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精神》:探索“龙氏”动作喜剧新变种
2023-05-13伟青
伟青
作为香港动作片黄金年代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从影60年的成龙被业内尊称为“大哥”,他的功夫喜剧风格多变、诙谐幽默,是不止一代人的银幕记忆;作为钟爱宠物题材的导演,杨子执导的《宠爱》曾在2020年收获近7亿元票房,让业内看到同类题材影片的市场潜力。当“大哥”碰到灵性有爱的宠物,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由杨子导演,成龙、刘浩存、郭麒麟主演的《龙马精神》正在院线热映,票房已破1.75亿元。影片讲述过气武师老罗与爱马“赤兔”不离不弃、彼此陪伴的故事。杨子在接受《综艺报》采访时表示,“这部影片并不能单一归类到宠物或动物题材,又不同于传统的成龙电影,而是‘合二为一’,是新的类型尝试。”
双向奔赴 致敬龙虎武师
“我演的是所有龙虎武师背后的故事。”在《龙马精神》首映礼上,成龙感慨道。龙虎武师(武术界一种专门参加电影拍摄的武师,通常在功夫电影中做替身、特技、龙套,主要分布在香港)出身的他本色出演,片中台词“龙虎武师,never say no(永不言不)”“跳下来容易,走下来难”“action,cut,hospital(跳,咔,医院)”……正是龙虎武师的日常。
杨子告诉《综艺报》,电影灵感源自2020年的丝路电影节,他作为评委观看纪录片《龙虎武师》后深受震撼。“作为80后,我是看着香港黄金期动作电影长大的,但我从没想过年老的他们将面对怎样的生活境遇;随着时代发展,当他们发现当下拍动作片已经跟当年完全不同时,又是怎样的心态?”
于是,杨子萌生出制作以龙虎武师为主人公的电影的想法,主角的第一人选就是成龙。“大哥太有代表性了,他带着时代的印记。”杨子带着创意去见成龙,双方一拍即合。原来,成龙早就想拍一部跟龙虎武师有关的作品,但在剧作上遇到壁垒,未能从情感上及娱乐性上找到恰当的切入点——杨子打开壁垒的方式是给主人公一匹马,一人一马上演别样“父子情”。
首次与成龙合作,杨子对“资深”二字有了重新认识,他感慨,“成龙大哥简直是全工种‘永动机’。”杨子介绍,成龙在现场无时无刻不在保护各岗位的工作人员,“他保护着大家,包括导演的威信,却从不居功,他只想帮助电影变得更好。”这也让杨子对龙虎武师精神有了全新认识。
龙虎武师行当曾有着辉煌的过往,如今却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显得落寞。杨子提到,希望《龙马精神》能让新一代电影人意识到,今天的一切都是踩在巨人肩膀上的,“电影工业飞速发展,新入行的电影人拥有优良的创作环境,起点很高。这一切是因为有很多前辈在工业发展初期,用他们独有的方式,也是最原始的、最直白的方式,或者叫玩命的方式,去探索和突破。我们要传承这种精神、这份初心,《龙马精神》是送给老电影人、送给那些‘巨人’的敬意。”
协调调性 用喜剧感动观众
成龙饰演的老罗,与“赤兔”一人一马,亦师徒亦父子,既笑点不断,又让观众动情,称得上悲喜交集。杨子告诉《综艺报》,“最好的喜剧,其实核心是悲剧。《龙马精神》总基调虽然不是悲剧,但老罗身上有一定的悲剧色彩,他是困在时间里的。”影片中,老罗践行着“龙虎武师”的“永不言不”的精神,哪怕一身伤病也不服输,他不甘心曾引以为傲的创作方式被淘汰,却处处碰壁。但影片并未沉浸于这份悲情,而是以喜剧的方式传递积极乐观的态度。影片结尾,老罗理解了技术进步的核心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艺术创作,于是他心中释然,接受了特技表演,也不再执着地逼迫“赤兔”替自己圆梦。
杨子表示,“喜剧结构中惯用的方式是欲左先右,即先用喜剧的情节和方式让观众代入、放松情绪。只有这样,当情感宣泄点到来时,才能让观众感动甚至落泪。因为哭泣需要有安全感的环境。所以,影片在叙事节奏上是先给观众营造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们愿意把情绪不加防备地表达出来,与创作者呼应。”
这就要提到《龙马精神》中的喜剧元素。窄巷追逐,街头游斗,老罗手中的道具不是竹竿就是椅子,甚至还有痰盂……相信成龙的影迷,一定不难从影片中找到许多“龙氏”动作喜剧的招牌式打斗场景和招式。此外,许多台词和造型也能唤起观众的记忆。《龙马精神》被行业和观众评价是对成龙从影60年的致敬。
杨子告诉《综艺报》,成龙坚持亲自完成打斗动作。“他在电影中的精彩表演已经变成了一种创作本能,现场拍摄时很多东西都是信手拈來,再加上演对手戏的青年演员郭麒麟,以及时不时会出现的一匹马,所以喜剧点有惊喜的成分,有很多即兴表演。”
《龙马精神》集聚众多喜剧人,除了成龙、郭麒麟,还有小沈阳、潘斌龙、贾冰等,有南派也有北派。“拍喜剧不可能提前缜密设计,一些好的喜剧效果和节奏,往往是有喜剧表演经验的人一起撞击的瞬间产生的,这是设计不来的。所以,我只是主导喜剧方向,创作细节则是这些非常有天分的喜剧人一起赋予的。”杨子强调。
国产宠物题材影片在市场上不多见,近期上映的《龙马精神》《忠犬八公》引起关注,除了主演成龙和冯小刚等自带话题,“一马一狗”分别触动了不少观众的泪腺。杨子表示,宠物题材并不缺乏观众基础,但前提是“要有好故事”。2020年《宠爱》上映后,他得到很多观众反馈,得知他们希望看到完整性、丰富性更强的故事;对于这次创作,他决定不再贪多,而是扎扎实实讲故事。“主创团队相信好故事的价值和力量,以及当下观众对于不同题材的接纳度和宽容度。尤其是当疫情过去,这部戏多多少少也呼应了一种时代的情绪,希望能传达更温暖、更正能量、更有情怀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