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家妹子”杨宁:只想做好一件事
2023-05-23熊科
●文/熊科
大苗山养育了我,或许我可以为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出一份力。
本文主人公(右)
留在城里,还是回到家乡,这是苗家妹子杨宁在大学毕业后思考的问题。几番考虑,杨宁决定回到村里当一名大学生村官,带领乡亲战贫困,拔穷根。多年后,深山苗寨从穷乡僻壤变成瓜果飘香,她看到家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华丽变化,觉得自己13年的付出都值得。
2023年3月4日,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宁,荣获央视“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她的颁奖词是:“连就连,连上书记结对子。莫看女娃年纪小,敢卖婚房种新田。连要牢,担子虽重娃敢挑,苗乡今年多喜事,紫了糯米撑荷包。牢又牢,党和乡亲我作桥,后有党员千千万,不怕弯多山又高。”
“归雁”苗寨,硬要闯出致富路
2010年7月,24岁的苗家妹子杨宁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业,收到南宁市一家农资公司的录用通知。同时,她了解到家乡正在选聘大学生村官。“大苗山养育了我,或许我可以为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出一份力。”杨宁知道自己的家乡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中的贫困村,人均年纯收入仅有1000多元。奶奶说:“能为家乡父老乡亲做一点事,非常有意义。”杨宁决定回到生长地当村官,用所学帮助家乡改变落后面貌。
杨宁任职前一晚,奶奶送给杨宁一双解放鞋,嘱咐她:“一定要脚踏实地为家乡的群众做事,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都要认真去做。”杨宁认真地点了点头。
杨宁任职的村委会只有一台老式电脑,所有办公文件均靠手工抄写。到岗第一天,杨宁就换上奶奶送的鞋,走进农户家,把民情记在笔记本上,把看见的贫困记在心间。
几天后,杨宁在米粉店吃粉,看见一个阿婆带着一个弟弟和妹妹,打开随身携带的饭盒,分吃一碗粉汤泡米饭。杨宁上前问道:“一碗能吃饱吗?”阿婆说:“不能吃饱,但是没钱。”杨宁了解到,虽然一碗粉仅售2元,但阿婆一家每月生活费只有100元,必须省着用。
这件事对杨宁的触动很大,她觉得自己应该成为领头人,带领乡亲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可是,村中贫困发生率达20%,村中集体经济为零,村里交通不便,资源匮乏,怎么带领乡亲致富呢?她明白,要想富,得有致富产业,这才是突破口。
杨宁通过资料收集、分析与判断,首先把目标定在竹子加工业上。她自费前往广东、海南等地考察,发现竹子初加工后,调给外地的老板,可省去竹子收购差价,提高群众收入。杨宁于是贷款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建起竹子收购点。可是,竹子生长周期较长,因货源不足,想靠竹子带领乡亲致富的想法只好暂停。
第二次,杨宁决定从熟悉的产业入手。苗家人喜欢吃辣椒,种植辣椒操作简单,她觉得种植辣椒应该是个不错的致富项目。杨宁对在外地的同学说:“地荒了那么多,如果我们两个先种,种好了,可以做辣椒加工厂,让更多村民回村。”后来,她与同学一起贷款投资,流转50多亩地,请20多位村民试种高山辣椒。
可是没想到,这一年雨水太多,杨宁请来的专家面对辣椒苗长斑腐烂,也是束手无策。投资打水漂,杨宁和同学亏损十多万元。后来,杨宁又试种过葛根,可是大苗山温差太大,葛根产量上不去……
3年3次失败,乡亲们开始质疑杨宁,杨宁哭了。老支书鼓励她:“城里少你一个大学生不怎么样,但村里多你一个大学生会很不一样。”老书记的话让杨宁打起精神,她想:“摔倒了可以再站起来。如果没有人敢尝试,敢碰得头破血流,产业引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这条路就闯不出来。”
扎根苗寨,只想做好一件事
2013年,杨宁看到村里有的小孩缺人照顾,于是动员自己的姑姑,把闲置房建成“留守儿童之家”,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等。
这时,之前尝试的产业开始有了起色。杨宁和广东、海南等地以及广西北海的老板签订销售协议,把粗加工的竹子调往那些地方。乡亲们通过竹子粗加工,年增收10万元左右。
这年8月22日,杨宁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动态:3年前,我回到农村当了一名村官,今天我又慎重向组织递交了续聘申请,只因为,这里让我读懂基层人民的踏实,读懂过去各种浮躁的来由,读懂自己的双手能担起多少斤担子,读懂中国发展的短板与不易,读懂奉献与牺牲。年底,杨宁承包50亩旱地开始种植黄瓜、辣椒等高山反季节蔬菜,一年下来,农户增收30多万元。
2015年初,杨宁流转100多亩土地,创建了百亩高山葛根种植示范基地,带领50户农户把科学种植技术运用于山区中,种植高山葛根。次年,种植高山葛根农户增加到96户,面积变成300亩。
一天,杨宁在村口碰到一位村民挑着一担西瓜往村外走。杨宁品尝了村民种植的西瓜,很甜,可村民却愁西瓜没有销路。杨宁急忙拍下西瓜照片,发在朋友圈,没多久,900多公斤“泉水灌溉的高山西瓜”被订购一空。
杨宁没想到自己会“摊上事”,忙让阿嫂连夜摘西瓜,第二天送到客户手上。因村子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西瓜用泉水灌溉,她于是把西瓜命为“泉水西瓜”。
“泉水西瓜”大受欢迎,杨宁筹来资金,组织村里留守妇女成立“苗阿嫂”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动广大村民种植“泉水西瓜”。这时,村民提出一个特别要求,拿白纸黑字写一个保证书,如果西瓜卖不完,就挑到杨宁家里去。
杨宁心想,不就是写保证书嘛,如果卖不完,我帮他们销售!渐渐地,到了丰收季节,很多老客户向杨宁订购西瓜。杨宁的私家车,除去司机位子,其他空间都塞满了西瓜。她一趟趟往返于江门村和柳州市之间,发动同学、朋友,分五六路帮她送西瓜。
“泉水西瓜”成为“当红产业”,接着,杨宁开始做“山”的文章。她带领乡亲种植高山特色优质水果、蔬菜、香菇、木耳、杉木……
为了更好地将大苗山农产品宣传出去,杨宁建立“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与乡亲们一起在田间地头直播卖货。仅“苗村倌”这一项,村中集体经济增收十余万元。她在村中建立腊味产品加工厂,对村中农产品标准化深加工,带动乡亲生猪养殖,年收入达260多万元。
6年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杨宁选择继续留在基层。杨宁用乡亲们看得见的收益,获得了乡亲们的信任。2017年,江门村两委换届选举,杨宁以90%的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
担子重了,责任也重了,杨宁开始探索新的产业项目。她下屯入户时发现,一村民家中种植一种叫紫黑香糯的糯米,是苗家人传承下来的品种。在请教过农业专家后,杨宁决定带领乡亲在紫黑香糯田里套养香鸭和禾花鱼。
可是开动员会时,乡亲们起初有些担心,默不作声。后来,一位村民站起来说:“不就是在梯田上种稻谷吗?和过去种田是一样的,没有什么难的。小杨,我相信你,愿意跟着你一起做!”
杨宁听到暖心话,眼眶红了。为给乡亲们吃上“定心丸”,她打下包票:“大家不要有顾虑,我免费提供稻种、鸭苗、鱼苗,你们负责种养,我来保价回收,国家还有针对贫困户的产业奖补资金,尽管放心。”最后,有63户村民加入种植紫黑香糯队伍。
乡亲们不知道,杨宁已向银行贷不出钱,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她只好卖掉父母为她准备的婚房。杨宁共筹集30多万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
这一年秋季,乡亲们沉浸在紫黑香糯丰收的喜悦中,因为每亩收入可增加两倍。一位农户的妻子是聋哑人,对杨宁比画着说:“谢谢你,小杨。因为你,我们家顺利脱贫了,家里的稻米可以吃上3年。”
奉献青春,只盼家乡更好
一条条致富路闯了出来,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2020年,江门村年人均纯收入提高到8000多元,95户贫困户、327名贫困人口成功实现脱贫。杨宁被推选为江门村党总支书记。
第二年2月25日,杨宁走进人民大会堂,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代表登台领奖,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她颁发荣誉证书。深受鼓舞的杨宁下定决心,在乡村振兴主战场继续奉献青春力量,带领村民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
2022年3月,杨宁入选“2021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5月,央视记者来采访她,她带记者去看望她的老熟人。村民梁海春被一场洪水冲下河导致瘫痪,生活负担都压在妻子身上,家里3个孩子面临辍学。于是,杨宁提出资助孩子们上学,如今,这家的小女儿已读高二了。杨宁说:“这是我想留在村里的原因。如果大苗山还是如此贫困,我觉得我可以用知识,用自己的双手,能改变多少改变多少。这样的人生有意义,有价值。”
10月16日,杨宁在二十大“党代表通道”首场采访活动上,讲述了自己带领乡亲致富的故事。现场的倾听者不禁为她竖起大拇指:“这个广西女孩子家家,得!”
杨宁说:“是家乡村民的淳朴、善良、勤劳鼓舞了我,给了我力量。踏踏实实把一件事情做好,就是我的青春梦。人家说‘是你成就了江门村’,其实是村子里的村民、江门村成就了我,给了我那么好的一个成长平台。农村的天地,大有可为!”
2023年3月,杨宁入选“2022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去北京领奖。节目录制间隙,杨宁找到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向其咨询菌草种植技术。她计划在村里做一块试验田,种好菌草,再运用到养殖牲畜这一方向。
杨宁把奖项带回江门村,回到起点,开始再次答卷。若要问,江门村乡村振兴计划的蓝图,杨宁会对你用苗话说:“好雄头!”意思是好有面子,好有底气。江门村有一个产业园,占地40亩,产业园里有山泉水厂。在北京的几天里,杨宁已想好,把山泉水厂办成村企,人人有股份,年年有分红。
这不,从北京领奖回来,杨宁就来到山泉水厂破土动工现场。她头戴安全帽,没有一丝马虎。有村民问她:“市面上已经有许多品牌的矿泉水,别人为什么要买我们生产的水?”杨宁笑着回答:“因为我们的山泉水是有故事的水,不光是‘幸福水’,也是‘励志水’。这个山泉水厂承载着江门村518户1926位乡亲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从产业园出来,杨宁又赶去查看高山泉水西瓜播种准备情况。傍晚,杨宁回到村委会,计划着如何推广野生菌。如今,江门村路通了,灯亮了,村中产业兴旺了,村民年均收入在13年中翻了10倍多。杨宁打算依托大苗山的资源优势,带动周边乡亲,发展特色产业。
过去,村里的人大多往外走,而今已经有人往回走,杨宁心里乐开了花:“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能在家门口赚到钱。不止解决温饱,还要让精神富足。我想,留得住人,才是农村的希望。”
谈到未来,杨宁说:“争取到2025年,我们村再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加工厂。这辈子我就想做好一件事,为我们大苗山的乡亲服务,带领他们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路子,让大家日子越过越红火。只要我还干得动,就会一直在大苗山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为乡亲们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