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山荒冢话德宗

2023-05-23袁林

金秋 2023年4期
关键词:乾县士卒宦官

◎文·图/袁林

唐代十八帝陵,名气最大的应该是乾陵,因为它的传说最多,更因为那里面长眠着女皇武则天。此外,李世民昭陵,李隆基泰陵,也都是游客如云的地方,甚至李旦的桥陵——那个在他老娘阴影下几乎战战兢兢了一辈子的皇帝——其陵墓的规模和当今的人气,在唐十八陵中也算名列前茅。

但是唐崇陵就很落寞了。崇陵是唐德宗李适(kuo)的陵墓,坐落于陕西省泾阳县蒋路乡嵯峨山南麓。秋风萧瑟时节,嵯峨山上荒草萋萋,神道的最外面立着华表,顺着神道边的沙土路逶迤上行,依次可见石人、石狮、石马等物,石狮石马保存尚好,但很多石人却掉了脑袋。

写这篇文章时我看到驴友的帖子,说他遍访唐十八陵,这个崇陵的道路是最糟糕的。一条沙土路,仅能通过一台小型拖拉机,是地道的农耕路。

崇陵占地2 0 平方公里,以“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衰落,陵墓的规模称得上雄浑霸气。史书记载:崇陵依山为陵,居高临下,山环水抱,墓冢高突,全部用青石垒砌,嵌凿石槽,浇灌铁汁,卡有铁板,十分坚固。还有一段趣闻,说是唐德宗下葬时,日本国遣唐使空海参与其中,深感震撼,回国后在天皇面前盛赞长安附近嵯峨山的宏大气派,受此影响,后来日本就出了一个“嵯峨天皇”,京都也有了一座嵯峨山。

历史上崇陵是否被盗,至今没有明确说法,倒是在2011年出了几个盗墓贼,贼人利用阴雨天,挖出一个8米多深的盗洞,后被发现抓捕。盗墓贼虽然没有进入墓室,但是依旧给陵墓造成了破坏。

接下来我们说说墓室的主人唐德宗李适吧。

公元779年5月,唐王朝第十任皇帝李适登基,是为唐德宗。李适是代宗李豫的儿子,玄宗李隆基的重孙。

李适即位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十六年。经过多年的战乱,大唐王朝已是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长安“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杜甫也赋诗感慨:“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李适在位26年,他的故事很多。他有心做一个中兴之主,率领大唐王朝再现辉煌,但是他缺乏那个能力,没有成就大业的心胸,而且,历史也不给他机会。

784年5月,也就是李适继位五年的时候,他模仿汉武帝刘彻下了一道“罪己诏”,其中说自己品德浅薄,“生长在深宫之中,对治理国家的繁杂事物并不了解,时间一久,成为习惯,沉溺至深而没有警觉,以致一味追求享乐,忘记危险。朕不了解农夫耕田种桑的艰难,不体恤士卒出征作战的悲苦,皇家深厚的恩德到不了基层,基层民情也到不了朕这里,信息不能畅通,感情更是隔阂,人民群众怨声载道,朕的位子也就岌岌可危了。”

诸如此类的明白话说了很多,但是,李适既没有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也缺乏乃祖李世民的帝王胸怀。举个例子,783年正月,身兼平卢等五州节度使的李希烈发动叛变,一年后在汴州称帝,国号大楚。此前,李适派颜真卿去劝说李希烈,希望他忠心服务大唐,不要走邪路。李希烈全当耳旁风,还把颜真卿扣押起来。

李希烈的叛变惊动了全国,李适慌忙调兵遣将,当年深秋,泾川节度使姚令言率领五千士卒抵达长安,协助平叛。部队驻扎在浐河附近,李适下令官员前去犒劳三军,结果摆出来的竟然是带壳的糙米和青菜。饥寒交迫的士卒忍无可忍,当场把慰问品踢翻在地,吼道:“我们为朝廷打仗,视死如归,可现在拿来这些破玩意儿糊弄我们,还想让我们用血肉之躯去抵抗敌人的钢刀?我们听说皇宫里的金银绸缎堆积如山,圣上既然不给,干脆我们自己去拿吧!”

于是,协助平叛的士卒发生兵变。见形势危急,李适仓皇下令赏赐士卒每人绸缎两匹,金银若干,但是为时已晚。

你看看这位皇帝的做派,平叛乃军国大事,上至朝堂兴衰,下至身家性命,无不寄托于前线将士的舍生忘死,他皇帝老儿却舍不得库房里那点儿金银绸缎,一脑袋土财主意识,如何能够挽救社稷于将倾?

接下来的故事是,由于泾川兵变,李适带着老婆孩子嫔妃宦官,从长安城北门仓皇出逃,一路逃到乾县。

此时,长安城空虚,叛军群龙无首,慌乱中想起城里住着一位老首长,这个人就是前任泾川节度使朱泚。

叛军拜朱泚为大帅,朱泚天上掉馅饼,被砸的晕晕乎乎,心想如今这长安城里我就是老大了。于是急忙称帝,国号大秦,且一不做二不休,率领士卒直奔乾县,老朱家要灭了老李家。

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此时的大唐帝国虽然千疮百孔,然而气数未尽,朱泚得意未免忘形,他手头只有泾川兵卒五千,在众多拥兵自重的节度使中也缺乏威望。朱泚前脚离开长安,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后脚就跟了过来,举起勤王大旗,朱泚大败。

李怀光自恃勤王有功,来到乾县要求皇帝接见(升官发财的机会一定要抓紧啊),李适估计是被吓怕了,躲在城里就是不见,弄得李怀光很没面子,于是率军返回泾阳。

后面发生的故事一连串,不说了。我们只说李适,李怀光救你于危难之中,来到乾县要见你,在城外等了好几天你就是不见,什么意思?舍不得金银财宝,一无用处的官帽,还是怕李怀光把你绑架了,把你杀了?身为天下之主,小心思里还想做中兴李唐王朝的大事,却前怕狼后怕虎。那个年代,不论你是豪杰还是流氓,都要提着脑袋打江山,你李适江山在手却贪生怕死做缩头乌龟,如何能扭转乾坤?

受到羞辱的李怀光回到泾阳,索性勾结朱泚一起造反,逼得李适在乾县待不下去,只好逃亡汉中,这是784年2月发生的事。到了夏天,李怀光朱泚反目,将军李晟(后加封宰相、京畿诸路兵马副元帅)召集各路人马反攻长安,李适于当年7月返回长安。

由于战乱频繁,长安城里的粮食供应非常紧张,驻军公开叫嚷:把我们关在军营里,又不给饭吃,连囚犯都不如吗?

吃糠咽菜的日子过了将近两年,786年4月,浙江东西团练使韩滉运送三万斛(相当于两千两百多吨)稻谷,到达三门峡。李适得到消息,衣服都没穿好就跑到东宫太子那里,声泪俱下说:“米已到陕(陕州,现三门峡市陕州区),我们父子可以活命了!”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在动乱年代,皇帝这份职业实在不值得羡慕。

行文至此,说了这位皇帝很多坏话,下面不妨转一下话风。李适庙号德宗,说明他还是个好人,或者具有一些好人的行为。那李适的庙号何为“德宗”呢?

说一件真实的小事:李适晚年时,宫廷指派宦官到市面上采购商品,史称宫市。一名农夫,赶驴车进城卖柴,宦官出来采购,付给农夫数尺绢,算是把柴买下了,又让农夫赶驴车入宫送货。阴谋在于,外面人进宫要收入门费。你宦官买柴是以货易货,农夫赶车进宫却要交现金,而且费用不菲。农夫痛哭流涕,说您老人家知道我没钱,我把这些绢还给你们,算是入门费吧。宦官说谁稀罕你的绢,你进不了宫门,那就滚蛋!于是强行牵驴。农夫说,你们拿走我的柴,我啥也得不到,还要抢我的驴,我上有老下有小,这不是逼人去死吗?于是奋起把宦官痛打一顿。

事闹大了,被李适知道,皇帝很生气,事态很严重。他下旨驱逐宦官,又送给农夫十匹绢。这本该是传颂皇帝德政,理顺官民关系的好素材,可是当谏官、御史以此为由多次建议取消宫市的时候,李适却置之不理了。直到他死后,宫市才取消。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明白了,这件事大概就是白居易那一首人尽皆知的《卖炭翁》的原型。据说白居易之所以写这件事并非亲眼所见,而是来源于人们对于前任皇帝苛政的回忆和议论。白居易听到了,用诗歌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这也符合乐天先生一以贯之的创作思想:“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按现代理论说,就是批判现实主义。

在李适26年的统治下,摇摇欲坠的唐王朝丝毫没有起死回生的样子。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死后,大唐王朝居然又延续了一百余年。

猜你喜欢

乾县士卒宦官
创建你的生活手册
望梅止渴 废寝忘食
吴起治军
唯美食不可辜负
清朝才称宦官为太监
南京三座明代宦官墓的发掘现场及出土器物
乾县学习十九大再增新动力
一曲征歌写华章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农业追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