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身历史烟云中的经责审计轶闻录

2023-05-24江婷

审计与理财 2023年4期
关键词:岭南荔枝

江婷

提到荔枝,你能想到的著名詩句是什么?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还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长安的荔枝》就是围绕这两首诗句展开的一则故事。

53 岁的李善德在京城任一个下九品的小官。这一天他请假贷款买了套离皇城八环外的小院,幻想着以后与妻儿从此过上恬淡安稳的小日子。同一天,皇帝此前派发的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限时从相隔数千里的岭南运送鲜荔枝到京城为贵妃贺寿,经层层推脱、踢皮球,直至李善德所在的专门负责给皇帝运送新鲜蔬果的部门(有点象现今的冷链公司)。左右是无人敢接这“烫手山芋”,上司与同僚便设计坑骗了这天恰巧告假的李善德当上了“荔枝使”。

从岭南到长安距离多少呢?一共五千四百四十七里。即使是现在的顺丰陆运从广东到西安也得3 天时间,按照当时最快的“驿使赍送”,从岭南赶到京城也要十几天,而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要完成这个任务无异于登天。

绝望的李善德认为自己已是“提前判了死刑的人”。失魂落魄中偶遇了两位熟人,一位是杜甫、一位是在刑部比部司任主事的韩承。比部司, 按照文中介绍——“等这些钱粮用完了,我们刑部的比部司还要审验账目,看有无浮滥贪挪之弊”。从职责看,比部俨然为如今审计一职。

比部,在汉语字典的解释中提到为“古代官署名。三国魏始设,为尚书的一个办事机关。唐宋为比部郎中及员外郎。其职责原掌稽核簿籍,后变为刑部所属四司之一。”唐代比部属于刑部所在的刑部司、都官司、比部司、司门中的第三司,其官职设郎中(从五品)及员外郎(从六品)各一人。比部员外郎主要是依据“ 比部格” 进行审计, 比部之“格”,即唐代的法规。从《唐会要》比部员外郎条解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比部格中还规定了送达审计的时间需统一。

因为从事同一职业,我对韩承多少有些“另眼相看”。也是透过韩承之言,我们可以了解到唐朝已是在“末日中狂欢”。“圣人近年来喜欢设置各种差遣之职,因事而设,随口指定,全然不顾朝廷官序。这些使臣的一应用度,皆要从国库支钱,却只跟皇帝汇报,可以说是跳出三省六部之外,不在九寺五监之中。结果是什么?度支无从计划、藏署无从扼流、比部无从稽查、风宪无从督劾。我等只能眼睁睁看着各路使臣揣着国库的钱,消失在灞桥之外。”腐败和冗杂的朝政可见一斑。

在两位挚友的相劝下,李善德重燃了破釜沉舟的斗志。他利用平时运输新鲜蔬果的工作经验和数学天赋不断尝试和摸索,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考察了从京城到岭南驿路情况,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后,在胡商苏谅的财力支持和荔枝园主阿僮姑娘的帮助下,运用格眼薄(类似于古代excel)记录推敲,从哪种荔枝较耐变质?什么时候采摘合宜?到三次实测运送线路,再到研究出分枝植瓮并盐洗隔水之法延长保鲜,各种要素逐一优化联结,终于有了一个满意的方案。

李善德无疑是个优秀的基层干部:为人刚正、充满韧劲、业务素质高、实干能力强。从李善德与荔枝园的工人们相处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他很会做群众工作。

能人之所不能,于己有益,于他人未必。“一个上林署的小监事,尚且能把这事办了,岭南经略使怎么会办不成?他到底是办不成,还是不愿意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能干的李善德无形中触犯了地头蛇岭南经略使的利益,险些丧命,在韩承的点拨下才懂得“和光同尘,好处均沾,花花轿子众人齐抬”的道理。

运输荔枝,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李善德琢磨出来的荔枝转运法需要朝廷的资源协助才能顺利运行,涉及飞骑、驿站、徭役、钱粮、补给、装备甚至冰块各个环节,都是道不完的“人情世故”。

但若换作咱们审计,也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一个项目的成果,是审计组集体的智慧。

四处碰壁的李善德直到受到右相杨国忠的“ 照拂”才行事便利,却也因右相揽功,与好友苏谅、阿僮闹僵。

虽然最后终有“一骑”,突破重重困难抵达长安,为贵妃生辰增添了些许贺彩, 博得妃子一笑,但代价也是所费不赀。

李善德以卑微的身份质问万人之上的右相,为这次运输算了一笔经济账:荔枝转运路程四千六百里,原计划花费五万六千七百二十贯(按唐朝时期的价格来算一贯钱大约等于4 000 元人民币,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一贯钱的购买力大概是2 000元),实际花费三万一千零二十贯(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6 000余万元),结余两万五千七百贯入了内帑大盈库(等于皇帝的私人账户)。马匹、冰块、人员、器具、调度工时等诸项用度都为一次性,难以均摊成本。

一笔民生账:只因为京城贵人吃得一口鲜,右相将荔枝追加到三十从,层层加码,步步增量到地方成了两百从。三十亩荔枝果园,两年全毁;其间“有多少骑手奔劳涉险, 多少牧监马匹横死,多少江河桨撸折断,又有多少人为之丧命?”

一笔政治账:“荔枝转运,靡费非小。”转运钱粮不从国用出,不从内帑拿。而是“从黄草驿馆、从化荔园榨取,从沿途附户身上征派。取之于民,用之于上。”“荔枝与国家,不知相公心中到底是如何权衡,圣人心中,又觉得孰轻孰重。”

耿直的李善德彻底得罪了右相。最后被安上了“贪赃上林署公廨本钱三十贯”的罪名,“杖二十,全家长流岭南。”

李善德该不该罚?从审计的角度看,确实该。他不满上司和同僚的坑害,仗着“荔枝使”的名和势,的的确确贪墨了公款。然而参照唐律,贪赃三十贯竟要全家长流,判决明显重了。但如果依照右相手段,那却是要命的。

故事的最后,这颗权贵们权力博弈的棋子,被流放到岭南从化安心当起了荔枝农,“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家人却也其乐融融,也得以远离后来的乱世,躲过了安禄山在长安发起的政变。

《长安的荔枝》作者马伯庸善于用大众熟知的历史构筑一个属于自己的平行世界,如他所说,“我在小说里边,讲了很多事实。”文学评论家何平评论其作品为“伪史”“佯史”,“从历史的缝隙中跻身进去,利用被忽视的小人物的名姓,以敏觉的观察与大胆的想象穿针引线。”李善德运输荔枝之旅,是他的生死速递之旅,更是看清大唐盛世腐朽将倾的认知之旅。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反复证明:重视民生,则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无视民生,则国覆民反、政息人亡。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牢牢把握经济监督这个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谋划落实审计工作, 种好“ 责任田”,干好“ 份内事”,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建诤言、献良策,当好国家财产的“看门人”、经济安全的“守护者”。

李善德虽然是个小官,却有一颗真正为民的为官本心。“审为国家,计为人民。”审计的权力是人民给予的,作为审计人,我们要厚植人民情怀,始终把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牢固树立为民审计理念,将民生审计贯穿审计全领域,把审计工作做到人民的心坎上。

“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面对死局,知天命的李善德尚且孤注一掷,奋勇一搏。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审计人,我们承担着更光荣的使命、更艰巨的任务,也面对更严峻的挑战、更伟大的工作。“躬逢盛世,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与势,万里路遥,这是赋予我们的担与责。”奋斗的征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让我们在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赛场上,见真章!

猜你喜欢

岭南荔枝
日啖荔枝三百颗,会上火吗
忆岭南
岭南荔枝红
岭南建筑的前世今生
雨岭南
ЛИЧИ: ЭКЗОТИЧЕСКИЙ ТРОПИЧЕСКИЙ ФРУКТ
千里采荔枝的鹤
不辞长作岭南人
荔枝熟了
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