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遇见创新、开放、包容的美丽中国

2023-05-12贾文颖刘晓蕾

神州学人 2023年5期
关键词:深圳留学生

文 本刊记者 贾文颖 刘晓蕾

暮春时节的深圳,三角梅开得正盛。3 月30 日,来自19 所中国院校的200 名来华留学生相聚深圳,参加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留学基金委”)举办的“感知中国”主题营活动。

为期3 天的活动中,大家走进展览馆、高新技术企业、市民文化中心和地标性建筑,通过深圳这座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感受特区精神和中国速度,体验中国企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感知创新、开放、包容的中国。

作为来华留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习俗、深刻理解中国时代发展的重要窗口,“感知中国”这一品牌活动也已走过10 年光阴。值此之际,参与活动的国内院校和留学生与活动的主办方国家留学基金委一道,回顾10 年来“感知中国”的点点滴滴,分享“感知中国”的动人故事。

百闻不如一见

1980 年8 月26 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设置经济特区,深圳从此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探路者和试验田。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内,两个基本展陈“深圳市城市规划展”和“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 周年展览”通过一件件富有历史内涵的展品以及科技感十足的互动体验场景,还原了广东改革开放40 年的峥嵘岁月,见证了特区精神的澎湃改革力量。这里也成为来华留学生此次“感知中国”活动的第一站。

走进改革开放展馆,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一件件文物、一张张照片,让大家领略了深圳从牌坊矮屋到高楼林立、从渔船耕牛到高架高铁、从贫瘠的土地到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变化;中英街、百货商店、制衣厂、音乐茶座等15 个栩栩如生的复原场景让大家身临其境,见证了深圳改革开放40 多年的沧桑巨变。

馆内还充分运用各种新科技、新手段演绎岁月华章。站在一幅长达68 米的新媒体艺术长卷前,留学生们不时发出阵阵赞叹。投影画面充分运用实景照片、水墨画、沙画、三维特效等手段,光影变幻中,珠江两岸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小船扬帆成巨轮;细沙飞舞间,一个“70 后”广东人拼搏奋斗40 年的成长之路跃然而出,他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进城打工、创业安家,以个人的人生轨迹折射出改革开放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留学生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 周年展览”

辽宁大学俄罗斯籍留学生王安娜说:“40 多年间,深圳从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经济总量位居亚洲城市第四位,我对深圳的发展速度感到吃惊,这就是中国人民的力量。”

除了令人惊叹的发展速度,深圳也在发展规划中协调各方要素,以系统的方法和与时俱进的制度保障着城市的运转,在发展中形成了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区域协同、包容共识的独特价值理念,这在“深圳市城市规划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留学生们穿梭在“城市共生”“城市共建”“城市共想”3 个展区中,回溯深圳城市规划和发展的历史沿革,直观见证深圳城市规划成就,深入了解城市更新“深圳模式”的形成过程,畅想深圳未来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大家还通过“致未来”装置留下了自己对深圳的希望与祝福。

参观队伍中,来自乍得的东南大学留学生巴卡不停拍照、录像,看起来格外忙碌,他想把自己在馆内看到的一切都记录下来。“这些城市规划理念和建筑模型对我启发太大了,每一件展品都值得细细品味。甚至展馆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这无处不在的流动线条,倾斜、扭转的曲面,像海浪一样,充满生命力,就和深圳这座城市一样。”巴卡一边用手在空中描摹着展馆的轮廓,一边说。

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的北面,莲花山公园山顶广场上,邓小平的铜像栩栩如生,深情地注视着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了解过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留学生们又来到莲花山公园,探寻伟人足迹。

刚到莲花山下,天空就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但留学生们热情不减,互相打气。他们看到莲花山顶的伟人铜像气度非凡、意气风发,再回首眺望,高楼林立的深圳市中心区尽收眼底,现代化大都市的壮美画卷铺展开来。对比历史与现实,大家更深刻感受到深圳栉风沐雨40 余载的历史性跨越。

伴随改革开放而来的,除了飞速发展的经济,还有突飞猛进的科技实力。本次主题营活动特意安排留学生们走进深圳的高新企业,感知深圳科技创新的魅力与活力。

40 多年前,深圳还叫宝安县,没有大学,没有科研院所,更没有科技资源。

40 多年过去,深圳的科技力量实现了“从0 到1”的突破,走出了一条具有深圳特色的自主科技创新之路。据统计,截至2022 年底,深圳已累计建设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3223 家,其中国家级153 家,省级1278 家。在新一代移动通信、超材料、基因测序和基因组分析等技术上,深圳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生物、互联网、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平稳,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全面提升。

为了探寻这一惊人的转变是如何实现的,来华留学生们分为3 组,分别前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龙岗天安数码城园区寻找答案。

能到华为参观,很多留学生都很激动,因为这是他们熟悉的“中国元素”。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也门籍留学生李默涵说:“我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来中国之前我就知道华为,华为在也门有很多业务,我希望毕业后能回到也门的华为公司工作,这次参观华为让我感觉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人才将是助力数字化转型、释放数字生产力的关键。在华为松山湖基地,大家聆听了华为人力资源专家的主题宣讲,了解了华为的“未来种子”计划。“种子”代表了希望、热爱和未来,从2008 年开始,华为发起了致力于帮助业务所在地区培养信息通信技术人才的“未来种子”计划,通过短期集训、长期种子校友会交流、年度“科技向善”大赛的方式,增进青年学生对信息通信技术的了解,并逐步加深对数字化的理解。截至2022 年底,该计划已覆盖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受益人数超过243 万。

从宣讲中,留学生找到了第一个答案:人才是科技发展最硬的底气。

走进比亚迪技术博物馆,留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了比亚迪的科技实力。科技馆内有一面写着“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专利墙令人震撼,上面密集排列着比亚迪从全球所获专利中甄选出的1250 件专利名牌。这只是冰山一角。截至目前,比亚迪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超3.9 万项,授权专利超2.7 万项。

接下来的电池穿刺实验,更是让大家看到了比亚迪的技术实力。在实验中,钢针刺入三元锂电池后,电池迅速升温至爆炸;而刺入比亚迪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电池则无明显升温,电压也基本维持稳定。两者相比,比亚迪刀片电池的优势一览无余。

在比亚迪,大家真切感受到中国企业在技术方面的努力和投入。“技术创新”是留学生找到的科技发展的第二个答案。

与华为、比亚迪不同,龙岗天安数码城是一个创新企业的生态圈。其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实现人才、资本、信息、技术与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对接,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帮助年轻创业者打通人脉,推动创新型企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留学生前往华为松山湖基地参观

在参观中,留学生们深入了解龙岗天安数码城的服务运营模式,还走进园区内的优秀企业——深圳市博远科技创新发展有限公司,了解其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创新与突破。

推倒企业墙,促进彼此间的联动、共赢和整体发展,以完善的“生态圈”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大家发现,“开放包容”是科技发展第三个要诀。

这些成功的科技创新案例,仅仅是深圳众多高新技术企业的缩影。它们重视人才、开拓创新、开放包容的精神特质是深圳科技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留学生们此行感知到的“深圳基因”。

把亲眼所见的中国分享给更多人

对中国的了解,在观察中深化;对中国的认知,在碰撞中升华。自2013 年“感知中国”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系列活动举办以来,3 万余名来华留学生走出校园,在“感知中国”活动的带领下走进企业农村,体验中国制造和乡村振兴;走进森林湖泊,了解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走进街道社区,体察民俗、民生、民情;走进博物场馆,感受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奋斗历史;走进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交流民主政治和国家治理。如今,“感知中国”活动已成为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在此次主题营开营仪式上,许多曾经参与过“感知中国”活动的来华留学生也分享了自己与中国邂逅的精彩故事。

2021 年,来自32 个国家的45 名北京大学留学生代表给习近平主席写信,讲述了他们在中国学习生活的体会和感悟,表达了对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取得伟大成就的由衷敬佩。同年6 月21 日,他们收到了习近平主席的回信。信中,习近平主席鼓励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把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

转眼间,习近平主席给北京大学留学生们回信已近两年。开营仪式上,当年给习近平主席写信的主笔人之一、北京大学喀麦隆籍留学生门杜向来自塔吉克斯坦的学妹白鹿讲述了这次激动人心的经历。

听了回信背后的故事,留学生们备受鼓舞,也讲起他们眼中的美丽中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留学生看到了数字化、智能化在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在华学习多年,我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量子通信、载人深潜、航空母舰等重大创新成就和关键性技术突破。”

“中国高铁是中国速度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中国智造的杰出代表。”

“我体验到人工智能为城市管理、数字政务、人力资源节约等方面带来的便利。”

“在学校组织的‘蒲城行’活动中,我看到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在奶山羊的精细化管理和健康监控中的运用。”

……

在学习过程中,来自巴基斯坦的苏仁和来自孟加拉国的阿雅有很多近距离感受中国前沿科技发展的机会,他们分享了自己看到的中国科技创新案例及其为人民生活带来的便利。

中国的科技创新成果也激励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留学生们不断奋进。

马来西亚籍留学生陈佩诗深度参与“柔印科技”等多个科创项目,先后获校级奖项4 项、省部级奖项6 项。

在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国际项目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留学生将人工智能和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医疗、交通等领域,来自也门、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巴基斯坦等国的10 名留学生申报的项目斩获金奖1 项、银奖3 项、铜奖1 项。

“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值得我们学习。”苏仁说,“中国智造成就中国奇迹,中国创新成就中国速度,这都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以世界排名前列的速度行稳致远,不仅向世界发出了中国好声音,为世界作出了中国新贡献,也树立了大国新形象。”

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留学生而言,他们在中国的乡村看到了美丽中国的建设成果。

南沟村位于陕西省合阳县东南部,因地貌结构复杂,气候差异明显,当地以小麦、玉米作物种植为主,村民们长期处于靠天吃饭的困境中。在对南沟村社区进行定点帮扶的过程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不仅充分发挥学校专业优势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更重点关注南沟村的教育问题,在当地设立了留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还成立了“留学生助力乡村振兴支教团”。来自巴基斯坦的孔昊是支教团团长。这两年,他每周都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给当地的孩子上口语课。

孩子们的笑脸是孔昊上好口语课的不懈动力,他总说孩子们热爱学习,对知识如饥似渴,和孩子们在一起感到特别愉快。“两年前,我第一次去南沟村小学,认识了小兰,那时的她很害羞,看到我是外国人,不敢和我说话。如今两年过去了,小兰成长得很快,口语越来越好,我经常听到别人对她的夸奖。”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还有很多留学生和孔昊一样热爱支教事业,来自中非共和国的杜牧同就是其中之一。

杜牧同的家以养殖为生,家里共有12 口人,除了父母,他在10 个孩子中排行第9。小时候,家里的牲口生病了,父亲只能干着急,从那时起他便立志学习兽医学。在哥哥的带动下,他来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读书,如今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因为学校组织的留学生实践活动,他有机会去合阳县的一些村镇小学,和那里的孩子们近距离接触。

杜牧同很有孩子缘。在实践活动中,他给孩子们讲了很多非洲的故事,让孩子们身临其境般领略了胡夫金字塔、撒哈拉沙漠、尼罗河、东非大裂谷、刚果盆地、莫桑比克海峡等世界之最的魅力,讲述了中国与非洲国家结下的深厚友谊。他以自身经历鼓励孩子们从小树立远大梦想,做努力奔跑的追梦人。

未来,杜牧同也想加入支教团,他想去南沟村看看,不仅要给孩子们讲讲世界的故事,也想深入到中国百姓中学习中国文化,近距离感受中国乡村振兴取得的成就,将中国的脱贫智慧带回自己的国家,讲给更多人听。

在辽宁大学留学生的眼中,美丽中国是彰武的蓝天白云和苍松翠柏。

“一片片叶子打开光的入口,

一阵阵松涛划破大荒漠的沉寂。

林草叠加的气息,鸟雀欢鸣的汇集,

从眼睛,一直漫到心房。”

这首名为《北纬42°的蓝》的诗由彰武县当地的诗人王晶晶创作,歌颂了彰武县章古台治沙精神和现代愚公治沙人。

70 多年来,一代代彰武人传承绿色梦想,在战风沙的道路上矢志不渝、接力奋斗,创造了把沙地变成绿洲的奇迹。

来自赞比亚的苏达和吉福,两次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章古台地区沙漠治理考察活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深入了解彰武治沙的经历后,苏达和吉福深刻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回忆起走访彰武县的经历,他们都深有感触。在章古台镇,他们观看纪录片《彰武治沙》,实地考察万亩松林,看到过去黄沙漫天的章古台如今山清水秀、绿树成荫,他们不由感叹:“中国人太伟大了,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把沙漠变成了绿洲。”在四合城镇刘家村,他们和侯贵交流,听侯贵讲述20 年来在四合城镇一片2400 亩的起伏沙地里栽下30 万株树木的故事。在阿尔乡镇北甸子村,他们参观董福财精神党性教育基地,了解他在40 年时间里,带领村民栽种300 多万株树木,阻止了流沙南侵脚步的事迹。

他们说:“越了解彰武治沙的故事,越能深刻体会‘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治沙精神的力量。”

“我以前还不太明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什么意思,现在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苏达说,“彰武县很多农民家里都有漂亮的大房子,院子里都有小汽车,人民都过得很富足,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分不开的。”

吉福说:“荒漠化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的环境难题,章古台地区的绿色长城保护了辽宁城市群和东北亚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这为全世界树立了榜样,也为全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学在中国,行在中国。行走在960 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来华留学生们吸收着5000 多年中华文明积淀的丰厚养分,感受着14 亿多人民为了美好生活凝聚的奋斗伟力,他们会把自己亲眼看到的中国分享给更多的人。

天涯成比邻

“大家都很友好,很高兴能交到这么多好朋友。”“这三天的氛围特别好,我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大家太棒了,想和参加这次活动的每一个人都成为朋友。”在总结参加“感知中国”主题营活动的收获和体会时,留学生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交朋友”这个词。

参加这次主题营活动的留学生来自58 个国家和地区。大家来自世界各地,在深圳这座包容的城市相遇、相识、相知,成了拥有共同回忆的老友。

来自非洲的留学生一直是活动中的“气氛担当”,他们热情大胆,体贴入微。

3 月30 日晚上,为了帮助大家增进了解,主办方特意组织了“破冰”活动,将所有留学生分为10 个小组进行自我介绍和游戏。开始时,大家互相还不熟悉,分散在各个小组的非洲同学积极表达自己感受的同时,也帮助其他人大胆展示自己,这成为“破冰”的关键。在后续的游戏环节中,他们又充分发挥自身能歌善舞的特点,积极活跃气氛,帮助大家缓解紧张情绪。当自己所在的小组取得了好成绩,他们会大声欢呼庆祝;当队友因为紧张出现失误,他们会贴心安慰鼓励大家重新来过。轻松舒适的氛围为大家进一步深入交流打下了良好基础。

辽宁大学的王安娜是这次活动的“明星”学员。她从6 岁开始学中文,中文说得很好,加上性格热情开朗,经常给大家当翻译,因此交到了不少朋友。她说:“中国很大,学校很多,平时没有太多机会和大家交流,这次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大家从天南海北来到这里,互相交流我们在中国学到的知识,分享我们了解到的中国文化。将来,我们也会把在中国看到、学到、了解到的知识带回自己的国家,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沟通。”

来自巴基斯坦的“老大哥”永强是东南大学的博士生,他总是很照顾其他同学。第一次见到永强是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主楼前的广场上,他举着手机趴在石头上,帮同样来自东南大学的4 位女生拍照留念。他贴心帮大家调整姿势,提出参考意见,拍照、录视频,忙活了好久。后来的活动中,总能看到他在“学雷锋做好事”,关照大家跟上队伍,帮大家记录下有纪念意义的瞬间,请大家喝奶茶解乏……他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我的年纪比其他人大一些,照顾他们是应该的,反正大家都是同学嘛。”

在“感知中国”的过程中,留学生们除了相互之间培养友谊之情,也和接触到的中国人热情互动。

在4 月1 日的闭营仪式中,来自中南大学的孟加拉国留学生塔米分享了她在活动中的感受。她对“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深有感触,“刚开始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还不懂是什么意思,但是经过这3 天的参观学习,我对这句话有了很深的认识。深圳是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这里很包容,无论是其他省份的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大家来到这里,都能融入这里的环境,并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幸福生活。我很喜欢深圳,很喜欢这里的生活环境。”

开营仪式上,留学生以各种形式分享自己眼中的美丽中国

确实,如塔米所说,深圳包容、开放,到处洋溢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这里的人民也始终以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

在比亚迪公司的参观结束时,正赶上中午休息时间,园区里的员工看到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感觉很新奇,他们向留学生挥手打着招呼,来自浙江师范大学的尼日利亚籍留学生艾琳也热情地回应着:“帅哥你好!”一位女员工说自己从来没同时看到过这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她拉着艾琳合影,两人还拍了一段短视频。

除了在深圳与普通中国人的邂逅,留学生们还在主题营活动中分享了他们在中国各地和当地民众交朋友的故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哈萨克斯坦籍留学生张诺之前就参加过“感知中国”的活动,就读于动物医学专业的她曾去农村帮助指导农户科学养羊。在那里,她看到一位姓张的奶奶和她在哈萨克斯坦的亲奶奶长得特别像,就把张奶奶认作自己的“中国奶奶”。活动结束后,她还去张奶奶家里做客,吃张奶奶做的当地美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马班来自刚果(布),在和大家交流心得体会时,他分享了自己在中国学到的饮茶礼仪。他将食指和中指并拢后用指尖敲了敲桌面,问大家是否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大家纷纷摇头。“这是别人给你倒茶之后表示谢谢的手势,是我从我的中国朋友那里学到的。”马班自豪地说。

来华留学生们在中国相遇,以诚会友,以心交心。中外文化在他们交流沟通的过程中相汇、交融,他们成为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使者。

在“感知中国”主题营活动中,留学生们穿越历史、立足现实、畅想未来,遇见了科技与进取,遇见了创新与发展,遇见了日益开放的中国,遇见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未来,我们将继续做深做实‘感知中国’品牌活动,进一步扩大规模、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提升品质,帮助更多的留学生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秘书长生建学表示。

三角梅的花期很长,会一直开到盛夏、深秋。“感知中国”活动也会一直走下去,中国与世界的友谊之花也会永远花开不败。

猜你喜欢

深圳留学生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教室留学生》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
深圳学人