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在喜马拉雅地区的大坝建设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023-05-18王鹿鸣丁阿宁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水坝喜马拉雅水电

王鹿鸣,丁阿宁

(1.陕西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2.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大型水坝也称大坝,是水资源利用与控制的基础设施,以满足灌溉、发电、防洪、城市供水和工业生产等多用途需要,世界上的主要国家都很重视大坝的建设。根据ICOLD(国际大坝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large dams 简称)于2018 年修改后的定义,从最低地基到坝顶达到15 米及其以上的水坝、5 米至15 米的水坝蓄水达到或者超过300 万立方米的水坝被认为是大型水坝[1]。大坝能发电和根据气候和降雨量调节河流水量,为水资源的利用带来经济利益和生活便利。

印度是一个水资源分布很不平衡的国家,从空间看有高度缺水的地区如西北部的拉贾斯坦、旁遮普等几个邦,也有水资源极其丰富的东北部的阿萨姆、锡金、梅加拉亚等几个邦。从时间看,受西南季风气候影响,印度的湿季降水量很大,常常引发洪水,而干季降水很少,引发干旱,不利于农业灌溉、航运、城市供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发电的需要。由于印度缺少大型湖泊对水资源进行调节,通过建设大型水坝调节水资源的利用,是解决水资源不足和不平衡的重要手段。印度经济发展对电力的巨大需求、碳排放的承诺及对清洁能源的需要,也促使印度加强大型水电站建设,以满足这些需求,故而印度很重视大坝的建设。截至2019 年,印度已经建成和在建的大坝有5745 座,印度大型水坝主要集中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南部和东部也有较密集的大坝分布,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分布得比较稀少,尤其在东北部地区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以北,大坝的数量屈指可数。

进入21 世纪以来,印度政府开始重视喜马拉雅地区的大坝建设,提出了建设规划,并加快了建设进度。由于该地区处于特殊的地质环境地带,同时存在着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领土争议,大坝建设会给这里的安全产生何种影响,值得我们重视。

一、印度在喜马拉雅地区大型水坝的建设及其原因

(一)印度在喜马拉雅地区的大坝建设

印度在喜马拉雅西段地区大型水坝从20 世纪60年代始建。北阿肯德邦和喜马偕尔邦在20世纪60 年代建成第一座大型水坝,以后建设缓慢,但2001 年以来加快了建设速度,如喜马偕尔邦2001年以后建成了12 座大型水坝,还有1 座在建,在北阿肯德邦还有8 座大型水坝在建,明显加快了建设步伐。此外,印度还在查谟—克什米尔地区印度河流域建成大型水坝15 座,其中7 座是2001 年以后建成,目前还有2座大型水坝在建。

在喜马拉雅地区东段的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在印度《国家大坝登记册2019》登记的大型水坝有12 座,其中阿萨姆邦4 座,锡金邦2座,西孟加拉邦2座,伪阿鲁纳恰尔邦4座。分别为:阿萨姆邦1984年建成的汉东达姆大坝、1988年建成乌姆荣大坝、2007年建成的Hatidubi混凝土大坝、在建的苏班西里下游大坝;在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于2002 年建成兰甘纳迪大坝、在建的有比穷大坝、帕里大坝和藤加大坝;锡金邦1999年建成的兰吉特三级坝、2007 年建成的提斯塔五级坝;西孟加拉邦2013年建成的提斯塔三级坝、2016年建成的提斯塔四级坝。上述12座大坝除了汉东达姆坝、乌姆荣坝和Hatidubi 混凝土大坝位于布拉马普特拉河以南外,其余9 座都处于布拉马普特拉河干流以北的河流,也即来自喜马拉雅山区的支流。尤其是在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的大坝,位于中印争议地区。

为了控制和争夺我国藏南地区,印度还提出了在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的庞大的大坝建设计划(见表1)[2]。印度在此地建设大坝,有助于其巩固对藏南地区的控制。印度加大在此区域移民的同时,也加快了在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尤其是水利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其水坝的建设加大了我国收回藏南地区的困难,也影响到我国和印度在水资源上的合作谈判进展。

表1:印度在藏南地区建设水电工程计划

(二)印度在喜马拉雅地区建设大坝的原因

虽然在喜马拉雅地区大坝建设有很多困难,但在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下,印度政府开始重视在喜马拉雅地区建设大型水坝。其主要原因如下:

1、水资源调节的需要。青藏高原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储备,被称为亚洲水塔,处于青藏高原西部和南部边缘的喜马拉雅山脉,同样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储备。每年春夏之交高山融雪和冰川融化形成的河流,南亚西南季风携带充沛的水汽,被喜马拉雅山脉阻挡形成的降雨,成为我国西藏和周边国家主要的河水来源。对印度来说,将喜马拉雅地区的水资源引到西北缺水的地区,改善干旱地区的供水状况,同时防止季风季带来的洪灾,都离不开修建大型水库和引水工程,这就需要大型水坝建设。早在20世纪80 年代,印度政府水利部门就提出了“内河联网工程”计划,拟通过大型水坝的建设和运河的修建,将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及恒河流域的水资源引向缺水的地区,如果该计划完成,将实现每年高达1780 亿立方米的调水能力,增加3500 万公顷灌区和3.5 万兆瓦的发电能力[3](P85)。虽然此项工程遇到很大的争议和阻力而放缓,但是近年来印度政府又开始积极地推进该工程的进行[3](P89)。

2、解决电力短缺的需要。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其电力缺口很大,尤其与中国相比差距更为明显。2019年中国发电7503.4TWh,占世界总发电量的27.8%;印度1558.7TWh,只占5.8%,中国发电量是印度的4.8倍[4]。2019 年印度发电量比上一年只增加了0.5%,中国发电量比上年增加4.7%。截至2019 年3 月印度电力装机总容量为431307.31 兆瓦,其中火电占比69.16%,核电占比1.57%,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占18.71%,水电占比只有10.55%[5](P6)。印度的水电发展与中国比差距更大,2019年中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56.4GW,印度只50.07GW,中国水电装机量是印度的7.1 倍;水力发电量中国为1269.7TWh,印度为161.8TWh,中国是印度的7.8 倍[4]。从表2 和表3的数据看,印度水电资源的开发主要还在北部的印度河和恒河上游以及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2018-2019年,印度水电新增装机量也主要在北部和东北部的喜马拉雅地区,分别为33MW和80MW[5](P42)。

表2:印度各地区的水电资源蕴藏量

印度有丰富的水电资源。据印度国家水电协会评估,在负载系数为60%时,印度国内各地区的水电总蕴藏量超过80 000 MW,达84 000MW(见表2)[6]。在充分开发后,可装机容量达148701MW(见表3)。根据《印度水电年度报告2020》,已开发潜在水电装机量占27.97%,正在开发的占7.45%,还有64%的潜在装机量没有得到开发[7],而没有开发的水电装机量都在喜马拉雅地区,尤其集中在印度的东北部地区靠近喜马拉雅山脉的锡金邦、阿萨姆邦和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的雅鲁藏布江流域。表2反映出发源自喜马拉雅地区的印度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水电资源占评估蕴藏总量的78%,占未开发蕴藏总量的87%,其中蕴藏量最大的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水电资源蕴藏量的95%尚未得到开发。印度河和恒河也有70%左右的蕴藏量未得到开发。可见,印度要增加水力发电的比重,必然加大对来自喜马拉雅地区的河流水力发电资源的利用。

表3:印度水电资源蕴藏量的开发状况

3、制约巴基斯坦的需要。印度河大部分流经巴基斯坦,是巴基斯坦最主要的河流。由于印度河上游大都在印度境内和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控制印度河的水资源,会极大地影响和制约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印度河发源于我国西藏境内的冈底斯山脉向西和西北流入印度和查谟—克什米尔印控区,之后流入巴基斯坦。由于历史原因,印巴之间的矛盾冲突难以调和,地处印度河上游的印度,也可以印度河的水资源控制来制约巴基斯坦。1948 年印巴围绕查谟—克什米尔主权爆发的第一次印巴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水安全[8]。巴基斯坦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可再生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81.6 立方米,属于极度缺水国家[9],对印度河流域水资源的需求极高。印度在印度河上游的查谟—克什米尔地区建有大坝12 座,在建的有5 座。已建成的大坝中1999 年以前建成的5座,2007 年以后建成的有7 座,明显加大了在印度河上游建立大坝的力度。印巴水资源纠纷随着印巴分治出现,1960 年在世界银行等组织的调解下,达成了《印度河水条约》,暂时缓解了水资源纠纷[10]。但是随着两国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增加,水资源的纷争加剧。因《印度河水条约》规定印度河东部三条河流由印度自主开发利用,巴基斯坦主要利用西部河流,印度河西部河流上游部流经印控克什米尔,印巴对克什米尔的争夺对峙,使印度河上游水资源的利用和大坝建设成为印度控制克什米尔和制约巴基斯坦的重要手段。

4、与中国竞争的需要。印度水资源蕴藏量最大的印度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尤其是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的雅鲁藏布江处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位于上游的中国在水资源的利用上居于有利的主动地位。由于中印之间长期存在边境争端,因而在中印跨境河流水资源的利用上,也有一定的争议。21世纪以来,出于对中国在西藏的水利水电建设对印度产生影响的忧虑,印度加强了在中印边境地区大坝和水电站建设的计划[11]。2010年中国开始在雅鲁藏布江修建藏木水电站等建设项目,就引起了印度方面的高度关注,尤其是民间人士李伶《西藏之水救中国》一书提出引西藏的水资源解决西北地区缺水问题的建议,更引起了印度的紧张,担心中国在上游河流的水利水电建设会制约印度对水资源的利用。加之两国在边境划分的存在争议,其在喜马拉雅地区的加强大坝建设,亦成为与中国争夺阿克赛钦地区和藏南的手段。

二、印度在喜马拉雅地区建设大坝的困难和问题

喜马拉雅地区丰富的水电资源蕴藏量占印度水电资源蕴藏总量的绝大部分,发源自该地区的印度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水电资源蕴藏量占印度水电总蕴藏量的78%,三条河尚未开发的水电蕴藏量占到印度全国总蕴藏量的87%,是当前和未来印度水电建设的重点,但是印度要加大在此地区的大坝建设也存在着不少困难。

(一)地质条件差和生态环境脆弱影响大坝安全

喜马拉雅山脉地质结构脆弱,地震、冰川断裂、雪崩等自然灾害频发,对大坝的安全形成了较大的威胁。处理好地质条件和水电站建设运行安全的关系,需要印度政府和各邦政府谨慎行事。根据印度《国家大型水坝登记册2019》的数据,印度最北部的查谟—克什米尔、喜马偕尔邦、北阿肯德邦的大坝多处于Ⅳ类和Ⅴ类地震区,东北部的阿萨姆邦、伪阿鲁纳切尔邦和锡金邦的大坝全都处于Ⅴ类地震区[1],地震对大坝的威胁隐患突出。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气温上升,冰崩、冰川断裂时有发生。甚至冬季也会出现这类危害。自然灾害引发的溃坝会对当地和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害,2021 年初印度北阿肯德邦查莫里利地区冰川断裂形成的大规模洪水造成了水电站溃坝[12],正是一个突出的实例。

(二)大坝建设对地质条件和环境的影响

喜马拉雅地区南麓和西麓山谷纵横,海拔高度的落差大,是建设大坝和水电站的理想区域。但是其地质结构脆弱,在此地开展大型水坝建设,引发地质灾害和生态变化的可能性远大于其他地区,尤其是在北阿肯德邦、喜马偕尔邦和查谟克什米尔等喜马拉雅山脉和靠近帕米尔的高海拔地区大搞基础建设,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可能性更大。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质结构复杂,是高等级地震带,也是自然生态多样化的典型地区,在此地的大坝建设是否会对地质结构和自然生态带来破坏,也是制约大坝建设的重要因素。印度加快在这些地区大坝和水电站建设布局可能对喜马拉雅地区和青藏高原的地质结构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引起了环保人士和当地民众的反对[13]。印度政府规划在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建设的坝高288 米,装机量3000MW 的迪邦河水电站项目,由于反对声音巨大,被迫多次修改方案。2014 年莫迪政府正式批准了该项目,但由于当地部落和环保组织的反对,为迪邦项目举行公开听证的计划多次被取消,至今未能动工。当地部落和居民对大坝建设的强烈反对,给大坝项目规划者们造成了超乎预期的障碍。此外,由于针对水坝建设的抗议活动愈演愈烈,致使位于布拉马普特拉河支流,装机容量达3000MW 的苏班西里水坝建设多次停工[14]。因为当地的反对,锡金邦政府已宣布将放弃提斯塔河的4个梯级大坝的规划项目[15]

(三)投资不足、移民搬迁问题对印度水电发展的影响

在喜马拉雅山区建设大坝,会面临地形复杂、基础设施和道路建设不足等困难,同时也存在着移民搬迁和补偿问题,这都会带来大坝建设成本的激增。水力发电和大坝建设工程巨大,建设周期长,投资远超火力发电。根据印度《电力统计报告2020》的数据,印度水电装机量占全国公用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从2011 年的21.6%下降到2019 年12.7%。由于建设成本较低,同期印度的火力发电装机量从102454MW 增加到226279MW,增加1.2倍[5](P8)。水电的发展速度慢和比重下降很大,正是因为水电建设投资远大于火力发电建设。喜马拉雅地区大坝建设涉及移民搬迁补偿,尤其是储水式大型水坝建设占地面积大,淹没土地多,建设投资大,补偿费用高,虽然建成后的经济效益高,但是高额的初期投入和漫长的建设周期,影响着大坝建设的决策。为此有印度学者建议加大引入私人投资力度来解决喜马拉雅地区大坝建设的资金问题[16](P39)。但是喜马拉雅地区水电和大坝建设的复杂性远高于其他地区,以地方政府和私人为主建设和运行水坝电站,也会遇到技术力量不足和安全隐患问题。

(四)在喜马拉雅山地的大坝建设需考虑上下游国家的利益

源自喜马拉雅地区的印度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都是跨境的国际河流,其上下游分别为中国、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印度在这些河流的中上游修建大坝,必然会涉及上下游国家的利益。印度与这三个国家的关系都比较紧张,尤其是与中国、巴基斯坦之间还存在着领土争议和水资源的争端,进一步制约着印度在喜马拉雅山地的大坝建设。

以上多种因素制约了印度在喜马拉雅地区的大坝建设,尤其是在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规划的众多大坝项目,目前也只有一个兰甘纳迪大坝建成,在建的也只有比穷、腾加、帕里三个大坝以及在阿萨姆邦和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交界处的苏班西里下游大坝,其他大坝项目基本上都停留在纸面上。

三、印度在喜马拉雅地区的大坝建设对我国的影响

我国的西藏西部和南部处于喜马拉雅地区,流经印控克什米尔和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其上游的狮泉河、象泉河发源于我国西藏的冈底斯山脉,穿过喜马拉雅山流入印度和印控克什米尔;流经印度和孟加拉的布拉马普特拉河和贾木纳河,其上游为源自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山北坡杰马央宗冰川的雅鲁藏布江。印度在喜马拉雅地区跨境河流上的大坝建设,也会对我国西藏地区产生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印度在喜马拉雅地区的大型水坝建设对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喜马拉雅山脉处于喜马拉雅地震带,由印度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冲撞形成,是年轻的地质造山运动的结果,故地震活动频发。喜马拉雅山脉北坡为青藏高原,地势相对平缓,处于喜马拉雅地震带和青藏高原地震带之间。南坡为印度、尼泊尔、不丹和我国藏南地区,地势陡峭,短距离内海拔高度急剧下降,峡谷河流众多,是建立水坝和电站水文条件比较合适的地区。但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该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的隐患众多。一是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高山冰雪融化形成的洪水与季风造成的大量降水叠加,容易形成洪水灾害;二是大坝建设区处于喜马拉雅地震带,地震造成的冲击破坏和溃坝常形成灾害;三是雪崩、冰崩、冰湖溃坝形成的自然灾害,四是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湖溃塌引发的洪水[12]。尤其是冰崩和冰川断裂作为一种新型灾害,由气候变暖引起,在冬季也会产生[17]。以往冰崩和冰湖溃塌发生在夏季,2021年初印度北阿肯德邦查莫利地区的冰川断裂发生在冬季,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的自然现象。喜马拉雅山脉东段更是地震的高发带,印度也将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列为Ⅴ级地震带,印度在喜马拉雅山东部南坡开展水利水电建设,对整个中印边境东段的地质结构产生何种影响值得我们关注。

雅鲁藏布江从发源到入海,经历了高山冰川、高原苔藓、高原草甸、高原峡谷、温带林地、热带雨林等多个地理气候带。印度洋暖湿气流经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峡谷,穿喜马拉雅山脉溯流而上,维持着雅鲁藏布江中上游的气候特征。印度在喜马拉雅山脉东段的南坡建设大型水坝,可能会破坏南坡雨林的生态环境,从而影响到中上游我国境内的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

(二)印度在喜马拉雅地区的大型水坝建设对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印度在喜马拉雅地区的大坝建设,也会对我国西藏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其在我国藏南印控区的大坝建设,将提高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水位,可能淹没我方的部分土地。有我国学者认为,印度在藏南规划修建的迪邦河大坝如果建成,将会淹没我方一侧,从而将会导致新的两国争端[2]。针对中国在雅鲁藏布江干流修建水电站,印度也计划在中印边界东部争议区内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的雅鲁藏布江流域河流上,修建发电装机容量为11000MW 的上西昂河水电站,一旦该水坝建成,将可能淹没处于上游的中国西藏林芝地区的部分地段[18]。近年来,我国西藏实行了扶贫搬迁工程,在山南、林芝南部的错那、隆子、墨脱、察隅等县的边境地区建立了不少移民新村,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如果印度按计划在藏南修建大型水坝,提高河流水位,将会对移民新村造成负面影响。

(三)印度在喜马拉雅地区的大型水坝建设对中印边境态势的影响

中印关系的紧张,很大程度上由两国边境争端引起,边境争端不解决,两国关系也难以有根本的改善。中印两国在喜马拉雅地区存在着多条跨境河流,在河流上的水利水电建设,也成为印度对抗中国的手段。印度的布拉马普特拉河源自我国西藏境内,河流的上游对下游河流的水流量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中印关系紧张时就成为印度的担忧因素,也会成为印度利用大坝建设反制中国影响的手段选项。

跨境河流中,印度河在中国境内的部分相对较短,水流量也相对较小,而且当地人口稀少,对水利水电的需求不高,对下游的影响不大,印度并不十分关注。而雅鲁藏布江在西藏的流域面积较大,河流中上游都在中国境内,且区域内人口相对较多,对水利和水电的需求较高,对下游的布拉马普特拉河的影响相对较大,故更引发了印度方面的担忧。相对于在雅鲁藏布江干流的水电站建设,印度更为关注的是我国从雅鲁藏布江的调水工程设想。有印度学者认为,印方目前对我国在雅鲁藏布江中游水电站建设的担忧程度并不高,因为其认识到这些水电站以发电为主,对流入印度的水径流量影响较小。其最为担心的是我国民间人士提出的西部南水北调的“红旗河工程”计划,会极大地影响雅鲁藏布江流入印度的水量[19]。

雅鲁藏布江流经的我国藏南地区,是中印边境东段争端的焦点。为了达到长期霸占藏南的目的,印度通过大量的移民、基础建设和其他边境政策,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对藏南地区的控制。尤其是印度在藏南地区建设大坝“这种实际占有水资源的行为,会加强其对藏南地区争议领土的实际占有,并且与其在藏南地区不断提升的军事武装能力相呼应,共同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实际控制能力”[20]。印度媒体认为,在藏南地区开展大规模的大型水坝建设,可为印度东北部和印度主体部分输送电力,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促进经济发展,增强藏南对印度内地移民的吸引力和原住民对印度政府的认同。这有利于印度进一步巩固其对藏南地区的控制,而不利于我国在中印边境东部地段的谈判态势。

鉴于中国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修建藏木水电站等多个梯级电站,印度担心会影响其在藏南和印度东北部地区的水资源,也提出了加快在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水利水电设施的建设。并将在藏南地区的大坝建设作为抵充上游影响的手段,这样的做法必然会影响到两国关系的进程。如果双方缺乏有效的双边跨境河流协商机制,也会对中印边境东段争议地区造成潜在的冲突。诚然,处于河流上游的中国在河流争端中居于天然的有利地位,印度用大坝建设反制中国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不能排除其利用大坝建设制造和挑起冲突的借口。

结 语

印度是世界上修筑大坝较多的国家。印度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影响着大坝的分布和功能。随着印度工业化、现代化的需要,水资源和电力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印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中部和西部大坝饱和的状况下,开发喜马拉雅地区的水资源成为印度的必然选择。然而,地质条件的制约、环境保护的需要、资金的短缺、技术力量的不足、移民的困难的和反对派的阻挠、国际之间的争端,都制约着印度政府的大坝建设,致使大坝的建设相对比计划迟缓。但是在对经济发展和成为世界大国的期许下,印度在喜马拉雅山地大坝建设依然会不断推进,并对中国、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产生影响。对中国来说,更应关注的是印度在其东北部地区和我国藏南的大坝建设,可能会对我国西藏林芝、山南地区的生态环境、扶贫搬迁安置、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印度在藏南地区包括大坝建设在内的基础建设也会强化其对该地区的实际控制,为我国收回藏南造成更大的困难,所以印度在喜马拉雅地区的大坝建设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猜你喜欢

水坝喜马拉雅水电
巨人复活传 喜马拉雅
形形色色的水坝
美女冒险家:“翼装”飞越喜马拉雅
筑水坝
给喜马拉雅找找茬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水电:全力消纳富余水电 更重生态环保
世界上壮观的水坝(下)
长江水电之歌
为什么水坝下部修得比上部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