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2023-05-15乐仁智
乐仁智
金山一点大如拳,
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依妙高台上月,
玉箫吹彻洞龙眠。
11岁的王阳明随爷爷赴京,行舟途经江苏镇江金山,即席赋诗。这首以山喻拳、以动衬静之诗,意境宏远,语惊诸客。
长大后的王阳明就像“这只拳”,打破了明朝中期思想的束缚,掀起了心学的骇浪惊涛;更像他的号“阳明”,给华夏带来光明。
王阳明出身浙江余姚书香世家,自小以读书成圣贤为第一等事,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大志已定,便寻光明之道。
12岁时,王阳明随父寓京师就塾师。在京城期间,他与传统儒学弟子一样“泛滥于词章”,又“搜取诸经子史读之,多至夜分”。而后,他逐渐意识到“焉能以有限精神为无用之虚文”,认为词章之学不能解决安身立命的精神生命问题。
18岁时,王阳明笃信朱子(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为了实践,他在京城以父亲官署中的竹子为对象,格竹推究事物原理,苦思达七日七夜,以至于大病一场。
27岁时,王阳明再读朱子之书,结果仍感到朱子之心与理终判为二,外物之理如何能促使自我达到圣人之境,他不得其解,遂再一次引发大病。两场大病后,王阳明对朱子之法产生了怀疑。
30岁时,王阳明移居杭州西湖养病,遍历西湖的南屏、虎跑诸寺,但他发觉道、佛二教遁世修炼不可以治国平天下,而且在启发人们觉悟方面,也不及孔孟儒家之道高明和切合实际,经过长期苦思冥想后,遂与佛道二教决裂。
34岁时,王阳明在与翰林院庶吉士湛若水交往中,受到湛若水“自得”思想启示,对他尔后龙场悟道提出“吾性自足”说产生很大影响。
王阳明为学“三嬗变”,如身处暗室。精神的出口在哪?济世的光明在哪?
天,终降大任于斯人乎?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37岁的王阳明因仗义执言,得罪权臣刘瑾,被下诏入狱,廷杖四十,谪为贵州龙场驿丞。继而托言投江,躲过刘瑾追杀。而贵州时乃瘴疠之乡,言语不通,生活无着,他甚至做好石棺,“吾惟俟命而已”。
命运至此,飘摇的生命,如将残油灯,哪怕一丝弱风,都可能被收回最后一缕光亮。
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
那天半夜,出奇的静,唯有心与月的对话。就如张若虚笔下的春江花月夜,不仅是美学意义的存在,更是生命意境的觉醒。成圣之心有之,求圣之路无门,生死之际,长期困扰王阳明心灵的精神归宿问题如火山喷发:
“圣人处此,更有何道?!”
生命的吶喊,一时充塞宇宙,天地仿佛有了回音:
圣人之道,吾心自足,不假外求。
王阳明终于悟出“心即理,心明即是天理”,以至胸中充满光明。
始泛滥于词章,继学朱子之书,又出入于佛老,王阳明最终龙场悟道而始入圣人之门。
从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到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再到王阳明的“心即理”,自我意识觉醒之时,即得安身立命之所。中华文明的发展,由一群富于独立思考精神的伟人接力,“烛照万古长夜”。
天,终降大任于斯人也。
龙场悟道后,王阳明自觉得失荣辱、生死之念皆已超脱。接着他以自己的体悟印证于五经,无不契合。之后便提出了“知行合一”之说,并奠定“致良知”的理论基础,进而形成完整而系统的心学理论体系。
嘉靖六年(1527年),在赴广西平叛前夜,王阳明在天泉桥留心学四句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术业“三嬗变”,悟道而创心学体系,悟心即是理,论知行合一,揭致良知之教,倡万物一体之仁,证四句教法,将心学智慧浓缩于《传习录》《大学问》等代表作中。知行合一,事功可称。心学用于政务,王阳明从开导人心入手,以求逐步实现政通人和;心学用于军事,面对叛乱纷起,认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用兵伐谋,攻心为上,改征讨为招抚,于是四方安定。清代学者王士祯在《池北偶读》中赞道:“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王阳明前三变为学,是因为自身思想的束缚,找不到人生的价值所在;后三变为学,是不断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唤醒人的主体性,行内圣外王之道。他弟子上千,在明代中期以后,开启影响数百年的王门学派。
1529年,57岁的王阳明病逝于平叛归舟中,临终之际,弟子问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我们把目光再次投向金山,当年诸客在惊奇之时,以《蔽月山房》为题考小王阳明,他脱口而出:
山近月远觉月小,
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
还见山小月更阔。
从大如拳的一点金山,到大如天的一双慧眼,仿佛就是王阳明的人生轨迹。
龙冈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