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术对痔核脱落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3-05-20张虎
张虎
(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中医医院 甘肃酒泉 735300)
痔核脱落出血主要是指内痔的部分脱出到肛门外,往往是由于过度疲劳或者是大便过于干燥,排便时过度用力等因素所导致[1]。通常引起痔核脱落出血的原因主要有饮食过于辛辣、大量饮酒,或者剧烈活动,发生率一般不超过2%[2]。因此,患者如发生痔核脱落出血的相关症状之后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诊疗。基于此,为探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术对痔核脱落出血的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痔疮脱落患者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帮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肛肠科2020 年9 月~2022 年9 月收治的痔核脱落出血患者共计80 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抛球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n=40),研究组(n=40)。
对照组男性25 例,女性15 例;年龄18.0~75.0岁,平均(46.5±28.5)岁;病程2.0~25.0 年,平均(13.5±11.5)年;
研究组男性21 例,女性19 例,患者年龄20.0~78.0 岁,平均(49.0±29.0)岁;病程2.0~24.0年,平均(13.0±11.0)年。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均符合痔核脱落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者;(2 基本意识及认知能力较强,能够正常开展手术及后续治疗者;(3)均知晓本次研究的目的,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1)排除不能正常接受治疗者;(2)患有精神疾病或有严重认知障碍者;(3)Ⅳ度痔疮者,同时伴随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冠心病者。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都需做好相应的术前准备工作,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了解。手术开始之前护理人员需要使用生理盐水500毫升对患者进行不保留灌肠,手术过程中要注意粪便感染及其他感染情况的发生,并及时报告给主治医生。
1.2.2 手术流程。
两组患者在手术开始之前均采用椎管内麻醉,麻醉之后取侧卧位,同时,医护人员需要对所有患者的肛门部位进行常规检查消毒,并记录患者痔核的大小及数量等。
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加用自动痔疮套扎术进行治疗。首先主刀医生使用肛管平行夹将患者脱落的内痔夹住,以“V”字形进行切除。切除之后,将患者外痔的皮赘部分剥离到齿状线上0.5 厘米处。在剥离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钳夹勾住患者的外痔及括约肌,使患者的外痔始终保持在外。混合痔直接使用10 号线进行结扎,其他患者的手术方式与之相同。等待所有的混合痔外剥内扎完成之后对残余部分的黏膜行自动痔疮套扎术。主刀医生将调制好的负压器对准患者内痔的上黏膜位置进行连续吸压处理。等待所有组织被充分吸出之后放松弹力线再进行套扎。套扎完成之后将负压器的压力值调至原位,并取出负压器。套扎结束之后需注意预防患者出现感染和出血症状。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消痔灵注射术治疗方式。在基础手术结束之后,将2%利多卡因与消痔灵液1∶1 混合,按照四步注射法在黏膜下注射。部位以黏膜下层为主,等待回抽无血之后再行推药,等待完全止血成功之后对手术部位进行止血,并用无菌纱布包扎。手术结束之后,医护人员须告知患者对手术部位进行管理,减少感染情况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天、8 天、15 天的出血情况;按4 级评分法进行评分:无出血为0 分,手纸染血为1 分,便时滴血<10 滴为2 分,>10滴为3 分。
(2)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痊愈:无出血症状,且创面水肿及疼痛指标下降;好转:便时手纸染血<10 滴,有一定创面水肿及疼痛症状,但指标并不明显;无效:便时手纸染血>10 滴,创面水肿及疼痛症状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在数据统计的过程中采用SPASS24.0 进行分析,对患者的连续性计量资料采用()描述,并运用t 检验,对于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并用χ2检验。数据统计具有显著差异时,P<0.05。
2 结果
2.1 术后1 天、8 天、15 天的出血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术后1 天、8 天、15 天的出血情况比较()
表1 术后1 天、8 天、15 天的出血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术后1 天 术后8 天 术后15 天对照组 40 1.98±0.45 2.25±0.25 0.98±0.03研究组 40 1.15±0.33 0.68±0.15 0.22±0.03 t -11.617 42.059 139.91P-0.001 0.001 0.001
2.2 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2。
表2 治疗效果比较[n(%)]
2.3 两组患者症状评分结果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症状评分结果比较
3 讨论
痔核脱出是指患者大便时,肛门口有痔疮脱出肛门外的情况。痔核生长在人的直肠肛门部位,平时不会脱出,排便时腹压增加,导致痔核内的动脉和静脉扩张,特别是静脉扩张,造成痔核体积变大,在粪便的摩擦之下,痔核就会从肛门口脱出肛门外[3]。当前临床治疗痔核脱落出血的方式主要是以手术方式为主。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属于传统的痔疮手术方式,也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痔疮的经典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是切掉外痔的痔核,把内痔痔核进行结扎。这种手术方式对痔疮的治疗较为彻底,不容易复发。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操作不慎会造成肛门狭窄、肛门失禁、肛门无力,甚至会形成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的发生。自动痔疮套扎术主要用于治疗Ⅰ、Ⅱ、Ⅲ度内痔患者。此方法的原理是将特制的弹力线套扎到内痔的根部,利用弹力线的弹性阻断痔的血运,使痔疮逐渐缺血、坏死、脱落而愈合。采用这种方法治疗的患者,其疼痛等不良体验较低,能更快恢复工作[4]。加上消痔灵注射术的手术过程简单、费用较少,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优势。张传泽[5]等通过对286 例痔核脱落出血患者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术,最终的研究结果是三种手术方式均可以有效治疗混合痔,而采用三种术式联合更能够明显降低术后出血量,帮助患者恢复。本研究通过应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术对痔核脱落出血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术后1 天、8 天、15 天的出血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与之一致。
在对痔核脱落出血患者实施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术的过程中,应当综合患者痔核脱落出血的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手术方案,确保手术的实施能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术对痔核脱落出血的整体治疗效果较好,能够帮助减少患者术后出血情况,且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