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指导师 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2023-05-15荀子建
荀子建
研学旅行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文旅,其发展质量的高低不仅决定着这一旅游业细分领域的发展前景,也对“实践课堂”的参与者们有着重要影响。基于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22年9月向社会公示新职业——研学旅行指导师。
在山间感受森林的演替恢复和生物多样性,在田间地头体验劳动带来的付出与收获,在科技馆探索科学的奥妙与神奇……当“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融合,碰撞出一种旅行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研学。随着“双减”政策落地,研学旅行的热度随之上升,逐渐形成一股热潮。
研学旅行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文旅,其发展质量的高低不仅决定着这一旅游业细分领域的发展前景,也对“实践课堂”的参与者们有着重要影响。基于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22年9月向社会公示新职业——研学旅行指导师。
研学旅行指导师是指策划、制订、实施研学旅行方案,组织、指导开展研学体验活动的人员,主要工作任务有收集研学受众需求和研学资源等信息;开发研学活动项目;编制研学活动方案和实施计划;解读研学活动方案,检查参与者准备情况;组织、协调、指导研学活动项目的开展,保障安全;收集、记录、分析、反馈相关信息等。
研学旅行指导师是我国在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孕育的新职业。公示研学旅行指导师这个新职业,不仅体现了文化、旅游、教育融合发展新趋势,也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分工的深化,在稳就业任务艰巨的当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研学旅行指导师虽是一个新职业,但是研学旅行行业却发展已久。
早在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首次提到研学旅行,提出要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寓教于游的课外活动。
2014年8月,国务院在《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把“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自上而下”的引导力量将研学旅行产业的发展带入了快车道。
2019年,中国旅行社协会发布《研学旅行指导师(中小学)专业标准》,规定了研学旅行指导师的术语和定义、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为研学旅行指导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发布《探索开展研学旅行指导师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
2022年9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网上新闻发布会,经公示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的新版職业分类大典正式面世。据统计,与2015年版职业分类大典相比,新版大典增加了研学旅行指导师等158个职业。此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公示,对研学旅行指导师的名称、定义、专业内容进行全新的诠释,标志着该职业获得国家“认证”,进一步推动了行业发展。
现在,在招聘网站上查询研学旅行指导师的相关岗位信息,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均有专项岗位招聘。招聘主体以研学旅游、文化服务等公司为主,涉及岗位有研学指导师、课程设计师、项目运营等。岗位招聘月薪各地各岗位虽有不同,但最高均可过万元。从具体工作内容上看,从业者负责研学线路及营地活动的带队工作,并参与研学旅行产品设计、开发、培训及推广,推出精品项目。
“同学们,当年,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2022年暑期,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胡思巡带着孩子们在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进行研学旅行。
29岁的胡思巡是铜鼓县一名研学旅行指导师,在当地小有名气。“很多人可能认为研学旅行指导师与导游一样。”胡思巡认为其实不然,“导游针对的人群更宽泛一些,国内目前的研学旅行更多还是围绕中小学生,引导和培养孩子进行思考和动手的能力。”
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研学旅行指导师就是要承担这个功能。“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并且还可以在沿途遇到很多不同的人和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体验。”胡思巡表示。
“研学旅行指导师就是导游和教师的结合体,既要带领中小学生去游览观光,还要像教师一样,将游览中的知识教给学生们。”研学旅行指导师闫振称,作为一名由导游转型的研学旅行指导师,需要补充很多教育方面的知识,带团时也与导游有很大不同。比如说,去长白山旅游,导游会着重讲解长白山的风景,而研学游则着重介绍长白山的植株、动物、地形地貌等方面的知识。而且,每个年龄段的学生,所讲解的内容也不同,研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段以及接受程度讲解不同的知识。
在贵州省贵阳市喀斯特石林公园内一角,10多名小朋友正蹲在树下,把泥沙装入塑料杯中,同时往中间不停地“滴水”,观察并记录杯中泥沙的状况。
这是研学旅行指导师李泊言和他的团队策划的一场研学活动,让孩子们跟着地球学博士“石角”老师做实验,探究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25岁的李泊言从小就是一名自然科学爱好者。大学毕业后,他了解到许多城市中的孩子缺乏接触自然的机会,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也仅仅限于书本,缺少亲身体验,这让他萌生了将职业与兴趣结合的想法,并开设了一家以自然科学为主的研学活动机构。
对研学事业的热爱,让李泊言逐渐褪去了刚毕业时对未来的顾虑和迷茫,“我认为研学旅行在未来是个大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在认可这个行业。在我们的旅行中,让孩子们真正学到东西和得到一些感悟”。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文旅学院院长、青岛市研学旅行基地协会会长石媚山表示,新职业的出现明确了岗位的技术技能和职业素质要求,规范了从业人员的岗位名称,统一了工作标准,有利于加强队伍建设;同时,也能助推旅游院校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建设。该专业有了明确对接的专业化岗位,可以为行业输送更加专业化的技术人才,推动行业发展。
业界加紧探索
从行业的创新实践来看,研学旅行指导师的培养已经成为业界的一项重要工作。
江苏群翔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军从2015年开始从事研学旅行相关培训工作,长期的导游一线工作经历以及研学旅行教育培训工作经历让她对研学旅行指导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公司常态化开展研学旅行师培训班,首先强调对研学旅行从业人员的道德教育,帮助他们塑造工匠精神、提高自身素质。”夏军说,“然后,我们再从技术层面对研学旅行指导师进行培养,做好业务工作。”
北京青年国际研学旅行有限公司为探索研学旅行指导师的培养路径,专门设立了北青繁星大学生辅导员梯队。大学生经过上岗培训,可以在研学旅行活动中担任研学辅导员,负责组织学生学习体验活动,与他们分享成长路上的喜悦与坎坷。
“研学旅行指导师分为上游和下游两个层次,下游就是研学基地的工作者,我们也在积极倡导乡村研学基地培养能够讲好乡土乡情的村民,他们在讲授具体的农业操作、节气时令等知识时会更接地气。”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研学产业学院教授、长春市旅游协会导游分会会长李娌表示。
随着研学市场的逐渐打开,配套的餐饮、住宿等都需要大量用工,比如研学基地里的安全员、生活照料人员等,都是研学旅行行业下游所创造的新岗位。吉林省现有的大型研学旅行基地,除了原有景区和博物馆,基本都在村落里,国家级研学基地——慢山里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就在长春城郊的乡村,几乎所有用工都是周边村民。
从行业的创新实践来看,研学指导师批量培训及输出已经成为少数企业正在尝试的一项业务,这一模式正在向前发展。跨行业共享员工以解决研学旅行旺季人力资源不足问题的新型实践也在涌现和探索中。
行业壮大仍需科学指导
目前,研学旅行指导师就业前景如何呢?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2021》显示,近3年来,处于存续状态的研学企业数量猛增。该报告指出,自2016年以来,每年新增的机构名称包含研学或业务范围涵盖研学旅行业务的市场主体数量激增,国家级和省市级研学基(营)地、实践教育基(营)地数量显著增长,而研学企业的数量在2021年就达到了31699家。
该报告指出,虽然市场如此巨大,但专业人员存在一定缺口。人才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业内最为短缺的不仅有研学旅行指导师,还有从事研学旅行的理念构想、项目运营、产品设计、课程研发、营销推广、基(营)地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的专业人才。
2018年,在合作伙伴的介绍之下,鲜于文奇开始了解研学旅行,并成为重庆一家研学旅行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他表示,新兴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人才填补进来。“我们的导师负责人从业时间较长,拥有丰富的课程开发和带队执行经验,其他新成员则通过对外招聘而来。我们对研学旅行指导师的学历有一定的要求,例如专业对口的硕士研究生更可能获得工作机会。”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校长、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杜兰晓表示,研学旅行指导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是学生研学旅行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需要具备策划设计、组织指导、协调管理等多种能力。她建议,可以将中国旅行社协会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联合发布的《研学旅行指导师(中小学)专业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通过标准去推动研学旅行指导师规范发展;同时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加大对研学旅行相关专业的重视程度,利用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打通从职业培训到就业服务的全产业链条,实现点对点的定向输送,从而形成学历培养和企业培训相辅相成的研学人才培养模式。
对此,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于2019年首开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第一次招生开设了两个专业班,当时的录取分数还比较高,接近100个名额全部招满。”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授邓德智表示。
目前全国已经有近百所院校开办了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这些院校毕业的研学旅行人才未来将成为中国研学旅行行业重要的专业人士,这些教育行动将有助于推动行业、企业和院校协同发展。同时,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前期对研学旅行指导师证书获取采取四级资格证分级制,这些分级分类有助于提升研学旅行专业人士的区分度和规范化发展。
“我们的专业虽然说是教育与旅行相结合,但是会更侧重于教育一些。”就读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泮怡表示,“在入学前,我觉得这个专业有点像带学生夏令营一样的感觉,但经过学习,我知道了设计一个研学课程不但需要做学科链接,还要融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内容等等,和夏令营其实完全不一样。”泮怡介绍道,自己目前在一家国企的研学营地实习,主要参与的是“非遗进校园”的讲师工作。
尽管当前研学旅行十分火热,但是研学旅行市场还是存在些许弊端。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從业门槛不高,“不专业不规范”的问题突出:一些“研学游”活动设计粗制滥造,既无“研”也不“学”。不少培训机构“宽进宽出”,凑够人数就考试,且不需担心考不过,发证单位也是五花八门。
“当前,研学旅行市场普遍存在游而不学,研学旅行沦为普通的观光旅游。”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王立龙表示,其深层次原因为大多研学旅行活动缺乏科学规范的课程内容,也没有标准的研学旅行基地,更缺乏能执行研学旅行课程的合格的研学旅行指导师。
对此,《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2021》认为,研学旅行的壮大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指导。
如何把研学旅行区别于其他旅行的“课程化”做好、基地(营地)供给不足等命题,都需要行业集智集力,将研学旅行纳入一条科学规范的发展道路。
在未来,研学旅行的消费群体将不再拘泥于学生,乐于学习的成人也可能加入到研学旅行的队伍中来。客户群体的壮大,也意味着研学旅行指导师队伍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