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茄砧类型樱桃番茄嫁接苗防气生根培育技术
2023-05-12伍壮生陈贻诵李雪峤王小娟吴月燕高芳华
伍壮生 陈贻诵 李雪峤 王小娟 吴月燕 高芳华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海南省瓜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省蔬菜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 571100)
与传统樱桃番茄嫁接育苗技术相比,防气生根培育技术可大大降低嫁接苗气生根的发生率,并实现全程机械化精量播种育苗,能减少60%~70%用工,缩短育苗期15~30 d(天),且茄砧类型砧木高抗青枯病,保障了嫁接苗的质量。
樱桃番茄是海南省陵水县的主要产业之一,更是当地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樱桃番茄种植面积占全省总种植面积的70%以上,2016 年获得了“陵水圣女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辛曙丽和刘永华,2019)。据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数据,2016 年海南樱桃番茄种植面积达到最高峰,为0.67万hm2(10.12 万亩),之后种植面积则逐渐萎缩(伍壮生 等,2018)。2018 年陵水县樱桃番茄种植面积逾4 666.7 万hm2(7 万亩),2021—2022 年种植面积萎缩至1 333.3 hm2(2 万亩)(http:∥www.hi.chinanews.com.cn/hnnew/2022-05-06/4_153918.html)。嫁接种苗的质量问题是造成种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地习惯以托鲁巴姆作为樱桃番茄的嫁接砧木。该类型砧木根系发达,高抗或免疫根结线虫,所结果实大,但缺点是种子小、休眠深、发芽难,需进行二段制育苗,不利于机械化播种育苗,育苗时间较长,一般需60~70 d(天),且由于长时间的使用以及海南省青枯病菌生理小种的动态变化或抗性的提高,导致嫁接苗的死苗率逐年升高,尤其是8—9 月高温暴雨期提早种植,死苗率更高,轻者达20%~30%,重者达60%~70%,甚至全部死亡(伍壮生 等,2018)。因此,当地逐渐改用高抗青枯病的茄子类型砧木,一是该类型砧木田间青枯病的发病率一般低于10%,可大幅降低田间死苗率;二是育苗期多为40~45 d(天),可较托鲁巴姆的育苗期缩短15~30 d(天);三是该类型砧木种子较大、休眠浅、易发芽,可实现机械化精量播种育苗,减少60%~70%用工,节约了一定的生产成本;四是嫁接后植株生长快,开花结果早,坐果率高,且果实光泽度好,果萼开展,较耐裂果。
目前海南生产樱桃番茄嫁接苗的苗场在50 家以上,但由于缺乏科技支撑,且未掌握较成熟的育苗管理技术,导致所育的茄砧类型樱桃番茄嫁接苗质量不高,气生根较多,增加了青枯病、细菌性髓部坏死病和溃疡病等病害感染的风险。为降低茄砧类型樱桃番茄嫁接苗气生根的发生率,笔者经过多年试验,总结了一套有效的技术措施,可将气生根的发生率从60%~70%降至20%以内,且培育的嫁接苗根多苗壮,死苗率低,便于田间管理,既降低了种植户的生产成本,又确保了田间产量。目前该育苗技术在海南省乃至广东茂名和广西百色等樱桃番茄主产区推广应用面积达60%以上,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该育苗技术总结如下,以期为海南省及华南地区的樱桃番茄育苗产业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1 育苗场地建设
1.1 场地选择 由于海南樱桃番茄嫁接苗生产一般在6—9 月进行,此期正值台风、暴雨期,因此选择在地势空旷、通风性较好、地下水位低且排灌方便、交通便捷的地方建育苗场地。
1.2 育苗棚建设 一般选择较简易的热镀锌钢管塑料大棚作为育苗棚。大棚长10~15 m、高2.0~2.2 m,跨度为6 m,拱管间距1.5 m,同时配备内外遮阳网。为提高台风、暴雨期育苗棚的牢固性,最好将每根钢管插入到灌有水泥的钢管底座上。
1.3 苗床建造 与常规嫁接育苗技术不同,该技术需在育苗棚中用砖头、竹片或塑料片等搭建架空的苗床,目的是防止嫁接苗生产过程中育苗基质的水分过多而影响砧木根系的生长以及萌发气生根。苗床高度以距离地面30~40 cm 为宜,长9~14 m,宽1.3~1.5 m,每个育苗棚可建造3 个苗床,苗床间的过道宽0.5~0.7 m。
2 育苗前准备
2.1 育苗场地消毒处理 育苗前30 d(天),先清除育苗棚四周及棚内的杂草,然后将裙膜全部放下,高温闷棚15~20 d(天),同时棚内喷施福尔马林等消毒剂会使消毒效果更佳。
2.2 育苗基质准备 一般采用商品育苗基质,但根据海南省的气候特点,建议在商品育苗基质中添加适量发酵好的椰糠,以提高育苗基质的保水性,最佳配比为商品育苗基质∶椰糠 = 3∶1(体积比)。同时为提高水分的利用率,促进幼苗根系生长,降低气生根的萌发率,每1 m3的育苗基质中还可添加M 或XM 型保水剂1.0~1.5 kg。
3 砧木和接穗培育
3.1 砧穗品种的选择 选择高抗青枯病的茄子类型砧木品种,如海茄砧1 号、海茄砧2 号、京丰808 和茄砧1 号等。接穗选择优质、商品性好,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目前海南省樱桃番茄的主栽品种为千禧,红粉A4、圣粉3 号和粉红等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品种也有一定的种植面积。
3.2 种子消毒处理 为防止种子带毒,可采用高温干热法进行消毒处理,即:将砧木和接穗种子用恒温干燥箱70 ℃高温处理2~3 d(天)(伍壮生 等,2021)。
3.3 播种 一般采用60 孔穴盘进行育苗。砧木较接穗提前10~15 d(天)播种。每穴播1~2 粒,然后覆盖1 层0.5~1.0 cm 厚的营养土,浇足水分后覆盖遮阳网,促进种子的萌发。
4 苗期管理
4.1 温度和光照管理 当70%左右的种子发芽破土后,及时撤除遮阳网等覆盖物,以免损伤幼苗。苗期适宜温度为25 ℃左右。高温时需覆盖内外遮阳进行降温,温度适宜时及早收起内外遮阳网,延长幼苗的光照时间,促进光合作用。
4.2 肥水管理 种子发芽至第1 片真叶长出,一般需要严格控制水分,保持基质表面适当见干,切忌浇水过多造成幼苗徒长和发生猝倒病。第1 片真叶露出至成苗阶段,保持基质干湿交替,即基质表面尚未完全见干时及时浇水,基质湿度以70%左右为宜。苗期可结合浇水每隔7~10 d(天)施1次提苗肥,连续追施3~4 次,可施0.1%~0.3%的速溶型三元复合肥(N-P-K 为15-15-15,下同),注意掌握“前轻后重”的施肥原则。同时可以追施一些液体有机肥,如淮安劲土肥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劲土健力肥(氨基酸≥ 100 g · L-1,Cu + Mn + Zn + B ≥ 20 g · L-1)500 倍液,促进苗壮根旺。
4.3 幼苗调控 海南6—9 月正值高温期,砧木和接穗极易徒长。可在砧木和接穗长至两叶一心和三叶一心时,喷施浓度为100~150 mg · L-1的多效唑(PP333)粉剂,或1~2 g · L-1的宇花灵生物型有机营养调节剂(南宁宇益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氨基酸≥ 100 g · L-1,Fe + B + Mo ≥ 20 g · L-1),可有效防止幼苗徒长及气生根萌发,利于培育壮苗。
5 嫁接
5.1 嫁接前的准备 嫁接适期:砧木长至五叶一心至六叶一心,株高15~20 cm,茎粗0.25 cm 左右;接穗长至四叶一心至五叶一心,株高15~18 cm,茎粗0.25 cm 左右。
嫁接前1~2 d(天),砧木需停止浇水,并保持基质适当干燥,防止水分过大导致嫁接伤口腐烂。嫁接当天,嫁接场地、嫁接操作台及嫁接工具、嫁接人员等用酒精进行消毒处理,以保证无菌环境条件。
5.2 嫁接方法 目前海南省樱桃番茄多采用套管嫁接法进行嫁接。大多数育苗场的嫁接高度为5 cm左右,但这一高度会增加气生根的发生率。为此笔者将嫁接高度调整为8~10 cm。嫁接时先在砧木幼苗8~10 cm 处,用刀片呈45°斜切,切面长约1 cm,要求切面平滑;同样接穗也以45°斜切,切面长约1 cm。与常规嫁接最为不同的是,嫁接接穗不宜太老,应采用嫩穗嫁接,只保留两叶一心即可,切好的接穗茎秆长度为5~6 cm,这样利于促进嫁接伤口愈合,提高嫁接成活率,有效降低气生根的发生率。
6 嫁接后的管理
6.1 保温 嫁接后,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20~25 ℃。3 d(天)后可在早晨和傍晚适当通风,时长以0.5~1.0 h(小时)为宜。嫁接7 d(天)后待伤口愈合,逐渐加大通风量,温度管理恢复正常,白天保持在28~30 ℃,夜间保持在25~28 ℃。
6.2 保湿 嫁接后前3 d(天),用0.01~0.04 mm厚的塑料薄膜将嫁接苗密封好,湿度保持在90%以上,若基质偏干,可补充少量水,确保嫁接苗叶片不萎蔫,嫁接10 d(天)后即可转为正常管理。
6.3 遮光 嫁接后前两天内外遮阳均需覆盖,用遮光率为95%的遮阳网遮盖苗床;嫁接后第3 天,可在早晨和傍晚揭开遮阳网,让嫁接苗接受散射光,光照强时再盖上;4 d(天)后可逐渐延长光照时间;10 d(天)后可揭除内外遮阳网,转入正常管理。
6.4 肥水管理 嫁接成活后,可根据基质的干湿程度进行浇水,水量不宜过大,以防萌发气生根。嫁接后10 d(天)可适当浇施0.3%速溶型三元复合肥,还可以叶面喷施1~2 次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和中微量元素肥,以促进壮苗。
6.5 炼苗 出圃前7~10 d(天)进行适当炼苗。停止施肥并控制水分,只要叶片早晚不出现萎蔫则不浇水,揭除所有的遮阳网,延长光照时间,使幼苗逐步适应外部的环境条件,从而提高定植后的成活率。
7 出圃
嫁接后10~15 d(天),经过5~7 d(天)的炼苗后,苗龄达到60 d(天)左右时即可出圃。出圃前2~3 d(天)结束炼苗,剔除死苗、弱苗和病苗,保留健壮的嫁接苗,然后浇1 遍水,保持基质湿润不散坨。
8 病虫害防治
茄砧类型樱桃番茄嫁接苗培育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细菌性叶斑病和叶霉病等。幼苗出土以后需适当控水,保持基质干湿交替,以预防猝倒病的发生。若有零星猝倒病发生,可喷施72.2%霜霉威盐酸盐(普力克)水剂600~800 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进行防治,每隔4~5 d(天)喷施1 次,共喷施2~3 次;防治细菌性叶斑病,可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等交替喷雾,每隔4~5 d(天)喷施1 次,连续喷施2~3次;防治叶霉病,可用40%氟硅唑乳油8 000 倍液,或2%春雷霉素水剂400~500 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500~3 000 倍液轮换喷雾,每隔5~7 d(天)喷施1 次,连续喷施2~3 次。主要虫害有白粉虱、蓟马、斜纹夜蛾、潜叶蝇、螨虫和二十八星瓢虫等,可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 000 倍液防治白粉虱,60 g · L-1乙基多杀菌素(艾绿士)悬浮剂1 500 倍液防治蓟马,5%甲维盐微乳剂2 000 倍液防治斜纹夜蛾,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防治潜叶蝇,240 g · L-1螺虫乙酯悬浮剂4 000~5 000 倍液防治螨虫,50%辛硫磷乳油1 000 倍液防治二十八星瓢虫,每隔5~7 d(天)喷施1 次,连续喷施2~3 次,同时也可在棚内悬挂黄(蓝)板等进行诱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