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青浦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建设概述

2023-05-23郭珺张铷

水产科技情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青浦区尾水水产

郭珺 张铷

(上海市青浦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 201700)

1 尾水治理建设背景

青浦区位于上海西郊,横跨太湖和黄浦江流域,素有上海“鱼米之乡”之称,盛产优质稻米和鱼虾。区内近3年总养殖面积约2 000 hm2,池塘水面面积超过1 333 hm2,年均水产品总产量超1.33×104t,是上海市水产养殖业主要区域之一。同时,青浦水域资源广阔,域内有大小河道1 817条,总长2 155 km;天然淡水湖泊21个,总面积59.3 km2[1],淡水总蓄水量达到1.6×1 011m3,是上海最重要的水源地之一。因此,在推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开展水域环境保护也非常重要。

目前青浦区的水产养殖仍然以传统的池塘养殖为主,养殖户为了提高养殖效益,不断提高养殖密度和投饲量,加上养殖用水基本采用大灌大排的方式,养殖尾水常常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入外河道,会对养殖场周边的河湖水质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可能会破坏区内水域生态环境。

2015年4月,我国对饮用水水源保护、新型污染物风险评估、推进生态健康养殖、严格控制环境激素类化学品污染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2]。2019年2月,农业农村部等10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改善养殖环境作为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如科学设置网箱、网围,开展养殖尾水、废弃物处理等多项措施[3-4]。2020年3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实施2020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通知》,明确了加快推进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行动目标,并在行动中加入了养殖尾水治理等内容[5]。相关政策的陆续发布,表明国家越来越重视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在大力加快推进水产绿色发展,同时也确立了水产业绿色发展和水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开展水产养殖业尾水治理的重要性。

上海经济发达,但农业体量小,水产养殖总面积也较小,这有利于发展高质高效、产业融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水产养殖业。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在对全市水产养殖场的调查和监管中发现,大部分水产养殖场没有相应的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养殖水直接排入外河,对河流水质产生了不良影响,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进而破坏水域自然生态环境,又会反向制约水产养殖的发展[6]。因此,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在参考了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的渔业养殖尾水治理模式后,根据上海市的实际情况,水产养殖场尾水治理建设的计划应运而生。 此举有力地推动了上海市水产行业向绿色生态方向发展,为水产绿色食品认证打好基础,促进渔业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实现水产生产环节绿色、产业高效、环境友好奠定了基础。

2 尾水治理建设方案的确定

2019年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发文《关于下达2019年渔业生态和水产品安全工作任务清单的通知》[沪农委(2019)170号],明确了全市渔业绿色发展和渔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任务,确定正式开展水产养殖场尾水治理建设。依据青浦区水产养殖业的现状和发展规划,青浦区农业农村委员会经研究后制定了《2019年青浦区水产养殖场尾水治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通过水产养殖场自治、连片养殖集中式治理的形式落实相应的尾水治理面积,全面完成养殖尾水治理任务。具体方案是:应用物理、生物净化处理新技术、新工艺,加快养殖水处理系统建设,落实节能减排措施,最终达到循环水再利用或达标排放,外排的养殖尾水应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同时,确定由青浦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作为项目建设单位在全区开展尾水治理建设工作,负责项目的实施。

“方案”要求,尾水治理建设面积须按照养殖池塘总面积的一定比例建造。由于养殖品种、养殖条件及产生的污染不同,因此对应的比例也不相同[7]。“方案”规定,蟹类尾水治理建设面积不低于池塘总面积的10%,虾类尾水治理建设面积不低于池塘总面积的12%,鱼类尾水治理建设面积不低于池塘总面积的15%(见表1)。尾水治理建设内容包括生态沟渠(管道)、沉淀区、生物净化区、强化处理区、底泥处理区、尾水排放设施等,尾水排放口应建立水闸,实现排放可控的目标。整个建设周期一般为两年,建设标准按75 000元/hm2由财政全额承担,采用建设类项目管理办法开展。验收由区农业农村委员会组织开展,考核由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组织开展。

“方案”对总体建设的任务目标、实施主体、建设内容、技术要求、工作安排及验收考核等内容都做出了明确说明,对全区开展水产养殖场尾水治理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尾水治理建设的具体实施指明了方向。

表1 尾水治理设施面积与养殖品种对比表

3 尾水治理建设的实施

青浦区水产养殖场尾水治理建设工作自2019年开始,根据本区的实际情况,由区农业农村委牵头,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和各街镇共同参与。在试点建设过程中以保障区内重点河湖水域周边生态环境为优先考量,重点考虑淀山湖、大莲湖、金泽水库、太浦河等区域。经过前期实地调查、遴选,同时结合各街镇的规划和建议,区农业农村委最终确定并发布水产养殖场尾水治理建设方案,明确当年开展尾水治理建设的水产养殖场的名单及面积,之后由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作为建设单位分阶段建设尾水治理项目。

下面以“2020年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项目(商榻片)”为例,对尾水治理建设的实施过程进行阐述。

3.1 项目前期准备

2020年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项目(商榻片)涉及沙田湖养殖场、双祥村养殖场、沙港村养殖场等7个村,共9个养殖场,区域面积129.70 hm2,主要养殖中华绒螯蟹。根据养殖场的分布特点,分成7个独立的处理系统来进行规划和设计,开展立项申报。由区财政局委派第三方财务监理单位对项目进行全过程审查。

3.2 技术路线选择

项目通过比较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类方法各自对养殖尾水处理的成效,结合项目投资额度,综合考虑不同技术路线的优缺点(见表2),确定了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以“自然、生态、经济、高效、运维方便”为理念的综合路线。养殖尾水在进入沉淀池之前,通过设置格栅(或滤网)阻拦大于10 mm的悬浮物;之后进入沉淀池沉淀,减少水体中的悬浮物质;再进入曝气池,通过增氧曝气使微生物对水体中的有机物及营养成分进行降解;最后进入生物净化池,经净化池中水生动植物的吸收转化,达到排放标准后进行外排或循环利用(见图1)。

表2 尾水治理中主要技术路线对比表

图1 2020年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项目(商榻片)技术路线图

3.3 设计方案确定

根据选定的技术路线,综合考虑前期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水质指标的最高监测值进行进水设计,按达标排放值进行出水设计,即中上层进水水质:CODMn=36.0 mg/L,TN=5.35 mg/L,TP=1.60 mg/L,中下层进水水质:CODMn=47.0 mg/L,TN=1.65 mg/L,TP=6.50 mg/L。出水水质:CODMn≤25.0 mg/L,TN≤5.00 mg/L,TP≤1.00 mg/L,从而确定7个处理系统的设计方案(见表3)。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后下达批复,再经概算审核、政府采购、招投标等工作,为正式开工建设做好准备。

表3 2020年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项目(商榻片)处理系统设计方案

3.4 项目施工建设

根据项目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施工单位在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按轻重缓急合理地安排施工程序,优化资源配置,按图施工,落实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施工工期并力争提前完成。

3.5 项目验收及考核

工程完工后,由建设单位组织开展工程竣工验收,之后开展审价、审计,待第三方水质检测合格报告出来后,提请区农业农村委员申请项目终验,项目验收后由市农业农村委组织考核。

4 结果

4.1 水质情况

完成尾水治理建设的水产养殖场经过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经处理后的养殖尾水水质都达到了《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二级标准。2020年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项目(商榻片)尾水检测情况按季度统计情况详见表4。

表4 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项目(商榻片)2022年生产季节尾水水质检测表

4.2 社会效益

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推广水产养殖绿色生产,为推动青浦区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促进了水产业绿色健康发展,社会效益显著。

4.3 生态效益

生产实践表明,池塘尾水处理系统的构建,大幅提高了养殖排放水的水质,减少了对水域环境的营养盐排放,有效缓解了水产养殖尾水对周边水环境的污染问题、符合水产养殖业整体发展需求。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项目是顺应现代化都市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宜居水城、修复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项民心工程、生态工程,同时也提升了区域竞争力,生态效益显著。

表5 上海市青浦区水产养殖场3水治理项目建设情况

5 经验及问题

水产养殖场尾水治理建设从2019年开展至今,共批复立项9个,涉及水产养殖场72家,总面积892.52 hm2,批复总投资6 659.87万元。目前,9个水产养殖场尾水治理项目中,1个项目处在招投标阶段,3个项目在建,2个项目准备验收,3个项目已经完成验收(见表5)。

4年尾水治理系统建设的实施,为此类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建设工作流程,制定了一套成熟的项目管理办法,也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成投产后的水质检测结果表明,尾水治理项目的实施对养殖尾水水质的净化有显著效果,经过处理后的外排尾水基本上能达到二级标准,为青浦区推进农业面源污染净化工作奠定了基础。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第一,尾水治理设施设备占用了10%~15%的养殖面积,直接影响到养殖户的生产收益,导致部分养殖户不愿腾塘建设。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与养殖户沟通,培养其环保意识,同时尽可能争取财政资金,给予养殖户适当的腾塘补贴。

第二,个别养殖场建成尾水治理系统并运行后,生产中偶尔会检测到水质超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养殖尾水集中排放或养殖密度超过了设计要求,使得未处理的尾水超过了设计标准。后续工作中应严格控制放养密度,错时错峰排水,必要时开展尾水治理设施的提升改造。

第三,尾水治理系统设施长效化运行费用较大,为保障设施建成并在投入运行后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在项目验收后应研究制定后期的长效管理办法,同时积极向财政争取后期的长效化管护资金。

猜你喜欢

青浦区尾水水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技术
加油!水产人!
7.2.4全景声影视厅 上海市青浦区御湖别墅香水湾
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在这里,与100个世界相遇——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水环境影响及对策
复合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的设计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上海市青浦区大用水户管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