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竞争、创新积累与出口企业绩效*
2023-05-13黄雨秀
郝 颖 黄雨秀 倪 娟
引 言
2015年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对外贸易亦进入由高速扩张向中高速增长转换的新经济周期,贸易顺差持续收窄的趋势日益显现。根据国家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从2016年开始,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曾连续8个季度同比收窄。这一趋势变化主要受到内外两方面因素影响:国内方面,要素供给约束日益趋紧,低成本和低价格优势的长期依赖被逐步削弱,出口竞争策略单一、贸易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愈发凸显;国际方面,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愈发严重,西方发达国家推行“再工业化”,①李勤昌、刘明霞、焦亚南:《技术创新、出口本国增加值与全球竞争力——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宏观经济研究》2019年第1期。其他发展中国家依靠低成本优势逐渐替代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②郭琪、周沂、贺灿飞:《出口集聚、企业相关生产能力与企业出口扩展》,《中国工业经济》2020年第5期。这些因素导致我国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外部竞争压力不断增强。毋庸置疑,在对外贸易顺差持续收窄的新经济周期下,作为对外贸易市场微观主体的出口企业面临着更为严苛和激烈的经营环境,过去依赖低成本、低价格和大批量的出口企业集体高速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①耿强、胡睿昕、程安琪:《出口企业“退出效应”的检验与机理研究》,《产业经济研究》2016年第4期。不少低技术制造业出口企业,更是因产品质量低下、出口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造成公司业务量骤减,甚至濒临倒闭。②景光正、盛斌:《金融结构如何影响了中国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经济科学》2022年第5期。为了促进外贸发展,2020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做出了新的部署,强调要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型。因此,在新经济周期下,出口企业能否通过创新积累增强出口韧性,实现对外贸易逆势突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务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不同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和市场环境,贸易顺差持续收窄态势成为出口企业的校验场,考验着企业的认知偏好和行为方式。③卫武、夏清华、资海喜、贺伟:《企业的可见性和脆弱性有助于提升对利益相关者压力的认知及其反应吗?——动态能力的调节作用》,《管理世界》2013年第11期。作为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载体,出口企业在外贸出口竞争中能否赢得主动和优势,将决定一个企业的优劣成败。特别是对现阶段处于新经济周期的出口企业,创新积累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稳定性和成长性。④Hyejin Jung, JungTae Hwang, Byung-Keun Kim, “Does R&D Investment Increase SME Survival During a Recession”,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Vol.42, No.7, 2018, pp.190-198.不同于贸易高速增长时期出口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外部竞争下通过创新积累实现低成本到高质量比较优势转换的出口企业,通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可以更好地保证市场竞争力和发展的持续性,而不再简单地将成功归结于依靠改革开放释放出的巨大人口红利和资源红利。⑤张慧、彭璧玉:《创新行为与企业生存:创新环境、员工教育重要吗》,《产业经济研究》2017年第4期。
现有研究普遍提出技术创新是影响公司在竞争市场中长期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⑥陈德球、胡晴:《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公司治理研究:范式创新与实践前沿》,《管理世界》2022年第6期。尽管企业创新短期内面临诸多挑战,但基于长远发展的考量,具有创新积累的企业能够更灵活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保持稳定的市场竞争力。Sheng-Syan Chen等通过对创新溢出效应的研究证明:在竞争性行业中,创新型企业相对于非创新型企业有更高的绩效,在市场中存活更久,发展趋势更好。⑦Sheng-Syan Chen, Yan-Shing Chen, Woan-lih Liang, Yanzhi Wang, “R&D Spillover Effects and Firm Performance Following R&D Increases”, Journal of Financial & Quantitative Analysis, Vol.48, No.5, 2013, pp.1607-1634.近年来,也有学者关注技术创新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Cipollina等利用引力模型分析了质量标准和创新对出口业务量的作用,研究发现最具有创新性的行业更能获得出口竞争优势。⑧Cipollina, M., Benedictis, L.D., Salvatici, L., Vicarelli, C., “Policy Measurement and Multilateral Resistance in Gravity Models”,Working Papers LuissLab.Jung等研究表明,在老产品日趋同质化竞争的情况下,注重创新的企业能够通过高质量的出口产品迅速占领市场,强化企业的市场势力。⑨张慧、彭璧玉:《创新行为与企业生存:创新环境、员工教育重要吗》,《产业经济研究》2017年第4期。尽管已有研究验证了创新对企业长期绩效及生存的积极作用,但从经营风险增加的角度研究创新积累对出口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古人云“思所以危而安矣”,理论上来说,企业越是具有忧患意识,积极从事研发创新活动,在外贸出口竞争中越是能够赢得主动和优势,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绩效提升。为此,本文基于新经济周期的场景,探究在经营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具有忧患意识而持续进行研发创新的企业,能够在出口竞争压力下得以生存,甚至获得竞争优势,实现逆势突围,进而挖掘创新积累在外部竞争下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并对不同类型出口企业的影响差异进行拓展分析。
本文的创新之处有:(1)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研究其在外部竞争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拓展了贸易竞争对出口企业影响的相关研究;(2)以往文献验证了创新对企业长期绩效及生存的积极作用,然而,从经营风险增加的角度研究创新积累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研究表明,在贸易竞争压力加大,出口企业经营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创新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丰富了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3)以往研究创新与出口竞争的文献大都是分析企业创新决策与贸易竞争强度的关系,①魏浩、连慧君、巫俊:《中美贸易摩擦、美国进口冲击与中国企业创新》,《统计研究》2019年第8期。本文研究发现具有忧患意识而积极从事创新活动的企业,在外部竞争下实现了企业绩效显著提升,为创新与出口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直接证据。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技术创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对于如何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推动出口企业在经济新周期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基于贸易崩溃或反倾销视角,已有研究对市场需求紧缩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展开了丰富的研究。Egger和Nelson指出反倾销税下出口商品成本的显著提高将导致出口产品价格大幅上升,这将使得该国出口产品需求迅速下降,而在短时间内,由于不能有效地转换目标地市场和构建新的交易关系,出口企业的经营业绩受到严重影响。②Egger, P., Nelson, D., “How Bad is Antidumping?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93, No.4,2011, pp.1374-1390.蒋为等采用倍差法对中国企业出口业绩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被美国采取反倾销制裁后,“被反倾销”产品在美市场出口量和在其他国家的出口量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减少,进而使出口企业的经营状况受到负面冲击。③蒋为、孙浦阳:《美国对华反倾销、企业异质性与出口绩效》,《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年第7期。类似的,佟家栋等也认为贸易崩溃期间出口企业绩效下滑,是因为金融危机导致的贸易崩溃对中国企业造成了非预期的出口紧缩冲击,从而对企业的出口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④佟家栋、洪倩霖:《贸易崩溃、出口多样化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年第2期。按照上述逻辑,出口需求下降或出口增速放缓会从需求侧直接对出口企业绩效造成不小冲击,具体地,出口增速减缓将导致出口企业的订单大批减少,对于那些主要依赖出口的企业来说,这将直接导致其生产经营陷入严重亏损、入不敷出的困境。
出口增速减缓还将导致出口市场规模缩减,影响出口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加大企业成本压力进而损害企业绩效。规模经济效应是指通过产量的增加,使得单位成本随之递减从而帮助企业获得比较优势。⑤杨力:《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化》,《法学研究》2014年第5期。但规模经济效应的实现依赖于一定的市场规模,只有拥有广阔的海内外市场,企业才能进行大规模生产,凭借低成本获得比较优势。⑥佟家栋、刘竹青、黄平川:《不同发展阶段出口学习效应比较——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例证》,《经济评论》2014年第3期。而贸易顺差持续收窄的背后是出口产品国际份额的大幅下降,这将导致企业难以维持原有的生产水平,规模经济效应消失,生产成本显著增加,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利润。
最后,外部需求冲击还将通过加剧融资约束对出口企业绩效产生间接抑制效应。杨连星等指出,企业出口绩效也受到其融资状况的影响。⑦杨连星、张杰、金群:《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的三元边际》,《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第4期。在贸易顺差收窄下,出口市场需求紧缩、企业经营环境不断恶化,银行对出口企业的信贷投放将更为审慎,⑧董二磊、王博:《金融危机是否对企业出口存在异质性冲击——基于融资约束视角的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第2期。很可能出现“惜贷”现象,最终加剧企业的外部融资压力,从而对企业出口绩效带来负面冲击。与此同时,贸易顺差收窄导致出口企业出口规模大幅降低,企业在寻求外援融资时难以获得所需的资金,或即便能够获得也需要付出高昂的融资成本,⑨PIERCE, J.R., “Plant-level Responses to Antidumping Duties: Evidence from U.S.Manufacturer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85, No.2, 2011, pp.222-233.这就使得外部竞争下企业无法调整经营策略,难以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缓解出口企业绩效压力。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外部竞争将显著降低出口企业的经营绩效。
技术创新是企业成长的核心要素,⑩Parker, C Simon, “The Economics of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 Entrepreneurship, Vol.6, No.1, 2013, pp.8-18.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市场力量和竞争优势。⑪⑪ Philippe Aghion, Ufuk Akcigit, Peter Howitt, “What Do We Learn from Schumpeterian Growth Theory”, 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 Vol.2, No.1, 2014, pp.515-563.Jung等提出,经营环境恶化正是通过淘汰创新积累较弱的企业来重建市场的时机。①Hyejin Jung, JungTae Hwang, Byung-Keun Kim, “Does R&D Investment Increase SME Survival During a Recession”,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Vol.42, No.7, 2018, pp.190-198.大量研究证明了创新在经营环境恶化下对企业的积极影响。例如,Soininen等研究发现,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更具有创新性和积极性的中小企业的销售额下降幅度相对较小。②Soininen, J., Puumalainen, K., Sjögrén, H., Syrjä, P., “The Impact of Global Economic Crisis on SMEs: Does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Matter”, Management Research Review, Vol.35, No.10, 2014, pp.927-944.类似的,Peters等认为,产品创新是经济衰退期间德国中小企业增加就业的关键因素,且创新型企业和非创新型企业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的差异在经济下滑时期比在繁荣时期更为明显。③Peters, B., Dachs, B., Dünser, M., Hud, M., Köhler, C., Rammer, C: “Firm Growth, Innovation and the Business Cycle: Background Report for the 2014 Competitiveness Report”, ZEW Expertises, 2014, p.95.
理论上来说,企业积极从事研发创新活动,能够在外贸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具体而言,一方面,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可以持续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在老产品日趋同质化竞争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产品的垂直差异获得竞争优势,迅速占领市场,实现业绩的可持续性发展。已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投入能够显著提升企业产品质量,例如,Prajogo和Sohal等运用澳大利亚194家机构的实证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技术创新与产品质量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④Prajogo, Daniel I., Sohal, Amrik S., “The Integration of TQM and Technology/R&D Management in Determining Quality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mega, Vol.34, No.3, 2006, pp.296-312.李方静的实证分析指出,企业通过增加研发投入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⑤李方静:《企业生产率、产品质量与出口目的地选择——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层面证据》,《当代财经》2014年第4期。在顺差收窄下,出口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出口产品的比较成本优势不断弱化,而不断创新的企业通过生产高质量产品,实现了由成本和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的转化,进而凭借质量优势在出口压力下提升市场占有率,实现出口效益的提高。
另一方面,持续研发创新的企业能够提升出口产品的多样性从而在外部竞争下获得竞争优势,显著提升企业绩效。已有研究表明,企业研发投入能够提高出口产品的多样性程度,⑥Paul Michael Romer,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98, No.5, 1990, pp.21.而产品多样性对出口绩效的提高有显著的推动作用。⑦武力超、陈玉春、郑甘澍:《出口产品多样化对行业产出波动和绩效分布的影响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20年第3期。在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大的情况下,对于具有产品多元化的公司来说,其单一产品所对应的营收在公司总产品中所占据的比重很小,出口目的国较多的企业在出口竞争下面临的需求变动也较小。因此,在外部竞争压力持续攀升的背景下,相较于创新迟缓的企业而言,具有忧患意识而不断创新的出口企业产品多样化程度更高,更能够帮助企业分散经营风险,通过灵活调整战略维持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进而提升其出口与获利能力。综上所述,我们提出假设2。
假设2:具有忧患意识而持续从事研发创新活动的企业,能够在出口竞争压力下实现逆势发展,显著提升企业绩效。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与数据来源
从2015年开始,我国贸易顺差出现拐点,开始持续收窄,因此,本文选取2015年为数据收集起点,同时考虑到2019年发生的中美贸易摩擦引发了很多其他非自由贸易因素的影响,为了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我们没有选择2018年后的研究样本,最终本文选取了2015—2018年间的样本。根据研究需要,我们对样本进行了如下处理:(1)剔除公司简称中含有ST、PT的上市公司;(2)剔除数据严重缺失的上市公司;(3)剔除海外收入占比低于30%的上市公司。另外,为消除样本中极端值的影响,本文对所有连续变量在1%和99%分位上进行缩尾处理。最终,本文得到1081个样本观测值。
数据来源方面,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CSMAR),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数据库(CCD)、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并对中国海关数据库中2016年之后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手工收集和补充。考虑到国泰安数据库中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为合并财务报表,其中包含了上市公司子公司的财务信息,因此,在和海关数据匹配时,我们将子公司的出口数据也合并到上市公司的出口数据中。
(二)模型设定
为了探究外部竞争下,创新积累对于出口企业绩效的影响,我们设定了如下回归模型:
在模型(1)中,被解释变量为出口企业绩效(Performancei,t),分别用销售总收入的自然对数(sales)和资产回报率(ROA)衡量。R&Di,t表示企业的创新积累,根据样本企业前三年研发投入的平均值取中位数,如果大于中位数,则取值为1,否则为0。diff_ratio表示行业层面的顺差收窄幅度,收窄幅度越大表明企业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越大,Controlsi,t为控制变量,γt为年度固定效应、γf为行业固定效应以及εit为随机扰动项。
(三)变量定义
(1)外部竞争(diff_ratio)。根据前述理论分析,我国顺差收窄的背后是出口增速不断减缓,出口产品国际份额锐减,这也意味着企业面临的出口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因此,为了直观地测算企业承受的外部竞争程度,本文选择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顺差收窄幅度(diff_ratio)作为外部竞争的代理变量。
(2)企业创新积累(R&D)。本文借鉴陈钦源等的研究,采用前三年研发投入强度(研发费用与营业收入之比)的平均值来度量①陈钦源、马黎珺、伊志宏:《分析师跟踪与企业创新绩效——中国的逻辑》,《南开管理评论》2017年第3期。,如果企业前三年研发投入强度(研发费用与营业收入之比)的平均值大于中位数,则取值为1,否则为0。在稳健性检验部分,我们采用专利数量(Innovation)作为企业创新积累的替代衡量,专利数(Innovation)以企业前三年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总数的平均值来衡量。
(3)出口产品质量(quality)。本文主要参考Fan等的研究,使用产品的销量和价格测算出口产品质量(KSW方法)。②Fan, H., Yao Amber Li, Stephen R.Yeapl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110, No.8, 2017, pp.28-49.假定产品销量的高低由价格和质量两种因素决定,产品的销量和价格的数据是可以观察到的,利用产品的出口数量关于产品价格进行OLS回归,剔除产品出口数量中的价格因素,得到的残差即为产品质量,具体估计公式如下:
其中,x表示企业i对于出口目的地j出口商品k的数量,p表示企业i对于出口目的地j出口商品k的单价。同时控制住产品和国家—时间层面的固定效应,(2)式进行OLS回归得到的残差就是出口产品质量的代理变量。
(4)出口多样化程度(Diversification)。企业的出口多样化程度通过出口产品品种数目以及出口目标国数目度量。具体地,以出口产品种类数量的对数(divers)作为产品多样化程度的代理变量,以企业的出口目的国数量的对数(nation)作为地理多样化程度的代理变量。
(5)控制变量。本文选取了多个与企业绩效相关的公司特征变量,包括公司规模(Asset)、企业年龄(Age)、资本结构(Lev)、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Invh)、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hareholder1)、无形资产率(Intangible)以及股权性质(SOE)。此外,我们在模型中还控制了年份固定效应(Year)与行业固定效应(Ind)。具体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变量定义
(续表)
(四)描述性统计
本文对主要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和均值差异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Panel A全样本统计结果来看,我国制造业出口上市公司的销售总收入与资产收益率在1%分位数和99%分位数之间差距较大,且均值高于中位数,样本分布明显偏右。 Panel B报告了以研发投入的中位数为分界点将全样本分组后的均值差异检验结果。从均值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相较于低创新积累企业来说,高创新积累企业的销售总收入与资产收益率更高,出口产品质量和出口产品的多样性也显著高于低创新积累企业。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在外部竞争下,创新积累能够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实现绩效的增长,这为本文研究创新活动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提供了初步结果与研究基础。
表2 描述性统计
(续表)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基本回归估计
表3报告了基准回归结果。第(1)列和第(3)列外部竞争(diff_ratio)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负,表明外部竞争带来的出口竞争压力加大显著降低了制造业出口企业的绩效。进一步地,为了评估创新积累在外部竞争下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我们将创新积累变量与行业顺差收窄幅度交乘,回归结果如第(2)列和第(4)列所示。具体的,第(2)列的回归结果表明,创新积累变量与外部竞争交乘项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创新积累能够有效缓解外部竞争给企业资产收益带来的负面影响。根据第(4)列的回归结果,交互项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具有忧患意识而持续进行研发创新的企业在出口竞争压力下,实现了逆势发展,销售收入得到了显著提升。
表3 贸易顺差收窄、创新积累与出口企业绩效
(二)内生性问题
考虑到有部分出口企业会通过将制造厂搬迁到海外以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应对出口竞争压力,为了排除企业绩效增长是由出口企业将制造厂搬迁至海外所导致,本文剔除在海外具有制造厂的出口企业,重新对创新积累与企业经营绩效进行了回归分析。具体地,我们对企业海外子公司的经营范围进行文本识别,将经营范围中含有“加工”“出口贸易”“制造”等文本的海外子公司识别为出口产品制造企业,进一步地,将制造业出口上市企业的海外子公司中存在出口产品制造企业的上市公司定义为在海外具有制造厂的出口上市企业。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结果显示在外部竞争下创新积累与企业绩效之间依然显著正相关,与前述结论一致,排除了企业逆势增长是由出口企业将制造厂搬迁至海外所致。
表4 排除企业逆势增长的其他原因
(三)创新积累影响出口企业绩效的异质性检验
1.基于企业规模的异质性检验
一般而言,小规模企业由于实力相对较弱且受资金限制,往往难以持续积极地进行研发创新活动,相比之下,大规模企业拥有雄厚的资本和丰富的资源,可以承担多产品经营和高质量产品生产带来的成本增加以及开发失败的风险。因而更可能具备忧患意识,不断进行研发创新投入,从而在顺差收窄下,保持竞争优势,实现绩效增长。本文用公司总资产大小衡量企业规模,并按照是否大于中位数进行分组。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回归(1) — (4)是大规模企业的回归结果,(5) — (8)列是小规模企业的回归结果。由回归系数比较可知,外部竞争对企业绩效的损害主要存在于大规模企业中,对于小规模企业并没有显著影响,且交乘项系数仅在大规模企业中显著为正。其可能的原因在于大规模企业因其自身的规模经济和出口规模优势,在面对贸易冲击时,最先遭受影响,同时,大规模企业更有能力承担多产品经营及高质量产品生产带来的成本增加、抵御开发失败的风险。
表5 基于企业规模的异质性分析
(续表)
2.基于高管研发背景的异质性检验
已有研究表明,高管研发背景和企业创新活动密切相关。①虞义华、赵奇锋、鞠晓生:《发明家高管与企业创新》,《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第3期。有研发背景的高管能够在保证研发投入的同时提高研发产出,因为他们能够有效地利用冗余资源、提供专业咨询和建议、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研发决策,并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因此,有研发背景的高管通过发挥专业优势,可以提高创新绩效。基于此,本文将按照高管是否具有研发背景进行分组回归。借鉴朱焱等的判断标准,我们认定符合以下任意一条标准的高管为具有研发背景的高管:(1)拥有工程师、研究员以及技术类相关职称;(2)拥有研发职能背景;(3)拥有理科或工科学习经历。②朱焱、王广:《技术型高管权力与非技术型高管权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来自中国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检验》,《会计研究》2017年第12期。表6是根据高管是否具有研发背景的分组回归结果,由估计系数可知,外部竞争的系数均显著为负,说明无论高管是否具有研发背景,出口竞争都会显著降低企业绩效。而企业的创新积累对于出口绩效的影响则存在差异,具体而言,在高管无研发背景的公司样本中,创新积累对于企业绩效没有影响,而在高管具有研发背景的公司中,交互性的系数均显著为正,即外部竞争下创新积累对于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主要存在于高管具有研发背景的企业中。
表6 基于高管研发背景的异质性分析
(四)作用机制检验
前文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了创新积累在外部竞争下能够帮助出口企业实现业绩可持续。那么,创新积累通过什么方式来促进企业在出口竞争压力下获得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绩效提升呢?
1.出口产品质量作用机制检验
已有文献发现,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与其出口产品质量之间存在着正向联系,技术创新程度对其出口产品质量有着明显的带动作用。①曲如晓、臧睿:《自主创新、外国技术溢出与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中国软科学》2019年第5期。高质量的出口产品能够帮助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企业生产的高质量产品短时间内很难被其他企业模仿,从而有助于创新企业保持技术优势获取较高收益。②张明志、季克佳:《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第1期。那么,是不是持续的研发投入促使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进而使得企业在外部竞争下保持竞争优势进而实现出口企业绩效的提升呢?为了检验技术创新在外部竞争下是否通过出口产品质量影响出口企业绩效,我们构建了如下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其中,Qualityi,t表示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参考Khandelwal等人(2013)以及Fan等人(2015)的研究,使用KSW方法进行测算,γt和γf分别表示年份固定效应和行业固定效应,其他控制变量的定义与模型(1)一致。估计结果如表7所示。
由表7第(1)列可知,外部竞争与创新积累的交乘项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在外部竞争下,具备创新积累的企业拥有更高的出口产品质量。表7第(2)列、第(3)列和第(4)列中出口产品质量的估计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正向显著,再结合表3中第(2)列和第(4)列的系数结果,δ3、α3和δ4的系数均显著,说明存在中介效应;且α3×δ4与δ3具有一致的符号方向,表明为部分中介效应。依据结果,出口产品质量的中介效应占总效用的比例为12.9%、12.9%和14.4%(α3×δ4/β3)。因此,在外部竞争下具有忧患意识的创新企业通过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保持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绩效的提升。
表7 出口产品质量机制分析
2.产品多样性程度作用机制检验
大量学者对企业产品多样化进行了研究,普遍认为,持续的研发投入及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生产新产品的能力,提高企业的产品多样化程度。③席艳乐、胡强:《企业异质性、中间品进口与出口绩效——基于中国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产业经济研究》2014年第5期。而在出口竞争加大的情况下,企业出口产品多样化程度越高,面临的需求不确定性越小,同时企业能够通过调整出口战略获得竞争优势,从而促进出口额和盈利的提高,实现企业绩效的提升。为了检验技术创新在外部竞争下是否通过提高产品多样性程度获得竞争优势进而提升出口企业经营绩效,我们构建如下计量模型进行中介效应分析:
其中,Diversificationi,t表示企业的出口产品多样性程度,参考佟家栋等的研究,分别使用产品种类数的自然对数及出口目的国数量的自然对数进行衡量,①佟家栋、洪倩霖:《贸易崩溃、出口多样化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年第2期。γi和γf分别代表年份固定效应和企业固定效应,其他控制变量的定义与模型(1)一致。估计结果如表8所示。
由表8可知,企业积极从事创新活动能够显著提升出口产品的多样性程度。具体来看,由第(1)列和第(4)列的回归结果可知,外部竞争与创新积累的交乘项回归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在外部竞争下,企业的创新积累越强,出口产品种类数越多,出口目的国数量越多。进一步地,第(2)、(3)列中以出口产品种类度量的出口产品多样性程度的回归系数与第(5)列和第(6)列中以出口目的国数量度量的出口产品多样性程度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同时结合表3中第(2)列、第(4)列中ρ3、φ3和ρ4的系数均显著,证明了中介效应的存在;且φ3×ρ4与ρ3的符号指向一致,说明为部分中介效应。依据回归系数测算,出口产品种类多样性的中介效应占总效用的比例为2.85%、4.16% (φ3×ρ4/β3),同理可知,出口目的国多样性的中介效应占总效用的比例为5.2%、1.95%。因此,在外部竞争下具有忧患意识的创新企业通过增加产品多样化程度分散经营风险,保持竞争优势和市场势力,从而促进出口额和盈利的提高,实现企业绩效的提升。
表8 产品多样性程度机制分析
(五)稳健性检验
1.更换企业创新积累度量指标
除了使用企业前三年研发投入的均值(R&D)作为创新积累的度量标准外,本文进一步使用企业前三年的专利申请数的对数(Innovation)作为企业创新积累的代理变量。具体地,我们以企业前三年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量的平均值加1取自然对数来衡量企业创新积累。如表9所示,外部竞争与创新积累交乘项的回归系数均为正,且在5%和10%的水平下显著。这一结果与前文结论保持一致,再一次证明具备创新积累的企业能够在出口竞争压力下实现逆势增长。
表9 稳健性检验:更换企业创新积累度量指标
2.更换上市出口制造业企业筛选标准
我们对制造业出口企业的定义是出口收入占总收入大于等于30%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但是对于出口收入占总收入比值较低的企业,贸易顺差收窄、出口竞争加大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较小,包含这些企业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可能导致我们的研究结果产生偏误。因此,我们将剔除出口收入占总收入比值低于60%的企业样本进行稳健性检验。同时,参考以往文献,以具有出口业务收入的企业作为样本进行稳健性检验。①李金昌、项莹:《中国制造业出口增值份额及其国别(地区)来源——基于SNA-08框架下〈世界投入产出表〉的测度与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8期。结果如表10所示,其中,Panel A是以没有出口收入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子样本的回归结果,Panel B为剔除出口业务收入低于总收入60%的企业后的子样本回归结果,Panel A和Panel B中交互项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创新积累在外部竞争下依然实现了业绩的可持续性与高质量发展,再次证明了我们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表10 稳健性检验:更换上市出口制造业企业筛选标准
(续表)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竞争性市场的产品创新理论,本文探究了外部竞争下创新积累如何帮助企业实现业绩的可持续性与增长。研究发现:(1)外部竞争对企业绩效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具有创新积累的企业在压力下反而实现了逆势发展,创新绩效得到了显著提升。(2)创新积累在外部竞争下对不同类型出口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创新积累在外部竞争下对企业绩效的作用主要存在于大规模企业和高管具有研发背景的企业。(3)由于忧患意识而持续积极从事创新活动的企业,具有更高的出口产品质量与出口产品多样性程度,因而在外部竞争下,能够获得主动和优势,促进出口销售额和盈利的增长,提升企业绩效。
由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中国经济面临着贸易顺差持续收窄带来的负面冲击。为了应对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稳定性,缓解外部竞争的不利影响,中国必须加快构建一个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方面,我国应减少对出口贸易的依赖,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支持《中国制造2025》中的关键行业,营造一个有利于高端制造业发展的良好的创新氛围,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为实现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和制度支持。(2)对受到严重影响的外贸公司给予财政和融资方面的扶持,避免其出现资金链条的中断,从而使外贸公司能够平稳地发展;持续实施各种改革措施,如减税,补贴等,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创新上的优势,帮助出口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塑竞争新优势。(3)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与多元化程度,防止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粗放式外贸模式已不可持续,出口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认证,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不断拓展产品的多样化程度,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将外界不利条件转化为内在提升动力、形成新的发展生机。这不仅是应对负面冲击的重要举措,也是出口企业实现从“量大”型到“质优”型出口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