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图式”视角下的深度学习实践
2023-05-21朱忍忍
摘要:深度学习离不开“语言图式”的建构、加工和转化。有效的“语言图式”可以拓宽语文知识的广度、深度和厚度,是实现语文深度学习的关键因子。以“语言图式”为核心,从语料、语感、语理三个角度进行深度语言建构与运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关键词:“语言图式”;高中语文;深度学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中提出:“引导学生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规律与运用,挖掘祖国文化的深层内涵,提升文学鉴赏与审美能力。”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也是语文学科学习的内核。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需要以语言为抓手,借助“语言图式”,融入“语用”元素,促进学生语感能力的有效生成。
“图式”是人的大脑中已有的感知、经验和认知。“语言图式”是人基于已有的语料、语感,快速准确地捕捉新的信息,最终形成有效的语言认知。也就是说,在深度学习中,相对全面的“语言图式”可以让学习者快速走进文本、读懂文字,进而有效地选择相关内容进行加工、转化。相反,“语言图式”的缺失会使学习者只看其表,难达其深,甚至难以言表。
基于此,笔者认为有效的“语言图式”建构可以刺激学习者的大脑进行有序编码,促进学习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实现学习从感性认知走向理性认知。
一、注重语料输入,发掘核心知识下的“语言图式”
“语言图式”建构的基础是“语料的输入”。俗话说的“出口成章”“下笔成文”都是源于有效的“语料输入”。有质有量的语料积累是“语言图式”进行编码、加工、转化的基石,也是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所谓“语料输入”是在语言文字的阅读过程中,读者有意识地识记、储存、整理相关语言材料,使之成为结构化的知识。有序的“语料输入”可以让“语言图式”的建构更加“有型”。否则,“语言图式”的建构将成为无本之木、空中楼阁。
首先,注重宏观建构,进行“语篇”的“语料输入”。每一篇经典的文本都有其独特的语言体式。在阅读中,教师需要注重宏观把握文本的文体样式、语言特点等,进行整体的“语篇”解读。比如,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人文主题为“青春的价值”,选取了五首现代诗歌和两篇小说,旨在提升学生“文学阅读与鉴赏”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文本的“语篇”特质,进行合理的归类、整合,形成群文联读。笔者以联读《百合花》《哦,香雪》为范例,建构“诗化小说”的“语言图式”。具体为:(1)聚焦“诗化描摹”,感受诗意之美。联读两篇小说中的具体场景描写,感受人物形象特质以及诗化景致。(2)聚焦“诗化特征”,理解诗化之情。联读两篇小说的情节,感受叙述的节奏及特点。(3)聚焦“诗化之因”,挖掘诗意之旨。联读两篇小说作者的经历,挖掘文本中物象的“隐喻”以及人物情感的微妙变化。
基于此,学生从宏观上建构了“诗化小说”的知识以及阅读方法,形成了“语篇”下的“語言图式”。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类似文本的组合,概括出“语篇”的个性特征,做到由“一篇”带“多篇”、由“一类”带“一群”。比如,学生以“意象叠加”为学习要素,对上述单元的五首诗歌进行联读,体悟现代诗歌“寓意于象”“移情于景”之妙。
其次,聚焦微观“言语”形式,进行“语料输入”。言语包括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特定作品有着独特的言语形式。读者读不透文本的言语形式,也就难以说清文本的内容和内涵。比如,统编版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中选取了闻一多的现代诗歌《红烛》,这首诗歌情感结构表现独特,严格上讲不是现代的格律诗。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从言语形式入手,让学生梳理诗歌行节划分、行节字数等,进而把握诗歌的情感。学生借助反复的吟咏,以图表的形式归纳出相关信息,并且得出以下认知:《红烛》共八小节,每一节行数不等,其中第三节、第五节达到了顶点,第四节为中点,作者的情感经历了“冷静——热烈——冷静”的变化过程。由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关注诗歌行数,理清行节之间的关系,深入挖掘诗歌中“力”的内涵。
二、注重语感体验,创设真实语境下的“语言图式”
阅读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语感”是一种建立在理解、分析基础上的动态语言行为。在深度学习中,教师需要注重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形成一定的“语言图式”,强化学生的语言直觉和感受, 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首先,在情境创设中体验语言,形成阅读情感的认同。“情境”这一关键词在新课标中反复出现,意在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所谓的“真实情境”是以学生现有的认知和阅读经验为基础,通过探究性、体验性的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深入到文本阅读之中。比如,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二单元为戏剧单元,选取了《窦娥冤(节选)》《雷雨(节选)》《哈姆雷特(节选)》三篇文本。为了帮助学生解读三篇作品的深意,教师需要立足剧本的情节冲突、人物形象等,设计学习情境。具体为:
为了迎接学校文化艺术节,学校戏剧社举办了“小舞台,大人生”的主题汇演活动。高一年级恰逢学到“戏剧与人生”单元,各班将从这三篇戏剧中选择剧本,分配角色,进行合作排演。请你为该活动设计活动方案。
在此“大情境”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戏剧”的文体特点,将散落在各个文本中的语言现象进行梳理、提取、归纳,建构戏剧表达规律,深化学生对戏剧文本的感知。比如,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设计以下子学习任务:
绘制三篇剧作的冲突关系图;绘制人物关系图,选取其中的人物进行点评;选取文本中的经典台词,对其进行具体的阐释;概括出“台本”的写作核心要素,设计演出的“串台词”。
学生实现了“知识建构——知识理解——知识转化”,有效地丰富了语言表达认知,有效建立起“语言图式”。
其次,在具体语境中体验语言,有效辨析阅读的异同。语境是语言存在的环境,也是理解话语的重要因子。在深度学习中,巧用比较辨析,结合语境,学会求同存异,可以深度探究语言的内涵,体悟文章的旨趣。比如,以统编版语文必修(下)的《雷雨(节选)》为例,教师可以用“两种救赎之路”为主题,加入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中的《复活(节选)》进行比较阅读,帮助学生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从两篇文本的社会文化语境上来看,《复活》源于“基督复活”,是灵魂自我的放逐和救赎;《雷雨》源于“中国伦理”,是一代人与上一代人悲剧的叠加。从两篇戏剧上看,中外文化语境使得小说中人物的性格、情节的冲突设置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可见,语言不是单一的、固定的概念,而是在具体语境中经过内化、体验,反复地进行品味、感受,最终升为感性的认知、情感的认同。
三、注重语理习得,内化语言实践下的“语言图式”
深度学习需要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对语言材料进行拓展,形成理性认知,进而生成可视性成果。其中,“语理”的习得是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生成的。
注重创设创意性语言活动,形成理性思维。开展创意性读写活动是提升学生深度思维的有效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官,以主动介入的方式走近文本,从而进行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比如,学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运用”的时候,教师应该避免单一的成语、俗语等词语的积累,要借助有效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笔者在教学时以“词语的前世今生”为题,设计了以下活动:
同学们,《咬文嚼字》将要刊登一期“词语家族的演变”,特地邀请你写一篇文稿。请你选取生活中典型的字词,解说它的演变过程,形成《词语家族演变》的作品集。
基于此任务,学生要了解词语的“原始义”“演变义”和“演变类型”,需不断探究词语词义的内涵、外延之间的关系,进而习得词语演变的进程。有的学生寻找出很多公益广告标语,发现其词语含义丰富而多变。基于此,教师可以将这些公益广告标语汇总,举办“我来说广告语”的竞赛活动。具体为:梳理近40年的公益广告标语,要求学生写出具体的年份,并且解说演变的原因。完成上述学习任务,学生不仅仅在进行知识的积累,更是将知识转化为理性的认知,形成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的独特见解。
在有效的言语表达中提升创新思维。积极地进行语言表达是深度学习的最终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在仿写、续写、改写中强化对语言的感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综上所述,以“语言图式”建构实施深度学习,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从模糊走向清晰、从表层走向内核,真正习得语言文字的规律,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
作者简介:朱忍忍(1988— ),女,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歌风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