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据的海洋遨游

2023-05-15章金辉袁珂

中国铁路文艺 2023年5期
关键词:列控高铁

章金辉 袁珂

作者简介:章金辉,1975年生人,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郑州局集团公司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供职于郑州局集团公司党委巡察办。作品散见于《中国铁路文艺》《人民铁道》《中国青年》《延河》《牡丹》等报刊,有作品被《青年文摘》《演讲与口才》转载。

袁珂,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郑州局集团公司洛阳供电段。

当今是一个数据的世界,形形色色的数据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高铁列控数据亦不例外。

列控系统指挥着高铁怎么开,而列控数据决定着指令怎么下。它的正确与否,决定着高铁运行的安全命脉。

郑小燕是郑州局集团公司郑州高铁基础设施段电务维修技术中心副主任。十年来,作为列控数据验证审核的负责人,她先后参与了八条高铁线路的建设,审核验证了浩瀚如海的列控数据,亲眼见证了中原“米”字形高铁网在全国率先建成。

在她的主持下,全部新建高铁线路的数据验证无一错误,全部一次性成功接入高铁枢纽,在全国铁路開了先河。

2022年,郑小燕被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

2023年新春佳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在郑州东站一站台,郑小燕站在最前排,聆听了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落榜生的求学路

从普通工人到技术专家,郑小燕在成长通道中的每一步,都踏着持续学习的阶梯。

因为贪玩,郑小燕高考落榜。不甘心的她选择了复读,恰遇上铁路招工。大学梦就此被按下暂停键,她成为黄河桥工段的一名桥梁工。

每天往返行走在大桥上,时间像脚下的黄河水滔滔东流去,每天不一样,每天又一样,似乎看不到头,也似乎一眼就看到了头,郑小燕无数次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

郑小燕的父亲是个学霸,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就是现在的北京大学医学部。在一个星光满天的夏夜,父亲和抽泣的女儿进行了一次长谈。多年过去,郑小燕已经记不清楚全部内容,只记得一句语重心长的话:“学习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工作之余,郑小燕报考了郑州广播电视大学,学习电子信息技术。电大上课都在晚上,她下班后要坐一个小时的公交,再从公交站骑车回家,经常顾不上吃饭。有一次,妈妈不在家,郑小燕急急忙忙去厨房做吃的,不小心被刀切伤了手,鲜血涌出,至今还有一道明显伤疤。此后多年,每当在学习中想松懈时,她都会摸摸这个伤疤。

1994年,郑小燕被调到郑州电务段。

她继续报名了西南交通大学的本科函授班。从郑州到成都,火车要跑27个小时。晚上列车进入山区后,温差很大,瘦弱的她被冻得直打哆嗦,只能蜷缩在硬座上紧紧地抱着肩膀。

拿到函授大学的毕业证,郑小燕并不甘心,她还要拿学位。要想拿学位,得有20多门功课平均80分以上,还要对4门主课复试,并且要通过全省英语4级考试。她硬是凭着蚂蚁啃骨头的干劲,顽强地通过了学位考试,成为期盼已久的工程学士。

当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思想的大门就会被慢慢打开,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始终保持进取的姿态。

刚进电务段工作时,现场使用的设备是6502电气集中联锁系统。工长说,铁路信号有15条最基础的网络线电路,能把这些电路学会弄通了,就能吃到退休。

郑小燕二话不说就钻进了信号机械室,抱着图纸和教材潜心研究了半年多,一张张数米长的电路图纸都被她翻得卷了边。九个月后,她以转岗人员身份提前定岗,令大家刮目相看。

郑小燕参加全段技术比武,连续四年获得冠军。从普速转岗到高铁,特别是负责列控系统数据验证工作后,太多的知识需要学习和掌握,她觉得自己亟须充电加油。于是又通过参加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报考了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到了毕业论文设计阶段,她找到蒋大明教授,想请他做自己的指导老师。

蒋大明教授是中国高铁列控领域的顶级专家、茅以升铁道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一向以严谨治学著称。蒋教授要求毕业论文字数不低于三万字,查重率不超过15%。

从结构到主线,从事例到数据,她一点点推敲打磨,经常熬到深夜。每次写不下去时,会不由自主地嘟囔一句:“三万字啊!”

说得次数多了,上高中的女儿也记住了。有几次郑小燕拿着手机在查资料,不知不觉点到其他内容,很快就走了神,捧着手机东点西点,看得津津有味。不料女儿蹑手蹑脚来到身后,在她耳朵边嘿嘿一乐,说:“三万字啊!”

郑小燕瞬间如遭雷击,扭头白了一眼洋洋得意的女儿,然后把手机扔到一边。

毕业典礼上,蒋教授对自己的关门弟子赞不绝口:“郑小燕同学年龄是班上最大的,课题是最难的,却是第一个毕业的,我很欣慰。”

大数据的小动作

从进入电务段开始,郑小燕的工作就是和数据打交道。从电路开启到设备运转,一系列的动作、状态和变化,都需要数据支撑和验证。

她仿佛看见数据流水一样从图纸上走出来,如臂使指般拨动道岔,点亮信号,为每一列火车安排好前进的路线。

在郑州站信号楼工区工作时,郑小燕曾经遇到一起故障。值班员按压控制台按钮后,正常应该亮起的白光带没有出来。郑小燕使用万用表检测发现,按下按钮后,电路上的数据却没有任何变化。

这些数据跑到哪里去了?郑小燕仔细察看了电源屏、分线盘和组合架,甚至电缆沟,依然没有找到数据。这不符合逻辑,莫非一开始这些数据就没有出门?

她忽然意识到,那道门其实应该从按钮开始,而自己恰恰忽略了这最后一厘米。她立即打开控制台背板,果然是按钮弹簧的固定螺钉出现松动,导致电路没有接通。

她似乎看见一群恶作剧的孩子,正猫在角落里挤眉弄眼地嘲笑她。

数据不会说谎,但会捣乱,当它使起小性子,有时候还真会让人头疼。郑小燕感慨道:“要是能直接看到数据就好了,不管它们藏在什么地方,随时都能看得见,摸得着。”

她的愿望很快实现。2012年,先进的微机联锁系统全部换装到位。郑小燕很兴奋,心想这下好了,每个设备都被24小时全天候监测,一个数据也跑不掉。

有一天,她在车间值班,接到工区报告,说信号机亮绿灯时,机械室内总是烧保险。郑小燕赶到现场,盯着微机监测的数据曲线察看。突然,一个异常电流瞬间出现,又一闪而过。

她仔细调看这次转瞬即逝的电流波动数据,认真对比以前的突变曲线,成功地把故障范围精准缩小,最后指向一个报警器开关。将这个貌似正常的开关更换后,再反复进行试验,神秘电流再也没出现过,故障现象彻底消失。她将开关送到专业部门分解检查,果然是内部存在瑕疵,才引发了数据跳变。

功能强大的微机联锁系统,让技术数据从此无处遁形,郑小燕觉得主动出击的时刻到了。她根据监测系统的报警信息,对一些异常变化的数据逐一核实,找出它们不安分守己的真实原因,挨个进行处置。在车间工作不到半年时间,她先后查找并修正了360处数据错误,牢牢把控住了安全生产的主导权。

2020年,郑小燕对某高铁线路的列控数据进行验证后,向负责编制软件的厂家强调指出,发现一个程序设计漏洞,就会有一条线路在特殊情况下出现不安全现象。

这是一种概率几乎为零的场景设置。从CTCS-2的运行区段进入CTCS-3区段,原本是多了一道安全防护,但在多重特殊情况的叠加耦合下,高铁列车会被紧急制动,“安全绳”反而变成“绊马索”。究其原因,是对安全性过于重视,连续在两处设置了限制条件,结果彼此冲突,居然形成了“负负得正”的反向效果。

厂家技术代表感觉不可思议,说:“你们是怎么设想出这么难的试验场景的?”

郑小燕幽默地说:“数据告诉我的啊。在验证时,我们梳理分析了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对每条线路都进行了针对性推演,结果有个数据跳了出来,告诉我这里危险。”

对方满心钦佩地说:“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使用者比生产者更懂行、更细致,服了!”

老办法的新突破

高铁列控系统依靠数据运行,数据像空气一样不可或缺。在高科技的阵地上,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制高点,掌握了主动权。

每开通一条新高铁线路,或者高铁线路上每一次改造和变更,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静态数据是否正确,动态数据是否科学,需要郑小燕和她的团队去验证。

她翻看了此前的新建高铁资料,想从中找到可借鉴参考的方法,结果一无所获。她走访请教设计院和软件厂家,也没有发现官方发布的规范流程和工作标准。彼时的中国高铁正在蓬勃发展,很多技术衔接领域的确存在空缺,大家都是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前进,摸着石头过河。

在一个个失眠的夜晚,郑小燕站在阳台上仰望星空。满天繁星对她温柔地眨着眼,像极了散落八方的数据。她在心里默默想着它们都属于哪个星系、都是什么星座,突然猛地惊醒,茅塞顿开。

她想起以前在郑州站信号楼工作时,曾经设计编制过一个测试表格,解决了大家分路不良测试数据差异化的问题。现在是否也可以这么做呢?

郑小燕立即着手编制数据验证表格。她认真分析静态数据的支撑作用,确定需要多少取样点,达到什么样的覆盖面;认真研究动态数据的发散作用,确定盯死哪些变化点,卡控好关键环节不出问题。她还将基础数据和动态数据进行关联,进行反向验证。如果数据一致,那就证明双方都是对的;如果相差较大,就说明某一方面出了问题。

一遍遍调整优化后,表格终于打磨成型。既设定了检测版块,又建立了表间关系,还兼顾了代表性,真正做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重点支撑、核心检验,把数据分门别类限定在不同区域,用逻辑关联把它们牢牢地绑定在一起。

通过在工具和方法上的连续突破,郑小燕大大提升了数据验证的科学性和准确率,实现了列控数据的高效控制。她总结探索出来的试验方法、试验流程和试验案例,被上级部门以文件形式进行推广,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

仿真试验是列控数据入门的第一关。通过在实验室模拟现场可能发生的各种场景,对系统数据进行全面核验,杜绝任何不良数据混迹其中,兴风作浪。

仿真试验是个辛苦活,她让大家做好心理准备,既然站在这个位置,就必须严防死守,坚决不让没有验证过的数据登堂入室。道理很简单,要是仿真试验发现不了,现场更难发现,问题数据一旦破门而入,或者潜伏下来,后果将不堪设想。

2016年,郑小燕接到任务,由她负责新建郑徐高铁及引入郑州东枢纽列控系统仿真试验。这次施工技术难度全路罕见,挑战极大。

郑州东高铁枢纽站有32条股道,其中14条线路交叉。对于数据而言,每次线路的交叉,如同河流的交汇,流向怎么变,流量怎么分,都需要一一考量。整个工程有16个厂家参与,不同的设计施工理念和方法,不同的施工秩序和进度,最后既要有機融合,还要各负其责,如同16条河流百川归海后,还得让每一滴水珠,都能闪耀出太阳的光辉。

在数据的世界里,任何变化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数据每变一次,试验表就要更改一次,工作内容也要再来一次。从早上睁眼开始,每天足不出户地工作十几个小时,验证结果被反复推倒,枯燥单调的工作一点点消耗着年轻人的耐性。

有人开始怀疑人生,说大家好不容易走到半路,结果说推翻就推翻,说重来就重来,工作的意义在哪里,这不都是无用功吗?

行至半坡路更陡,船到中流浪更急。情绪的爆发,是一个阶段发展的必然。

郑小燕说:“我们重新开始,不正说明以前的路是错的吗?我知道大家很难,可难走的路总能带人去更远的地方。天下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请坚持下去,坚持就是胜利。”

爱较真的负责人

验证数据,其实是验证数据制造者的能力和水平、态度和责任。郑小燕验证列控数据的十年,背上了爱较真的名声,也被打上了“不通人情”“不接地气”的标签。

副段长赵明昌是郑小燕的主管领导,但他经常说:“数据通过没通过我说了不算,得听郑主任的。”

数据有时候会以“伪装者”的面貌出现,极具迷惑性。在一个尽头的车站里,因为外方没有股道,也就没有接收和发送数据的设施,高铁在站内运行时,会收到前方区段无数据的数据信息。

列车和地面的数据交互,类似磁卡和刷卡机的逻辑。偶尔刷不上卡正常,再刷一次可能就好了。列控系统有技术冗余,如果前方区段偶尔无数据,不会让列车停下来。就像手机偶尔没有信号,它认为这是偶发情况,多走几步可能就有了。这个自认为很要命,因为尽头线外面真的没有路了,列车收到无数据的数据信息后,会默认为还有路。

郑小燕告诉厂家这个数据的逻辑不对,应该命令列车紧急制动。

厂方技术人员有些不太乐意。数据发送有规律,也有规矩,如果收不到数据就改成停车,那一路上不知道要停多少次。不仅颠覆了设计理念,还会因为一个问题引发更多问题。再说,明明知道是尽头站了,谁还会犯傻向前冲啊。

一向温和的郑小燕态度异常坚定,说现实中发生的可能性的确很小,但只要存在可能,就会给“伪装者”浑水摸鱼的机会,这就要彻底解决数据隐患有和无的问题。

厂家修改软件费功夫,郑小燕验证数据也同样不轻松。

在某条高铁线路进行开通前的数据验证时,已经连续测了好几次,正要部署下一阶段工作,突然又收到数据变更的通知,而这次改动范围更广,几乎涉及了所有的站。此时,大家已经疲惫不堪,郑小燕也达到崩溃的边缘,但这就是工作,必须有应对各种突然状况的能力。她想起当年求学,坐硬座时的煎熬,是那么期盼列车能快一点,再快一点。如今,我国高铁已经成为百姓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保证列车的安全不仅是科研人员的使命,也是他们的使命。她慢慢平静下来,给大家加油打气,并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郑小燕团队用3个多月时间,完成了预计半年的工作量,而且确保了数据零差错。高铁开通后,她们受到了国铁集团的通令嘉奖。

有温度的选择题

管理工作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从事管理工作多年,郑小燕说管理的要义不是硬碰硬,而是心连心。

2008年,她被任命为郑州信号楼工区工长。工区一共十个人,其中有九个女同志。郑小燕却毫不在意,说大家朝夕相处,最有效的管理是关心人、温暖人。有一次,在外完成施工任务后已经很晚了,大家就在外面聚餐,但郑小燕没有忘记还在值班的人员。考虑到这位女同事平时不吃肉,特意点了她爱吃的菜和饭。郑小燕把菜和饭放在这位女同事面前时,她很惊讶地说:“小燕姐,你咋知道我爱吃这个呀?”郑小燕笑着说:“因为咱们是一家人呀,你们的喜好都装在我心里呢。快吃吧,一会儿都凉了。”同事感动地打开餐盒,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郑小燕又为她倒上一杯热水,温言细语地和她聊起了家常……她们在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找郑小燕解决处理;她们在生活中有什么烦恼,找郑小燕倾诉。她们是知己,是姐妹。同事们都说郑小燕像大姐姐一样温暖、关心着他们。

不久,郑小燕被提拔为郑州东车间联锁工程师。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摸底数,对基础资料进行梳理复核;然后起草制定了车间联锁管理办法,把规矩定在前面;随后深入各工区,指导大家记录每台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维修情况,从名称、部件、型号到服务时间、操作程序、原理分析,建立起全面系统的大数据库。

有条不紊的工作思路,得到了良好的安全回馈。当年车间没有发生一起联锁试验错误。郑小燕本人也被评为年度联锁管理先进个人。

后来,郑小燕又来到段部机关,负责更高层面的技术管理。

专业管理和行政管理,是并驾齐驱的两个轮子,缺少任何一个,就只能在原地打转。

在一次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她安排下屬沉到基层,统计了解存在的问题。拿到数据表格后,郑小燕的脸色很不好看。她认为个别同事下现场只是做了统计,而没有将力所能及的问题解决掉。郑小燕平静而坚定地说:“我们下去统计不仅要看到问题,还要解决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就上报给我,我来想办法。”

同事很委屈,觉得郑小燕太严苛。

郑小燕说,列控数据核对工作是一项非常枯燥、非常烦琐、非常考验意志力的工作,干这行就得认真、精准,因为任何一个列控数据的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无法想象的后果。为此,必须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不能怕麻烦。

了不起的“土专家”

从2017年开始,郑小燕连续六年都是国铁集团列控任职资格培训班的特约教师。

培训班上的学员都是各铁路局的列控技术人员,只有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才能获得执证上岗资格。也就是说,郑小燕培训的是自己的同行。有细心人做过统计,被她培训过的同行已经超过1000人。

列控任职资质培训由国铁集团电务部负责。师资配置上,有北京交通大学的教授学者,有铁科院、通号院等单位的专家,还有从部分局遴选出来的技术精英。作为基层站段的技术干部,开班十年来,郑小燕是第一个走上这个讲台的“土专家”。

她的授课时间也从最开始的半天4个课时,到全天8个课时,后来被要求增加到两天16个课时。与之对应的是,培训班整体时间不断压缩,从最初的55天到如今的30天。

列控数据验证工作纷繁复杂,变化多端。为了启发大家的思维,郑小燕列举了大量实例,抽丝剥茧地进行剖析解读,引导他们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思考。说既要检查该有的数据有没有,还要检查不该有的数据有没有,这样才能拨云见日,去伪存真。

郑小燕不喜欢热闹,经常拒绝一些采访和邀请。但若是涉及专业技术方面的采访,不管是讲课还是评审,或者撰写教材、起草规范等,她都会挤出时间。

这些年,她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应邀参与编辑了《信息中心信号设备作业指导书》《高速铁路信号工程施工技术及工艺标准》等多本教材,参与审核了《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工程检测规程》等技术图书。参与研制的高铁列控车载设备检测系统,获得铁道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并作为国铁专家组成员,参加新建武九客运专线的专家评审。

路灯下的“守护神”

郑小燕的爱人比她大三岁,年轻时英俊潇洒。见到郑小燕的第一面,就被眼前的女孩打动了,回到家兴奋地告诉母亲:“我遇到了一个好姑娘,我特别喜欢。”

与一般女主内男主外不同,郑小燕的家里,爱人是完完全全的家庭主男。郑小燕说不会做饭,爱人说“别管了,我来”;郑小燕说不会开车,爱人说“我是司机,你坐车就行”;郑小燕说工作忙起来没日没夜,爱人说“放心去吧,家里有我”。

刚当上工长时,女儿也正好要上学,时间上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郑小燕很为难,说:“要不我找找领导,这工长我不干了吧。”爱人说:“那不行,这是组织的信任和肯定。家里的事你就别管了,有我呢。”

沒多久,他就把自己经营多年的店铺转让了出去,转行做一些能居家办理的业务,说这样就有时间照顾她们了。

两人都是独生子女,爱人除了接送孩子,还要负责照顾双方的老人,一个人扛起了家里的全部重担。每次郑小燕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总有热气腾腾的饭菜在等着。爱人会笑眯眯地坐在一边,轻声问她味道怎么样。

郑小燕的岗位变化很快,工作强度越来越大,爱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知道妻子喜欢美食和旅行,喜欢亲近大自然。遇到休息日,他就早早地安排好出行事宜。郑小燕说:“我什么也不管,就懒洋洋地坐在他身边,车开到哪里,我跟他去哪里,安安心心地当个傻姑娘。”

进入高铁工作后,郑小燕经常参加夜间天窗作业,爱人都会详细地问清楚作业地点,和她约好时间,说:“下班了,我来接你。”

多年来,凌晨五点的郑州,高铁站外某个灯光明亮的路口,总有一位身材结实的男人,静静地等着他的女人。车里播放着舒缓的音乐,副驾驶座位调整得舒舒服服,都是郑小燕喜欢的感觉。她说:“只要坐上车,我就感觉回到了家。”

爱情最美好的样子,莫过于有人问你粥可温,有人为你立黄昏。这一切,郑小燕都有。

尽管不爱化妆,郑小燕却始终面色恬静,神清气爽,几乎看不出岁月的痕迹,比同龄人显得年轻很多。原来,爱才是世界上最好的化妆品。

再次见到郑小燕,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夜。在郑州东站26和27股道中间,她蹲在地上,用钢尺认真地测试钢轨上的绝缘结位置。根据国铁集团开展的高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要对站内轨道区段进行绝缘分割,实现双向发码。

她指着图纸对身边的技术人员叮嘱:“千万弄准了,一点都不能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她站起身,拍拍手,向下一个区段走去。夜色如深邃的海面,她的头灯有节奏地闪动着,仿佛夜空中最亮的星星,也宛如一只展翅翱翔的燕子,飞舞在数据的海洋。

猜你喜欢

列控高铁
高铁时代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列控联锁数据管理分析平台的研究与探索
高速铁路列控系统工程数据编制常见问题浅析
列控中心驱采不一致分析及改进方案
便携式列控中心测试设备设计与实现
冗余技术在高铁列控中心电源改造中的应用
高铁会飞吗
列控数据管理平台的开发
人地百米建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