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儿“非遗”保护应回归民间
——《花儿文化与乡村振兴学术论文集》序言

2023-05-22陶立璠

非遗传承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麦客情歌甘肃

陶立璠

甘肃、青海境内流行的山歌“花儿”,又称“少年”。花儿与少年是甘青地区特有的民间歌唱样式和歌唱习俗,它的传播、传承却波及新疆和宁夏地区,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景观。我的家乡在甘肃兰州永登县秦王川,那里是正在开发建设中的兰州新区,以前是粮食,特别是春小麦产区。和尚头(没有麦芒)小麦粉是兰州拉面的正宗理想食材。

记得童年时期,每到春小麦成熟季节,秦王川广袤的田野,麦浪滚滚,遍地金黄,吸引着南来的各路麦客。他们肩背行李,挨家挨户揽活。一时间,秦王川上下,到处是麦客们的身影。这些游走的麦客,大都是来自甘肃陇南、定西和青海黄南一带的农民,麦收季节到秦王川揽活,为的是增加些许收入,改善生活。而陇南、定西和青海黄南一带正是西北花儿传承的腹地。收麦开始了,炎炎烈日下,挥镰收割。为了解除疲劳,随着麦浪起伏和劳动节奏的变化,麦客们扯起嗓子,漫(唱)起花儿,高昂悠扬的歌声此起彼伏,遍布山间田野。

上去(哈)高山(者)望平川

平川里(呀)有一朵牡丹

有心(哈)下山(者)摘牡丹

哎呀,阿哥的肉

摘不着也是(个)枉然

麦客们吟唱的花儿有千百首,唯独这首花儿在笔者童年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不忘它的曲调和唱词。有时兴之所至,还会扯上几嗓子过瘾。作为花儿的代表作,《上去高山望平川》闻名遐迩,是甘肃、青海汉、回、东乡、土、藏、裕固、蒙古、撒拉和保安族民众共同享受的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山歌。乡亲们告诉我,我听到并熟记的这首花儿,是撒拉族花儿,但已无从考证。其实,它是哪个民族的花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甘肃、青海各民族一致认同的花儿代表作,并经过长期的传唱(包括麦客们的流动传播),遍及甘肃山野。花儿的生命力就是借这种传播延续下来,成为各民族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的。

花儿在甘肃、青海,被民间称为“野曲”,意思是只能在山野里吟唱,在村庄里、家里是禁止唱的,这是花儿流传地的普遍风俗,也是一种禁忌。然而这种禁忌并没有限制花儿的传承和传播。相反,使花儿创作和演唱有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歌手们可以在广袤的大地上随遇而安,尽情抒发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花儿的歌唱形式,就是在这种无限的空间里逐渐形成的,而且历久不衰。考察甘肃花儿,歌唱形式千姿百态,歌唱内容丰富多彩,但其演唱始终离不开情歌主题。情歌演唱和传承是甘肃花儿的灵魂。以往众多的学者都在研究花儿文化,重点关注花儿的起源地和产生时代,这无可厚非。但却忽略了花儿的演唱主题主要是情歌,而情歌的产生又是和一个时代的婚姻习俗紧密相连的。甘肃、青海许多地区的花儿会,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各民族花儿歌手的“狂欢节”,特别是青年男女歌手抒发爱情的场所。从人类学、民俗学研究的角度讲,原始传统意义上的花儿会,保留了古老群婚习俗的残余。不独花儿会如此,考察西南许多少年文本,情歌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说情歌吟唱、情歌对唱是花儿会的灵魂。目前收集到的甘青各民族的花儿或少数民族的歌节,如:广西壮族的三月三“歌圩”、贵州苗族的跳花坡、云南大理白族的石宝山歌会等,莫不如此,这也是花儿能永久流传的原因。也正是这些“野曲”吟唱,形成了甘青各民族表达心声的文化空间——花儿会。

一种来自山野的民间歌唱,如今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6 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建立时,甘肃花儿是首批得到保护的项目。2009 年9 月30 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 个项目中,甘肃花儿名列其中。这是甘肃的荣耀、中国的荣耀,同时也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增加了新的瑰宝,使世界人民有了享受花儿文化的契机。从这种意义上讲,花儿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是甘肃人民对世界文化宝库的重大贡献。一种以山野僻壤为背景的民间歌唱,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殊荣;曾被认为是下里巴人的歌唱,不仅登上了大雅之堂,而且登上了世界文化的殿堂,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不言自明。

甘肃花儿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已经有17 个年头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也已经有14 个年头。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究竟进行得怎样,不仅中国人民关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样十分关心。对它的保护是否履行了申报时的保护承诺?多年来,中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制定了花儿遗产的保护规划,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一文化遗产,也还在逐渐地探索中。传统的每年一度的各地花儿会的举办,更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如就在2022 年新冠疫情极其严重的形势下,甘肃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岷县政府还是克服困难举行了“花儿文化与乡村振兴”全国学术论坛,论坛赋予花儿文化以新的使命——乡村振兴。学术论坛的直接成果是出版了《花儿文化与乡村振兴全国学术论坛论文集》。花儿文化与乡村振兴论坛是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配合岷县花儿艺术节和歌手大赛而举办学术论坛,论坛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花儿文化。论坛的中心议题无疑是适时的,对当下的思考。收入本论文集的关于花儿与乡村振兴的文章就有多篇。如滕晓天的《浅议乡村振兴与花儿文化传承》,郭正清、杜永军的《浅谈花儿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问题》,戚晓萍的《以花儿文化赋能甘肃乡村振兴》等。这些论文,从花儿的源流、特点、传播等不同角度切入,探讨花儿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如何与旅游文化结合,如何振兴乡村文化,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而我所感兴趣的是花儿文化保护如何走向可持续传承、可持续发展,即如何保护花儿文化传承的生态环境,如何更好地保护花儿文化的创作者或传承人。冯岩的《论中国西北“花儿”在当下的活态传承保护及其传承人保护》,张润平的《关于对岷县百名花儿歌手进行调查的回顾与思考》,从理论到实践,比较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甘肃花儿是一种传承既久的空间文化。在其漫长的传承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传承规律,比如歌手(传承人)的养成、花儿会演唱空间的形成与仪式等。这些都是在传承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是民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需求。在花儿的传承过程中,还形成了有效的组织形式,如花儿会与庙会的关联、浪山与花儿会的关联、花儿与时令节日的关联等。甘肃花儿已成为国家级和联合国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对这一遗产的保护应该是政府、专家、传承群体和个人(传承人)共同的事业。政府部门的责任是制定政策、保证经费和监督;专家的责任是通过考察、认定遗产的价值,提出保护的建议;传承群体和个人(传承人)负责保护花儿会文化空间和保证传承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看来,对花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主体应该是花儿传承群体(村落)或个人(传承人)。因为他们是花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这一文化的持有者和享受者。因此,花儿的保护工作应回归民间,要充分尊重传承者的意志。对花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最有效的办法是在花儿保护社区(村落)建立自治的保护团体,由他们制定自治体章程和保护规则(包括资金筹划)。一句话,就是要发挥传承者的对于花儿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和积极性,花儿遗产的保护,不应由政府部门包办代替。

时代的变迁已将花儿传承推向濒危的边缘。花儿遗产保护只有回归民间,充分发挥花儿传承者的智慧和作用,保护工作才可以可持续进行。

笔者受本论文集主编邀请,写了如上的话。本人生在花儿的故乡,但与花儿研究是门外汉,不当之处,希望得到花儿研究方家的指正。是为序。

猜你喜欢

麦客情歌甘肃
麦客
『90后』麦客:持北斗导航麦田『淘金』
最后的麦客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彝寨情歌
甘肃卷
七夕情歌
绵绵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