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RIZ 理论的船舶蓄电池容量测试方法改进
2023-05-23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郭健牛震宇辽宁省科学技术馆刘永睿
文 / 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郭健 牛震宇 辽宁省科学技术馆 刘永睿
引言
船舶使用蓄电池供电系统作为船舶应急电源,通常采用自制灯板、家用电阻丝式电炉子等简陋设备作为负载进行放电,放电过程不是恒流源放电,同时无法准确地检测放电电压和电流。上述方法存在以下不足:放电时间长;测试精度低;安全性能差。在大电流工作时,常常容易烧毁调试设备,为报验带来诸多不可控因素,导致最终的检测结果不准确,还会增加火灾隐患和触电危险。在同行业能够彻底解决该问题,具有很高的经济、技术价值,由此,每年企业将减少损失100余万元。
根据现有资料显示,在国内、外,蓄电池容量测试仪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在车载直流蓄电池测试方面有成型产品。在造船行业,各大造船厂使用较少,现无面向船舶行业的专业产品,对该产品的应用具有更积极的意义。
1 问题描述
该问题所在技术系统是船舶蓄电池供电测试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验证蓄电池的放电能力,通过逆变器逆变为交流电,检测蓄电池逆变电源电流恒流放电过程,即恒流大功率连续供电30分电流误差≤1A。在实现该功能的过程中,要保证待测船上蓄电池系统不能改变, 以恒流大功率连续测试30分钟也不能中断,电流误差不大于1A。
1.1 现有技术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简图)
船舶待测蓄电池系统供电箱用连接电缆与负载开关和负载电阻(灯泡)连接好。接通负载开关,使待测蓄电池供电箱向负载电阻放电,进行测试。用外加电流表、电压表和功率表等仪表监测放电参数,用风扇给电阻散热,降低系统温度。
1.2 当前系统存在的问题
在系统进行放电试验过程中,需要多组灯泡同时工作,短时间内灯泡表面及局部环境聚集了大量的热量,由于热量散发不及时,使灯泡周围局部温度过高,造成灯泡稳定性差,易烧坏。在高达70℃的环境温度下,更换损坏灯泡极其困难且耗时较长。如更换不及时,会因试验电流偏差大于1A,而中断试验。
1.3 问题出现的条件和时间
根据实际测试统计,在恒定电流5A的情况下,其一,试验15分钟以后就有负载电阻(灯丝)不稳定,烧毁损坏,20分钟以后损坏数量增多。其二,负载散热大,环境升温快,存在安全隐患,负载中间位置温度高,25分钟左右各点温度恒定基本不再升高。
1.4 问题现有解决方案及其缺点
1.4.1 方案:
1.4.1.1 接入几个备用负载灯泡,发现灯泡烧毁及时投入备用灯泡,待坏灯泡及周围温度降低至40℃以下及时更换坏泡;
1.4.1.2 为了改善散热效果,增加散热风扇的数量;
1.4.1.3 延长连接电缆,将负载移到室外露天区域增加通风。
1.4.2 缺点:
1.4.2.1 备用负载数量有限,如损坏量太大,备用数量难以为继;
1.4.2.2 增加散热风扇少,效果不明显,增加风扇多,占用空间大,不方便放置;
1.4.2.3 负载移到室外电缆过长,系统稳定性差,室外天气偶遇雨、雪、大风时又无法使用。
2 TRIZ理论应用
2.1 功能分析
通过运用功能分析,列出相关的系统组件,建立功能模型等分析方法:
系统级别 组件名称负载开关、散热风扇、负载灯泡、灯座、器件固定板、仪表、电能、空气,外壳超系统组件 人、船用供电系统系统内组件
2.2 建立功能模型
根据建立的功能模型分析,实施裁剪策略,有害组件是负载灯泡,根据裁剪实施策略,裁掉负载灯泡。考虑寻求系统中可用件散热风扇,因风扇功率较大、无法满足指定电流的调节要求,选黄金电阻消除有害发热,采用带灯开关起指示作用。
2.3 因果链分析
通过因果链分析查找末端因素,并对末端因素提出相应的技术方案,重新进行灯泡、风扇的排列和布局,便于操作、散热。(如图1)
图1
2.4 辅助分析
通过最终理想解、九屏图、因果链等分析方法,也找出了问题的关键点和矛盾所在。
经过方案的可行性分析进行改进,与功能裁剪策略相似,如:扩大空间,加快空气流量,提高散热效果;自动控制测试装置投切,稳定测试参数;使用可调档风扇,可随负载温度,调节空气流通速度等相关方法。
3 运用TRIZ工具
3.1 技术矛盾
通过原问题“扩大空间,加快空气流量,提高散热效果”的技术矛盾表述: 如果增大负载灯泡之间的排列空间和空气流动量,那么就会降低了负载温度,便于拆装维修,但是增大了器件固定板的尺寸,不便于携带,存放更占空间;如果测量精度低,那么蓄电池测量装置需求器件少,但是恒流放电调节波动大 ,反之波动小。
参照39个通用工程参数,改善的温度、可维修性参数,恶化的静止物体的体积参数查找阿奇舒勒矛盾矩阵:
恶化的参数静止物体的体积改善的参数温度 35、6、4可维修性 1
3.1.1 运用创新原理产生联想如下:
创新原理 35、改变物体的体积A.改变物体的物理状态;B.改变物体的浓度具体内容或粘度;C.改变物体的柔度;D.改变物体的温度或体积方案 利用立体空间,把器件固定板改成器件箱创新原理 1、分割A.把一个物体分成相互独立的部分;B.将物具体内容体分成容易组装和拆卸的部分;C.提高物体的可分性或分散程度方案 一块电阻板分成若干块,分层放置
3.2 物理矛盾
负载灯泡间距是散热的主要问题。如果灯泡负载间距小,那么节省空间,但温度升高,反之则低。
3.2.1 通过空间分离的方法(1、2、3、4、7、13、17、24、26、30)分析矛盾问题,利用矛盾:1.分割法 17.多维原法。
创新原理 1.分割法 17、多维原法分割法: B、将物体分成容易组装和拆卸的部分具体内容多维原法 :A、用物体的多层排列代替单层排列方案 灯泡板用多层排列替代单层平面排列
3.3 物场分析
基于物场模型的标准解,以降低局部温度高的问题,通过1.2.3引入第二种物质,构建完善的物场模型,用导流板改善空气动力性。
4 技术方案整理
将技术方案逐项列举,再利用方案特性及占比评分矩阵(消除矛盾30%;无新危害10%;成本低10%; 简单性20%;可行性30% )乘以权重系数得出每条方案的最终得分选出优选方案,综合结论:制成器件箱,利用立体空间分层放置;用黄金散热电阻代替灯泡缩小体积;设置空气导流板便于散热。
5 项目改进后效果评估
?
6 总结
该技术成果在十万吨级船坞生产线的系泊试验得到了全面应用,达到了预期的的经济效益,利用TRIZ理论作为引导,并申请了专利,打破了思维惯性、创新的神秘感,养成了积极思维的好习惯。
该成果推广实施之后,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缩短了系泊试验调试的施工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