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心理弹性潜在类别与重返工作准备度的相关性研究
2023-05-20张文莉
张文莉,薛 平
1.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山西 030001;2.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重返工作准备度是指个体因某种原因(如患病、休假等)较长时间离开工作岗位后重返工作的一个经历转变过程及准备水平的评价指标[1-2]。近年来,我国生育政策逐渐开放,护士作为一个女性主导的职业,二胎生育意愿强[3],二胎产后返岗护士数量明显增加。该群体休产假后重返工作面临着身体素质低下、家庭-工作冲突、长期缺乏社交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因素会导致二胎产后返岗护士返岗后表现出一些心理和行为问题[4-5]。个体在面对困难、压力和逆境时能够调节负面影响和促进适应,并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自我调节的能力被称为心理弹性[6-7]。根据Kumpfer 等[8]心理弹性框架,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在面对应激或挑战时,激发内在力量,以有效应对当前的不利环境。因此,二胎产后返岗护士个体的心理弹性水平可能会对产后顺利返岗产生一定影响。目前,对于护士心理弹性的研究较多,但是大多采用以变量为中心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基于心理弹性量表的得分情况进行分析,侧重研究的是心理弹性各维度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这可能会导致忽略以下可能性:①研究群体中存在心理弹性水平不同的亚群体组合;②这些不同的亚群体又在其他变量之间存在着差异。针对以上问题,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提供了另外一种有效的方法。LPA 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研究方法(不同于以往的以变量为中心),它将人作为一个整体单位进行研究,将观察单位分为一组潜在类别,通过分析潜在类别与其他变量的关系来简化潜在类别,并探讨潜在类别与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9]。它突破了传统的简单分析变量间关系的方法(相关性、回归等),可以观察到样本中亚群体的动态,从而为护理管理人员提供全新的视角去进行干预[10]。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22 年6 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山西省24 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54 名二胎产后返岗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①二胎产后返岗1 周以上至6 个月的护士;②知情且自愿参加。排除标准:①进修护士或实习护士;②非在岗护士。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由研究者本人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并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后自行编制而成,用于调查二胎产后返岗护士的人口学特征,主要包括年龄、工作年限、科室、编制、学历、职称、职务、工作岗位、一胎年龄、休假时间、是否接受返岗培训、孩子主要照顾者等。
1.2.2 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心理弹性量表由美国学者Connor等[11]编制,主要用于测量个体心理弹性水平的高低。本研究采用我国学者翻译的汉化版本[12],量表包括坚韧(13 项)、自强(8 项)、乐观(4 项)3 个维度,共25 个条目,总分为0~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心理弹性水平越好。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1,各维度的Cronbach's α 系数分别为0.88,0.88,0.60,信效度良好。
1.2.3 重返工作准备度量表 重返工作准备度量表由Franche 等[13]在假设模型的基础上开发并应用于工作相关肌肉骨骼损伤的病人。本研究采用的是浦佳[14]的汉化版本,该量表经过文化调试后主要用于测量产后护士这一群体重返工作后的准备水平。量表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针对未返岗护士,包括前意向(3项)、意向(3 项)、行动准备-自我评估(4 项)及行动准备-行动(3 项)4 个维度、13 个条目,Cronbach's α 系数为 0.831,重测信度为0.842;第二部分针对已返岗护士,包括不确定维持(5项)、主动维持(5 项)2 个维度共10 个条目,Cronbach's α 系数为 0.852,重测信度为0.802。量表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标准,非常不同意计1 分,非常同意计5 分。哪个维度平均分高,个体就处于哪个阶段。所处阶段越高,表示产后护士的准备度越高。本研究采用量表的第二部分。
1.3 调查方法 调查前首先征得各医院的同意,并各选派1 名调查员成立调查小组。小组成员进行统一培训后,使用统一指导语向调查对象解释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方法,在其表示知情同意并愿意配合后向调查对象发放问卷星电子调查问卷。各条目均为必答项,剔除前后逻辑不符以及均选择同一选项的问卷。最终本次共发放263 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54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进行统计分析。使用秩相关探讨心理弹性各潜类别与重返工作准备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Mplus 8.0 软件进行LPA 分析,以心理弹性量表各维度作为外显指标,设置1~5 个类别进行潜在剖面分析的模型拟合性估计。使用艾凯克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调整贝叶斯信息准则(aBIC)、信息熵(entropy)、罗-梦代尔-鲁本校正似然比(Lo-Mendell-Rubin adjusted likelihood ratio test,LMRT)以及基于Bootstrap 的似然比检验指数(Bootstrap likelihood ratio test,BLRT)等进行模型拟合的评估[15]。其中,AIC、BIC、aBIC 越小,表明模型拟合越好;entropy 取值0~1,越接近1,表明分类越精确;LMRT 和BLRT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表明k个剖面的模型要优于k-1 个剖面的模型[16]。对于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和Bonferroni 校正的多重比较进行组间对比。
2 结果
2.1 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心理弹性及重返工作准备度情况及相关性分析 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心理弹性及重返工作准备度得分情况见表1。21.7%的二胎产后返岗护士重返工作准备水平处于不确定维持阶段,78.3%处于主动维持阶段。说明大部分护士已从各方面准备好重返岗位。心理弹性与重返工作准备度总分呈正相关(r=0.619,P<0.001),坚韧(r=0.544,P<0.001)、自强(r=0.553,P<0.001)、乐观(r=0.342,P<0.001)3 个维度均与重返工作准备度呈正相关。
表1 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心理弹性及重返工作准备度量表得分情况(n=254,±s)单位:分
表1 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心理弹性及重返工作准备度量表得分情况(n=254,±s)单位:分
变量心理弹性量表总分得分坚韧自强乐观产后护士重返工作准备度量表总分不确定维持主动维持73.77±13.95 37.42±8.56 24.93±5.34 11.42±3.01 34.76±4.54 15.26±3.62 19.51±4.80
2.2 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心理弹性的潜在剖面分析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心理弹性潜在类别的模型拟合各项指标见表2。AIC、BIC、aBIC 均随着类别数目的增多而逐渐减少,从第5 项开始又呈现上升趋势,说明类别越多模型拟合情况越好。Entropy 值在第3 项和第5 项达到最高,第2 项和第4 项较低,并且LMR 在第4 项开始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从第4 项开始,模型拟合效果逐渐变差。另外,考虑到模型的简单性、科学性以及类别的相对好分辨性,本研究将二胎产后返岗护士的心理弹性分为3 个潜在类别。各个潜在类别的归属概率矩阵见表3,结果显示,各类别的归属概率为0.863~0.938,即各类别中的二胎产后返岗护士(行)归属到各潜在类别(列)的平均概率为86.3%~93.8%,说明3 个分类的拟合模型结果可靠。
表2 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心理弹性潜在类别模型拟合指标(n=254)
表3 各潜在类别的归属概率
在以上结果的基础上,对二胎产后返岗护士的3 个潜在类别进行特征分析并命名。根据本研究的条件概率图(见图1),可以看出:与其他类别相比,第1 个类别的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心理弹性各维度均分均较低,命名为低弹性组,占12.6%;而第3 个类别各维度均分均高于其他两组,故命名为高弹性组,占20.9%;处于两者之间的命名为一般弹性组,占66.5%。
图1 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心理弹性各维度的均分条件概率图
2.3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心理弹性潜在类别分布情况 结果显示,不同工作年限、科室、职称、是否接受返岗培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二胎产后返岗护士人口学特征对心理弹性潜在类别分布的影响 单位:人(%)
2.4 不同心理弹性潜在类别二胎产后返岗护士重返工作准备度情况比较 心理弹性不同潜在类别二胎产后返岗护士重返工作准备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低弹性组不确定维持占比最高,高弹性组无;一般弹性组和高弹性组主动维持阶段占比要高于低弹性组。见表5。
表5 不同心理弹性潜在类别二胎产后返岗护士重返工作准备度情况比较 单位:人(%)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潜在剖面分析对二胎产后返岗护士的心理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 类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达到了最优,说明心理弹性存在群组间异质性特征。李旭等[17-18]在儿童群体中识别出了3 个心理弹性剖面,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而潘文浩等[19]将新入职幼儿教师心理弹性识别为低水平组、中等偏低组、中等偏高组和高水平组4 类,这可能与研究对象及其职业特征有关。在本研究中,低心理弹性组占比最少,略低于高心理弹性组,一般心理弹性组占比最多。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心理弹性的这一分类特征说明,尽管二胎产后返岗护士重返岗位在生理、心理以及家庭-工作平衡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只有少部分二胎产后返岗护士的心理弹性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
本研究中,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心理弹性潜在类别在工作年限、科室、职称及是否接受返岗培训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首先,根据工作要求-资源(JD-R)模型理论,工作-生活平衡最重要的是两者之间的适度影响,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工作需求和工作资源的绝对值[20]。工作时间过长、不规律的工作时间以及工作相关压力会增加父母抚养孩子的负担,导致工作-生活的不平衡[21-22]。临床工作年限更长、中高级职称者,收入较高,对护理工作有着更高的能力和信心,已经熟练掌握工作要求,面对重返工作后的职业-家庭双兼顾的复杂环境,可以快速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尽快投入工作中。其次,相比于内科病房和非一线科室,特殊科室(如重症监护室、产房、手术室等)和外科病房要求护士拥有熟练的技能和判断力,且这些科室工作负担大,而高工作负荷会导致高精神负荷,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从而降低其心理弹性[23]。最后,护理工作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和社会性,长时间离开岗位会对工作生疏,缺乏自信。岗前规范化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护士的护理知识和自我效能,而更高的自我效能可以帮助二胎产后返岗护士重返工作后不断完善自己,更好地进入角色,适应岗位[24]。
在心理弹性不同潜在类别上,二胎产后返岗护士重返工作准备度水平也存在差异。一般弹性组和高弹性组二胎产后返岗护士重返工作后处于主动维持的占比显著高于低弹性组,由此可知,良好的心理弹性可以促进二胎产后返岗护士重返工作后更快适应工作,对提升二胎产后返岗护士的重返工作准备度具有重要意义。而低心理弹性者在面对困难、逆境、压力时,自身抗压能力较差,不能去主动与环境相互适应,进而产生负面连锁反应。因此,针对心理弹性较低者,医院和护理管理者应提供心理咨询指导,开展职工心理减压,建立完整的支持系统[25],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从而提高二胎产后返岗护士重返工作准备度水平,最终顺利返岗。
4 小结
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心理弹性存在异质性,其中高弹性组占比少,有较大提升空间。与此同时,要特别关注低心理弹性的二胎产后返岗护士,采取科学、准确的方法制定干预性措施以提高该群体心理弹性水平。此外,本研究虽然探究了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心理弹性潜在类别与重返工作准备度的关系,但是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纳入不同省份以及专科医院和不同等级的医院;也可采用纵向研究考察二胎产后返岗护士心理弹性的动态轨迹,拓宽研究的深度与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