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风信使话“春燕”

2023-05-25家炫

家教世界 2023年13期
关键词:燕巢家燕花衣

□ 家炫

为燕子停工,引来一片喝彩

爱鸟护鸟,就是不伤害、不打扰它们,可当它们无意间“打扰”了我们,怎么办?

人们经常会在新闻中看到这样的故事:某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附近土坡有成群的燕子筑巢,为了保护它们而暂停施工。

这里说的燕子,通常是燕科沙燕属的崖沙燕。它们体型比家燕稍小,背部灰褐,腹部洁白,胸部有一条褐色条带。崖沙燕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喜群居,有时能聚集成千上万只的大群,在沙质岸滩或土堤上挖洞筑巢。

因为崖沙燕有很强的记忆力,头一年在此筑巢,来年还会回到同一个地方繁殖,所以专家们建议在黄河、洛河、涧河等主要河流附近,规划、开辟出专门的崖沙燕繁殖区域,成为崖沙燕每年繁殖时期安定的家。施工队则在燕子活动区域停止一切工程活动,等到雏鸟学会飞翔,能外出觅食再施工。

施工单位的响应,也引来网友们的盛赞,说这是“正能量”——“有爱心的工地,有爱心的城市!”

春风信使

画像石上的春神句芒

“仲春之月,玄鸟至”,燕子年年伴着春风归来。上古神话中,春神“句芒”人首鸟身,掌管草木萌发,燕子就是他的使者,甚至被视为他的化身。早在周代,古人已经靠观察燕子等候鸟春归的时间,来确定节气、规划农时。

中原地区的燕子,大多在春分前后飞回,周天子便在春分之日准备猪、牛、羊三牲,与后宫妃嫔共同祭祀主管子嗣的神灵,祈求子孙繁茂。燕子归来的时节,在古代又往往正值祭祀土地神的“社日”,因此燕子别名“社燕”。

世界上很多地方,都会将燕子与迎春的仪式感挂钩。中国古人常在立春时“剪彩为燕”——用彩绸剪成燕子形状的“春胜”戴在头上,有的还要贴上“宜春”二字。古希腊儿童则在春天拿着木刻燕子走街串巷,唱着欢迎燕子的歌谣,向人家索要“喂燕子”的点心。

筑巢:檐下佳邻,以“燕”为“安”

以农耕为主的古代中国,人与燕更加亲近,它们与人同住,捉虫守护农田,像朝夕相处的邻居、伙伴与好友。

传统装裱的书画,画轴杆上往往要垂下纸条或缎带,称为“惊燕”。裱好的画挂在墙上,风一吹,缎带飘动,便能将燕子惊飞到一旁,免得它停在画轴上,落下燕粪弄脏书画。也就是说,人们默认燕子是穿堂入室、与人共同生活的。这也侧面体现出中国人与燕子相伴之深。

双双抚育雏鸟的燕子,很容易令人联想到家庭和睦、子孙满堂的美好图景。自古以来,伤害燕子都被视为必遭报应的恶行,民谚常用“打小燕儿瞎眼睛”“掏了燕,死一院”来震慑妄为之辈。西晋《博物志》还记载,蛟龙爱吃燕子肉,如果人吃了燕子,下水游泳时就会被龙杀死,可能也是借传说的威吓作用来保护燕子。但这种禁令还是挡不住人的贪欲,相传梁武帝曾派人带着五百只烧熟的燕子潜入东海,将燕子肉送给龙女,换得珍贵的宝珠。

泥融飞燕子,衔泥垒巢忙

①2 月中下旬,最早到达的家燕陆续进入居民区,开始“看房”——选择巢址。燕巢选址往往由雄鸟主导,没有配偶的雄鸟会靠一个优质巢址来“征婚”。

②3 月22 日,这只雄燕选好一处水洗石墙面的屋檐,开始衔泥砌巢。对它们来说,墙面是什么材质似乎不重要,只要给一个支点——稍有凹凸的水洗石、瓷砖缝,或者抹灰墙面上一颗凸起的钉子、一截电线,甚至只是一点可供脚爪抓附的粗糙处,它们就能一点点将泥巴黏附上去,垒出牢固的碗形巢。

③4 月1 日,家燕用田泥和草梗垒砌出了碗形巢的基底。

④4 月6 日,毛坯房接近竣工,接下来就是往“碗里”填充干草、羽毛等垫材了。

我不想长大!

家燕夫妇对孩子的喂养照顾,会一直持续到它们出巢。初飞幼燕会先停留在燕巢附近的树枝、电线上,继续过“饭来张口”的日子,但几天后,父母就不再喂它们了,有的雄燕甚至还会将它们视为竞争者,进行驱逐。有的幼燕在父母停止喂养后,会精明地跑到别的燕巢附近,假装成别人家的孩子,继续“蹭饭”。

穿黑衣还是穿花衣?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

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童谣《小燕子》的主角,就是最常见的家燕和金腰燕。金腰燕羽色花哨,“穿花衣”贴切。但家燕背部羽毛的金属蓝,主要是结构色,要在特定光线角度下,才能鲜明显现,所以很多人觉得小燕子是一身黑衣。

实际上,《小燕子》的歌词本是20 世纪50 年代的一首现代诗,当时诗中就是“穿黑衣”。不久后,作曲家王云阶受命为电影《护士日记》创作主题曲,选中了这首诗,致信诗作者王路,寻求合作,并建议将第二句改为“穿花衣”,王路欣然同意。

小吃

福州传统小吃肉燕,用瘦肉捣泥加薯粉制成外皮,包裹肉馅,制成圆头散尾、形如燕子的馄饨。当地“无燕不成宴”,宴席上必有肉燕和鸭蛋合煮的“太平燕”,取个平安吉祥的好口彩。

猜你喜欢

燕巢家燕花衣
杨云中
花衣魔笛手背后的残酷真相
长学问了(2)
家燕
美丽的花衣
内蒙古深沟绝壁万燕筑巢
不幸的小家燕
不幸的小家燕
她也很爱穿花衣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