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化强国”中的词性导向
——以江苏昆山“文化强市”战略中的昆曲建设为例
2023-05-13蒋利平贾春梅杨瑞庆
□ 蒋利平 贾春梅 杨瑞庆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和前提。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定位,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为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主要包括培育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内容。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求。为了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必须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由此迎来了文化大发展的繁荣局面。
“文化强国”中的“强”字词性可有两种解释。其一,可以作为形容词来理解,就是通过比较,体现出一地文化的强盛;其二,可以作为动词来进行理解,就是运用独特的文化资源,来加强一地的文化建设。
这样,就挖掘出了“文化强国”具有两种不同的词性导向:一种是作为偏正性词组的“文化强国”导向,即通过形容词“强”来修饰“国”,从而体现出国家在文化方面确实强盛;一种是作为主谓宾短句的“文化强国”导向,从而表现出通过提高文化实力来加强国家的全方位建设。笔者认为,前者属于初级的较浅层次的文化建设,后者属于升级的、较高层次的文化运用。两者之间具有延伸和发展的关系,就是应该先把一个地区的文化做强,然后通过文化的影响力来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这就形成了实施“文化强国”过程中由不同词性引发出的两种创建导向。
一、挖掘由“文化强国”作为偏正性词组而引发的导向
“文化强国”可理解为由“文化强省”的分子结构、“文化强县”的原子结构、“文化强镇”的电子结构,甚至还有更小的“文化强区”“文化强村”的粒子结构组成,只有先把各地的小区域文化分别做强后,才能最终实现大中国文化强盛的愿望,所以,中央要求各级政府都能重视基层的文化建设。
以昆山这个县级市为例,政府当然盼望其能成为建设“文化强市”的典型,但要实现这个目标显然任重而道远。分析其原因可知,一是没有量化标准,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加大文化投入、加强文化建设;二是“文化强市”不能自封,只能在相互比较中比出强弱。目前,各地都在围绕“文化强市”的建设而发奋图强。那么,怎样才能做得更强一些呢?首先,昆山要重视以下两个关键词的思考:
一是人无我有。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文化资源,如果能突出强项,就能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昆山拥有独领风骚的昆曲,在戏曲界被尊称为“百戏之祖”,在国际上被评为“世界级的文化遗产”。而且,昆曲姓“昆”,昆曲又属高雅艺术,如果将昆曲打造得风生水起,那无疑将成为昆山最亮丽的名片。一旦营造出昆山人都在迷恋昆曲、观赏昆曲、品鉴昆曲的氛围,还能说昆山的文化不够强大吗?
二是人有我优。再以昆曲为例。由于历史原因,造成昆山处于长期没有昆剧院团的尴尬境地,这给当代决策者出了一个难题。如要做强昆曲,成立专业昆剧院团是个绕不开的项目。而全国七大昆剧院团早已闻名遐迩,为了填补空白,2015 年成立了“昆山当代昆剧院”,遵循高起点办团、高标准招人、高规格演戏的方针,盼望能成为专业昆剧团中的后起之秀,发挥出优于其他院团的潜在优势。
“文化强市”的建设应该面对实际,稳步推进。决策者已经认识到昆曲建设在“文化强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已产生了急起直追的紧迫感。这种高远抱负难能可贵,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昆山的昆曲资源相对薄弱,离实现昆曲的“强大”目标还有着遥远的距离。所以,昆山还要重视以下两个关键词的思考:
一是量力而行。繁荣文化事业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虽然昆山多年雄踞“百强县之首”的位置,财政积累相对宽绰,但教育、卫生、科技、交通等社会公共事业也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用于文化的支出不可能“招之即来”,特别是投入昆曲项目的经费更需要长期划拨,如果好高骛远,其就会成为一个沉重的“包袱”,所以办团还需“三思而后行”,稳步推进。如,新成立的昆剧院规模到底需要多大、档次到底需要多高、如何生存、如何运作,都应先进行科学的论证,然后量力而行。
二是量益而定。所有文化项目的投入,都必须充分考虑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后续效益。社会效益就是受社会各界的欢迎程度,经济效益则是作为文化产品被市场所接受的拥戴程度。因为昆曲属于高雅艺术,不可能老少皆宜,也不可能平易近人,只能吸引部分知识界人士和昆曲爱好者参与。昆曲也不可能完全推向市场,未来的昆剧院要想自力更生是有难度的,特别是在县级市中生存,空间相对狭小,所以还需考量今后剧团的收益,妥当地确定剧院的规模和定位。
由此看来,既要做强项目,又要有所收敛,两者好像难以平衡。其实不然,只要抓住某些亮点,然后扬长避短,也有可能焕发出耀眼的光彩。所以,昆山常对以下两个关键词进行思考:
一是以人为本。应该考虑到参与文化活动的主体是新老昆山人及慕名而来到昆山的外地旅游人。昆山是开放城市,文化活动的服务对象在不断扩大。要想使昆曲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就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想让昆曲产生雅俗共赏的魅力,首先要让昆曲迷从中得到熏陶,然后吸引“门外汉”也有兴趣踏进剧场,被舞台所吸引,直至流连忘返。争取让外地的戏曲从业者和爱好者都能在昆曲故土得到满足,这就需要使打造的昆曲产品能适应当代人的审美志趣,引发观众共鸣。
二是以绩为重。所有文化项目能否成功关键是看能否达到出预期的业绩。每个项目的投入都期望能有人气涌动的回报。如果投入的文化项目能产生门庭若市的效应,当然可以算是成功的;反之,如果投入的文化项目是门可罗雀的冷落,那就是失败的。现实是残酷的,不以人们的意志而转移。如果策划的项目能有较大胜算的论证,就可以大胆地赌一把。当然,还需要后期的管理和运作,最后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了算,只有做出社会和经济双赢的业绩才是值得自豪的。
实施偏正性词组的“文化强市”导向相对容易一些,只要有充足的经费和有力的抓手,通过一个阶段的努力,一定会有许多标志性的建筑拔地而起,有许多瞩目性的活动闪亮登场。将这些项目做强、做大,并不只是简单意义上的扩容、增量,而应该通过深层次的亮化、闪烁手段,使有限的资源可以无限地产生出魅力效应。
二、挖掘由“文化强国”作为主谓宾短句而引发的导向
如果只实施“文化强市”作为偏正性词组的导向是不全面的建设,可能在别人的眼里已是文化设施俱全、文化活动兴旺,且已留下“文化强市”的印象,算得上是不容易了,但这只是表层感觉,还应利用文化产生的精神力量,推动一个地区全方位的建设,这就是利用“文化强国”作为主谓宾短句导向而产生的社会效应。
这里,“文化强国”中的“强”字作为动词来进行理解,就是依靠文化的魅力、文化的内涵来加强国家其他领域的建设。如,儒家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和为贵”思想,可以推动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对于昆山来说,在打造文化强项的同时,也应努力挖掘文化表象中的内核、文化现象中的精髓,变精神为力量,然后指导当代各项经济事业和社会事业的建设。因此,昆山正在对以下两个关键词进行思考:
一是文化引领。众所周知,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精神境界的高低决定物质优劣的存在,这就是文化引领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为什么昆山从“百戏之祖”走到了“百强之首”呢?因为两者蕴含的文化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如,都主张“创新”:因为创新而诞生了昆曲,因为创新而走出了“昆山之路”;都重视“纳外”:因为昆山曲家让贤于外籍名家魏良辅而改良成昆曲,因为当代尊重新昆山人而使外商、台商纷纷投资昆山;都讲究“承继”:因为历史上对昆山腔继往开来地进行改良,才使昆曲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当代昆山的几任领导都坚持改革,才使昆山走在了改革开放的前列。很显然,在昆曲形成的过程中产生的文化精神,成了当代决策者值得借鉴的实践经验。
二是文化提炼。任何文化项目的背后,都有一股独特的文化精神在支撑,唯其如此,才能无坚不摧、无往不胜,才能任凭风吹浪打而我自岿然不动地做强、做大。昆曲六百年不倒,即使曾经“三落”,也能绝处逢生地“三起”,这就需要有识之士在拼搏的过程中提炼出鼓舞人心的精神追求,可以用“崇尚高雅,精益求精”来概括,这些经验正在指导当前的各项工作,如,当代昆山引进高精尖企业、吸纳高精尖人才、打造高精尖产品。昆山先人已向世人奉献了顶级的昆曲艺术精品,昆山今人也向世人奉献出了率先进入小康社会的成功经验。
当今百姓的生活已不满足与时俱进的物质享受,还需要追求精神层面的文化生活,从而提高幸福指数。各级政府当然也盼望通过建造各种文化设施,来吸引百姓参与,从而提升市民的整体素质。所以,昆山对以下两个关键词也在进行思考:
一是文化吸引。凡是有较多百姓参与的文化活动,都可说明该项活动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要想使更多的人参与同一个活动,有时做起来还真有点难。就说昆曲项目吧,因为其属于高雅艺术,不可能平易近人,所以昆曲应放下架子,去亲近平民百姓。如举办讲座加强宣传、重视普及激发兴趣。从听腔、观剧的低级阶段开始,再进入品戏、评曲的高级阶段。为了适应不同的欣赏群体,应投放不同的昆曲产品,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由浅入深地接近高雅艺术,然后达到喜爱,甚至是痴迷的地步。切忌自命清高,让一般兴趣者望而生畏。
二是文化陶冶。组织文化活动的目的除了娱悦身心外,还有陶冶情操的使命。文化有雅俗之分,俗文化常具有煽情功能,容易产生互动效应,而欣赏昆曲只能正襟危坐,洗耳恭听,甚至出现“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祥和气氛。但是,这种过去的演出场景已久违了。为了达到陶冶昆曲的理想境界,就应追求美轮美奂的演出效果,通过讲解戏剧情节,分析曲牌腔韵,才会对昆曲产生美感。昆山人的素质自然也会随之同步提升,这是政府最希望看到的由文化熏陶出来的新气象。
通过建设“文化强市”,希望出现人人能享受公共文化设施的可喜局面,文化产品能有充足的买票消费,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其实,这两项工作都在考量政府其他工作所带来的连锁效应。所以,昆山对以下两个关键词也在进行积极思考:
一是文化享受。各文化部门及街道、社区,常为需要自娱自乐的群体提供无偿服务,让百姓能享受到政府惠及的各种公共文化设施。再以昆曲为例,敞开的舞台希望广大戏迷能上台去大显身手,既有“小昆班”“昆曲社”的组织能经常举办演出活动来推广昆曲,又有更多百姓对昆曲活动产生兴趣,都能走进剧场,去欣赏流丽、悠远的昆曲演唱,给予掌声、给予支持。营造出高雅的文化享受的氛围,是政府盼望产生的社会效应,在制定措施后,付诸实施。
二是文化消费。高端的文化产品是需要回收后再投入发展的。成立了昆剧院,就需要观众来观摩。一方面,需要文化产品精彩、诱人,群众才有消费吸引力;另一方面,需要价格合理,使观赏者有能力消费。因为文化消费不是生活的必需,经济拮据时可以回避文化,丰衣足食后才舍得“掏腰包”投入文化。所以说,一个地区的文化消费的兴衰程度,可以折射出这个地区的富裕程度和文明程度。只有人人养成文化追求和文化消费的习惯,才能推动“文化强市”建设的良性循环。
从“文化强国”的词性导向引申到“文化强市”的实践建设,两者相通,只不过是区域的大小之别。如果每个局部地区都将文化搞得繁荣起来,那么“文化强国”自然能够水到渠成地实现。从挖掘“文化强国”的词性着手,引发出“偏正性词组”的导向和“主谓宾短句”的导向,即既要繁荣文化事业,成为文化方面的“强国”,又要利用文化品牌,产生助推全方位“强国”的力量。这就是活学活用“文化强国”所产生的导向,然后付诸行动。昆山“文化强市”的建设,已在从浅层次向高层次转变的道路上有序推进。虽然本文主要以昆曲建设为阐述对象,但同样适用于昆山其他文化项目的做强、做大,努力为“文化强国”建设添砖加瓦,做出一个县级市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