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的“陆丰示范”
——陆丰市荣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纪实

2023-05-17黄贝尔

源流 2023年3期
关键词:陆丰市示范带陆丰

■ 特约记者 黄 攀 ■ 黄 山 黄贝尔

金厢镇十二岗新村海岸艺术村

火树银花潮拍岸,乡村振兴乐绕梁。2023年元旦前夕,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之一的汕尾陆丰市在金厢镇十二岗新村海岸艺术村举办“百县千镇万村”工程——2023年金厢镇乡村振兴新年音乐会,现场璀璨的烟花让音乐会的气氛更加热烈。入场券收入用于支付音乐会场地租赁费用,为所在村增收,现场展示宣传当地的特色民宿酒店、网红餐厅、特色海产品、文创产品及各类小吃并售卖、抽奖,还有爱心企业现场捐款用于慰问当地困难群众。

近年来,老区新市、红色陆丰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抓手,探索出一条“党建强、乡村美、产业兴、机制活、治理好、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2022年10月8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22年全国100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名单,陆丰市名列其中,是广东省入选的四个县区之一,也是粤东地区唯一入选的县区。

除了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陆丰市一年时间先后摘得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等“国字号”头衔。

首创迭出组合拳 短板变成潜力板

实现乡村振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没有现成、可照抄照搬的经验。地理位置、先天条件等因素决定了陆丰乡村振兴的发展基础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差距较大。如何因地制宜探索老区振兴之路、化落后为先进是破题的关键。陆丰市按照上级部署,坚持目标、结果、问题三个导向,以“十个首创”打出系统改革和体制创新“组合拳”,让短板变成潜力板,给出了“乡村振兴陆丰答案”。

陆丰首创主题式特色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2020年4月,汕尾市首次提出乡村振兴示范带概念,要求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抓手,打造乡村振兴综合体,努力实现乡村全域美丽、全面振兴。陆丰抓住机遇,按照“一带一特色”“一带一主题”,在汕尾各县市区率先启动“滨海走廊”示范带建设,同步规划“谷乡慢城”“龙潭湖谷”“山水画廊” “浪漫荷香”“薪火蓝湾”等5条示范带。

陆丰首创全域振兴“三步走”计划。科学制定实施乡村振兴“三步走”计划,并将“三步走”计划写入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和“十四五”规划,以坚定的战略定力推动全域振兴。

陆丰首创乡村振兴示范带“带长制”。陆丰落实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成立市委书记、市长双组长的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在全国首创乡村振兴示范带“带长制”,全面负责各示范带设计、施工、招商、引资、引才、运营等全过程,有效调动了该市各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陆丰首创乡村振兴示范带“擂台赛”直播。借鉴全省乡村振兴大擂台做法,创造性举办陆丰示范带“擂台赛”,每期整合2亿元竞争性资金支持优胜示范带,通过网络直播方式拼成效、展风采。

陆丰首创“八毛钱”老区乡村振兴新做法。建立长效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将全年财政收入的30%用于乡村振兴,三年计划投入超过300亿元,通过以事找钱、竞争逐钱、运营生钱、改革活钱、招商引钱、银行放钱、上级奖钱、实干来钱等八个“来钱”方式,项目化整合资金、平台化撬动资金、债券化募集资金、产业化吸引资金、资产化盘活资金,筹措整合多路资金投入乡村振兴建设。陆丰出台“四上”企业培育激励政策,发动群众、外出乡贤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陆丰首创“乡村文化集市”推动文化振兴。在全省首次推出“乡村文化集市”品牌,通过引入“集市”概念,深度挖掘陆丰文化元素,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乡风文明、文旅融合一体发展。

陆丰首创“5+2”农村综合改革。在全省率先启动新地改、新权改、新经改、新金改、新户改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城乡融合一体发展,探索出边坡建房、点状用地新模式,推出一批“股票田”“股票宅”改革试点,搭建银农、银体平台,开展整村授信,盘活沉睡资源。

陆丰首创“零碳未来城”建设。陆丰市依托190公里海岸线初步构建起较为完整的海上风电产业链,每年减少碳排放370万吨,节约煤炭140万吨,着力打造全省重要清洁能源基地、低碳产业高地和全国“双碳”先锋城市,建设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零碳未来城”。

陆丰首创“共同富裕示范村”。以后进村“美丽蝶变”为目标,选取十个历史遗留问题多、基础条件差、矛盾纠纷多的行政村,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千方百计促进群众就业创业,持续提高农民“四项收入”。

陆丰首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新模式。构建横向为镇村组三级基层治理架构,纵向为“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的“田字形”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治、自治、法治、德治、善治“五治一体”治理格局,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陆丰样板。

陆丰首创迭出的组合拳,努力实现高质量大发展,成效显著,探索出一条示范创建差异性、针对性、实效性、共享性突出的乡村振兴新路子。陆丰全面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和“三大革命”,全面打响消灭撂荒地、圩镇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污染防治、大中小河流整治、打击农村“两违”“四好农村路”等七大攻坚战,推动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城乡面貌大提升;一年多来,陆丰累计引进涉农企业200多家,新增市场主体1.2万家,为产业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带动沿线群众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陆丰经济发展大提升;陆丰纵深推进“1+N”专项打击行动,高质量创建“无毒村(社区)”280个,近两年刑事治安警情年均下降20%以上,陆丰社会治理大提升;陆丰以乡村振兴破题突围,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一业带百业、一兴促百兴作用,陆丰美誉度、赞誉度得到了迅速提高,陆丰形象大提升。

金厢镇下埔村

2022年,广东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现场会在汕尾召开,专题介绍陆丰乌坎、博社的蝶变历程;在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推进会上,陆丰做了经验介绍,“八毛钱”促乡村振兴经验在全省推广,“五化驱动”获国家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局肯定,总结推广陆丰做法经验,为欠发达地区后发先至提供可借鉴模板。

建设示范全域美 打造振兴综合体

陆丰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抓手,打造乡村振兴综合体,努力实现乡村全域美丽、全面振兴,投资17亿元打造的6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总长309.4公里,贯穿全市23个镇(街、场)129个行政村,辐射带动60万人口,形成了镇镇有带、带带相连、串带成环的生动格局。

陆丰市首创的“带长制”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力量。陆丰市由四套领导班子六位市领导当“带长”,全面负责各示范带设计、施工、招商、引资、引才、运营等全过程,并率领沿线干部群众“登台打擂”,有效调动了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示范带“带长”并非是挂名的头衔,而是示范带工程的组织者、推进者、保障者、带领者。“带长”们不仅要深入一线主持示范带规划工作,还要制定建设方案,带领示范带各镇党委书记、镇长、村支书参加乡村振兴擂台赛,上台讲解,并与其他“带长”角逐。“带长”们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让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作风得到充分体现,形成干部带头、党员表率、群众参与的联动局面,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让“群众高高兴兴跟着党员干”成为常态,不断凝聚起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磅礴力量。

陆丰不仅是革命老区,还拥有1项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文化根基深厚。陆丰市在广东省首次推出“乡村文化集市”品牌,陆丰市深度挖掘文化元素,激发文化活力,将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文化传承、乡村旅游观光有机结合,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乡风文明、文旅融合一体发展。

棋艺、书画、正字戏、陆丰皮影戏等原本受众面窄的文艺形式通过乡村文化集市来到田间地头,既丰富了群众生活,也带动了消费。首次仅为期两天的乡村文化集市活动就接待游客近1.1万人,现场销售小吃6000份。后来“趁热打铁”,在碣石浅澳村、东海镇上海村、金厢镇黄金海岸、大安农场等地开启各式各样的文化集市,为市民打造文化盛宴的同时加快了“美丽经济”变现。集市以文化为媒,带动了农旅、文旅、红旅融合发展,增强乡村文化自信,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为广东乡村文化振兴道路探索宝贵经验。

陆丰乡村振兴示范带并非单一的景观带,而是乡村振兴的综合体,陆丰在建设乡村风貌带的同时统筹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这五大振兴,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陆丰通过写好规划、建设、经营、治理“四篇文章”,推动全域发展,实现全域美丽、全面振兴。

示范带里谁最红 擂台赛上论英雄

2022年陆丰代表汕尾市参加广东省“乡村振兴大擂台”竞赛,传播“陆丰好声音”,晒出“陆丰乡村美”。陆丰勇争先锋,名列前茅,创造了粤东最好成绩。

碣石镇甘薯种植基地

陆丰借鉴广东省乡村振兴大擂台做法并锦上添花,首创乡村振兴示范带“擂台赛”直播。2021年7月,陆丰乡村振兴示范带“擂台赛”全网直播,由各位“带长”登台比拼进行“打擂”,亮做法、摆思路、拼进度、看成效,公开竞争建设资金,最后由评委和观众打分。

陆丰市每期乡村振兴擂台赛整合2亿元竞争性资金支持优胜示范带,通过网络直播方式拼成效、展风采。每轮赛后,“带长”会带领所在镇村干部到获得第一名的示范带进行现场观摩学习,促进各村镇在比较中找差距、找不足,在建设中有收获、有提升,营造了乡村振兴工作“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让干部和干部比、群众和群众比、乡贤和乡贤比,比谁的工作扎实、谁的贡献大,展示了陆丰抢抓发展机遇的决心,提升了陆丰的精气神,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城乡面貌、干部队伍都得到改善,陆丰形象得到大幅提升。

陆丰市乡村振兴示范带擂台赛第二季,“谷乡慢城”示范带获得第一名,拿到了两亿元建设资金。“谷乡慢城” 示范带包括城东镇、东海镇、上英镇、潭西镇和星都开发区。该示范带战略位置重要,一方面位于陆丰的政治、文化中心,是陆丰市政府和城区所在地;另一方面高铁站、陆丰西出入口、霞湖出入口均位于这条带,属于交通枢纽。

在擂台赛上,“谷乡慢城”示范带重点展示了景点建设、产业发展和群众参与三个方面。在景点建设上,“谷乡慢城”示范带打造了潭西镇的榕林绿道、东海镇的上海滩、上英镇的党建广场、城东镇的炎围村、星都的形象出入口等景点;在产业发展上,“谷乡慢城”示范带上有城东镇的海鲈鱼养殖、高美茶,东海镇的康佳半导体、瑞辉实业,潭西镇的甘薯种植,上英镇的盐碱稻种植,星都开发区的明大新能源等规上企业,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局面。

甲子渔港晒海鸭干的情景

碣石镇浅澳村村道

擂台赛最激烈的环节是互评互促环节,该环节在三轮比拼中分值占比最高。擂台赛加入了代言人环节,在互评互促环节,带长展示各自示范带优势的同时,代言人则揭露其他示范带不足之处,所揭露的问题包括环境脏乱差、存在撂荒地、产业项目进展不力等。

擂台赛还增加了文艺节目表演环节,擂台赛既是乡村振兴建设比拼,也是文艺盛宴。四条景观示范带的带长都亲自上场参加了文艺节目。“谷乡慢城”示范带编排了音乐快板“谷乡风景如画,慢城美好生活”,该节目由4名青年演员主演,14名平均年龄超60岁的女演员伴舞。14名女演员来自“谷乡慢城”示范带所覆盖的5个镇区,她们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见证者、受益者。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智库专家、浙江工商大学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易开刚看了擂台赛后点赞,他认为擂台赛展示了陆丰非常有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从中看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也看到了干部的决心和风貌,陆丰在乡村振兴的大征程中已经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呈现出理念新、思路明、举措实、合力强、成效显的五大特点。

2023年1月28日召开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分组讨论“百县千镇万村工程”,来自政府部门、企业机构、县镇村代表、专家学者等与会嘉宾建言献策。如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陆丰市提出了高标准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2.0版本、实施强镇富镇工程、实施村集体经济“亿千百万”倍增计划等举措。

陆丰市已初步建成6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将启动“带中带”建设,再新建12条示范带,全方位串联起沿线乡村,力争“十四五”期间发动全市346个行政村全方位打造美丽乡村,2025年实现全市1022个自然村村容村貌大改观,实现全域美丽。红色老区陆丰市立足新时代乡村振兴潮头,高质量高水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聚焦培育新业态,着力写好“经营”文章,推动“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走好共同富裕“赶考路”,勇争乡村振兴“急先锋”。(陈一瑭 摄影)

猜你喜欢

陆丰市示范带陆丰
“红色示范带”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海上特高含水期油田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及应用*——以陆丰油田海陆过渡相A油藏为例
新邱区推进沈阜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的实践措施
广东陆丰市番茄高产种植技术
陆丰市老促会回访烈士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