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背景下“区块链++农业供应链”双链融合研究
2023-05-18白延虎刘甜甜蔡雨欣
白延虎,刘甜甜,蔡雨欣
(温州大学商学院 浙江,温州 325000)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从摆脱贫困到全面小康,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一直在往前迈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同富裕目标在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取得了新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村共同富裕工作要抓紧”,而实现农村共同富裕需要重视农业发展。
农业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浙江省关于《高质量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省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 年)》的通知中明确规划了农业发展有关延伸乡村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等重点任务,对于加快实现“农业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共同富裕的薄弱点在于农业发展,在农业领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有着一系列目标,比如拥有安全可信赖的绿色农产品、人工智能替代农民劳动解放生产力、各区域间达到平衡且充分的可持续发展等。促进农业产业的共同富裕对于解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最基本的矛盾,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就要求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中农业供应链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聚焦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探索“区块链+农业供应链”双链融合的理论与实践。
2020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加快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了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区块链技术作为重新定义所有人及组织之间协作关系的前沿性关键技术,是一场即将席卷全球的社会革命,在农业发展中日渐显现出了其独特的驱动能力与助推作用。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农业供应链中的发展思路既是国家层面的政策要求,又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我国专家和学者们围绕区块链技术与农业供应链的融合做了很多研究。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田阳等[1]论述了当前供应链管理的技术与实施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传统解决方案的不足以及区块链技术的相关优势;在供应链农产品生产方面,刘鸿超等[2]研究设计了结合区块链的农产品安全生产机制,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实现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效的解决路径;在供应链农产品交易方面,谭砚文等[3]结合区块链技术的功能特征,从理论上分析了区块链技术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的内在机理,系统阐述其在驱动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方面的作用及国际实践现状,给出了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发展经验。经过文献学习可以得出,当前研究普遍反映了区块链技术的强大功能和对于农业供应链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从总体来看,关于区块链技术层面的研究仍不完善,主要是内容介绍与说明的阐释不够具体,“区块链+农业供应链”双链如何进行融合发展的联系机制还有待深入。因此,本研究从农业供应链的发展困境展开内容,关注区块链技术的功能特征如何实践与应用,积极探索“区块链+农业供应链”双链融合的创新模式,对于破解农业供应链发展难题及分析难题背后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 农业供应链的发展困境
在《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推动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通知》等文件中,均明确了农业供应链的发展方向和具体要求。积极解决农业供应链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农业改革建设,充分体现出了国家对于提高供应链农产品流通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等基础工作的重视。
农业供应链是将产品从生产者出发,经由加工、运输等多个环节,最后送到消费者手上的整个链条结构。随着当前科学技术不断革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供应链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庞大的行业系统,紧密连接上下游的不同主体,强化各生产主体之间的联系,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效益。
然而,农业供应链各环节各阶段目前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主要是现实生产中的质量安全弊端、生产效率不高、可持续能力低和改革难等问题,本研究总结为主体合作意愿与能力、信息不对称、利益分配划分、标准化管理、基础设施条件这五方面的发展困境,对于这些问题和困境,需要进一步深入剖析原因。
1.1 农业主体合作的意愿低与能力存在差异
农业主体包括了小农户生产者、加工者、运输者和销售者等。第一,我国小农户生产者的思想普遍落后,对于合作的意愿较低。传统生产模式下的多数农民缺乏科学技术知识,视野被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不利于对外经济贸易的开展,同时也导致农民自身农产品在价格和质量上的竞争力不足,容易被市场淘汰。第二,加工者生产技术能力存在差异。那些掌握先进技术和拥有更新设备的加工者往往能够最大程度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获得更高的产品利润。第三,在特殊和复杂情况下,农业物流的应对能力不足。运输物流包括配送方式和路径的选择、应急处理能力评估等,要求各主体间加强交流与合理设计物流,但目前物流业的发展只是相对满足了基础水平,难以做到仓储和运输时间的数据信息及时上链,精准溯源,这对于农产品的安全问题仍然是不小的考验。第四,其他主体与销售者的合作难度大。由于销售者直接联系消费者,所以可以获取到最准确的产品评价与反馈,在定价上有相对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但不诚信的操作却很容易使销售者跟生产者与加工者之间产生利益方面的矛盾冲突,进一步加大合作的难度,拉低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导致过程耗损严重。此外,企业与经营主体的合作关系也有待优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不恰当和高层管理者缺乏主动性与发展理念,这些将会削弱农业供应链的创造性和活力,加重农业管理决策的风险。
政府在战略布局和自身建设上没有完全地发挥主导能力,也是农业供应链各主体之间合作不协调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政府对供应链整体布局的掌控不足给产业发展带来了危害,致使难以形成集群效应,没有充分激发市场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中立法、审批、监管等部门的工作情况可能会对主体合作产生影响,相关部门与农业供应链各主体间的沟通不充分不及时,办事手续繁琐复杂等,都是合作过程中的重要阻碍。
1.2 信息不对称滋生的机会主义和信任问题
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农业供应链上交易双方对于信息的掌握程度不同而引发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情况,滋生机会主义和信任问题[4]。信息充分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提供有用的信息获益,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处于有利地位的信息掌握方可能会趁机抬高自身产品的价格,由于消费者不能及时辨认优质和劣质产品,市场秩序将会被扰乱。信息失衡的经济市场不利于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也会对特色农产品的形象造成破坏,品牌效应和声誉机制是发展地标农产品的具体价值所在,一个良好的品牌是农民进行生产与获得收益的来源与动力。信息失衡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农业供应链中各主体间数据传递和交互不通畅,以至于交易风险升高,被动机不纯的交易者利用。
1.3 利益分配划分模糊,压抑生产积极性
利益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而保护好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则是创造更多利益的关键前提,没有划分清晰的利益分配就难以调动经营者进行生产活动,这严重妨害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在利益问题上我们无法摆脱诚信的考验,市场上存在这样的现象,部分诚信的经营主体不能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而那些不合法不诚信的经营者却拥有了超额利益。尤其是与行业核心企业相比规模较小的经营者更是处于弱势地位,那些被承包代销的生产者容易受到不公平对待。面临人性弱点的挑战时需要科技的干预和解决,如果没有公平合理的收益共享体系和强制的法律条文约束,农业供应链的生产积极性将受到削弱,缺乏活力的产业环境对于农业发展造成打击。
1.4 标准化管理不足造成的资源浪费与高成本
农业供应链的标准化管理不足对于生产要素配置和生产制度规范两方面的影响显著,带来了资源浪费与高成本等危害。我国农户具有规模小、经营松散的特点,难以被整合起来进行统一管理,标准化不足的农业管理系统使供应链上主体的交流变得更加复杂和不到位,各环节的对接速度慢且效率低。在专业化较低的农业供应链中,市场不能及时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加剧了资源耗损[5],导致最终生产成本的上升。同时规范性的制度体系不够完善,使经营风险不断提高,在资源浪费和高成本的双重阻碍下,经营者为了规避风险造成的损失,主体数量和生产数量会大大减少,这显然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5 缺乏基础设施条件与技术支持,农业改革困难
缺乏基础设施条件与技术支持使农业改革困难,农业发展进程变得缓慢。农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目的是将技术融入到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供应链各阶段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科学生产、安全加工、快速运输以及便捷销售的要求,而当下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代化的智慧农业存在一些技术难点亟待解决。基础设施条件的不平衡加大了改革难度[6],导致各地区不能在同一时点得到财政、人才、技术等方面支持的全覆盖。即使一些因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形成的落后地区有着丰富的潜在资源,但由于缺少对外联系、信息严重闭塞、农业供应链的结构极度不完整,政府等其他组织对于这些落后地区的支持和建设力度远远不够,导致资源无法开采利用,地区农业改革发展缓慢。
2 区块链技术的功能特征
区块链作为当前一种有着巨大潜力的新兴信息技术,已逐渐融入到通信、金融、物流与供应链、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领域。现有区块链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分别为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各类型有着不同的特性与其适用范围[7]。公有链出现的时间最早、面向所有人群、可以自由加入,相应的访问门槛也比较低;私有链是公有链的衍生发展,属于具有针对性的、单独个人或实体使用的区块链,但中心化程度却更加的高[8];联盟链介于两者之间,是由特定组织构建的多中心化、需要授权写入节点的一种区块链类型,可控性强且便于数据处理,在农业供应链上能够得到很好的运用。随着技术发展和实际需要,联盟链技术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与农业供应链的融合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优势,以分布式账本、非对称加密、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关键技术为核心形成了去中心化、安全性、可追溯性、开放性等特征[9]。
2.1 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技术区别于其他数据库的最本质的特征。所有分散的区块之间可以凭借链式结构相互联系,分布存储于不同主体的计算机上,各节点间进行独立的核算、验证、传递和信息管理[10],不再受到由于信息不对称或供应链上某一环节主体为获取利益最大化而擅自篡改导致的数据不真实与造假行为等影响,同时也容易对数据安全进行维护。
2.2 安全性
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防止外来攻击控制并保证信息的真实可用。区块链所具有的共识机制,比如PoW(工作量证明)、PoS(股权证明)、PBFT(委托权益证明)、DPoS(授权股权证明)等,使信息一旦进入区块链便无法被删除与篡改[11]。非对称加密运用密码学的技术与原理对数据进行高度加密处理[12],所以只有在数据所有者同意的情况下,即得到私钥的授权后才能够访问与获取数据,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信息的可信水平与主体的隐私安全。拜占庭容错算法的改进与运用,则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有效,为农业供应链上各环节主体提供准确及时且可追溯的信息。
2.3 可追溯性
可追溯性是区块链技术的又一大特征,主要体现在链式结构下信息的一致性。一致性来自区块链中数据按照严格的算法机制进行输入与处理,与传统的数据库相比有特别的容错能力,即使上传信息不完整或中途退出网络,以及发生其他的任何故障,都不会阻碍供应链各节点间的运行与工作。在可追溯性上,整个系统可以借助加盖时间戳、零知识证明、电子签名等技术做到精准定位问题区块[13],在相应的区块中快速召回农产品并对涉事主体进行问责与整改,从根源上追溯漏洞所在,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强劲动力。现实中有着与物联网技术进行结合的区块链案例,能够通过传感器实时收集到作物生长状态并直接传输到区块中,这种方式也大大减小了中间人为干扰数据的可能性,从而确保数据的一致性与可追溯性。
2.4 开放性
区块链技术的开放性特征,使记录在系统上的信息公开透明,任何人可查询与使用[14]。一方面它允许分配到唯一私钥的使用者进入供应链并提供与其他主体相互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它能够有效地监督链上主体规范行为。智能合约技术可以降低农业供应链中交易双方的使用难度,简化对接程序,促进交易速度,通过自动执行一系列科学化标准化的合规条约降低交易成本[15]。
3 “区块链+农业供应链”双链融合的机制创新
“区块链+农业供应链”双链融合面向于小农户生产者、各经营主体、企业或是政府机构。通过分析融合关系并进行机制创新(如图1),从“主体进入机制”与“激励机制”“信用识别机制”与“内部协调机制”“反馈机制”与“监管约束机制”“宏观控制机制”与“保障机制”“统筹布局机制”与“政府推进机制”等五方面,简略描述了具体的应用方法和实际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农业主体合作的意愿低与能力存在差异,信息不对称滋生的机会主义和信任问题,利益分配划分模糊,标准化管理不足造成的资源浪费与高成本,以及缺乏基础设施条件与技术支持等问题,助力实现农业发展的整体目标。
图1 双链融合机制创新与实现效果
3.1 双链融合的“主体进入机制”与“激励机制”
“主体进入机制”对各主体的能力水平进行了科学分层,着力解决农业供应链中主体合作意愿低和存在能力差异的固有痛点。供应链上各环节主体有着不同的发展特性,主体之间的沟通对接难以达到统一标准;同时定制化的平台服务会耗费很高的维护成本,所以要求链上的主体用户能够处在相似的合作意愿与能力水平上,在上传数据信息的时候无需接受全面审核而可以快速批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在本研究中,创新了一种以评价指标计算为基础的使各主体分层进入供应链的判断和选择机制,通过区块链完成代码脚本的输入,供应链就可以凭借一系列具有相关性的评价指标,包括主体成立时间、产品均价、优质产品占比、技术含量、机器设备资产、销售路径多元化、消费者评价、历史信誉等,对主体的具体能力进行量化。假设该机制下主体用户有着不同的能力水平,设置有限个参数分别表示了评价指标的贡献程度,同时与对应的加权系数相乘,经过计算就可以给出每位需要在链上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能力水平指数。通过比较得出一定比例的合格主体进入高级供应链,审批程序获得简化;其余能力不足的主体被分配到预备供应链,政府应对这些主体提供更大的支持力度,促进主体间减小能力差异,实现农业数字化改革的整体优化。
“激励机制”主要通过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完成,进入供应链的主体用户需要有序上传该节点的数据到区块链中,对于那些数据来源质量较高且上传时间较快的,表现良好的主体可以在物质上给予一定的奖励。供应链取得更加合理的利益分配,能够提升主体的生产意愿和生产积极性。在设定好自动执行的各项专业化合约中,数据与相关指标进行对照,核算出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质量水平,较高者受到激励。专业化合约包括了作物信息合约、加工技艺合约、仓储运输合约、销售订单合约等。在该机制下我们分别设定表示优质产品信息的指标要求,将生产过程中上传的各项数据与指标进行对照分析,计算出两者之间的偏差值,综合得到最后的分数作为质量激励指数。这个数值越小表示越贴近优质产品的信息要求,应分配到更多利益。同时区块链技术中加密算法的运用确保了数据信息的一致,区块中没有被更改的可能性。比如在仓储运输合约中,主要对于运输速度和产品耗损率等相关信息进行对照分析,在环节结束时通过验收并及时上链,有着类似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智能合约技术对其进行约束和管理,因为前后数据之间由相邻的区块头哈希值达到链式效果,所以一方面不存在造假的行为,另一方面也便于追溯和定位召回[16],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利益分配划分模糊的问题。
3.2 双链融合的“信用识别机制”与“内部协调机制”
“信用识别机制”是指在收集历史数据的基础上,使各环节的经济活动记录都能上传到区块链相应的信息模块中,通过识别每个参与主体的信用水平并进行系统化处理,对不同主体进行区分。供应链的主体用户由于附带了具体信用情况的标签,可以被有效地筛选,将高水平信用主体升序排序,查找匹配出更值得信赖的交易方;而那些低信用水平的用户进入黑名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机会主义和信任问题,规避恶劣的交易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秩序。
“内部协调机制”一方面能够促进链上拥有唯一私钥的主体用户相互交流,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监督不规范的交易主体。区块链是分布式的信息存储,有着开放性的技术特点,系统上经过整合的信息保持公开透明,作为交易时的参考依据,可以为供应链内部提供有效沟通,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提高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效率,协调好主体间的关系。同时形成自主的管理机制,加速了数据传递和信息的流通速度,区块链内部的所有主体用户可以共享供应链上的信息,有利于解决信息失衡的难题[17]。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内部协调机制的作用下也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收益不足与回报不合理的经营风险是造成农业落后的两点重要原因,所以当品牌声誉与利润紧密挂钩时,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有望实现最大化利益。
3.3 双链融合的“反馈机制”与“监管约束机制”
“反馈机制”的主要目的就在于给供应链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一个透明有效的反馈渠道和交流平台。在标准化要求下,各主体更加容易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比如根据农产品的平均质量标准,生产者意识到培育方式或技术上的不足,并主动谋求改善。通过及时反馈可以得到相关部门的帮助和处理,相关监管部门对收集到的所有建议诉求进行大数据分析和科学决策,出台一系列实际可行的法律规定和制度体系,及时解决问题,贴合众多基层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需要,发挥外部监管的可持续作用。
“监管约束机制”借助共识层中PoW(工作量证明)、PoS(股权证明)、PBFT(委托权益证明)等技术将供应链标准中的具体内容写入区块链代码,有利于降低对供应链主体的监管成本,合理配置要素资源,形成专业化规范化的农业管理系统,实现供应链上各环节便捷高效的交流对接。统一的标准降低了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避免因损失造成的经营者人数减少和缺乏活力等情况。监管部门还应加强职责落实,从开始的种植生产环节就要确保农产品信息数据经过审查且来源真实,加工环节符合质量标准,特别是在当前疫情形势下仓储运输路线分布的安全,以及销售过程中的信息公开、诚信经营与售后服务的及时跟进。
3.4 双链融合的“宏观控制机制”与“保障机制”
“宏观控制机制”中,政府主体作为重要节点对供应链的表现进行风险预测,主要通过规定的各环节流程,从主体进入机制到信用识别与激励机制,内部的协调机制和外部的监管约束机制,包括与反馈机制的结合,形成了一套连贯的全过程控制系统。由于政府拥有相应的权限,有权获取更多的数据信息,能够主导多机制共同作用并进行深层分析。如果发现某一环节有不良情况的反馈,需要在前后主体对接的信息区块中及时测算,进一步找到具体问题所在,力求在干预之下准确有效控制影响因素,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可以下发源头整改的通知与警告,迅速联系对应的经营主体并督促其迅速作出反应,实现从上到下全方位联动,各负其责。
“保障机制”为政府监管和供应链的发展保驾护航,一方面区块链上各节点受到政府的管理和控制,关系日益紧密;另一方面供应链的发展对基础设施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农户传统生产模式固有的不足亟待引导整合加以解决。其他节点对照写入区块链中的标准化体系能使主体更加注意自身行为的合法性,确保农产品的安全质量。我国农业基础较为落后,无法在短时间内采用最先进的生产方法和管理形式,所以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手段,得到政府可靠的保障。先加强对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与建设力度,贯通其供应链并逐步完善;然后还要在财政和人才方面加大投入,引流充足的资金;同时引入一定的干部扎根基层,促进区域间学习和交流互助,解决信息闭塞和农业供应链上下游结构不完整的问题。
3.5 双链融合的“统筹布局机制”与“政府推进机制”
履行“统筹布局机制”与“政府推进机制”,政府需要更加重视并制定“区块链+农业供应链”双链融合发展的提前规划。确定数字化转型和构建智慧农业两大方向,以提高供应链效率与效益为现实目标,以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为终极目标。统筹区块链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技术研发和财政投入。区块链技术的开发与维护要做到严格与精密的有机统一,不断从高校引进专业化人才,在浓厚的科学社会氛围中培养和历练技能。在外部建设方面,还要做好供应链环节间的必要改革,即小农户主体向农民合作组织的过渡[18],最终的落脚点在农业和农产品供应链的追溯体系上,以小农户为主的单一个体是难以在波动的市场变化中站稳脚跟的,通过将他们组织起来以合作的方式共同面对价格和需求危机,可以有效减少生产成本,同时也便于管理追溯。政府还需要抓紧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重视双链融合发展的宣传与普及工作[19],引导农业主体利用好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发展中的优势。
4 “区块链+农业供应链”双链融合的现实价值
结合农业供应链的过程环节和主体表现,可见区块链技术在融合中发挥了提高上下游环节沟通对接效率、实现主体间公平划分利润效益、便利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经营活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进行问题追溯、减少成本与要素资源的浪费、完善基础设施和结束区域间不平衡状态、构建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等作用。“区块链+农业供应链”双链融合的现实价值可以总结为促进农业物流发展,改善供应链的可追溯体系,提高生产、加工、销售等过程中的效率与效益三方面。
4.1 促进农业物流发展
在农业物流上,依托区块链技术,一方面可以提高运输速度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能够加强产品的检测与追踪,便于管理。物流即各类商品的流通,疫情大背景下的物流运输业面临严峻挑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确保对接与运送途中不受各种外来因素的影响是物流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而合理利用区块链技术并形成配合灵活的物联网是物流运输业智能化的一大机遇。
4.2 改善可追溯体系
对于农业供应链的可追溯体系,区块链与供应链有着天然的结合效果,区块链技术能够改善追溯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双链融合发展可以推动农产品追溯更加精确与实现目标物的快速召回。当前追溯系统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上有着充分的应用,很多国家都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标准和法律法规,对追溯系统加以规范与监管,从根本上监控农产品的质量。比如,欧盟市场颁布2000/1760/EC 法令,对其牛肉经营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在每一块销售的牛肉上都要贴上包含产品所有信息的标识,便于消费者追根溯源的同时,也使得欧盟的牛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了更强的竞争力。
4.3 提高农业供应链的效率与效益
区块链技术将信息整合并存储在数据库中,链上的经营者可以看到上下游主体的行为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做出调整。比如销售者,一方面通过上游生产者收集到的作物信息能够合理定价,关注气候变化与病虫害等一系列自然地理因素对于农产品的影响,辨识出更加具有经营前景的农产品,协调好成本与价格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对于下游消费者的了解逐渐加深,主要是根据消费者提供的评价与偏好信息作出反应,因此在市场价格机制的运行下,优质农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价值得到了充分实现。此外,加工环节中的主体不再单一,能够在上下游数据的反馈作用下提高加工效率,延长产业链,推出更具吸引力的特色农产品,巩固地域品牌效应与良好声誉。区块链是一种具有数据公开透明性的数字化技术,政府肩负重大的主导和监管职责,有权限调出各节点的相关信息,所以对农业供应链各环节具备协调管理优势。政府监管部门在区块链技术的协助下,就可以进行有效衔接与交流,减少监管中由于对政策不了解或是现实情况与法律法规不匹配所造成的疏漏。
5 结语
农业发展历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进一步推动数字化转型,进行高效的现代化农业发展建设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区块链技术有着去中心化、安全性、可追溯性、开放性等鲜明特征,“区块链+农业供应链”双链融合的机制创新对于农业供应链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区块链与供应链两者联系紧密、相辅相成,从主体进入和选择激励方面克服了意愿不足、能力差异及利益分配的问题,从信用识别和内部协调方面克服了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情况反馈和监管约束方面克服了管理系统缺乏标准化的问题,从宏观控制和全局保障方面克服了基础设施和技术不平衡的问题,而政府统筹又有效避免了程序复杂凌乱、稳定性不足的弊端。任何新技术的应用,总会在实际运用中出现重重困难与挑战,只有不断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策略,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方能日臻完善。总的来说,“区块链+农业供应链”双链融合契合现实与时代的需求,是具有拓展性和可开发性的,将来必定能实现巨大的价值和促进我国共同富裕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