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野生松蘑子实体碎屑扩大其发生面积及产量的试验*

2023-05-28高照龙曹德宾王广来刘彩芹

中国食用菌 2023年2期
关键词:撒播牛肝菌碎屑

郭 兵,姚 利**,高照龙,曹德宾,王广来,刘 军,刘彩芹

(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2.农业农村部废弃物基质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100;3.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山东 济南 250100;4.山东喜来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兰陵 277700;5.青岛康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胶州266325;6.胶州市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山东 胶州266325)

松蘑,又称松菇、松蕈等,多为乳牛肝菌属(Suillus)或牛肝菌属(Boletus)的一些可食用菌类[1-2]。其中常见的品种如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L.exFr.)Gray],分布于我国华北和东北部分地区,常于夏秋季节散生或群生于松林,可与松树形成外生菌根[3-4]。

松蘑在全国各地多有分布,东北地区有松蛾(儿)、山蛾(儿)等名称,河北等地称之为松菇、松蘑,山东等地称其为粘蛾子、粘窝子、黑蛾子等。目前技术条件下,松蘑尚不能进行人工栽培,市场上的松蘑产品全部来自于野生采集。近年来,虽然其他人工栽培食用菌品种及其数量不断增加,但松蘑在市场上的占比并未随之降低,相反却有稳中上升的趋势。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牛肝菌营养价值较高,不仅富含蛋白质、纤维素等营养成分,还含有黄酮、麦角甾醇、腺嘌呤等多种活性成分,因此具有抗氧化、预防感冒、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作用[5]。如作为我国东北名菜“小鸡炖蘑菇”食材之一的点柄乳牛肝菌[Suillus granulatus(L.)Roussel],不仅营养丰富,同时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对小白鼠肉瘤S180 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分别为80%和70%;此外还是治疗大骨节病的药材之一[1,6]。

2)牛肝菌具有特殊的野生菌气味和粘滑的口感,能起到解腻的作用,还可以帮助食用者尤其是中老年人解决便秘问题。如备受人们喜爱的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Berk.&Broome)Boedijn],其个体肥大,菌盖表面光滑,口感软而粘滑,菌管部分脆嫩,味道鲜美[7]。

3)牛肝菌的总产量难以提高,但市场的需求量在逐年上升,这也是牛肝菌价格居高不下且市场地位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

牛肝菌之所以难以实现人工栽培,是因为其属于外生菌根真菌,菌丝与子实体需要与松林共生才能生长,这也是目前难以人工驯化的主要原因。此外,牛肝菌类真菌的菌丝体生长缓慢,漫长的生长过程增加了被杂菌污染的风险,且其含有的大量酚类物质在菌丝体生长过程中易被氧化,造成培养基褐化从而抑制菌丝生长,因此其菌丝体的分离及培养较困难[8]。对于野生牛肝菌而言,其总产量除受温度、湿度、光照等自然条件影响外,着生面积大小也是主要因素[9-10],在自然条件下牛肝菌的着生面积扩展很慢。因此,试验拟通过人工干预的方法,加快其着生地面积的扩展速度,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最终的试验结果比较理想。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制备细土

选择壤土或沙壤土,不选黏土和纯砂;将土壤晒干后破碎,过筛(孔径为5 mm)后获得细土,备用。

1.1.2 收集野生牛肝菌碎屑

收集时间为2018年8—10月,收集碎屑时采收的子实体见图1。

图1 采收的子实体Fig.1 Harvest fruit bodies

如图1世纪,子实体采收后进行晾晒。待晒制中的松蘑子实体堆起后,利用工具将摊晒时产生的碎屑收集起来。然后及时将碎屑摊开晾晒,待其含水量为15%左右时,使用孔径为5 mm 的筛子过筛,得到更为细碎的子实体碎屑。碎屑中除子实体组织外,还可能含有孢子。将子实体碎屑与细土按照质量比1∶9 拌匀后即为试验所用的“松蘑碎屑土”。

1.1.3 试验工具

清扫器具、扫帚、铁锨、编织袋、喷水工具等。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石子沟山区。共设置5 个组,即4 个处理组和1 个空白对照组(CK),每组设2 个重复,共计10 个试验小区。试验区的四周拉上彩色塑料膜作为边界,在每个小区靠路端(山脚处)每10 米拉设1 条标志线作为起始标志,随后沿山顶方向将线绳拉至66.7 m 处打桩为标记,即每个试验小区的面积为667 m2。每个试验小区用木牌和记号笔编号,以便区分和记录。各组设计详见表1。

表1 试验设计Tab.1 Experiment design

如表1世纪,以人工的方式在各试验小区撒施松蘑碎屑土,以第1 次播种时间为起始日期,之后第60 天为结束日期。之后进行出菇管理、观察记录直至采收。

1.2.2 撒播

松蘑碎屑土的撒播时间为2018年9月至11月,根据试验设计的撒播频率及撒播量进行;撒播后喷水,使松蘑碎屑尽快随水落入腐殖层下、土壤表层或土中。

1.2.3 出菇管理

2019年8月开始出菇,一直到10月,整个过程不使用任何药物,任其自然出菇,目的是收获与普通野生菇品质一致的子实体。松蘑等保护性栽培地,需要经常喷洒杀虫杀菌药物,以保护松蘑的菌丝和子实体免受病虫侵扰。出菇期间的管理,主要是防止人、畜、野生动物的践踏毁坏,试验中所使用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专人值守,使用铜锣、喇叭、音响等物理方式驱逐。

2)参照山东等地果园防鸟啄食的方法,拉设彩条,利用彩条不断抖动、发出彩光及声响的方式驱逐鸟兽。

3)在野兔、狐狸等出没的区域,架设高度约为50 cm、长度不限的尼龙网,其最大孔径要求小于5 cm,以防对野生动物产生危害。

4)利用电子产品录音并定时播放的方法,播放一些令兽类产生恐惧的声音(狼嚎、虎啸、狮吼、鞭炮、枪炮声等)以驱赶鸟兽。

如在出菇季节遭遇干旱,则会极大影响产菇量,因此,可使用微喷带给培育地增湿,以促进菌丝萌发和现蕾,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1.2.4 采收

2019年8月至10月,子实体达到成熟后,每天早上采收1 次,一般时间段为6:00 至10:00。采收的鲜菇按大小和品质进行分类,自然晒干。

1.2.5 数据统计

主要考察指标为试验小区(667 m2)的子实体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对各组试验产量的分析结果详见表2。

表2 产量分析Tab.2 Yield analysis

如表2世纪,每个处理组产量均高于对照CK组,处理3 的试验效果最佳,其基本条件是一次性撒施牛肝菌碎屑土量大且间隔时间短,与其他试验组相比,撒施牛肝菌碎屑土的总量最多,故其菌丝萌发数量多,在土层中以较快的速度形成了较强的“集团优势”,故其出菇体量亦大。处理1 虽然撒施牛肝菌碎屑土量少,但由于间隔时间短,最终效果优于处理4,表明撒施间隔时间的长短为较重要的因素。

3 结论与讨论

大多松蘑至今仍为纯野生采集,尚不能实现人工栽培,目前尚未见利用松蘑碎屑扩大其自然产量的相关报道。本试验中将松蘑干制过程中产生的碎屑等进行简单的机械粉碎,将之与细土混合后撒播至原产区及周边林下更多的区域,扩大松蘑的产菇密集度和着生面积,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最初认为撒适量是影响野生松蘑产量的首要因素,但结果显示子实体碎屑土的撒播间隔时间才是制约因素。这为松蘑的人工栽培或半人工栽培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途径,有望将野生松蘑由传统的无序采集转变为专业化培育,从而进一步实现标准化产出、质量控制等。

根据试验结果,后期可将松蘑碎屑土撒播量和间隔时间进一步优化调整,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结果。松蘑碎屑土撒播后,首先是确保其顺利落入腐殖层下或土层中,其中喷水是关键步骤。此前曾根据气象预报,选择在雨前及时撒播,但该方法不适宜远距离、大面积操作。因此,建议在撒播前先考虑储水或运输手段,以免碎屑土留于地表、迟迟不能进入土层,影响试验或生产效果。松蘑所含的营养元素基本来源于着生地的土壤中,因此土壤所含营养元素将影响子实体所含营养元素的种类及含量,因此给土壤施以外源性营养如锌、硒等,有利于获得富硒、高锌的松蘑,以便进一步提高其品质和经济效益。把单纯采收野生松蘑发展成为一种产业,可有效提高当地人保护和培育松蘑的积极性。

在试验中发现,大片的林下若只有一个野生食用菌品种,一旦该品种采收完毕,林下土地资源将长时间处于空闲期,不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因此可以根据各地区的温度、气候特点、林木品种及其郁闭度等自然条件,采取多品种配合等措施,增加野生菌种类,从而延长野生食用菌生长时间,使林地在大多季节都有食用菌可采。未来,这可作为一种文旅新类型、新业态,同时也可为当地经济发展增加新途径。

试验揭示了“废物利用理论”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世界上本无废物,有的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根据该理论,尤其在大农业生产中,“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应用前景广阔。以本试验技术路线为参考依据,未来可将其他尚不能进行人工栽培的野生食用菌品种进行类似研究,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菜篮子”需求和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要求。

猜你喜欢

撒播牛肝菌碎屑
绿马车
Sweet Carrots甜甜的胡萝卜
云南发现4.2公斤野生牛肝菌
一种具有塑料碎屑收集机构的水磨床
无人机撒播装置防治水稻杂草试验
清洁搅拌机的小妙招
撒播爱的种子 托起梦想的翅膀
——九江市浔阳区第一幼儿园发展略记
渤中X油田沙一段生物碎屑白云岩井场识别方法
牛肝菌的功效
最好的老年人食谱——牛肝菌扒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