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体育设施交通配套设施优化及交通组织策略研究
——以昆山专业足球场为例
2023-05-13梁天明蒋韬庄楚天
梁天明、蒋韬、庄楚天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江苏苏州 215123]
0 引言
在我国,大型体育设施交通配套设施规划及组织研究随着各种赛事活动的举办而兴起,尤其是2008年在北京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时,大量学者参与到交通规划和交通组织研究中,形成了很多可供参考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配套交通设施及交通组织是大型体育设施规划设计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场馆及周边交通运行的基础和支撑。大型体育设施配套交通基础设施的优化及交通组织策略需要综合考虑赛事(活动)的规模、出行特征、近远期需求等,以区域对外的机场、铁路等设施及场馆周边的道路设施、轨道交通设施、公交设施、停车设施等为切入点,通过对不同集疏散条件下的交通需求进行预测,形成配套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及交通组织方案。配套交通设施一方面需满足赛事需求,另一方面因面临有限的国土空间资源等,需在配套交通设施优化及交通组织层面进行资源的均衡分配,有必要围绕大型体育设施配套交通设施优化及交通组织策略进行研究。
1 大型体育设施交通需求特征
大型体育设施往往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既需满足服务赛事(活动)要求,又需满足服务日常要求。大型体育设施交通需求主要来自两大类,一是赛事(活动)举办期间的客流,包括主办方、专业团队、媒体、医疗、观众等;二是日常锻炼及消费群众,主要为城市居民等。不同种类交通需求特征不一样,对交通配套设施及交通组织要求也各不相同。
1.1 赛事(活动)交通需求特征
1.1.1 交通需求及交通组织更加复杂
赛事(活动)期间的交通需求及服务对象往往更复杂,除了观赛(活动)的观众外,还包括其他人群。不同人群对交通配套设施以及交通组织的需求不一样,具体体现在交通工具、出行时效性、出行便利性等,如表1、表2所示。
表1 赛事(活动)期间不同群体交通需求特征
表2 赛事(活动)期间不同群体对交通配套设施依赖度
赛事(活动)期间不同群体对出行的时效性、便利性等要求均较强,对交通配套设施依赖程度较高。配套交通设施及交通组织需在满足日常交通需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不同群体的需求。
1.1.2 公共交通需求明显增加
赛事(活动)期间,大量人员在短时间集疏散对交通配套设施形成了一定的“资源抢夺”,尤其是道路网资源等,很大一部分人员的出行会转移到运量更大的轨道交通、常规公交等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例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了45%;广州亚运会期间,公共交通(包含轨道、公交、大巴等)出行比例高达80%。
公共交通需求的增加一方面基于客流本身的出行特征,另一方面与配套的交通基础设施及交通组织策略等息息相关。大型体育设施周边轨道交通及常规公交设施相对发达,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较高,反之则相对较低[1]。
1.1.3 赛事、活动进场时间更分散,散场时间更集中
大型体育赛事或活动举办时间一般为晚上,开场时间多集中在19:30—19:45。大型体育赛事或活动吸引的人员较多,在开始前及结束后都是人流大量聚集和疏散的过程。一般参加大型赛事或活动的进场时间为开场前2.5~0.1h,时间相对分散,小客车到达时间较其他出行方式更为靠前,且部分时间与日常通勤的晚高峰有重合。散场时间一般为比赛(活动)结束后的一两个小时,其中,比赛(活动)结束后的一个小时左右为散场的集中时间。
1.2 日常交通需求特征
日常交通需求以休闲健身、消费的人群为主,出行方式以机动车、慢行为主。大型体育赛事或活动对日常交通需求及整体的交通系统产生的影响为短时间影响,如北京奥运会奥运交通需求与城市日常交通需求在高峰小时峰值比例为1∶23。大型体育设施周边的交通配套设施及交通组织方式以日常交通需求为主,同时兼顾大型赛事(活动)需求。
2 大型体育设施交通配套设施优化及交通组织策略
2.1 相关案例分析
苏州市奥林匹克中心坐落于苏州工业园区湖东核心区,总占地面积60hm2,总建筑面积35.5hm2,是一个集体育竞技、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型甲级体育中心。为保证奥体中心比赛期间道路承受能力,基地建设时对周边通行能力不足的道路进行了拓宽。周边运营1 条轨道交通,在建1 条轨道交通,另有远期规划2 条轨道线路服务奥体中心。此外,基地南侧设置1 座公交首末站,周边公交场站设施服务功能较强[2]。
在举办大型赛事或活动时,苏州奥体中心进行交通组织管控,将周边道路进行了三级管控,并与活动主办方联合提供免费接驳巴士,与轨道线路实现免费换乘。
经验借鉴:其一,道路扩容,对场馆周边道路进行拓宽改造,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其二,公共交通设施提升,规划多条轨道线路途经基地周边,在场馆附近设置公交首末站,提供专用接驳车,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其三,交通组织管控,赛事或活动期间,在体育场馆周边进行交通管控,限制小汽车等通行,以减少小汽车出行。
2.2 大型体育设施交通配套设施优化及交通组织策略
大型体育设施交通配套设施优化及交通组织策略的核心是既能满足日常的出行需求,又能在短时间内快速集疏散大规模的客流,尽可能减小对城市交通的影响。道路设施是最重要的承载交通设施,应最大限度地发挥道路设施的作用;轨道交通及公交设施是公共交通的重要载体,应加强轨道线网的规划、公交线网的优化及“两网”有机融合,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良好的换乘接驳系统能有效促进小汽车向公共交通转换,应优化公共停车场布局;交通组织管控可有效减少赛事(活动)对日常交通带来的冲突。
2.2.1 道路设施提升,保障有效的通行疏解能力
对大型体育设施周边道路设施进行提升,对周边道路进行扩容、改造,增加道路设施通行能力,可有效缓解流量集疏散对道路系统的压力。此外,对道路进行扩容,增加车道数,减小车辆进出对主线交通的影响,以保障道路系统的运转。
2.2.2 公共交通设施提升,保障公共交通运输能力
大型体育赛事(活动)举办,除了依托道路设施外,须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以轨道交通为核心,辅以常规公交设施,加密周边区域公交线路及站点设施,增加场馆周边公交首末站、枢纽站的布设。此外,在大型体育赛事(活动)举办期间,增加定制公交、接驳公交等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及分担率。
2.2.3 停车设施提升,保障基本停车需求及停车接驳需求
对于体育场馆来说,用地范围内泊位数有限,考虑到实用性要求,并非越多越好,满足基本需求即可。对于大型体育赛事(活动),需加强交通枢纽、高铁站、轨道站点等停车换乘布点,布点可选择中心城区外围片区,以增加接驳换乘便利性,并尽可能减小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2.2.4 交通组织管控,合理引导和限制交通需求,保障交通秩序
在大型体育赛事(活动)期间,若不对交通需求加以管控,往往会导致场馆周边的道路交通压力过大、拥堵不堪,交通秩序混乱。有必要通过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对交通需求进行合理引导和限制,以减小对城市交通的冲击,有效缓解道路交通压力[3]。
3 大型体育设施交通配套设施及交通组织优化流程
3.1 优化目标和原则
3.1.1 优化目标
大型体育设施交通配套设施优化及交通组织的主要目标是根据赛事(活动)场馆及城市交通的需要,对周边道路、公共交通、停车、交通组织等进行优化和提升,以便更好地对场馆进行服务,最大限度减小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3.1.2 优化原则
(1)满足不同人群的交通需求。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的举办,除了一般观众外,还有运动员、官员、媒体、医护人员等,不同群体对于交通出行的时间等要求不一样,配套交通设施及交通组织的优化需综合满足不同群体的交通需求。
(2)节约用地资源、落实绿色出行发展理念。结合比赛时及平日的交通需求,合理改造道路设施,节约用地资源。针对比赛时及平日不同的服务群体,提供便利、高效的交通体系。在交通配套设施及交通组织优化的过程中落实公共交通优先、绿色出行的理念,加强公共交通系统的配套建设。
(3)兼顾赛事(活动)要求,满足城市日常交通。大型体育设施交通配套设施不仅要满足赛事(活动)时的交通需求,更要以满足城市交通长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例如道路建设、公交场站建设等,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赛事(活动)需要,又能满足日常城市交通需求。
(4)内外衔接顺畅。大型体育设施交通配套设施及交通组织优化不仅要保障场馆外部的交通系统可靠,同时需对外部交通系统与场馆内部交通系统的衔接进行优化,以充分保障整体的顺畅、可靠。
3.2 优化流程
大型体育设施交通配套设施和交通组织优化是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的基础,整个优化应从总的交通需求入手,通过对交通需求的预测,分析交通配套设施及交通组织是否满足要求,进而从对外交通设施、道路设施、公共交通设施、停车设施等多个层面进行优化提升,并对优化提升后的设施及交通组织进行评估,提出实施建议及措施,整体提升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大型体育设施交通配套设施及交通组织优化技术路线
4 昆山专业足球场案例
4.1 背景及周边交通配套设施条件
昆山专业足球场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专业足球场之一,可承办世界级比赛,重点辐射长三角区域,为区域性重要体育设施,同时也为周边居民提供质量高、环境优、设施好的体育休闲服务。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0 万m2,总座位数45000 座,机动车停车位2500 个。周边城市道路网有待完善,常规公交线路较少,公交服务能力较弱,公共停车设施较少,需进行提升。
4.2 交通需求预测与分析
以专业足球场有大型体育比赛(活动)为背景,对按不同比例的观众入场为晚高峰进场模型以及散场模型分别进行预测分析,得出场地周边道路交通设施不能满足大型比赛(活动)交通需求,部分道路拥堵严重,需对其进行提升,同时加强管控,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以减轻道路压力[4]。
4.3 交通配套设施优化
4.3.1 道路设施提升
对场馆周边四条道路进行拓宽改造,由现状双向2 车道拓宽为双向4 车道,并增设人行道设施,以增加周边道路通行能力。如图2、图3所示。同时,对部分道路结构进行优化,提升路网整体的通达性。
图2 道路现状横断面示意图
图3 道路拓宽横断面示意图
4.3.2 公共交通设施提升
增加主城区方向及各个枢纽与专业足球场之间联系的公交线路,以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在场馆周边增加7 对公交站点,在场馆东侧增设一处公交首末站(约1 万m2),以提升公交服务能力。优化与轨道交通11 号线(S1)站点衔接的公交线路,加强换乘服务能力。
4.3.3 停车设施提升
规划新增了1 处公共停车场,增加了300 个停车位,该停车场还可作为轨道站点“P+R”换乘停车场使用。
4.4 交通组织优化
4.4.1 区域交通衔接
大型赛事(活动)期间,针对不同区域人员对周边大型综合枢纽与场馆的联系做好接驳工作,如表3所示。
表3 大型赛事(活动)不同区域观众出行方式
4.4.2 停车接驳
为保证私家车观众顺利、便捷进出赛场,利用周边公建场地或规划停车场等在场馆较外围区域设置停车接驳点。共设置9 处换乘接驳点位,小汽车停车泊位约5300 个,可很大程度地满足观众私家车停车需求[5]。
4.4.3 交通管控
在赛事(活动)期间,从轨道接驳、交通管制、动态信息提供等几个方面提出交通管控措施,如表4所示。
表4 大型赛事(活动)交通管控措施
综合考虑场馆周边道路网及影响范围,划分大型赛事(活动)期间三级管控区:
绝对管控区——场馆周边邻近道路围合区域,比赛(活动)开始前3h 及比赛(活动)结束后2h(不包括比赛中途时间),除持有比赛(活动)通行证的车辆及安保工作车辆外,其余车辆一律禁止进入。
一级管控区——场馆周边交通处于过饱和状态时,实施一级管控,禁止车辆进入一级管控范围,于交叉口节点处安排人员进行管理。
二级管控区——车辆拥堵蔓延至二级缓冲区时,实施二级管控,禁止车辆进入二级管控范围,于交叉口节点处安排人员进行管理。
5 结语
大型体育设施交通配套设施优化和交通组织是大型赛事(活动)举办的重要保障,大型赛事(活动)期间,城市交通系统往往面临来自城市日常交通需求、观众、运动员、媒体等多种交通需求的挑战。同时,大型赛事(活动)能够促进城市交通的服务升级,加速城市交通系统的完善。
大型体育设施交通配套设施优化和交通组织需充分考虑大型赛事(活动)对交通配套设施规模、布局等的影响,从道路设施扩容改造、公共交通服务能级提升、停车设施改善等层面对交通配套设施进行优化提升,采取区域交通衔接、换乘接驳、交通分级管控等灵活的运营组织及交通管控对交通组织进行优化,合理、有效利用各种交通资源,以保障大型赛事(活动)期间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