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 和血清纤维蛋白原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
2023-05-28段树静何志伟郭楠楠安江科
段树静 何志伟 郭楠楠 安江科
慢性肝硬化是全球范围内临床常见的慢性肝病,可诱发肾功能不全,导致腹水形成[1]。30%~60%的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细菌感染并发症,其中10%~30%为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病死率为10%~46%[2]。研究表明,SBP 患者的某些症状可能被肝硬化症状或药物作用所掩盖,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并且因大量腹水使机体对炎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导致腹部体征不典型,体温无明显升高[3],若并发SBP,患者病情将急剧恶化,易导致终末期肝病患者死亡[4]。临床上仅凭患者症状和体征诊断SBP 的准确率较低,因此寻找简便有效的肝硬化腹水并发SBP 的早期诊断指标有重要的意义。CD64 在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单核细胞中均呈高表达,但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几乎不存在于中性粒细胞中[5];然而,在有细菌感染的情况下,CD64 在中性粒细胞表面呈高表达[6]。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CD64 诊断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 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并受抗生素治疗的影响[7]。纤维蛋白原(FIB)在肝细胞内合成,可反映机体凝血功能,并参与调控炎性反应[8]。本研究通过检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 和血清FIB 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 的诊断价值,以期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1 年6 月至2022 年11 月石家庄平安医院收治的60 例肝硬化腹水并发SBP 患者纳入SBP 组,另选择60 例同期无SBP 的肝硬化腹水患者纳入非SBP 组。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 年更新版)》[9]中肝硬化的诊断标准;(2)符合《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肝肾综合征临床实践指南》[10]中腹水和SBP 的诊断标准;(3)年龄≥18 岁;(4)患者及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其他恶性肿瘤者;(2)伴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3)有药物禁忌证及过敏体质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202105-11)。
1.2 资料收集
收集入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肝硬化病因[慢性乙型肝炎(CHB)、慢性丙型肝炎(CHC)、酒精性肝病(ALD)、CHB 合并ALD 等]、实验室检查指标[ALT、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白细胞计数(WBC)]及入院时症状和体征等基本资料。
1.3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 和血清FIB 的表达水平检测
抽取患者入院后24 h 内静脉血5 mL,12 h 内使 用 试 剂( 包 括CD64-PE、CD45-APC 和CD14-FITC,均购自美国BD 公司)标记全血,使用FACSCalibur 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CD64 的表达水平。
抽取患者入院翌日清晨空腹肘静脉血5 mL,室温下静置10 min 后,3 000 r/min 离心15 min,取上清液于-30 ℃保存,待测。采用Von-Clauss 法并使用COMPACT 型血凝仪(购自法国Stago 公司)检测血清FIB 的表达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5.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 的危险因素。采用ROC 曲线分析中性粒细胞CD64、血清FIB 及两者联合检测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 的诊断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中性粒细胞CD64 和血清FIB 表达水平的比较
如表1 所示,SBP 组中性粒细胞CD64 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SBP 组,血清FIB 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SBP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表1 2 组中性粒细胞CD64 和血清FIB 表达水平的比较
2.2 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 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BP 组中腹痛、发热患者的占比,以及ALT、WBC 水平均显著高于非SBP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 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3 影响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 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
以肝硬化腹水是否并发SBP 作为因变量(否=0,是=1),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项目,包括腹痛(否=0,是=1)、发热(否=0,是=1)、ALT、WBC、中性粒细胞CD64 及血清FIB 纳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发热、中性粒细胞CD64 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 的危险因素,而血清FIB 则是保护因素(P均<0.05),见表3。
表3 影响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 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
2.4 中性粒细胞CD64 和血清FIB 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 的诊断价值
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CD64 联合血清FIB 诊断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 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5,均显著大于两者单独诊断(ZCD64=2.214,P=0.027;ZFIB=3.941,P=0.000)。见表4、图1。
图1 中性粒细胞CD64 和血清FIB 诊断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 的ROC 曲线
表4 中性粒细胞CD64、血清FIB 及两者联合检测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 的诊断价值
3 讨论
SBP 是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进展快、病死率高,多见于终末期肝硬化患者[4]。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SBP 患者的病死率逐渐降低,但未经治疗者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11]。此外,滥用抗生素会导致机体产生耐药,从而对长期疗效产生不利影响。诊断性腹腔穿刺术及腹水常规分析对于因腹水入院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但该过程可能会导致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12]。腹水的细菌培养检查既费时又费力,不适用于紧急情况。国内外的研究显示,腹水钙卫蛋白、细菌DNA 检测、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等对于SBP 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均尚未普及,目前临床仍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因此仍需寻找快捷、有效的指标来诊断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13-14]。
机体发生细菌感染性炎性反应时中性粒细胞CD64 呈高表达,而非细菌感染性炎性反应或病毒性炎性反应均不会导致CD64 表达水平升高[15]。Nabiel 等[16]研究表明,与未并发SBP 的肝硬化腹水患者比较,并发SBP 的患者腹水中CD64 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SBP 组中性粒细胞CD64 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SBP 组,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这提示中性粒细胞CD64 参与了肝硬化腹水患者病情恶化的过程。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发热、中性粒细胞CD64 均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 的危险因素,这与林维佳等[17]的研究结果相符。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CD64 诊断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 的AUC 为0.932,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96.67%,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研究表明,CD64可有效鉴别细菌感染与自身免疫病[18]。本研究结果显示,SBP 组与非SBP 组的腹痛、发热患者占比,以及ALT、WBC 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细菌感染时炎性细胞因子诱导CD64 表达上调有关[7]。
FIB 可参与多种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等的病理、生理过程,是一种病理性炎性反应标志物[19]。房新辉等[20]研究表明,SBP 患者的凝血因子水平降低,可造成血小板及凝血功能障碍。本研究结果显示,SBP 组血清FIB 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SBP组,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符[21],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由于FIB 低表达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并增高血管通透性,而血管舒张与腹水的形成及进展密切相关[2,9]。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IB 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 的保护因素,佐证了上述观点。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IB 诊断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 的AUC 为0.808,敏感度为93.33%,特异度为68.33%;中性粒细胞CD64 与血清FIB 联合诊断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 的AUC 为0.965,敏感度为93.33%,特异度为90.00%,这提示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较高,可能可以用于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 的早期诊断。
综上所述,肝硬化腹水并发SBP 患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 表达水平升高,血清FIB 表达水平降低,两者联合检测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 的诊断价值较高。本研究存在一定不足,如未能对中性粒细胞CD64 和血清FIB 的诊断价值进行验证,且未能比较其对于不同病因的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诊断价值差异,后续本课题组将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