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得金种慰苍生
——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王辉
2023-05-20祁逸梅
※文/祁逸梅
在那个阳光灼灼的春日午后,我们终于在学校小麦试验田里见到了79岁高龄的著名小麦育种专家王辉教授。此时正是小麦杂交关键时期,王老师放下手中的记录本,随意地蹲在田埂上。他摘下草帽,抹了一把汗水,饱经风霜的脸上是一双清明睿智的眼睛。他深情凝望着脚下青青的麦田,开始了他的讲述。
1 9 4 3 年,王辉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李台乡一户农民家庭。青年时期的他正逢三年自然灾害,“吃不饱”成了王辉少时最深刻的印象。“全家人熬一锅榆钱玉米糊糊粥,总是一抢而光,个个吃得肚皮鼓鼓的,可又好像从没吃饱过。”从那时起,一颗“学农业科技,让乡亲们不再饿肚子”的信念种子悄然埋在了他的心里。高中毕业填报大学志愿时,王辉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西北农学院农学系,并如愿被录取。而他金灿灿的小麦人生,自此拉开了帷幕。
1973年,王辉从眉县良种场调回母校,主要协助赵洪璋院士做小麦育种工作。
“ 那 个 年 代 没 地、 没钱、没设备,靠的就是一腔热血。”王辉靠着从标本区挤出来的两亩地,踏上了艰难而曲折的育种之路。炎炎酷暑,凛冽寒冬,数十年如一日,他把麦田当作了“家”。在小麦杂交、收获和晾晒时节,由于抢时间,王辉中午基本不回家,午饭由家人送到地里,有时出门时就自备干粮,随身带上。几次在麦地里,王辉因为长时间蹲着晕倒在地。医生反复告诫不要长时间蹲着工作,但他却说,“小麦育种必须深入田间地头,一天不看见自己的麦子,我这心里就不踏实。”直到现在,学校小麦育种推广办公室里还摆放着一辆堪称文物的架子车,上面深深浅浅的磨痕,无声地诉说着这位硕果累累的育种专家曾经的艰辛。
长年累月的大田劳作下来,王辉皮肤黝黑,经常裤脚带泥,大学教授的“儒雅范”“书卷气”几乎与他绝缘,反而更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关中老农。大女儿王宇娟回忆道:“每年大年初一,刚吃过早饭,父亲就会丢下我们去观察麦田。我们经常与他争论,父亲总是含笑说:‘小麦也是我的娃啊!’”
上世纪9 0 年代初期,种业市场信息爆炸式增长。为了让小麦良种真正为农民兄弟服务,他亲自背起种子挤汽车赶火车,找种子站和公司介绍自己的麦种。有时在县里转整整一个上午,却只等来“不合作、不接受”轻飘飘的六个字。命运的当头一棒,并没能使这个关西大汉轻易屈服,反而促使他向更高的育种目标奋进。
结合三十多年的育种经验,王辉敏锐地认识到:必须打造有竞争力的中国种业“航母”,才能保障中国种业的自主权。2005年,王辉带领团队历时十五年辛勤培育出的“西农979”小麦良种通过国审。这个集优质、早熟、抗病、高产等性状于一体的新品种,平均亩产536公斤,最高达680公斤,被农业部推荐为国家优质小麦主推品种。“西农979”的优势表现,让抢种“西农979”的流行风从陕西关中刮到了黄淮。“西农979,谁种谁富有”,也成了当地农民的口头禅。
四十八年来,他不辞辛苦,潜心科研,带领团队先后培育出小麦新品种15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5亿亩,增收小麦75亿公斤,新增产值150亿元,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优化食用粮品质结构做出了巨大贡献。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全国农业科研先进个人、中国敬业奉献好人、时代先锋、三秦楷模、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一项项荣誉和成就加身,却依旧没有让王辉老师停下脚步。他深深明白:国家的命脉,必须始终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中国人的饭碗,必须始终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时刻以国家粮食安全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正是这个大国育种梦的支撑,如今八旬的他,还全身心地扑在小麦育种工作上。“作为一名育种工作者,没有时间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我的育种目标还没有实现,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选育出“小叶、多蘖、大穗”理想株型的小麦新品种,让黄淮麦区小麦亩产超1000公斤。国家非常重视种业,作为一个老党员,应当看到国家的这些需求,所以还要不断的奋斗。”王辉老师如是说。
小麦育种一辈子,他将自己也活成了一粒种子。从青丝到白头,从默默无闻走到万众瞩目,他用一生坚守麦田,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不平凡的初心和使命。
王辉观察小麦良种结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