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现存问题及突破路径
2023-05-14于乐
于 乐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1 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背景分析
美国的杰克逊教授曾说过,校园文化活动在促进学生踏入社会的非学术过程中构成了潜移默化的“隐性课程”,德国教育学家贝尔也指出过,“名副其实的教育在本质上其实就是品格教育”[1]。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们培养其精神内涵的形式及载体,校园文化以自身特有的德育、激励和创新等教育功能,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滋养美好心灵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反映自己的大学生活中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对于自己的学习不自信,对未来缺乏规划;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性不强,缺乏教师的教育和指导,就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缺乏锻炼身体的意识;因为看手机、电脑的时间过长造成眼睛不同程度的近视;在校期间会产生情绪上的巨大波动,更有甚者会因此做出许多过激的伤害自己的行为。有数据显示,在2022年上半年,上海高校的大学生抑郁比例有所增加,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强迫、焦虑和疑病等心理应激反应。这些原因汇集在一起,都对大学生现有的生活与学习产生深重的影响[2]。鉴于这样的现状,各大高校开始了借由校园文化活动疏解大学生心理状态的一系列探索。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当下校园文化活动的看法,笔者于2022年10月份采用了互联网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山西省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收集了问卷调查共3 000份。调查对象中,男生1 256名(41.8%)、女生1 744名(58.1%);2019级学生864名(28.8%)、2020级学 生1 348(44.9%)、2021级学生788名(26.2%)。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63.9%的学生非常愿意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这些学生能够从此类的活动当中发掘自身的兴趣爱好,提升相关的专业技能,在活动过程中还可以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23.5%的人对于参加此类活动的积极性一般,他们中有一部分人是由于自己不够自信或性格比较腼腆,还有一部分人更愿意将时间用于学习其他知识与其他娱乐活动当中;12.6%的学生对此无所谓,并不热衷于参与此类集体性的活动。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大部分的学生们愿意去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从而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从而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3]。
近些年来,从国内的研究成果来看,大部分的院校已经开始逐步把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的设计、管理与策划,把项目管理的理论引进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当中,积极进行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探索如何与高校的思政课程相结合达到协同育人的作用上,积极进行探索与突破。对比国外的发展现状,西方的发达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研究校园文化活动的理论。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系统中,西方的嬉皮士文化、朋克文化、新教伦理与拜金主义文化盛行,在这样复杂的环境当中,美国高校的教育发展的极为迅速。在西方的教育和价值观条件下的校园文化活动对我国确有借鉴之处,但从根本来说不符合中国大学校园文化的内在要求。尤其是我国的在集中管理和集中学习条件下的校园文化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4]。我国高校要加强对于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引导,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2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意义
2.1 校园文化活动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大学生身体素质与自制力较差,熬夜、通宵上网和打游戏等变得越来越普遍,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亚健康状态。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则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健康素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好的习惯能够造福一生,大学生们也能够在好的习惯当中获得助益[5]。
2.2 校园文化活动可丰富大学生校园生活
校园文化活动的种类是丰富多彩的,这些种类齐全的校园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为学校当中个性特异、兴趣爱好广泛的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学生们在投身于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有助于自身开拓眼界,积累丰富的学习与工作经验,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2.3 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高校的文化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更能增强学生对于学校的集体荣誉感与使命感,激发对他人、对国家以及民族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归属感,进一步增强对民族、社会和国家的深度认同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荣誉感。
2.4 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包含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渠道和阵地,具有内在的统一性[6]。校园文化现已成为了高校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途径,充实和创新了教育内容,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而思政课教学也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与坚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能够有效的保障校园文化活动的正确方向[7]。
3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目前存在的问题
3.1 对校园文化活动意义认识不足
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治疗大学生群体各种“抑郁”现象的“良药”。在调查问卷中,有64.7%的大学生认为这类活动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有较高的参与度;但仍有34.7%的大学生认为这类活动是学校组织的官方活动,自己的参与度并不高,对于文化活动持怀疑态度,这表明部分的大学生依然存在着消极情绪和认知偏差等问题。
3.2 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宣传不到位。
校园文化活动的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且常常会呈现井喷式的开展。更由于经费和精力上的局限性,使得校园文化活动前期的宣传工作不足,导致虽然举办了活动,但实际参加的人却寥寥无几[8]。
3.3 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缺乏持续性创造
根据数据的调查显示,在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普遍会呈现出明显的“淡季”和“旺季”。每年的四、五月份活动扎堆举办形成“旺季”,其余时间就显得较为冷淡。这就意味着校园文化活动缺乏全局观和系统性。
3.4 校园文化活动缺乏科学管理
现阶段的校园文化活动普遍存在着“形式主义”的弊端,活动上流于形式,开展方式往往体现为自上而下。随着领导、老师到学生一级一级的信息传递,导致信息也一层一层的损失,到了最基层的学生主体部分,往往热情度和能动性大为减少[9]。领导者与学生的思维有时会出现较大的差异,这就导致学生从内心无法认同,最终所谓的校园文化活动就会成为无根之水、无本之木,成为一纸空谈[10]。
3.5 高校对于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视程度不足
高校对于校园文化的支持力度有所不足,比如,开展校园的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不够齐全,学生开展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无场地或资源超负荷使用;活动经费审批不足,校园文化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高校文化缺失人文精神,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导致学生缺乏自由、个性和创新的精神;校园文化活动专任的教师工作量大、工作任务繁重,没有足够的人力专门用于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等,这些原因都会导致校园文化活动最终所呈现出的效果有所欠缺。
4 如何有效的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4.1 以学生为主体,科学高效的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管干部要发挥其自身的才能,有科学的团队策划,并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大胆的尝试,坚持创作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动力[11]。
4.2 将思想引领和道德修养有机结合起来,从文化活动抓起
作为一名学生,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时,时刻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注意兼顾自己的身份与责任,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大学生作为优质的青年群体,必须明白自己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一定要培养自身良好的素质与心态,以学习文化知识为第一要务,热爱生活,奉献社会。
4.3 以点带面,构建高校德育新格局
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过程中需要的是社会、学校与家庭多方面的共同参与[12]。一方面需要政府、学校和家庭等各个方面给予学生们更多支持与关心;另一方面需要社会力量对大学生们的思想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也能够有效带动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
4.4 确保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全面性与综合性
学校在举办校园文化活动时要兼顾不同学生们的各类兴趣爱好,激发大家参与活动的热情,体验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在爱国主义的活动氛围中增加学生对祖国的情感;在生动的文化体育类活动中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在创新创业活动中能够促进大学生开拓眼界和培养勇于拼搏的精神;在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团结协作,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4.5 校园文化活动从制度上进行项目化管理
项目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加入制度的要求与管理的标准,这是对项目的一系列划分和分配,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资源不被过度浪费。对校园活动的项目化管理能够让学生主体在其中发现自身价值,各尽其能展现出学生们的最大优势,为校园活动的开展保证时效性与创新性[13]。
4.6 高校加大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支持力度
高校应加大对于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支持,及时配备学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相关设施及基础建设,为学生们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4.7 校园文化实现立体化发展
现阶段各大高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往往存在着“平面化”的特点,现场活动结束之后往往无持续性的效果影响,学生们的回味度也较低。我国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全媒体时代,校园文化的开展也要将媒体的方式融入进去,在抖音、微博和视频号等媒体平台上广泛宣传,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感染力与张力,这样有利于形成持续性的育人功能[14]。
5 结语
校园文化活动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旨在坚持用正确的思想铸魂育人,共同推进师生之间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潜移默化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个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对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都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因此,高校需要大力促进校园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注重内涵式发展,打造属于本校的独特校园文化,以不断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