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教授李燕杰的风雨人生

2023-05-20沈黎明

金秋 2023年3期
关键词:祖国思想教育

※文/沈黎明

李燕杰演讲中讲述习总书记嘱托

提起李燕杰的名字,大家并不陌生,自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激励亿万青年追求人生理想走向社会演讲以来,他的足迹遍布国内外880座城市,演讲6600余场,直接听众上百万,创造了中国演讲史上最高纪录,被誉为“共和国演讲家”,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他的做法都肯定有加,曾多次接见和表扬过他,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接见后亲笔为他题词——“壮志凌云”,简短4个字是对他40年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矢志不渝致力于中国演讲事业的充分肯定,饱含赞许与鼓励。

弃武从文走上三尺讲台

李燕杰1 9 3 0 年出生在北平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里,父亲李慎言先生是清华大学第一届第一班研究生,师承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思想非常开明,是梁启超、王国维最喜欢的学生之一。李燕杰年少时家中生活很苦,为了解决家中温饱问题,原本读书的他,不得不去做工、开荒,贴补家用。

1948年,北平解放前夕,李燕杰参军入伍投身革命。参军不久李燕杰进入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学习,后来随军南下作战,一直打到海南岛。

全国解放后,李燕杰军旅生涯的第十个年头,根据组织需要弃武从文,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当他兴高采烈准备踏入校门的前一天,老父亲把他叫到身边,语重心长的对他说:“你上大学了,我要告诉你一句话,梁启超第一次给我们上课时,在黑板上写了这样几句话,‘善观者,观滴水,可以知大海,观一指,可以知全身,不以其所以知,蔽其所未知,却以其所以知,推及所未知,是为慧观’。希望你记住,大学四年很短,难以学到更多的东西,一定要善于举一反三。”老父亲的忠告让李燕杰受益匪浅,使他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一直出类拔萃。1962年李燕杰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由于综合素质好留校任教,从此子承父业,走上教师岗位。

文学教授开始关注青年思想教育

李燕杰在大学里是教中国古典文学的,他知识渊博,口才好,讲课既生动又浪漫,非常受学生欢迎,加上他人特别随和,因此很多学生愿意跟他聊天,他也从1977年开始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给他们讲道德、讲理想。很快他富有哲理的演讲传到社会上,北京一些企事业单位纷纷邀请他给年轻员工讲职业道德、人生理想,自此李燕杰迈出校园走向社会。

上个世纪8 0 年代中期前后,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上出现了一些精神文明滑坡问题,弄得有些学生思想出现偏差。一天,一名学生问他:“李老师,我国总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干吗要那么多原则?世界上哪个国家像咱们?”这话出自一名当代大学生之口,令李燕杰十分震惊,使他认识到,做一位老师,不仅要关心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更要关心他们思想上的进步。当时由于特殊历史原因,大家都感到青年思想教育很难。那段时间里,大家在思考,李燕杰也在琢磨:“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思想教育入耳、入脑呢?”后来他从托尔斯泰的著作中得到启发,托尔斯泰曾说:“艺术是人类进步的要件之一,人透过语言做思想上的交流,透过艺术的形象与未来的任何人做心灵的交流”。由此李燕杰想:“我们搞思想教育,首先要解决入座入耳的问题,不入座不入耳谈何入脑入心?而要达到入座入耳的目的,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有一定艺术性。”于是,他决定把思想教育与艺术有机统一起来,探索一条新路子,将思想教育艺术化、教育内容哲理化、教育语言诗词化,使人们通过真善美的交流增进彼此的理解,在思想与人格上得到升华。

李燕杰给本文作者沈黎明题字

李燕杰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一段时间,一些青年滋生了崇洋媚外思想,他们总觉得外国月亮比中国的圆,老埋怨咱们国家又穷又落后,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为了帮助这些青年,李燕杰在演讲时没有先给他们讲大道理,而是先讲了两段小故事。他说:“我到美国时,去过一个墓地,看到一个非常漂亮的纪念碑,是谁的呢?是肯尼迪的。碑上写着两句话,我希望大家记在笔记本上,‘不要埋怨祖国在哪些方面亏待了我,应该经常想想自己为祖国作过哪些贡献。’肯尼迪墓碑上写的这两句话,他能否做到,我不知道,但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祖国的情感。我的一个学生,19岁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不管祖国母亲多么贫穷困苦,儿女对他的爱也决不含糊。我只喊一声祖国万岁!更强烈的爱在那感情深处。’他们虽然一个是政治家,一个是普通学生,但他们对自己祖国的感情却惊人的一致。这就正如别林斯基所讲: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他就不属于人类……”而后,他再循循善诱,把大道理和青年们讲清楚,最后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们:尽管我们国家在前进和发展中还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可以断言:“山阻石拦大江毕竟东流去,雪辱霜欺梅花依旧向阳开”。寓大道理于有震撼力的事例和诗一般的语言中,使青年们心服口服。

李燕杰在演讲中

青年是我师,我是青年友

从此,李燕杰以“青年是我师,我是青年友”为座右铭,自加担子,在完成好本职工作前提下,更加广泛地走向社会,为广大青年演讲,以对祖国对人民满腔热忱点燃青年的心灵之火。他曾千百次充满激情地对青年们说:“朋友,放开你的脚步,向着理想,热忱大胆、义无返顾地走下去吧!在人生道路上端端正正留下你的足迹,让你的脚下之路,这根生活的琴弦,发出令人难忘的音响。即使有一天它中断了、消失了,你也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的生命之歌已汇入了祖国伟大时代的雄伟乐章,尽管它很弱,但却没有杂音……’”

李燕杰的选择和行动,从1977年一开始就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鼓励和支持。多年负责宣传思想教育工作的胡乔木同志曾对李燕杰说:“你走的这条路,很艰难,但也很光荣。青年是未来,关心青年,也就是关心祖国的未来。”“你既然提出把德育寓于智育之中,就要博览群书”,“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成为青年人的榜样。”当看到社会上有些人对李燕杰为广大青年演讲不理解,非难他,他承受沉重压力时,胡乔木多次到学校看望他,鼓励他。担任过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瑞环同志,在其负责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期间,曾多次接见李燕杰,倾听他对青年思想教育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肯定他的演讲,并为他题词:忠于马克思主义,献身于中国人民,为人类思想解放而奋斗。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鼓励、支持,使李燕杰更加坚定了从事青年思想教育工作的信心,工作起来也更加勤奋,不久担任了首都师范大学青年教育艺术研究所所长,并与刘吉、彭清一等同志一起发起成立了“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聚集起一大批关心思想教育艺术的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合力为青年思想教育呕心沥血做工作。李燕杰和大家一起,大河上下,长江南北,“放喉尽舒铸魂赋”;凯旋门前、卢浮宫旁,“拍案长发正气歌”,留下了许多铿锵有力、震人魂魄的演讲。

综观李燕杰从事思想教育艺术研究和实践的道路,风风雨雨几十载,充满艰难与曲折,但无论什么艰难曲折都没能挡住他前行的脚步,毫不夸张地讲,他的演讲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由于成绩卓著,李燕杰曾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并先后获得“全国优秀青年思想教育工作者”等一系列光荣称号,且赢得“共和国演讲家”的美誉。

不待扬鞭自奋蹄

对李燕杰来讲,生活在青年人中,既有乐趣,也有压力,他曾说:“作为一名园丁,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的储备。现在时代发展很快,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一旦学习跟不上,就会被时代抛弃。”因此知识渊博的他,晚年依然孜孜以求地学习新知识、随时给自己充电。84岁那年李燕杰参加一个有关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会议,会议休息时很多人都出去消遣了,唯有他还在房间里看书,这天正好一位朋友来看望他,看见李燕杰正在读一本MBA教材,不觉一愣,非常吃惊地问他:“李教授你在读MBA?这可是MBA的最新教材呀!”李燕杰听后淡然一笑,语重心长地对这位朋友说:中国已经走向世界,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改变的思想教育工作环境、体制、对象和大众传媒等,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也必须改变,自己必须适应这种改变、跟上这种改变,才能在演讲中把中西方优秀文化很好地融合起来,保证自己的演讲依然内涵丰富、精彩纷呈。正是靠着不断“加油”,李燕杰的演讲,始终风采不减,全国各地邀请不断。

李燕杰晚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之际,思想道德教育成为党和国家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此时李燕杰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人们还会产生许多新思想、新问题,越是在情况多变的条件下,越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通过带有艺术性的教育手段,使教育内容做到“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鼓起人们理想的风帆……40年来,国内外正直的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赞扬过他;一些居心叵测之人也通过各种方式攻击过他,然而,40年来他爱国主义照讲、理想道德照谈、真善美照说,“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碧空风卷云舒”,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李燕杰的演讲受到年轻学生欢迎

猜你喜欢

祖国思想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思想与“剑”
我和我的祖国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对祖国唱出爱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我和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