名山西村[6]。雄县乐善庄原名双柳村。因清乾隆年间,村民张甲乐、张甲善兄弟二人与旗人打官司打赢了,村民为纪念张氏兄弟,改村名为乐善庄[7]。安新县留村建于明永乐年间,原名刘村。后因遭水患,村庄侥幸留下,因此改称留村[8]。容城县留村始建年代不详,原村名也不可知,元末明初时,此地发生兵灾,人口伤亡严重,灾后留存的居民重新建村,故取名留村[9]。容城县崇明庄,是因为1941年中国共产党抗日民主政权为便于领导,将驸马庄、夏庄、新庄窠三个村合并为一个村,因当时人心向党,相信前途光明,遂取村名为崇明庄[10]。雄县东里长、西里长村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因村庄低洼易涝,乡里居民不断在村中垫土,使村庄增高,故取村名为里长,后随着人口的增长,分为东、西里长两村[11]。此类村落地名不少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和这一地域特色地理元素。
除以上命名类型,还有以神话传说或以居民职业命名的,共6个。如安新县北龙化村,清雍正《高阳县志》载:“其命名以猪化龙也[12]”。安新县烧盆庄,是因清同治初年,一位擅长烧盆者到此地定居后建起盆窑,以烧盆为业,故取村名烧盆庄[13]。有些村落名称,现在看起来与职业没有关联,但如追根溯源,即可发现其原始名称与村民的职业联系,如安新县喇喇地村,建于明永乐年间,有山西迁民来此定居,因该地低洼积水,居民以打渔为生,遂取村名拉鱼地,后来村民不再以打渔为业,村名也演变为喇喇地[14]。 此类村落地名多集中在安新县,带有明显的白洋淀水乡的特点。
地域特色鲜明的自然地理地名
雄安新区的自然地理地名以淀泊、河流为主体,而白洋淀则是其核心。白洋淀是雄安新区生态之眼,所以在《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特别强调要做好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实施退耕还淀,淀区逐步恢复至360平方千米左右”“对现有苇田荷塘进行微地貌改造和调控,修复多元生境,展现白洋淀荷塘苇海自然景观”“远景规划建设白洋淀国家公园”[15]。这是保持白洋淀生态底色的重要举措。
历史上白洋淀有“九十九淀”之说,包括白洋淀本淀在内的现存百亩以上淀泊有99个,每个淀泊都有名称,命名方式多样,或以历史事件命名,如烧车淀、涝王淀;或以位置命名,如城北淀、留通淀;或以意象命名,如聚龙淀、泛鱼淀;或以姓氏命名,如唐家淀、胡家淀;或以鱼、鸟命名,如鸪丁淀、鲥鯸淀,或以水生植物命名,如藻苲淀、荷花淀;或以形状命名,如半角淀、弯篓淀等。均各具形态。也有一些古代淀泊现已消失,如位于安新县北部的古大渥淀,又称大溵淀或大殷淀,清乾隆《新安县志》载:“大殷淀在县西北五里,即《水经》所谓大渥淀也,周围四十里,白沟河溢出,由容城天沟芦草湾水汇而为淀。”[16]此淀消失后,此处成为村落,谐音演化为大王淀,后简称大王村[17]。
白洋淀作为一个地理单元,是华北平原自然湖泊的典型代表,历史上被称为九河下梢,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的大部分河流汇集于此。其盈缩消长既与自然大气候密不可分,又與人类活动形成的局部气候有紧密联系。在遥远的地质年代主要是自然的影响,地质的变迁和气候的变化决定着白洋淀水量和面积的大小。自有人类活动以来,在各个时代,出于各种目的,对于白洋淀的人为影响越来越突出,白洋淀的湿地面貌对于水生物种、湿地植被的变化,以及对于华北局地气候的影响备受关注,所以才有白洋淀是“华北之肾”的说法。
白洋淀作为一个经济单元,淀区百姓傍水而居,靠水生存,他们在与水的朝夕相处中,懂得了对水的取予关系,也在与水旱灾害的拼搏中磨练出不屈的意志。水的消长,年景的好坏,承载着一代代人的喜怒哀乐,无论是鱼苇菱藕等水生物种的自然繁育、产出和人工养殖及种植,还是垦殖种稻、水上航运,对水旱灾害的抵御和救济,都体现了白洋淀水乡经济与周边旱作农业经济不同的特色,依托水体景观的现代旅游业更是赋予了白洋淀经济新的内涵。
白洋淀作为一个历史单元,历史发展的每一页上都写有精彩篇章,无论是淀区民众的生活史,還是古往今来淀水中映下的无数布衣百姓、墨客骚人、侠士武夫、帝王将相的面影,淀中凝聚的历史事件更使白洋淀增添无穷魅力。从战国时期的燕国南长城,宋辽时期众多北宋守边名将屯垦戍边、以水为栅抵御辽兵,金章宗的渥城,月漾桥下明代的沉戟,赵北口、端村等地留下的清康熙、乾隆皇帝的行宫遗迹,赵北口的十二连桥,再到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孙犁纪念馆,都在展示着白洋淀的桩桩往事。
白洋淀作为一个文化单元,其文化意蕴耐人寻味。从渥城书院、三台书院的设立可反映白洋淀地区人民崇文重教之风;从历代文人墨客、帝王将相咏白洋淀的诗文中可品读出白洋淀旖旎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和淀区的风俗画卷。孙犁的《荷花淀》写出淀区人民的精神,在其笔下,白洋淀的一荷一苇都被赋予了性格,在诗情画意中体现了不屈不挠的灵魂。
汇入白洋淀的河流有潴龙河、唐河、孝义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白沟引河,历史上这些河流源源不断地将清水送入白洋淀,使这片华北最大的湿地始终有水的滋润和循环,保证了白洋淀焕发出勃勃生机。同时白洋淀周边的河流南拒马河、白沟河、大清河、赵王河等也与白洋淀是共生的关系。要使其承载起“千年大计”的生态核心重任,则必须加强白洋淀的全流域综合治理,全面改善生态环境,使各条河流常年清水流淌,让白洋淀之水进入自然循环状态。
体现地域特点的专业地名
雄安新区的专业地名,以堤防和水利枢纽工程为主,符合当地的地域特点。这里的堤防都很有历史传承,著名的千里堤,有的堤段有秦堤之称,捍卫着潴龙河和白洋淀东南及下游的行洪安全;四门堤始修于北宋,保障着白洋淀西南上游村庄不受洪水的威胁;基本利用战国时期燕南长城遗址形成的新安北堤,大致圈定了白洋淀的北部边界。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这一地区兴建了两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其中新盖房水利枢纽控制着大清河向下游泄洪和通过白沟引河向白洋淀输水,枣林庄枢纽控制着白洋淀向下游泄洪。这些水利工程都在防范洪涝灾害、泄洪排沥、引水灌溉中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
反映历史变迁的行政区划地名
雄安新区的行政区划地名,反映了此区域行政区划的历史变迁。从战国时期城邑的产生,到秦代在这里建立易县,西汉容城县建立,唐武昌县的建立,五代时期雄州的产生,金代安州、渥城县的出现,大部分具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容城、雄县均为河北省千年古县。历史上,县级行政区划无论是其治理区域还是其名称都是相对稳定的,县级以下行政区划,则随着各个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基层社会的治理方式、人口的增减而不断调整。
雄安新区在清代以前,基层治理单位有乡、社、里、屯等,清末,县以下开始有路的设置,如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雄县分城关六铺和东、西、南、北四路。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又将全县城乡划为东、西、南、北、中五区[18]。民国年间主要是区、乡的设置。新中国成立后,县以下分区、乡(镇)两级。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体制后,县以下由人民公社辖各生产大队,一般一个行政村就是一个生产大队。1983—1984年改变人民公社的行政体制,恢复乡镇建制。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日趋便利,几次全乡并镇,或撤乡改镇,形成21世纪以来的雄安新区乡镇行政区划的格局。
截至2020年底,雄安新区三县下辖行政建制镇22个、乡11个。一般乡镇的名称是用其驻地村落命名,县城驻地镇以所在县级行政区域命名,如容城镇、安新镇、雄州镇,也有的乡镇开始设置时其驻地是个片村,以此片村的名称命名,后来随着发展分为若干个村落,其片村名称已不作为村落名称使用,但其乡镇名称仍然使用原名称,体现了历史的延续性。如安新县安州镇、老河头镇、三台镇均为此类情况,其中安州镇驻地历史上曾是安州治所,安州裁撤后,其治所成为较大的片状村落,分成7个自然村落,各有其名,安州便逐渐不再以自然村落的名称出现,但安州镇作为行政建制镇的名称则没有改变。
通过解读雄安新区地名,可以洞见雄安地区人文历史和自然地理的基本肌理。这是世代繁衍生息在这里的人群,在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在与自然灾害相博弈,在历史发展的大浪淘沙中留下的智慧结晶,也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地名,体现了名称的稳定性、内涵的丰富性、通俗实用性和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特点。地名名称比较稳定的有行政区划地名中的县级地名、居民地地名、自然地理地名,这几类地名不少从产生之日起就一直沿用,如容城、唐河作为古老的地名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居民地地名中,产生于北宋及以前的有102个,其产生的时间距今都有一千余年。
地名不仅是一个称呼,承载的是从产生之日起便开始积淀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特性,雄安地区的文物古迹几乎都散布在各个村落,所有的非物质文化几乎都赋存于村落之中,活化在村民的生活和习俗中,记忆着民间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依存的关系。这些地名绝大部分都很通俗,贴近百姓的生活习惯,是人们日常交流的依凭,易记好用,有的朗朗上口,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也有些地名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如行政区划地名中的乡镇地名、专业地名中的文化教育和交通地名等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在雄安新区大规模建设中,如何处理老地名与新地名之间的关系,已经是摆在眼前的课题。自雄安新区成立以来,已有几十个村落整体征迁,这些村落地名也随之消失,存在于这些村落中的故事也就无处栖身。保护和使用富有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的地名,延续当地的历史文脉,体现特色文化,“让寻根的人找到回家的路”“存续雄安新区的文化内涵,链接文化脉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新区建设的文化底蕴和软实力”[19]。应是雄安这座未来之城建设中应该给予重视的。
参考文献:
[1]河北省地名区划档案资料馆:《河北政区聚落地名由来大典(下)》,九州出版社,2016年,第103页。
[2]河北省地名区划档案资料馆:《河北政区聚落地名由来大典(下)》,九州出版社,2016年,第185页。
[3]河北省地名区划档案资料馆:《河北政区聚落地名由来大典(下)》,九州出版社,2016年,第125页。
[4]河北省地名区划档案资料馆:《河北政区聚落地名由来大典(下)》,九州出版社,2016年,第103页。
[5]王胜三:《弘扬地名文化延续历文脉——“五问”河北雄安新区地名保护与传承》,载《雄安新区村落地名录·代序》,人民出版社,2018年。
[6]河北省地名区划档案资料馆:《河北政区聚落地名由来大典(下)》,九州出版社,2016年,第124页。
[7]河北省地名区划档案资料馆:《河北政区聚落地名由来大典(下)》,九州出版社,2016年,第188页。
[8]河北省地名区划档案资料馆:《河北政区聚落地名由来大典(下)》,九州出版社,2016年,第123页。
[9]河北省地名区划档案资料馆:《河北政区聚落地名由来大典(下)》,九州出版社,2016年,第104页。
[10]河北省地名区划档案资料馆:《河北政区聚落地名由来大典(下)》,九州出版社,2016年,第105页。
[11]河北省地名区划档案资料馆:《河北政区聚落地名由来大典(下)》,九州出版社,2016年,第687页。
[12](清)清严宗嘉修,李其旋纂清雍正八年(1730年)《高阳县志》卷一《舆地志·乡社》。
[13]河北省地名区划档案资料馆:《河北政区聚落地名由来大典(下)》,九州出版社,2016年,第127頁。
[14]河北省地名区划档案资料馆:《河北政区聚落地名由来大典(下)》,九州出版社,2016年,第128页。
[15]《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8页。
[16](清)高景、孙孝芬纂,张鳞甲增纂乾隆八年(1743年)刻本《新安县志》卷一《舆地志·山川》。
[17]河北省安新县地名办公室:《安新县地名资料汇编》,1984年内部资料,第75页。
[18]民国18年(1929年)刘崇本纂《雄县新志·法制略·建置篇》。
[19]王胜三:《弘扬地名文化延续历文脉——“五问”河北雄安新区地名保护与传承》,载《雄安新区村落地名录·代序》,人民出版社,2018年。
作者单位: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