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滑坡处治设计分析
2023-05-19郭文礼
郭文礼
(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 730000)
0 引言
城市道路工程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基建工程,在推动交通产业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但在一些城市区域,由于丘陵、山体较多,地形起伏较大,因此很容易出现道路高边坡。针对道路高边坡,如果不及时开展有效的防护与治理措施,很容易引起道路滑坡问题,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非常严重,且其后期的治理也相当棘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结合实际道路滑坡案例,对道路边坡工程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加强对道路滑坡处治设计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对社会经济效益和工程理论价值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 道路滑坡案例概况
现有某城市主干道路,设计车速为60km/h。整体呈南北走向。该道路的最低标高为90m,最高标高为180m,该道路经过山地丘陵,整体地形起伏相对较大,其中道路高度最大落差能够达到110m 左右。在该项目中,之所以会出现道路滑坡问题,是因为开挖了挡土墙边坡底部抗滑桩外部的岩土层,从而导致岩土层开裂变形。从具体滑坡表现来看,滑坡段起始桩号为K3+090—K3+250,主要为一部分抗滑桩出现了明显的位移。在半坡位置处,重力挡土墙出现了位移与下沉。在边坡的分级平台与坡顶等区域,出现了排水沟开裂与错位情况。滑坡整体范围较大,其中前缘延伸至抗滑桩的边线位置处,后缘延伸到了边坡的顶部位置。该滑坡还有着较大宽度,其中在横向方向的最大宽度达到了156m。在纵向方向,滑坡最大宽度为45m。滑坡总面积为48700m2,滑坡总体积为44680m3。在滑坡施工出现后,施工单位第一时间采用了一系列保护措施,比如在坡底抗滑桩位置处,采用了填土措施进行反压,从而有效缓解了道路边坡的变形速度,但道路整体边坡依然不够稳定。在抗滑桩的外侧为道路路面,在挖除反压土后,可以重新进行路面施工,因此需要加强对该边坡的设计治理力度,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2 道路滑坡形态特征
在案例项目中,根据现场勘察结果来看,该道路滑坡平面整体呈直线形态,沿着滑坡轴线的方向,最宽为45m。沿着垂直滑坡轴线的方向,最宽为156m。滑坡滑面的最深处高达15m。该道路滑坡的整体轴线方向为西南-东北走向。在整个滑坡体中,可以发现有多条张拉裂隙。裂隙的宽度范围为15~55cm。从裂隙的延伸方向来看,与滑坡走线近乎保持平行关系道路滑坡后壁最大错落高度为1.9m。在后壁滑动面之上,可以发现有沿着滑坡方向的擦痕。基于该滑坡的形态与特征,并综合滑坡具体的数据,可以认定为该道路滑坡属于大型道路滑坡。
3 道路滑坡原因分析
首先,从客观的地形地貌角度来看,该滑坡整体的地形呈南低北高,海拔高差最大值为65m。在滑坡范围内,海拔高程为1589~1675m。在滑坡的东部、北部、南部区域,均存在基岩出露情况,整体呈簸箕形状,为滑坡提供了条件[1]。其次,从地质条件的角度来看,该滑坡区域中,主要土质结构包括泥质粉砂岩(厚度为2~6.5m)、碎石土(厚度为10.2~11.5m)以及耕植土(厚度为0.5~0.8m)。通过实地勘察以及结合经验取值,再加上参考相邻场地的资料,道路滑坡岩土层具体的物理以及力学指标建议采用值,如表1 所示。从中可知该滑坡区域整体的土质结构较为松散,力学性能较差,很容易导致滑坡问题,再加上重力式挡土墙荷载影响,进一步增加了道路滑坡风险。最后,从水文条件来看,在该滑坡覆盖区域中,以碎石土为主,本身属于含水层。滑坡的基岩为泥质粉砂岩,属于相对隔水层。在滑坡区域中,存在地下水分布。地下水多赋存在碎石土层之中,因此碎石岩土层也是滑坡区域的含水层。在该含水层的顶部,不存在大范围隔水岩层。地下水流向同滑坡方向一致。因为滑坡以碎石土为主,这种土质透水性差,但含水性比较强,可以赋存大量地下水。当遇到外部降雨时,将会进一步增加滑坡区域地层中的含水量。随着大量雨水下渗,大量碎石土被雨水裹挟流向坡脚,很容易造成滑坡问题。
表1 滑坡岩土层主要物理以及物理力学指标建议采用值
4 道路滑坡物理学参数分析
首先,需要做好剖面验证分析。对案例而言,滑坡覆盖层内主要包括碎石土、耕植土等。其中,耕植土方面,其整体在道路滑坡中分布并不均匀,整体的分布厚度也比较小。因此,在此次进行勘察的过程中,需要对碎石土完成土样采集工作。在实际勘察时,针对已采集的土样开展室内物理学指标试验[2]。在道路滑坡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变形比较明显的剖面去碎石土,完成试验统计,做好相应参数验证。经过最终的试验参数验证计算可以发现,道路滑坡变形剖面稳定系数的圆弧滑动为1.14。以该试验参数为依据完成计算,可以判断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的状态,这与当下滑坡不稳定变形特点存在很大的差异,说明试验参数数值比较高。
其次,还应提高对滑体与滑床的关注。结合案例中实际道路滑坡情况,在现场了解道路滑坡平面状态后,结合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完成修正统计,锤击数为3.50。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参考区域经验,滑床的黏聚力为0.9 的折减系数,最终可以确定滑床与滑体抗剪强度指标,具体如表2 所示。
表2 滑床与滑体抗剪强度指标
最后,还应做好参数反演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针对存在明显变形痕迹的道路滑坡剖面,需要开展参数反演。在反演时,可以假设圆弧滑动滑坡的后缘缝隙区域为圆弧的入口,道路滑坡的前缘则属于圆弧的出口。以道路滑坡现状为依据,结合其具体的变形特点,完成参数的反演。反演方法采用了剖面滑坡稳定系数圆弧法以及折线法,最终反演计算结果为道路滑坡的稳定系数是1~1.05。根据折线滑动方法,采用最不利于滑动剖面的计算方式,最终计算出道路滑坡的稳定系数为1.04。与之相应的,在采用圆弧滑动方法时,按照最不利于滑动剖面的计算方式,最终计算出道路滑坡的稳定系数为1.01。说明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这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合。因此本次道路滑坡的碎石土滑面参数为14MPa,内摩擦角为15°。
5 道路滑坡处治设计分析
首先,应结合道路滑坡实际情况,完成计算分析工作。比如结合案例项目实际情况可知,该项目属于一级边坡工程。其中,工程的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1。在实际计算边坡与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时,可以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的方式,其中分项系数为1.0。在实际计算锚索面积的过程中,选择将砂浆的锚固长度、锚索、岩土层锚固长度等作为计算参数[3]。在计算时,应选择应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在实际确定道路滑坡支护结构的截面时,针对配筋的选择,需要采用荷载效益基本组合方式。在实际对锚索变形、地基沉降以及支护结构变形进行计算分析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的计算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计算时,一方面,可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可取值为1.6;另一方面,不考虑风荷载以及地质带来的影响。
其次,注意对道路滑坡面进行削坡处理,减轻道路滑坡的荷载影响。具体而言,为了解决道路滑坡问题,需要结合现场勘察实际,完成地面线的测量。针对第一级边坡,选择采用1∶2 的边坡比。坡高设计为9m。在第一坡顶的顶部,可以设计平台,平台宽度为2m。在坡面防护方面,可以采用锚索框格梁形式做好支护。针对第二边坡,可选择将坡比设计为1∶2。坡高设计为8m。在第二坡顶的顶部,可以设计平台,宽度为2m。在坡面防护方面,可以选择采用锚索框格梁形式做好支护。针对第三边坡,设计的坡比同上述边坡相同。坡高与第二边坡相同为8m。同样在坡顶设置2m 宽的平台。但在坡面防护方面,可以选择采用锚杆挂网喷混形式做好坡面的支护。
再次,在对该道路滑坡治理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做好锚索抗滑桩的设置。具体而言,结合实际的计算结果可以发现,在此次道路滑坡中,最大的剩余下滑力为961.025kN。因此在道路滑坡应急治理过程中,可以选择在坡脚区域建设反压载体。在此基础上,为了阻挡滑坡继续滑动,还可以设置锚索抗滑桩。在具体设置时,锚索抗滑桩的中心间距设置为5m,抗滑桩的桩长设计为23m,抗滑桩的形状设计为方形,截面规格为2×3m,露出地面悬臂的长度为11m。在抗滑桩之上,还需要设置预应力锚索,锚索孔数为5 孔。针对每一孔锚索,均采用了无黏结钢绞线制作而成。该钢绞线直径为15.3m,每孔锚索采用的钢绞线数量为10 根,钢绞线的整体强度为1860MPa。在不同的抗滑桩之间,可以采用帽梁进行连接。在抗滑桩的后面,设置有矩形的挡土板,用于阻挡边坡土体下滑。在挡土板的底部,还设计有盲沟。该盲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在下雨时,能够迅速地排出渗透的地下水。
最后,在完成上述道路滑坡紧急处理后,为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还应对处理措施加强监控。在实际监控的过程中,可以应用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比如,将道路滑坡区域附近具有重要建筑物的边坡施工场地作为监控对象。在实际开展边坡施工时,需要对其进行监控处理。主要监控内容包括坡顶的水平与垂直位移大小,地表裂缝的变化情况,还包括施工现场附近建筑物的变形情况[4]。与此同时,还需要将道路滑坡现状测量数据作为初始数据,然后测量抗滑桩以及道路边坡支护施工监控变形数据,最后进行对比分析。通过以上方式来判断施工场地附近建筑物是否会出现新的裂缝,原本的裂缝是否会继续扩大发展。在支护结构内部,是否存在关键构件应力激增安全问题。针对道路边坡的底部或者周围岩土,是否存在剪切破坏问题,上述情况都是测量监测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一旦发现异常可以进行实时监测报警,有效保障道路滑坡边坡支护的施工安全。值得关注的是,在实际监测坡顶位移的过程中,应选择在关键边坡区域的支护结构顶部,完成监测点的设置,要求每个监测区域的监测点设置数量不少于3 个,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监测网,主要目的是监测坡顶的位移方向、距离等。针对锚索拉力与预应力,应加强损失监测。在监测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锚索作为监测对象,从而提升锚索拉力与预应力监测的准确性。一般在边坡工程竣工后,需要保持长时间的监测,监测时间应持续2 年以上。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一些地形起伏较大的城市道路之中,受地势的影响,再加上一些人工活动以及水文地质情况的影响,很容易导致道路出现滑坡问题。一旦出现道路滑坡,不仅会严重危及道路行驶安全,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理,甚至会导致整条道路瘫痪。基于此,必须提高对道路滑坡治理的重视程度。在治理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道路滑坡的具体情况,了解滑坡的形态特征,同时从多角度出发,分析道路滑坡的原因,并结合相关试验,完成滑坡物理学参数的研究分析,最后结合上述研究成果,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道路滑坡的设计治理,从而有效解决带来滑坡问题,推动道路工程建设实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