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奋斗精神培育困境及优化策略
——基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分析
2023-05-14谢熠
谢 熠
(1.西南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756;2.宜宾行政学院 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四川 宜宾 64409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青年对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加剧,部分青年产生了不愿意奋斗的“躺平”心态和行为倾向,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青年的奋斗精神。虽然青年语境下的“躺平”具有心理调适的作用,但是“躺平”更多是一种思想和行为惰性的反映,将对青年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消极影响[1]。马克思经典文献中有大量关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阐释,其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对于解释当代青年群体中奋斗精神消解的现实逻辑,寻找青年奋斗精神的培育路径具有启示意义。
一、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青年奋斗精神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从唯物史观出发,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对社会发展的形态、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的目标进行了一般概括,系统分析了社会发展、个人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内在机理。奋斗精神在个体层面以一种主观意识存在,体现着个人发展中主观能动性的状态;在社会层面以一种群体的精神风貌存在,体现着社会发展中群体的社会心态。奋斗精神植根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存在,又来源于个人发展能动性的主观作用。
(一)社会发展是个人奋斗的基础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认为,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个人发展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2因此,青年奋斗精神离不开社会发展的外在制约,是社会发展状态的现实表现。从外部社会发展环境出发,分析青年奋斗精神演变的基本逻辑,才能更好地理解青年奋斗精神存在的问题,从而寻找相对应的改进策略。
(二)个人奋斗促进社会发展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发展是人有意识地创造和改造对象的过程[3]。人通过主观意识的作用,促进个人发展的同时,推动社会向前发展[4]。个人发展应该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统一,社会发展为个人发展提供基础,个人发展促进社会发展,“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5]199。这既揭示了引导青年奋斗的重要意义,也启示在引导青年奋斗精神过程中要注意青年自身主观因素的作用。
(三)人的需要是个人奋斗的重要动力
马克思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能够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5]158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和个人奋斗的重要动因,“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2]691。同时,人的需要是由社会发展所决定的。社会发展带来工资增长和财富增加,也会引起社会需要和社会享受的增长。人的需要具有与“一般社会发展水平相比”、与他人相比的性质,收入增加不一定会促使劳动者的满足增长,反倒可能在与他人比较中变得更加失望。“在衡量需要和享受时是以社会为尺度,而不是以满足他们的物品为尺度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所以它们具有相对的性质”[5]345。因此,青年奋斗精神的培育既要分析社会需要,也要兼顾青年个体的现实需要。
二、青年奋斗精神培育困境:社会发展与个体需要的双重作用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促使我国由物资匮乏社会迈向生活富足社会,由满足基本需要的社会走向了寻求“精致”需要的社会。青年在“内卷”社会中在一定程度上面临更大的压力,致使部分青年奋斗精神受到打击,产生奋斗太难、奋斗无望的消极心态。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活富足让部分青年出现不再为基本生活需要而抗争的心态。奋斗的“苦”和生活的“富”,促使部分青年奋斗的主观能动性降低,产生不愿奋斗的“躺平”心态和行为倾向。社会转型作用下个人发展的承压,社会发展带来生活富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青年消极奋斗心理,构成了当代青年奋斗精神培育困境的社会基本面。
(一)从物资匮乏走向生活富足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基本摆脱生活资料匮乏的烦恼。青年群体进入基本生活需要相对富足,高层次需要通过竞争才可获得的状态。一方面,部分青年不再为个人基本生活所担忧,也无需为父母家人的生活所烦恼。伴随青年结婚年龄和生育年龄不断推迟与生育率下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成为部分青年的生活状态。青年只要参加社会劳动,就能保障其基本生活,有的青年不参加劳动,其家庭也能够为其提供生活物资支撑。另一方面,部分青年不再信奉奋斗的价值。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攀升,基本生活富足成为所有群体的常态。作为当代青年主体的“80 后”“90后”“00后”拥有越来越好的生活条件。部分家庭优越的青年在家庭支撑下不愿参与社会激烈竞争,先天的生活富足导致其缺乏奋斗精神[6]。在生活富足条件下,部分青年沉湎于享受生活,不将努力进取作为人生信条,进入一种“生活如此美好,何必为难自己”“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主动享受式“躺平”。在基本生活需要富足和高层次需要竞争激烈的双重作用下,部分青年选择退出竞争,不愿再奋斗。
(二)从生活富足走向“内卷”社会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随着我国经济由高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社会竞争的格局和结构迅速变迁。在逐渐“内卷”的社会竞争格局中,部分青年工作生活压力大、向上流动困难等成为部分青年奋斗发展面临的挑战。在自身发展困境的切身体验作用下,容易产生奋斗压力大、奋斗价值迷失、奋斗精神受挫,进而衍生出不愿奋斗的“躺平”心态。在“躺平”心态的作用下,部分青年追求上进的主观能动性下降,奋斗精神被消解。
首先,“内卷”社会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青年奋斗压力过载。尽管适度的竞争有利于激发青年的奋斗精神,但是过大的竞争压力则可能对青年奋斗精神造成打击。由于社会发展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压力有形或无形地作用于青年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青年的奋斗精神。在“内卷”社会中,青年不管是在个体层面为成家立业而努力,还是在社会层面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奋斗,往往都可能会承受更大压力。青年群体作为各行各业的重要劳动力来源和智力支撑,通常处于社会竞争的底层和发展起步时期。青年只有为发展性资源而参与“内卷”,才能获得进步发展空间。例如,高校青年教研人员想要获得发展和晋职,就不得不面临拿项目、发论文、评职称“僧多粥少”的竞争格局,甚至陷入“非升即走”的窘境。在这种竞争环境下,部分博士等高学历青年人才选择离开大城市、逃离科研等竞争激烈的场域,退而求其次地选择竞争不那么激烈的城市和职业。
其次,“内卷”社会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青年产生奋斗价值迷失。在高度竞争的社会,尽管部分青年能够通过奋斗获得较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是少部分青年依旧在奋斗中找不到自我和社会价值。由于社会竞争白热化和社会分工精细化,部分青年可能从事着人类学家所述的尽管拥有高薪,但是对社会无价值、对个体无意义的“狗屁工作”[7]。正如马克思在描述工人“异化劳动”中所说“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5]53。部分青年在劳动中有时无法获得自我价值感,对待超越劳动之上的奋斗,有时不能找到为之坚持的个体和社会意义。
最后,“内卷”社会容易在一定程度上致使青年奋斗精神受挫。“内卷”社会来临促使青年实现奋斗目标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奋斗过程中受挫,往往使抗压能力弱的青年丧失奋斗的信心,促使其劳动演化为阻碍个性发展的非创造性劳动,进而滋生奋斗无成就式的“躺平”[8]。部分青年对奋斗结果难以把控,极易产生奋斗焦虑、迷茫、无助和失望等情绪,转而进入“与其奋斗,不如躺平”的自我退出和自我保护状态[9]。在“躺平”心态作用下,个别青年对外部世界漠不关心,丧失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陷入只关注自身,淡然处世、不悲不喜、一切随缘的精神桎梏[10],致使其既不愿意为个人发展所努力,也不愿意为社会进步所奋斗。面对城市高房价门槛,晋升空间竞争激烈的现状,部分青年认为靠自己奋斗也“买不起房”“结不起婚”“生不起孩子”,在工作中难以摆脱“打工人”的困境。通过一番努力奋斗后,部分青年难以实现自身发展意愿,进而选择不再奋斗,产生“不是不想奋斗,而是奋斗也没用”的心态。由于奋斗空间受限和价值观念迷失,选择“躺平”的少部分青年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要,不再追求职业空间的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在劳动中“得过且过”,在生活中“混日子”。“躺平”标志性群体之一的深圳“三和青年”,也有初入城市而奋斗的经历,但经历多次失败后,最终丧失了奋斗的动力[11]。
(三)从“内卷”社会走向“精致”需要
在大城市扎根发展的青年,通常要为买房、结婚、养育子女等付出更多的代价。既要承受“高房价”之痛,又面临赡养老人与子女教育的沉重负担[12]。消费社会产生越来越多的诱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青年在生活消费上走向“内卷”,容易促使青年整体生活消费水涨船高。除了购房买车、结婚生子等大额支出,旅行、美食、个人兴趣等方面的消费成为很多青年的标配。部分青年为了满足或者跟风此类“精致”生活需要,不得不付出更大的努力,或者在其他消费方面进行取舍。“精致”生活需要的增长,致使部分青年不再愿意为了买房、结婚生子而奋斗,选择“不婚”“不育”,离开高房价、高生活成本的城市,寻找生活更为舒适的区域去“躺平”。
三、青年奋斗精神培育策略:社会、意识与行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指出,“关心、解决青年的现实问题和迫切需求,支持青年在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青年奋斗精神消解既有深层的社会动因,也有个体的价值偏差。虽然“内卷”社会、消费社会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但是由此导致的青年奋斗精神消解,将对社会和个人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任由青年“躺平”发展,会使青年陷入价值虚无主义和犬儒主义等消极困境,危害社会和个人健康发展[13]。从青年奋斗精神培育现实困境及其产生逻辑出发,基于社会发展、个人奋斗意识和能力的视角,培育青年奋斗精神具有现实必要性。
(一)优化青年奋斗的社会生态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发展需要社会发展作为支撑。青年奋斗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其培育离不开良好的社会存在作为基础前提。这种社会存在主要体现在实现青年自我价值的社会空间,良好的社会资源分配,促进青年成长的社会支持体系在内的社会生态。
首先,优化青年奋斗空间。恩格斯认为,如果“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的全部能力即体能和智能的机会”,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而是解放人的手段,“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14]681。相对的机会公平和具有成长性的发展空间,是确保青年持续奋斗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在横向上营造青年相对公平的奋斗空间。面对青年接受教育、就业入职、晋升晋职、发展资源获取等方面存在的潜在障碍,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和组织监管,构建相对公平的发展空间。在宏观层面要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和促进社会流动,给予青年奋斗的希望,更要防止阶层固化成为社会现实,避免马克思所阐述的“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的两极分化[5]53。另一方面,在纵向上拓展青年奋斗的成长空间。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给予青年奋斗的信心和期待,是避免青年出现奋斗也无用心态的重要途径。培育青年奋斗精神,提升青年的创造性、积极性,需要为青年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创造宽松包容、具有延展性的外部环境。通过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搭建更多发展平台,鼓励青年在创新创业中艰苦奋斗,在多元化发展中积极实现自我价值。
其次,营造青年奋斗氛围。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发展不是单个人的发展,而是个人与他人的共同发展。青年具有社会敏感性,“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15]4。青年奋斗的价值观念和精神状态既体现着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深受社会发展氛围影响。培育青年奋斗精神需要讲好青年奋斗故事,营造积极向上的奋斗氛围。在互联网全面嵌入人们生活的当下,青年奋斗氛围的营造尤其需要注意网络的影响。当代青年作为与社交网络媒体深度融合的“原住民”,其思想和行为极易受到网络舆情左右。“内卷”“躺平”最初都是以网络热词的形式存在,在社交媒体和热点事件的相互催化下引起青年的情感共鸣,随之形成青年推崇的亚文化现象[16]。《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你不必成功》等具有“躺平”意味的作品,一度在网络上引起青年的集体围观,刺激着青年的奋斗焦虑[17]。尽管网络传播效应具有深层的社会现实支撑,但是网络舆情也会反作用于人们的心态和行为。网络平台既可以成为青年“躺平”的“加速器”,也可以成为青年奋斗精神培育的“竞技场”。培育青年奋斗精神需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正向作用,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创新突破。针对性地根据青年群体的需要和特征营造奋斗氛围,潜移默化地引导青年愿意奋斗、热爱奋斗。
最后,减轻青年奋斗压力。保持青年奋斗压力适中,是降低青年奋斗无力感,防止无奈式“躺平”的关键。一方面,减轻青年生活发展压力。针对当代青年安居、结婚、养育等方面的困境,需要从政策设计、资源分配、宣传引导等方面加以改进,完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分配和保障,降低青年生活负担。另一方面,减轻青年职业发展压力。尽管国家针对青年发展出台了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但是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青年,其发展性资源依旧相对稀缺。在青年工作中需要进一步从青年发展的角度关心关爱青年,在各项发展资源分配中强化对青年的倾斜,增强青年职业发展信心。
(二)引导青年奋斗的价值意识
破解青年奋斗精神消解困境,不仅需要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生态,还需要引导青年树立奋斗观念,激发积极向上的主观意识,引导青年将奋斗转化为思想自觉。
首先,让青年在认识上回归劳动本身的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需要,而不仅是满足肉体需要的手段,劳动应当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5]56。在理想的社会形态中,“劳动已经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14]365。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劳动为支撑,人应当在劳动中获得快乐和幸福,而不是感到不幸。劳动的幸福不仅需要社会发展生态的支撑,还需要个人认同劳动本身的价值。只有当青年认可劳动的价值,才能让青年安心劳动,并为劳动本身而奋斗。劳动不只是为了获得世俗的成功,其核心价值在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为社会发展事业作出自己的努力。因此,培育青年奋斗精神需要使青年在思想上回归劳动本身的价值,让青年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并在积极劳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其次,激发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人的发展既需要个人能力的展现和自我价值的肯定,又需要将这种能力展现和价值肯定与社会发展相统一。一方面,引导青年主动担当社会发展的历史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15]4。青年奋斗不只是个人的“私事”,还是关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公事”。培育青年奋斗精神需要引导青年摒弃个人主义、精致利己倾向,激发青年的社会责任和公共精神,在履行社会责任中找到奋斗的价值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引导青年将个人奋斗目标与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相互统一,在不懈奋斗中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年力量。另一方面,引导青年在社会发展中找到自我。青年具有个性鲜明、创新能力强、思维活跃、敢想敢为等群体特征。尽管部分青年在价值观念、行动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但总体上依旧不乏优良品质[18]。结合青年的群体特征,给予青年展现自我的机会,推动青年定位自我、肯定自我,有利于让青年在推动社会发展中获得成就感,激发青年奋斗精神。
再次,引导青年摒弃错误的奋斗价值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部分青年将“升官发财”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作为奋斗的归宿。以此为奋斗目标的青年一旦遭遇挫折,就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和愤世嫉俗的漩涡,从而偃旗息鼓地转向失望式“躺平”。即使获得短暂成功,也可能陷入空虚浮夸和拜金主义的窠臼,难以持续保持奋斗精神。青年奋斗的最终意义在于通过自我能力的提升和自我价值的展现,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而非实现个人名利欲望的手段。因此,应当引导青年在奋斗中树立正确的成败观念,理性平和地看待奋斗中的名利得失、竞争公平性等问题,防止由此导致的自我否定或者自我膨胀,并丧失奋斗的意义。与此同时,为了防止青年在富足生活下受“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佛系”等观念冲击,应当引导青年正确看待现有生活条件,鼓励其通过奋斗满足自身需要,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创造者,而不是坐享其成的消耗者。
最后,引导青年保持合理“欲望”。在低层次需要容易满足、高层次需要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保持对高层次需要的“欲望”是培育青年奋斗精神的重要着力点。特别是在物质生活富足的背景下,告诫青年不应只满足于低层次的生活消费需要,而应该具有自我实现、奉献社会的高层次需要,防止青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避免因“不想”而“躺平”。
(三)增强青年奋斗的行动能力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在理想的社会形态中,其社会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才能”[5]308。能力的发展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推动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有主观能动的意识,还要有相应能力作为支撑。部分青年的自我成长能力难以适应“内卷”社会的激烈竞争,面对失败的抵抗能力弱,由此产生的无力感、挫败感和焦虑感是青年丧失奋斗信心,选择“躺平”的重要原因[19]。从增强青年能力维度,提升青年的自我成长能力和抗挫能力,是青年适应竞争激烈社会,始终保持奋斗精神的内部支撑。
首先,增强青年的自我成长能力。随着社会发展的驱动力由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不断更新的知识、技术、信息等成为驱动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青年要想在社会竞争中不被淘汰,只有不断提升劳动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才能更好地在奋斗中找到价值感和成就感。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培养青年的自我学习提升意识,加强对青年的培训帮扶,增强青年适应社会发展节奏的综合素质。
其次,提升青年的抗挫能力。引导青年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看待奋斗中的挫折,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心理韧性,是青年始终保持奋斗精神的必要条件。应对青年“躺平”心态,应当加强青年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从学校教育、心理服务、宣传引导等方面,提升青年遭遇挫折时的自我调适能力,使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失败,避免一遇失败就消极“躺平”。青年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培育青年奋斗精神正向引导“躺平”青年的价值观,是发挥青年作用和促进青年健康成长,推动青年担当时代重任的应有之义[20]。
四、结语
青年强则国家强。虽然当代青年在总体上具有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但是部分青年奋斗精神消解的客观存在仍然值得警惕。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出发,青年奋斗精神是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双重作用的结果。青年群体中奋斗精神消解既受到复杂的社会发展因素的外在制约,也有青年个人发展价值观念的内在作用。对待青年奋斗精神消解既不能一味地指责,也不能放任自流。培育青年奋斗精神既需要从社会发展层面改善青年发展生态,也需要从个人发展层面引导青年树立奋斗观念,增强青年奋斗能力。与此同时,社会发展和青年个人发展均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青年奋斗精神消解的生成也具有多维性和差异性,如何更好地培育青年奋斗精神,让青年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依旧值得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