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的治水实践与启示

2023-05-12张新山

浙江水利科技 2023年6期
关键词:徐州西湖苏轼

孙 卓,张新山

(临沂市水利工程保障中心,山东 临沂 276000)

1 基本资料和研究背景

1.1 苏轼其人与治水经历

苏轼(公元1037—1101 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2019 年12 月入选水利部第一批历史治水名人。他一生关注水利建设,多次主持和参与抗洪救灾、河湖治理、漕运整顿等治水实践。

如果以到任和朝廷诏令调离时间为准[1],本文涉及的苏轼任职经历和治水实践主要有:熙宁四年(公元1071 年)十一月至熙宁七年(公元1074 年)九月在任杭州通判期间,协助知州陈襄修复六井;熙宁十年(公元1077 年)四月至元丰二年(公元1079 年)三月在任徐州知州期间,领导军民抵御洪水,修建黄河木岸工程;元祐四年(公元1089 年)七月至元祐六年(公元1091 年)二月在任杭州知州期间,主持完成再次修复六井、疏浚茅山河与盐桥河、综合整治西湖等;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六月,苏轼被“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2]”,绍圣四年(公元1097 年)二月,他应广州知州王古请求,提出改造广州供水系统的方案,并由王古付诸实施。

1.2 研究背景

苏轼的治水著述比较丰富,记述也比较具体。如《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等编入《苏轼文集》[2],诗词编入《苏轼诗集》[3],但《熙宁防河录》等今已不存。相关史料主要有苏辙《黄楼赋并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等[4]以及《续资治通鉴长编》[5]和《宋史》[6]中的《苏轼传》及《河渠志》等。当代相关著作有蔡世华等编《遗爱千载苏徐州——苏轼徐州文化遗存价值研究》[7]以及郑瑾的《杭州西湖治理史研究》[8]等。当代主要论文成果有任红的《苏轼的治水地图》[9]、陈伟庆的《苏轼治水思想述论》[10]和孙卓、任杰的《苏轼的防洪抗旱救灾思想与实践述论》[11]等。

2 积极抗旱、科学抗洪

2.1 杭州复井抗旱

唐代时杭州受地下水咸苦的制约,人口不多。建中二年(公元781 年),杭州刺史李泌引西湖水开凿相国井等六井,解决了杭州居民的饮用水源问题。此后杭州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大增。熙宁六年(公元1073 年)春,江南遭遇干旱,苏轼协助知州陈襄修复六井,杭州人畜生活用水有保证,六井水源在抗旱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苏轼认为极端大旱虽然罕见,但仍须备水抗旱,确保有备无患。

2.2 徐州抗洪救灾

熙宁十年(公元1077 年)七月十七日,黄河在澶州曹村(今河南安阳滑县东北)决口,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包围徐州城。时任徐州知州苏轼率领徐州居民积极准备抗洪。他采取的措施,不论是防汛物资准备,还是工程检修加固,都是非常及时、必要和有效的。这些措施起到了安定民心的作用。

这次洪水水量大,“至九月二十一日,凡二丈八尺九寸”,“水高于城中平地有至一丈九寸者”。时间长,“七十余日不退”[2]。这样规模的洪水即使现在也不多见。苏轼当即表示“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4]。他马上调动应急队伍全力抗洪,筑堤挡水。在大雨不止、洪水距城墙顶部只有六尺的情况下,他长期不回家,昼夜现场办公,指挥各级官吏抗洪,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除了发动徐州本地军民,苏轼还亲自协调动用禁军,向禁军首领力陈洪水围城、情况危急的事实,请求支援。同时安排水性好的人驾小船向受灾群众分发干粮,“得脱者无数”[4]。地方官员主动请求调动禁军参与抗洪在北宋还是非常少见的。

元丰元年(公元1078 年)正月,宋神宗在嘉奖令中说,在徐州洪水围城期间,苏轼亲自带领各级官吏动员徐州军民开展抗洪自救,全城百姓的生命财产和官仓私舍都免遭洪水淹没。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城池更加坚固,应当充分肯定。

徐州抗洪难点是地形不利。“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而黄河水恰是从西北来。他认为“黄河率常五六十年一决,而徐州最处汴泗下流,上下二百余里皆阻山,水尤深悍难落,不与他郡等,恐久远仓卒吏民不复究知,故因上之所赐诏书而记其大略,并刻诸石,若其详,则藏于有司,谓之《熙宁防河录》”[2]。《熙宁防河录》今不存。

苏轼在抗洪救灾过程中始终头脑清醒、居安思危。他认为“明年共看决渠雨,饥饱在我宁关天”[3]。元丰元年(公元1078 年)正月,他在给好友刘攽的信中说,虽然“水退城全,暂获息肩。然来岁之忧,方未可量”[2]。他在水退当月即上书建议“擘画作石岸”,尽管造价高,“然可保万全,百年之利也”[2]。后来主持加高加固城池、修筑木岸工程以抵御水灾,徐州城有备无患。苏轼抗洪取得了“水至而民不恐”“水大至而民不溃”“水既去而民益亲”[4]的全面胜利。

3 尊重人才、尊重知识

苏轼重视学习水利专业知识,称之为“水学”。嘉祐二年(公元1057 年),时年20 岁的苏轼在应省试时作《禹之所以通水之法》,他认为只有完善理论体系、建立专门学科、选拔专业人才、加强技术指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水患。

3.1 寻子珪修复沈公井

元祐五年(公元1090 年),嘉祐年间知州沈遘引西湖水开凿的沈公井损坏,终年无水,距水源较远的居民只好外出高价买水,而军队的饮用水更得不到保障。苏轼于是寻访当年主持修复六井的技术骨干,只有子珪还健在。子珪指出沈公井采用竹制管道引水,强度低、年久腐烂,容易损坏。如改用质地较硬的陶土管道和石质水槽,则经久耐用。苏轼于是成功修复沈公井。当年十二月,苏轼上《乞子珪师号状》说明子珪在沈公井修复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西湖甘水,殆遍一城,军民相庆,若非子珪心力才干,无缘成就”[2]。此后苏轼又新建二井,惠及全城百姓。

3.2 进单锷《吴中水利书》

元祐六年(公元1091 年)七月,苏轼上《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状》。当时“苏、湖、常三州,皆大水害稼,至十七八,今年虽为淫雨过常,三州之水,遂合为一,太湖、松江,与海渺然无辨者。盖因二年不退之水,非今年积雨所能独致也”[2]。关于水患成因,他首先断然否定了所谓“吴中本江海大湖故地,鱼龙之宅,而居民与水争尺寸,以故常被水患 ”[2]的迷信观点。苏轼经实地调研,结合当地群众的普遍看法,说明“此患所从来未远,……而近岁特甚。盖人事不修之积,非特天时之罪也”[2]。他认为庆历年间以来,吴淞江中开始大规模填筑供纤夫步行的挽路,同时建了很多桥梁,但并不太妨碍江水下泄。到汛期涨水时,桥上水深一尺多,挽路早已被淹没。江水下泄受阻、流速下降,河床淤积严重,入海口抬升,导致江水无法下泄而成灾。当代学者充分肯定了苏轼这一判断的科学性,但因此河是当时的交通大动脉,朝廷往往过分注重航运而任其自由发展[12]。

苏轼的对策是排除阻水障碍,畅通排水渠道。具体做法是在江面以外重修挽路,另外将长桥抬升到桥下净空至少两丈,从而提高流速,实现冲沙清淤。进而向朝廷推荐单锷,并评价他“有水学,故召问之,出所著《吴中水利书》一卷,且口陈其曲折,则臣言止得十二三耳。臣与知水者考论其书,疑可施用,谨缮写一本,缴连进上”[2]。

单锷研究太湖水利三十余年,提出治理太湖“上阻、中分、下泄”的主张。其《吴中水利书》为最早研究太湖地区水利问题的专著。其关于上源、下游并治的思路对后世有一定影响[13]。据《溧阳县水利志》记载,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 年)夏原吉疏吴江水门,正统六年(公元1441 年)周忱修筑溧阳二坝,皆用单锷之说。

4 灌溉农田、保障饮水

4.1 开西湖灌溉农田

元祐四年(公元1089 年),包括杭州在内的浙西七州“冬春积水,不种早稻,及五六月水退,方插晚稻,又遭干旱,早晚俱损,高下并伤,民之艰食,无甚今岁”[2]。次年四月,苏轼上《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请求疏浚西湖,理由之一就是要保证西湖供水灌溉,“今湖狭水浅,六井渐坏,若二十年之后,尽为葑田,则举城之人,复饮咸苦,其势必自耗散”[2]。他还援引也曾在西湖修堤蓄水的唐代白居易的观点,西湖“若蓄泄及时,则濒河千顷,可无凶岁”,强调周边农田“今岁不及千顷,而下湖数十里间,茭菱谷米,所获不赀”[2]。可见他对于西湖持续提供灌溉用水、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的认识非常到位和准确。

4.2 规划“自来水”系统

绍圣年间,广州居民因为饮水咸苦,到春夏瘟疫流行时,不少人染病去世。绍圣四年(公元1097 年)二月[1],应广州知州王古的来信请求,苏轼提出了一个城市“自来水”系统的设计方案:

惟蒲涧山有滴水岩,水所从来高,可引入城,盖二十里以下耳。若于岩下作大石槽,以五管大竹续处,以麻绳,漆涂之,随地高下,直入城中。又为一大石槽以受之,又以五管分引,散流城中,为小石槽以便汲者,不过用大竹万余竿,及二十里间用葵苑苫盖,大约不过费数百千可成[2]。

他特别强调管道连接处的防渗防腐,利用地面自然落差节约建设成本,提出建设分级供水管道系统的科学设想。他同时在信中说明了材料用量、保护方法和工程预算。他还建议在临近广州的循州等地购田出租,每年用租金购买备用管道,满足工程维修需要。还可在城中购房出租,将租金作为维修基金。同时建立专门队伍负责日常巡察维护。如此,全城百姓便可享有清洁便利的饮用水。他推荐罗浮山道士邓守安来主持其事,称其为人诚恳、精明强干,能够胜任。

后来,苏轼考虑到长距离输水管道日久天长,难免堵塞。一旦堵塞,后果严重。他建议在管道上预留小孔,平时用竹针封闭,以备必要时检查通水情况。这样一来,只要预留少量经费和备用管道,就能有效解决管道堵塞问题。

王古接信后十分重视,立即派人实地考察,又几次与苏轼商议,拟定方案,筹集经费,付诸实施。如此大胆的设想、科学的方法、严密的管理,在当时的确是一项不凡的创举[14]。苏轼改造和创新广州供水系统对当时尚不发达的岭南地区人民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产生的深远影响都是不言而喻的。

苏轼关于广州居民饮用水源工程的设想考虑周到全面,涵盖设计、布网、施工、耗材、管理、维修、资金、运营各个方面。设想科学合理,方案具体可行。可以说,苏轼此封信件的内容已经达到当代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水准。

5 尊重自然、防治淤积

5.1 潮湖分流、延缓淤积

元祐四年(公元1089 年)十月至次年四月,苏轼“开浚茅山、盐桥二河,各十余里”[6],使得杭州不再受潮水沿钱塘江水倒灌的困扰,通航条件良好,百姓称赞“自三十年以来,开河未有若此深快者也”[2]。但潮水每日携沙而来,日积月累,不出三五年就前功尽弃。苏轼经调查研究后认为,由于潮水含沙量大,河道淤积严重是必然结果。

元祐五年(公元1090 年)五月,苏轼在《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2]中指出,如果西湖水量充足,则可补给运河;如湖水不足,则运河只能取钱塘江水补给。但钱塘江涨潮时,含沙量很大,“泥沙浑浊,一石五斗”,如此一来不出三年,就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疏浚运河河道。由于运河穿城而过,绵延十里,在城中疏浚河道会严重干扰广大居民的日常生活,而且人工疏浚治标不治本。他提出的对策是“以茅山一河专受江潮,以盐桥一河专受湖水”[4],同时在茅山河修闸挡潮,涨潮时下闸拦沙,退潮后提闸引入清水,这样就能很大程度上解决上游来水携沙导致河道加速淤积的问题,从而彻底实现“江潮不复入市”[4]。最终朝廷“诏从其请,民甚便之”[6]。

5.2 生态防治西湖淤积

吴越宝正二年(公元927 年),吴王钱镠开始派兵千余人专门负责西湖疏浚。苏轼对西湖显著的综合效益认识很充分,“西湖之利,上自运河,下及民田,亿万生聚,饮食所资,非止为游观之美”[2],但他发现从熙宁七年(公元1074 年)秋离任杭州通判到元祐四年(公元1089 年)七月到任杭州知州的十五年间,西湖“葑合平湖久芜漫”[3]。而且近年来愈发严重,“堙塞几半,水面日减,茭葑日滋”[2]。苏轼担心如此下去,“更二十年,无西湖矣”[2]。但人工疏浚治标不治本。苏轼发现吴人所种的菱能够有效抑制其他水生植物的生长。于是请人引种到西湖,抑制葑根的生长,从而有效延缓西湖淤积。这是利用水生植物的种间竞争缓解西湖淤积的成功范例。而直到1859 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Charles R.Darwin)才在其《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种间竞争的概念。

元祐五年(公元1090 年),苏轼疏浚西湖时考虑到湖面广大、“环湖往来,终日不达”[4]。于是用挖出的葑泥填筑一座长堤,连接南北,方便行人往来,堤上种植木芙蓉和杨柳,“望之如图画”[4]。此举不但解决了葑泥处置问题,而且方便交通,美化环境,当年九月完工[1]。继任杭州知州的林希亲笔题名“苏公堤”,而且“刊石于亭,揭示州人,无不知者”[I]。当地居民还在苏堤为苏轼立祠纪念。明代学者杨慎将苏轼治理西湖与北宋此前至和二年(公元1056 年)李仲昌倡修六塔河、熙宁二年(公元1069 年)王安石修二股河相比,“视东坡杭湖颍湖之役,不数月之间,无糜百金,而成百世之功,其政事之才,岂止十倍时流乎”[15]。

6 统一管理、专款专用

元祐五年(公元1090 年),在治理西湖过程中,苏轼将售卖西湖出产的物品收入交由当地政府统一管理,设立专门机构“开湖司公使库”[6],并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负责。明确工作职责,如治湖不到位,则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并交吏部调查核实后依法问责。明确专款专用,“以备逐年雇人开葑撩浅”[6],如挪作他用则依法问责,并将其作为制度“刻石置杭州知州及钱塘县尉厅上”[2]。

苏轼在西湖实行的管理模式与当代西湖的管理模式十分相似。目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在其管辖区域内实施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全面负责西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规划和建设。苏轼这种将湖产收入交由政府有关部门统一管理的办法,有利于资金的严格管理和合理分配,从根本上解决了西湖日常维护的资金来源问题。而设立专门机构,也有利于保证西湖的管控责任落实和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7 结 论

通过深入分析苏轼的治水实践,结论如下:

1)苏轼非常重视洪涝灾害防御。在遇到水旱灾害时,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条件,组织调配应急力量,采取有效措施防灾救灾,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灾后及时加固堤防,做到有备无患。

2)苏轼注意开展调查研究。他能通过咨询当地群众、请教治水专家、采用先进技术手段等方式证实猜测推断,也能因地制宜借鉴既有成熟做法,同时注意及时总结和推广治水实践经验。

3)苏轼重视群众的基本诉求,保障生活生产用水。他积极向朝廷反映基层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可行的意见建议,积极争取朝廷支持,新建和改建了一批群众需要、管用有效的水利工程。

4)苏轼有明确的资金成本控制理念。他能多方筹措资金,注意节约劳动力投入和材料消耗;合理降低维护费用,着力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合理支配收益,注意保持资金的动态平衡。

5)苏轼的治水知识体系比较完善,水利思想在当时处于领先。其治水实践涵盖防洪、抗旱、供水、灌溉、清淤、生态等各领域,对于水利工程的规划、施工、管理等各方面都有相当的科学认知。

总之,苏轼的治水实践时间长,类型多,范围广,实践经验丰富。他注重调查研究,注意控制成本,着力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合理借鉴成功经验,适当超前规划,按需开展技术创新。他同时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影响力,积极推荐和大胆使用水利专业人才,建设和改造了一批实用的水利工程,为当时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后续各地开展类似的水利工程实践提供了成功范例。

猜你喜欢

徐州西湖苏轼
疫散待春回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